瀝青微表處理方案_第1頁
瀝青微表處理方案_第2頁
瀝青微表處理方案_第3頁
瀝青微表處理方案_第4頁
瀝青微表處理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言隨著瀝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瀝青路面不斷老化,病害增加,使用功能不斷降低C適時對瀝青路面實施微表處,實踐證明是一項較好的預防性養護技術。微表處作為一種經濟、快捷、有效的道路養護新技術,能使原路面煥然一新,形成新的結構層,具有防水、耐磨、抗滑、恢復外觀的功能,同時可修復原路面的多種病害,如網裂、車轍、泛油等,且可在常溫下作業,施工季節長,攤鋪后能迅速開放交通,對道路通行影響小。研究和總結微表處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對改善瀝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節約投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人們對早期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的意義認識不足,習慣于在路面出現損壞后才開始進行維護修理。實踐證明,采用適當

2、的配套措施、選擇合理的養護手段,加強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是保持路面狀況良好、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的必要前提。1、微表處的適用范圍微表處作為預防性養護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應用在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路面滲水、進行車轍修復等方面。因微表處厚度僅lcm左右,實施微表處技術不能增加路面抵抗變形的能力,期望1cm左右厚的微表處能治百病是不現實的。因此,必須確定一個微表處的合理適用范圍,不能什么樣的病害路段都用微表處進行處理。擬實施微表處的路段應滿足以下條件:(1)原路面結構強度必須滿足要求。為保證微表處實施效果,就要求擬進行微表處的路段道路結構強度必須滿足要求,否則應首先進行補強處理。應在分析病害成因的

3、基礎上選擇瀝青層挖補、基層翻修甚至路基土的換填等方式進行處理,然后再進行微表處罩面。以濟棗公路為例,在實施微表處前對擬實施路段根據路面病害情況進行鉆芯取樣分析,發現部分路段的基層強度不足。據此,對出現嚴重病害路段進行局部銃刨并加鋪瀝青面層,然后再在病害處理后的路面上實施微表處。截止2007年底,該路段微表處使用效果良好。(2)原路面存在的裂縫、坑槽、龜裂、網裂等病害必須事先進行修補、灌縫處理。試驗證明,原路面上寬度大于5mm的未處理裂縫、坑槽、龜裂、網裂、嚴重車轍、擁包、波浪等瀝青路面病害,在通車l2個月左右便會反射到表面上。(3)當橋面為瀝青混凝土鋪裝時,若路面濕度較大情況下實施微表處工程,

4、因微表處具有封水效果,會將瀝青面層的水分封住,在車輛荷載作用下,會加速橋面混凝土的破損。2、微表處的原材料選用2.1 集料的選擇微表處成敗與否的關鍵是集料.由于其功能是制造一個封閉、粗糙的表面,石料的耐磨耗性特別重要。故微表處所用集料,特別是粗骨料部分應該使用耐磨耗的硬質石料,這與中國對高速公路瀝青面層用粗集料應采用耐磨耗的要求相同。微表處用集料應采用耐磨損的硬質石料,特別是粗骨料部分應該使用耐磨耗的硬質石料。優質的微表處集料,我們通常采用石灰石、玄武巖石二級破碎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三級破碎,并滿足ISSA標準中的m型標準級配要求(壓碎值28%;洛杉磯法磨耗值30%;磨光值42;磨碎面=

5、100%;細長扁平顆粒含量10%)規范要求集料的砂當量不低于65%,高于對普通稀漿封層用集料砂當量不低于45%的要求。也高于規范中高速公路瀝青面層用細集料砂當量不小于60%的要求。對不同砂當量值的集料進行濕輪磨耗試驗,結果表明:砂當量越低,混合料的濕輪磨耗值就越大,耐磨耗能力也就越差;砂當量低的集料還可能使改性劑無法發揮改性效果;因此微表處用集料砂當量不宜低于65%。微表處使用的集料要求堅硬、耐磨的石料,并滿足規范要求。粗集料(4.75-9.5mm)選用硬質的玄武巖石料以確保微表處的抗滑能不會隨使用期限的延長而迅速衰減;4.75mm以下部分采用潔凈、針片狀含量少的石灰巖石屑,以改善瀝青與石料的

