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五中2012-201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人民版_第1頁
浙江省湖州五中2012-201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人民版_第2頁
浙江省湖州五中2012-201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人民版_第3頁
浙江省湖州五中2012-201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人民版_第4頁
浙江省湖州五中2012-201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湖州五中湖州五中 20122012 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暨歷史學科知識能力大賽暨歷史學科知識能力大賽考生須知: 1、本試題卷分第卷(客觀題)和第卷(主觀題)兩部分,試卷共 8 頁 2 大題;滿分為100 分;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2、第卷做在答題卡上,第卷做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不得分。3、答題注意答題規范、字跡端正卷卷 I I一、選擇題(本大題共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4040 小題,每小題小題,每小題 1.51.5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法國史學家朗格諾瓦和瑟諾博司所著史學原論一書指出:“史料可分為兩種,有時過去的事件,留下實

2、跡(如碑碣及制造品),有時,也是更常見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跡,是心理的狀態一種文字上的描寫和敘談。 ”作者的意思是A文字史實大都帶有主觀因素 B實跡和文字史料都真實反映歷史C歷史是“心理的狀態”的反映 D只有實跡史料才能反映歷史真實2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 ”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一度量衡、貨幣 B開創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3.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據右圖判斷, “量”指A. 長度 B. 容積 C. 重量 D. 面積4據史書記載,公元前 213 年咸陽一位商人坐馬車來到象郡,用他攜帶的 200 枚秦半兩 錢買了三個象牙、

3、10 本莊子和 109 斤水稻,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這一記載 A屬實 B不可能是事實 C不能判斷 D有可能是事實5下面是關于秦筑長城的詩句,你認為哪個觀點比較全面客觀A “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墻內,虛筑防胡萬里城。 ”B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得堯階三丈高。 ”C “秦皇筑長城,乃為萬世利。連山絕谷勢蜿蜒,雄圖自足制中外。 ”D “當其興大役,天下皆痍瘡。以之召禍亂,不旋踵滅亡。豈知易代后,功及萬世長”6 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統治期間:“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長空,牛馬布野,秦量2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斗米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于嶺表,表山東至于

4、滄海,皆不赍糧,取給于路。如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對此材料解讀不正確的是A唐太宗統治期間經濟發展 B貞觀年間社會安定 C唐太宗時期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D對統治階級歌功頌德7. 對唐朝的羈縻府州的解讀,正確的是A羈縻府州是唐朝對民族地方的一種直接統治形式 B安西都護府是設置在西域地區的羈縻府州C羈縻府州的官職通常以部落首領擔任,可以世襲D羈縻府州須向朝廷上報戶口,交納賦稅8中國歷史上形成各族雜居的現象,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關于民族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唐太宗在吐蕃故地建立安西都護府B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請求與唐通婚,唐太宗以宗

5、室之女文成公主和親。C康熙設立臺灣府,加強對臺灣地區的管轄,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D1949 年共同綱領規定,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9. 唐太宗自己曾說:“吾居位以來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勞煩。 ”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唐太宗善于納諫和自我反省 B唐太宗時期出現了盛世局面C唐太宗時期對人民的剝削仍然沉重 D唐太宗時期經濟繁榮、民族團結10. 唐太宗說:“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乎?”(貞觀政要)此材料反映了唐太宗:A知人善任,虛懷納諫 B革新政治C興科舉以儒為師 D “存百姓”的思想11下列清政府

6、維護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平定三藩 抗擊沙俄 三征噶爾丹 統一臺灣A B C D12判斷以下電視劇場景,哪個符合歷史史實A.康熙王朝中孝莊皇太后說:“只要有我孝莊在,誰也別想動我孫子”B.鹿鼎記中,清政府派施瑯進攻臺灣,并從鄭克塽手里收回臺灣。C.少年康熙中,康熙帝智擒鰲拜,并以 30 條大罪,將其處死。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倫、烏蘭布通戰役中打敗噶爾丹,迫使其兵敗自殺。13. 有人認為對康熙應該重新評價。中國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為他處在巨變的時代,卻拒絕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業只是人為地延長了已經衰亡的封建社會,使中國失去了向資本主義制度邁進的最佳時機,給近代中國留下了沉