6、粘結,降低材料成本。材料試驗結果如下:表2.1粗集料性能試驗結果項目技術要求檢測值試驗方法壓碎值()<2616.5T0316-2005磨耗值(%)<2819T0317-2005表觀密度>2.602.890T0304-2005吸水率()<2.00.9T0304-2005針片狀()<184.6T0312-2005粘附性>44T0616-2005表2.2細集料性能試驗結果項目技術要求檢測值試驗方法表觀密度>2.502.710T0328-2005含泥量<31.0T0340-2005砂當里>6569.2T0334-20052.2 膠乳改性劑的選擇微表

7、處混合料大多選用膠乳改性劑。其中最為常用的是SBR膠孚L。膠孚L改性齊I的力口入,一方面改善了瀝青本身的高溫穩定性和低溫延伸性,同時又可以增進瀝青與石料之間的裹附性能,改善混合料的耐磨耗能力。研究表明,國外知名廠家生產的瀝青改性專用SBR膠乳(用量3%)可以使乳化瀝青蒸發殘留物的針入度降低20%30%,軟化點增高5c7C,5C延度增至80cm以上.混合料的濕輪磨耗值減少20%以上。對乳化瀝青和微表處混合料均表現出好的改性效果。各項性能指標見下表:表2.3改性乳化瀝青性能指標項目技術要求檢測值試驗方法破乳速度慢裂慢裂T0658-1993蒸發殘留物含量()>6064.5T0651-1993標

8、準粘度(025,3)(s)12-6024.7T0621-1993篩上剩余量(1.18mm)(%)<0.10.07T0652-1993儲存穩定性(1d)<10.4T0655-1993蒸發殘留物性質延度(5C)(cm)>2045.1T0605-2000針入度(100g,25C,5s)(0.1mm)40-10061T0604-2000軟化點(環球法)(C)>5359.5T0606-20003、微表處混合料的設計3.1礦料級配微表處級配宜粗不宜細。隨著微表處使用期的延長,最初外觀表現較好,級配較細的微表處,出現抗滑功能不足的問題,而最初表觀粗糙的微表處,不僅外觀效果變得美觀,而

9、且保持了良好的抗滑性能。因此,微表處用于交通量大、重載車多的高速公路時,不宜采用II型級配,而應采用m型級配。交通量特別大的,級配曲線宜在m型級配范圍中值與下限之間。根據集料篩分結果,粗集料與細集料按照1:3的比例摻配,合成級配滿足微表處MS-3型級配要求,集料篩分結果見表:表3.1集料篩分結果項目各篩孔通過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集料10010.00.200000細集料10099.780.854.739.028.721.516.3合成級配10077.360.641.129.221.516.112.2要求通過率10070-9045-7028-5019

10、-3412-257-185-153. 2油石比的確定3.1.1 混合料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油石比1)原路面情況。如果原路面有泛油,特別是對于采用以前高標號瀝青的,微表處材料層可以采用較小的油石比;如果原路面貧油?;蛘咴访鏋r青老化較嚴重時,可以考慮采用稍大的油石比;原路面表面層空隙率大或滲水嚴重的,宜采用稍大的油石比。2)交通量的大小。交通量大,微表處應采用較小的油石比;交通量較小的,微表處可以采用相對較大的油石比。3)高溫季節微表處施工,油石比宜小不宜大。3.1.2 允許的油石比范圍內,微表處混合料的油石比宜小不宜大按照確定的礦料配合比,以及路面稀漿封層施工規程(CJJ66-95

11、推薦油石比范圍,選擇6.0%、7.0%、8.0%、9.0%、10.0%五種油石比,對MS-3進行濕輪磨耗試驗和負荷車輪試驗,濕輪磨耗試驗確定瀝青的最低用量,負荷車輪試驗確定瀝青的最佳用量。3.1.3 最佳用水量的確定通過粘稠度試驗可以檢驗施工的和易性,確定微表處混合料的最佳用水量為:5.0%:3.1.4 試驗配合比通過濕輪磨耗試驗和負荷車輪試驗確定最佳用油量為MS-3混合料為7.5%(瀝青占礦料的百分比含量),該改性乳化瀝青的固含量為62.6%,所以最佳改性乳化瀝青用量為12.0%。微表處混合料技術指標如下:表3.2混合料技術指標檢測項目規范要求檢測值可拌和時間(min)>2.0>

12、2.0稠度(cm)一2.3粘不力初凝時間(h)0.50.5開放交通時間(h)1.01.0磨耗量(g/itf)<450418.1粘附砂量(g/m2)<540446.5表3.3混合料配合比項目集料改性乳化瀝青水水泥MS-3混合料比例10012513.1.5 稀漿混合料試驗3.1.5.1 可拌和時間試驗(MixTimeTest)可拌和時間試驗是模擬攤鋪施工現場的工作狀況,通過該試驗來確定乳化瀝青的基本配方??砂韬蜁r間的長短與瀝青、乳化劑性能、乳化劑用量、乳化效果、集料性能、溫度等有直接的關系,當瀝青、集料、溫度已相對確定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改變乳化劑的品種或乳化劑用量或皂液的PH值或添加其

13、它化學物質的方法來獲得最佳的可拌和時問。按ISSA的規定及大量實踐證明,在溫度為250C條件下,拌和時間必須大于120秒3.1.5.2 內聚粘結力試驗(CohesionTest內聚粘結力試驗可以測定微表處的凝固速度,確定其初凝時間和開放交通時間。粘結力-時間曲線與改性乳化瀝青的配方、混合料的配比、氣候溫度、攤鋪厚度等有關。當氣候溫度、攤鋪厚度等預先假定的條件下,可通過改變改性乳化瀝青的配方和混合料的配比來選擇最合理的粘結力-時間曲線。在ISSA的技術規范中,將稀漿混合料(包括稀漿封層和微表處混合料)分為慢凝慢開放交通型、快凝慢開放交通型、假凝慢開放交通型、快凝快開放交通型和直線開放交通型。3.

14、1.5.3 濕輪磨耗試驗(簡稱WTAT)(Wettrackabrasiontes>t將拌和好的混合料制成直徑大約30cm左右的試件,成型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后取出冷卻至室溫,稱重(干重),之后放入250C±30C的水中浸泡6天(稀漿封層浸泡1天),然后在濕輪磨耗機上磨5min,清洗表面碎屑,再放入600C的烘箱中烘至恒重,于室溫中冷卻,然后稱重,計算出試樣磨耗前后重量的差值。WTAT的結果以每平方米磨耗的克數表示之。這項試驗是檢驗稀漿混合料質量的重要項目,它模擬汽車輪胎對路面在潮濕狀態下的耐磨耗情況,重點是檢驗瀝青乳液用量、骨料質量、填料與水等配合比的設計。3.1.5.4 荷載車

15、輪試驗LWT(LoadWheeltest)該項試驗是用稀漿混合料制成5M5cm的試件,在試件上選6個點,放在荷載車輪試驗儀上,在荷重56.7kg車輪下輾壓1000次,碾壓頻率為44次/分鐘,碾壓1000次后看6個點的長、寬、高的變化。輾壓后稱重,然后再放回車輪試驗儀上,向試體表面上撒砂(820C),碾壓100次后,再取下試樣稱重(去掉松散砂子),減去原重即為砂的粘附量。LWT試驗是檢驗稀漿混合料中瀝青用量是否有過多現象。WTAT試驗中,隨著瀝青用量增加,磨耗值有降低的趨勢。但是,瀝青用量過多,路面行車后將引起車轍和油包,為了防止路面出現過軟現象,對稀漿混合料進行荷載車輪試驗,從而得出稀漿混合料