7、重的包袱和苦難。此人的3評價采用的史觀是A全球化史觀 B文明史觀 C革命史觀 D近代化史觀14康熙帝一直被譽為康乾盛世的開創者。但有學者提出應當重新評價他,認為中國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為他處在劇變的時代卻拒絕重大的變革。下列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該學者評價思路相類似的是A秦王嬴政順應潮流實現統一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C明太祖廢除丞相高度集權 D康熙帝捍衛了國家主權15.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時,曾向孔廟行三跪九叩之禮,親書“萬世師表”懸于大成殿上。這說明康熙善于學習和創新 康熙尊重漢族文化傳統“尊孔”利于于清朝統治 康熙注意加強民族團結A B C、 D16對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評價不正確

8、的是A秦始皇的最大功績在于開創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B唐太宗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團結C康熙帝收回臺灣之后,設置臺灣府,鞏固了祖國東南的海疆D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帝王所做的僅僅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17 “孔子象征著什么?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觀念,還是一種財富?”在中國,如果有人用這樣一個問題去問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會千差萬別,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屬于孔子思想精華內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對苛政C維護周禮,貴賤有序 D有教無類18梁啟超曾這樣評價孔子:“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

9、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 ”這主要反映A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內涵豐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C儒家學說與皇權結合而政治化 D儒學對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的作用19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葸 Xi:畏縮) ,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尖刻傷人) ”對這段話不正確的理解是A要用禮來加以節制,加以中和,這樣人們才言行合度,符合社會規范B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的思想基本一致C “不學禮,無以立” ,認為禮是個人修養的落腳點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420.“孔子象征著什么?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觀念,還是一種財富?”在中國,如果有人用

10、這樣一個問題去問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會千差萬別,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屬于孔子思想精華內容的是 A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過猶不及,和而不同 D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21亞里士多德說:“作為一個哲學家,較好的選擇應該是維護真理而犧牲個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們所珍愛的,但人的責任卻要我們更尊重真理。 ”這句話表明亞里士多德A認為人要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 B物質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C真理高于切的信念 D認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22下列有關孔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經”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B. 儒家思想經歷代損益逐漸滲透

11、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范之中 C. 孔子創辦的教育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的傳統 D. 孔子的思想及其學說在當時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影響23亞里士多德曾對一位學生說:“我們希臘人有個很有趣的諺語:如果你的錢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錢又在你的錢包里,那么,你的錢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這位學生解釋A倫理學 B三段論 C中庸之道 D唯物論 24亞里士多德認為,物質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屬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賦予物質以確定性和現實性。這種觀點A動搖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 B.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哲學觀點C.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性質 D.正確地揭示了物質與形式之間的關系25都提倡“中庸”思想的東西方兩位

12、先哲有著許多相同之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都熱衷于教育事業 都曾致力于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 都對東西方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們研究的興趣和范圍非常廣泛,涉及到多個學科A B C D26美國 1787 年憲法規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締結任何條約,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 ;未經國會同意, “不得對進出口貨物征收任何進口稅或關稅” ;“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或戰艦。不得與他州或外國締結協定或盟約” 。這些規定體現的原則是A共和制 B聯邦制 C民主制 D權力制衡27凱旋門是歐洲紀念戰爭勝利的一種建筑。始建于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后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效仿,法國巴黎凱旋門,

13、是拿破侖為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下列對于法國巴黎凱旋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此次戰役又稱“三皇會戰” ,拿破侖以炫耀自己的軍功而建 5B大詩人海涅為此寫道:“拿破侖呵了一口氣,就吹掉了普魯士。 ” C在那場勝利的戰爭中,拿破侖親自指揮,打敗了俄、奧的軍隊 D拿破侖的軍事才能發揮到了極致,一舉摧毀了第三次反法同盟281918 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自序中寫道:“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這說明當時中國 清政府已經被推翻,中國兩千年多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結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辛亥革命沒有取得徹底成功 出現了

14、軍閥割據的局面A B C D291912 年 3 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所體現的民主精神包括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華,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憲法是通過民主程序由參議院制定的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約法規定在政體運作方面實行三權分立原則A. B. C. D. 301922 年,一個村莊的農民與當局發生沖突,殺死了 20 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絕食 5 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運動。甘地的做法從本質上反映了甘地主義不適應印度的國情甘地對非暴力思想的執著C印度資產階級的妥協性與動搖性 D英國殖民當局的殘暴31. 華盛頓說:“雖然我深知此項任務所給予我的崇高榮譽,但我仍

15、深感不安,因為我的能力和我的軍事經驗怕難以勝任要職。 ”材料中的“任務” 、 “要職”指的是讓他擔任A弗吉尼亞民兵團的少校副官 B弗吉尼亞議員 C大陸軍總司令 D美國的第一任總統32. 恩格斯說:“假如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么他的角色是會有另一個人來扮演的。 ”這句話的基本觀點是A英雄造時勢 B時勢造英雄C拿破侖的業績任何人都可做得出 D拿破侖不適應歷史發展潮流33. 法蘭西第一帝國強盛的頂點和崩潰的起點分別是 與第三次反法同盟作戰 與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戰 與第五次反法同盟作戰 東征俄國 滑鐵盧戰役 萊比錫會戰A B C D34. 右圖是民法典的封面,對于這部法律在他心中的地位,拿破侖曾這樣說:

16、“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 40 多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記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 ”你認為他這樣說是因為6A40 多次勝仗,徒有虛名,微不足道B滑鐵盧之戰,使拿破侖前功盡棄C.民法典代表法國人民的利益,受到各階層的擁護D.民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351913 年 7 月 8 日, “駐漢口的英國領事用一種典型的上流階層關于人民觀念的口吻指出:對于北方軍事力量,湖北人民是把它作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來寄予同情的。在長沙, 大部分紳士,實際上整個商界 ,持有同樣見解” 。這段材料說明A民主共和觀念并未深入人心 B二次革命缺乏堅實群眾基礎 C袁世凱政權

17、有廣泛社會基礎 D國民黨迅速分化、力量渙散36孫中山聽到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的消息后非常高興,他給列寧發去了賀電。賀電中說:“中國革命黨對于貴國革命黨之艱苦卓絕的奮斗,表示極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兩國革命黨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這反映了A孫中山向俄國學習的強烈愿望 B孫中山已經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C十月革命的勝利鼓舞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 D孫中山決定走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37有人認為:“從實力來講,孫中山比起洪秀全來,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楊,卻被孫文的幾個口號叫垮了,何哉?主題使然也。孫中山把主題摸對了,幾顆炸彈一丟,滿清帝國就土崩瓦解了。 ”這反映出三民主義基

18、本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發展趨勢 實力是否強大,對歷史進程的發展無關緊要清政府輿論管制不成功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將個人事業同時代的要求相結合A B C D38孫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聯祭奠:“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挽聯所肯定的孫中山的主要功績是A創建中國同盟會 B推翻統治中國兩千余年的君主專制制度C組織發動“二次革命” D積極領導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39.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不會成功,或許他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 ”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他7多次組織群

19、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被印度人民尊稱為“圣雄” 、 “國父”為印度民族獨立奠定基礎 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A. B. C. D.40甘地在武力政策一文中說過:“我不是因為印度衰弱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而正是因為認識了印度的力量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 ”對“印度的力量”這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A印度勞動人民深受壓迫,反抗性較強 B英國殖民勢力強大,印度實力弱 C印度宗教文化積淀極深而新的經濟因素脆弱 D印度無產階級力量不大卷卷 二、非選擇題(共二、非選擇題(共 3 3 小題,其中第小題,其中第 4141 題題 1212 分,第分,第 4242 題題 1212 分,第分,第

20、 4343 題題 1616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41 (12 分)唐太宗和康熙帝統治時期,均出現了我國封建社會的治世時期,這跟統治者采取有效的民族政策是分不開的。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一 (唐朝初年,唐太宗大敗東突厥,東突厥部眾約 10 萬人歸附唐朝。貞觀四年,就處理東突厥的政策問題,朝廷內部出現爭議。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萬,詔群臣議區處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為中國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汨南兗、豫之間,分其種落,散居州縣,教之耕織,可以化胡虜為吾民,永控塞北之地。 ”?禮部侍郎李百藥以為:“突厥雖云一國,然其種類區分,各有酋帥