16、最理想的瀝青用量(即乳化瀝青用量)。以上的WTAT和LWT兩項試驗,對于稀漿混合料中的瀝青含量可以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應在滿足這兩項指標的前提下,選擇其中最佳方案。3.1.5.5 水敏感度試驗將2.36mm以下的混合料壓實成直徑為5cm左右的圓柱型試件,在水中浸泡六天后,再放入儀器中裝水沖刷3小時,取出再煮半個小時,通過測定其體積和重量的變化,來確定其抗水能力,如抗水性好,試驗后的試件不會松散。而普通稀漿封層不做該項試驗。4,施工方案及工藝4.1原有舊路面的處理通過對原有舊路面的病害調查及分析,我們在微表處施工前分別對裂縫、車轍、龜裂三種病害進行處理。(1)裂縫處理對0-5mm裂縫首先采用掃帚

17、和毛刷進行清理,然后用森林滅火器吹掉塵土,再灌改性乳化瀝青;對大于5mm裂縫,待清潔干凈后,采用改性乳化瀝青混合料填充裂縫。(2)車轍處理在舊路面上,對深度在12.7mm以下的輕度車轍,直接進行微表處;對深度大于12.7mm之間的中度車轍,先用1.4m車轍攤鋪箱進行車轍填充,然后再微表處。(3)龜裂處理根據損壞的不同程度和結構物層次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挖補處理。4.2、 施工前的準備微表處施工前應做好相應的施工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機械的調試和標定;施工前應對施工的專用機械進行調試和標定。調試:改性稀漿封層機的計量、行車、拌和、攤鋪、清洗等各個系統進行調試檢查。標定:在每次施工

18、和更換某種材料,設備中各種料倉出料應進行標定,以求微表處混合料的比例達到配合比。(2)交通管制:為保證施工安全,應對施工路段進行交通管制,設置標志牌、限速標志及錐形帽,條件許可時就封閉交通施工。(3)清潔原路面:若原路面不干凈,應用高壓水槍清洗干凈。(4)施工放線:每次施工設定封層的寬度要求,用白細線為車前導做出導向標志。4.3、 試驗段的攤鋪微表處攤鋪前1天,在普通道路上試鋪了300m長的微表處試驗段,根據試鋪情況對混合料配方、攤鋪車設定等進行了必要的調整。4.4、 攤鋪車攤鋪稀漿混合料拌好的混合料流入攤鋪槽并分布于攤鋪槽適量時,開動攤鋪車勻速前進,需要時可打開攤鋪車下邊的噴水管,噴水濕潤路

19、面。攤鋪速度以保持混合料攤鋪量與攪拌量一致,一般控制量在1.5-3.0km/h。4.5、 手工修復局部施工缺陷稀漿混合料攤鋪后的局部缺陷,應及時使用橡膠耙等工具進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點是:個別超粒經粗集料產生的縱向刮痕,橫、縱向接縫,起、終點等。4.6、 初期養護稀漿混合料攤鋪后,在開放交通前禁止一切車輛通行,開放交通時間取決于粘結力的指標,粘結力達到2Mpa時可開放交通。5、微表處的施工質量控制«扎落tS寸阿T附4H掰慟恤)5.1稠度(1)稀漿混合料在進入攤鋪箱后應保持良好的和易性?;旌狭线^于粘稠,易造成破乳過早,并影響鋪層的平整度,還會在刮平器作用下留下刮痕。如果過稀則混合料會離

20、析,影響路面的摩擦系數,并導致泛油、粘結力下降、鋪層的厚薄不均。在混合料的配比設計中,用水量已被確認,因現場集料的含水量、溫度、濕度、路面的吸水情況等條件都會有所偏差,故在施工中應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以保證混合料合適的粘稠度。(2)攤鋪過程中微表處混合料的稠度是保證攤鋪質量的關鍵指標,必須及時進行檢測。5.2破乳時間破乳過早常常是造成施工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稀漿混合料應該在攪拌和攤鋪過程中保持必要的穩定性,過早的破乳造成瀝青結團,厚薄不均、刮痕等現象,而且對封層與路面的粘結非常不利,破乳時間過長會影響成型時間。解決辦法是通過調節水量或適當加入一些化學添加劑來實現對破乳時間的控制。5.3預濕