21、。今宜因其離散,各即本部署為君長,不相存屬,國分則弱而宜制,勢敵則難相吞滅,備自保全,比不能抗衡中國。”溫彥博以為“徙于兗、豫之間,則乖違物性,非所以存養之也。請準漢建武故事,直將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為中國屏蔽,策之善者也。 ” 資治通鑒材料二材料二 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的民族團結政策使少數民族首領對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為唐臣” 。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四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三材料三 康熙帝在上諭中指出:“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 ;“秦筑長城以來,

22、漢,唐、宋亦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是也。 ” 清圣祖實錄康熙帝請回答:(1)據材料一,請概括指出唐朝大臣在處置東突厥問題上的不同主張。 (3 分)并結8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最終是如何處理東突厥問題的?(1 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 分)唐朝正確處理民族關系有何歷史影響?(2 分)(3)據材料三,概括康熙帝在處理邊境少數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策,并結合所學,用史實來論證。 (4 分)42 (12 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一真正的獨

23、立,仿佛一座大廈,而政府的統一,乃是這座大廈的主要柱石大家應當對它抱著誠摯的、經常的和堅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權力,服從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準則所構成的義務。1796 年華盛頓總統的“告別辭”(1)材料一中“政府的統一”是指什么? 華盛頓在 1789 年以前,曾為“政府的統一”事業做了哪些主要的努力?(4 分)材料二材料二 就國內政策而論,拿破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開明專制君主。雖然他對國家實行獨裁統治,但統治效率很高。拿破侖這些實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歡迎。雖然也存在著渴望復辟舊制度或是認為拿破侖背叛了革命的政敵,但是大多數人則都因為他結束了騷亂和建立起了一個可信任的、強

24、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歡呼。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為建立起一個“可信任的、強有力的政府” ,拿破侖在軍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 分)材料三材料三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物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書1894年材料四材料四 甘地認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爭取擺脫英國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確方法 王春良世界現代史諸問題(3)材料三、四中孫中山、甘地從事斗爭的手段有什么共同點?他們選擇這種斗爭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6 分)943 (16 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歷史人物

25、的評價會出現矛盾的結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一 清朝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紀念碑上的贊詞:“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于勝廣(陳勝、吳廣),割據雄于曹劉(曹操、劉備) 。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于天下為公,骎骎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尚見其畫像,氣貌雄顏絕倫。嗚呼,可不謂人杰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對華盛頓評價的合理與偏頗之處。 (4 分)指出“清朝人”這樣評價的原因。

26、(2 分)材料二材料二 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但是,我必須說這樣一句真實的話: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1814 年一位意大利人的話(2)概括材料二中“意大利人”對拿破侖對外戰爭的評價。 (4 分)他這樣評價的出發點是什么?(2 分)材料三材料三 當年,公元前 492 年,60 歲的孔子,顛顛簸簸,坐著馬車,來到鄭國的東門,有個擅長相面的專家,叫姑布子卿,給他相面。他說,孔子的上半身像堯、舜、禹,倒有點圣人氣象,但下半身像喪家狗,垂頭喪氣。孔子不以為忤,反而說,形象并不重要,不過,要說喪家狗么, “然哉然哉” 。他只承認自己

27、是喪家狗。孔子失望于自己的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嘆,可是遍干諸侯,還是一無所獲,最后老死于魯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宿命。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李零喪家狗:我讀(3)概括材料三中李零對孔子的評價。 (2 分)他這樣評價的出發點是什么?(2 分)10湖州五中湖州五中 20122012 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答題卷 第第卷(共卷(共 4040 分)分)二、非選擇題(共二、非選擇題(共 3 3 小題,其中第小題,其中第 4141 題題 1212 分,第分,第 4242 題題 1212 分,第分,第 4343 題題 1616 分,共分,共 4040分)分)41.41. (1)(2)(3) 42.42.(1)姓名_ 班級_ 準考證號_ 試場號_裝訂線座位號題次414243總分得分11(2)(3)43.43.(1)(2)(3)12高二歷史參考答案高二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1.5 分,共 60 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DBBDCCACDDBBA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BDCDBADB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