21、水天氣過于干燥炎熱時,對原路面進行預灑水,有利于稀漿對原路面的牢固粘結。一些新式的稀漿封層機都帶有預灑水系統,攤鋪時打開即可。對于無灑水系統的攤鋪機或人工攤鋪,可采取其他方式灑水,但應避免灑水過多,量的控制以路面無積水為宜,灑水后可立即攤鋪。5. 4接縫縱縫與攤鋪方向平行,是影響封層總體外觀的重要方面,因此縱縫的處理非常關鍵。在先鋪筑的接縫處進行預濕水處理有助于2輛車稀漿混合料的連接,而用橡膠刮耙處理接縫處的突出部分非常有效,再用掃帚進行掃平,使縱向接縫變得平順,總體外觀更佳。并盡可能將重疊的位置安排在標線的位置,將一車道分成2幅或3幅攤鋪的情況應當避免。橫向接縫過多過密會影響外觀和平整度,因

22、此要盡可能減少橫縫的數量,提高接縫的施工水平。良好的橫向接縫對于防止水分下滲和形成悅目的外觀極為重要。首先在起點處,當攤鋪箱的全寬度上都布有稀漿時,就可以低速緩慢前移,這樣就可以減少箱內積料過多而產生的過厚起拱現象。施工時可在起點的攤鋪箱下鋪墊一塊油氈,當攤鋪機前進后,將油毛氈連同上面的混合料一道拿走,這樣可以保證一個非常平整的起點和良好的外觀。當攤鋪機所攜的任何一種材料已經用完時,操作手應力求攤鋪箱內混含料分布均勻。一般情況下,攤鋪終點的稀漿混合料會不均勻,應往回鏟除12m的長度;下一車的攤鋪應從上一車的終點倒回3050cm的距離,鋪好油毛氈再開始攤鋪;當進行最后一車時,其終點的處理應采取人

23、工整平,并做出一條直線。5.5 加水量某一種石料和乳化瀝青,當外加水量為某一范圍時,可以成為穩定的稀漿。機械作業時的外加水量,可以采取允許范圍的中值。若加水量過少,拌和時的和易性及均勻性都受影響,甚至拌不出稀漿。5.6 超徑顆粒及細料凝塊石料中難免會有超徑的顆粒,這些顆粒有可能會卡住攪拌軸,引起機械故障。更有可能卡在橡膠刮板下面,形成縱向劃痕。礦料受潮時會產生細料凝塊,特別是對于砂當量較低的礦料,這種凝塊也容易造成縱向劃痕有時也可能在攤鋪箱下壓碎,給封層表面留下一條松散的淺色痕跡、通車后這條痕跡很容易跑散而形成一條凹槽。為避免這種現象,應在礦料裝入礦料箱前將礦料過篩。5.7 攤鋪箱攤鋪箱的功能

24、是把混合的稀漿以一致的形式分布在路面上。用哪種形式的攤鋪箱常取決于封層的類型和攤鋪速度。攤鋪箱的清潔非常重要,每天工作結束后必須清潔攤鋪箱。在每車攤完的間隙內,也應該清潔攤鋪箱和后面的橡膠刮板。如果在橡膠板的邊緣堆積過多凝固的顆粒,會在攤鋪時形成劃痕。攤鋪箱不應有漏漿現象,其側面應安裝橡膠板以使側面保持整潔。攤鋪箱的橡膠(或鋼板)厚度應一致,這樣在攤鋪的封層表面就不會留下縱向不均勻的劃痕式凸起的條紋,橡膠刮板的寬度、厚度和硬度應滿足理想攤鋪效果的需要。攤鋪箱的拖動應保持平穩無振動,機器的速度應一致,不能忽快忽慢。速度過快會造成攤鋪箱振動或跳動,并在稀漿上留下橫向的波紋。在使用拖布(常用短的粗麻

25、布)的情況下,過快的速度會造成表面的劃痕和不均勻。合適的攤鋪速度取決于攤鋪的效果。攤鋪速度也受道路等級、石料級配、稀漿稠度和原路面的影響。5.8刮板與拖布合適的橡膠刮板可以保證封層所需要的厚度。如果刮板材料太厚太硬,就會使混合料分離并擋住大顆粒,使其不能攤鋪出去,形成劃痕;如果刮板太軟太薄,就會造成多層稀漿通過刮板。不同的橡膠和合成材料適合做成不同硬度的刮板,有的微表處在攤鋪時甚至需要鋼刮板。拖布常用來使封層表面形成理想的紋理。拖布可以使用粗麻布、帆布、毛毯等,只需能使稀漿表面形成一致的紋理即可。拖布的長度、重量、紋理和厚度必須隨著集料的級配和稀漿系統進行調理,當拖布被磨損或沾滿瀝青變硬時就必

26、須更換。5.9攤鋪速度微表處一個突出的優點是在攤鋪過程中自動填充需要修補的路面,因此正確的攤鋪速度對項目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過快會引起波紋、推移和離析。攤鋪的速度應根據路面的狀況進行調理。在鋪較薄的封層時,攤鋪速度對封層的影響更加顯著。攤鋪速度主要取決于2大因素,一是集料的級配,二是原路面的表面紋理。5.10攤鋪厚度微表處攤鋪厚度的控制也是微表處施工中的一個環節、不合理的厚度會減少微表處的壽命。在級配范圍中的曲線如靠近粗的一側,亦即集料中大顆粒的比例較大時,就必須鋪得厚一點,否則大骨料就不能嵌入封層當中,并容易被刮板帶起形成劃痕。反之,級配靠近較細的一側,即集料中細料比例較大時,就需要鋪得

27、薄一點。微表處的設計厚度為稀漿中最大顆粒的粒徑,如果強行將封層鋪厚或鋪薄,將造成封層穩定性差,易出現松散、泛油和車轍等病害?,F有路面的粗糙程度直接影響稀漿的攤鋪厚度,表面的孔隙越多,需要填充的材料就越多。路面孔隙的尺寸和數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原有的瀝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尺、集料中細料的多少、原路面攤鋪時的壓實度、混合料的類型以及上一次封層的粗糙度等,都會影響攤鋪厚度。遇到松散嚴重的瀝青面層時,可鋪2層微表處以形成低孔隙的緊密表層。在攤鋪時,集料中最大粒徑的骨料應埋入攤鋪層內75%以上。攤鋪太薄形成劃痕,同時攤鋪箱會刮走粗料,只剩下細料和乳液形成光面。5.11人工攤鋪有些路段不適合機械攤鋪,必須通

28、過人工攤鋪來完成,這些地段的攤鋪可以用膠滾來完成。人工攤鋪的原則是越少越好,人工攤鋪的稀漿越多,發生的離析也越多。當膠滾使混合料來回移動時,大骨料被帶到了表面,造成表面沒有細料,并使混合料脫水從而造成松散。人工攤鋪時,首先應該濕潤原瀝青路面,確保微表處的整體性?;旌狭现械乃畷p少路面的張力,有利于人工操作,因此可適當增加人工攤鋪時的用水量。在操作過程中,凝固的稀漿必須消除。5.12降雨在尚未達到通車的粘聚力之前,突然發生降雨沖刷封層表面時,應在雨停后立即上路檢查,如有局部輕度損壞時,可等路面干硬后進行人工修補:如普遍有損壞時,應在路面強度較低的情況下,將全部雨前攤鋪的封層鏟除,重新攤鋪。5.1

29、3其他應注意的問題應避免盡量雨天施工,施工及養生期間的氣溫應高于13C,路面過濕或有積水不可施工。6 .效果檢測在開放交通前,我們對微表處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如下:表6.1微表處檢測表檢測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測檢測值夕卜觀表囿平整、密實,均勻,無松散,無花白料,無輪跡,無劃痕全面觀察,目測符合要求橫向接縫對接,平順目測符合要求滲水系數<10ml/min3個點/km不滲水構造深度>0.6mm5個點/km0.65厚度-10%3個點/km符合要求檢測結果均滿足規范要求。為了檢測微表處的使用性能,我們分別在竣工后1個月和8個月后對微表處路段進行檢測,結果見表:表6.2微表處使用情況檢測項

30、目摩擦系數(BPN)構造深度(mm)平整度(mm)車轍深度(mm)滲水系數外觀評定原路段430.643.37.4一局部有裂縫、車轍、龜裂使用一個月后路段601.272.44.850平整、密實、無裂縫使用八個月后路段560.982.8一0平整、密實、無裂縫檢測結果顯示,原路面的摩擦系數和宏觀構造深度分別為43BPN和0.64mm,微表處罩面后的摩擦系數和宏觀構造深度分別為60BPN和1.27mm,路面的抗滑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微表處的滲水系數為0,有非常好的密水效果;路面平整度從原來的3. 3mm提高到2.4mm,車轍深度從原來的7.4mm減小到4.85mm,路面的表面平整情況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31、。微表處外觀平整、美觀、無裂縫。微表處層行車8個月后,重新對路面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微表處的摩擦系數為55BPN,構造深度為0.87mm,比通車1個月時的檢測數據分別降低6.7%和22.8%,但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原路面平整、美觀。7 .微表處經濟效益分析7.1, 微表處作為國內新興的養護方式目前還沒有現存的定額可查,我們在實踐中根據工程工、料、機實際消耗情況,對1cm微表處進行了單價分析(僅供參考),其建安工程費為16.02元/平方米。7.2, 微表處與稀漿封層和普通熱瀝青硅的比較表7,1微表處與稀漿封層和普通熱瀝青碎比較微表處稀漿封層4cm普通熱瀝青碎養護方式預防性養護預防性養護結構

32、性養護瀝青種類改性乳化瀝青普通熱瀝青普通熱瀝青結構厚度1cm0.8cm4cm施工狀況邊通車邊施工邊通車邊施工斷道施工使用年限6-9年2-4年6-9年施工難度簡單簡單較復雜施工對交通的影響很小很小大每平方米造價16元10元32元輔助項目造價增加補坑由、鏟標線綜合單價3元/m2補坑由、鏟標線綜合單價3元/m2銃刨舊路面4cm綜合單價20元/m2每平方米總價19元13元52元每公里造價(10m寬)19萬元13萬元52萬8,預防性養護實施中的注意事項8.1 .實施預防性養護的時機預防性養護實質上是一種周期性的強制保養措施,它并不考慮路面是否已經有了某種損壞。因此預防性養護的實施時機應該是在路面尚處于良

33、好狀況,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時進行。根據對高等級公路的調查,一般瀝青路面在使用35年后,其表面由于交通、氣候、日照等因素,開始氧化并出現輕微車轍、疲勞裂縫、骨料剝落等路面病害,如再遇到當初設計、施工等方面存在問題,可能23年就會出現病害。這些病害往往經過一個雨季后加速發展和擴大,并逐步發展至下層,造成整個瀝青面層、甚至基層結構的損害。因此,在到達年限或出現病害先兆時及時采取灌縫、灑油封面等預防性養護措施進行處理(一般在雨季之前),可有效遏制病害發展,延長路面壽命。8.2 .全面調查和科學評價要重視和加強公路交通量觀測和路況調查工作,并納入各級公路管理機構的日常工作范圍。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高

34、等級公路實行信息化的動態管理,開發建立適合本地實際的路面管理和評價信息平臺,通過研究對比各項技術性能指標,科學分析公路技術狀況的演變,實現道路病害及交通狀況預警,制定周期性養護工程計劃,提高養護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和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8.3 .加強日常小修保養,及時采取中修措施以路面為中心的預防性養護的關鍵,是要使路面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免受水損害。這就需要在出現任何路面病害跡象之前提早進行預防性養護維修,否則就會使路面惡化,直至需要使用高額的結構罩面或整體重建。因此,應高度重視公路的日常小修保養,按照及時、補早、補少、補徹底”的原則修補小型路面裂縫。當路面出現疲勞、開裂、老化和磨損等現象時,及時采取一些經濟有效的中修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中修方案的選擇既要考慮公路的技術狀況和特點,又要考慮節省投資。以瀝青路面為例,諸如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微表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