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2013屆初中歷史畢業生學業考試十八校聯考試題_第1頁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2013屆初中歷史畢業生學業考試十八校聯考試題_第2頁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2013屆初中歷史畢業生學業考試十八校聯考試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惠城區2013屆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十八校聯考試題歷史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3分,共計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 中國神話中的“神農氏”,是農業的始祖。他“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除神話傳說外,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是世界上農業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典型代表是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戰國時期有一戶人家,老大因生產糧食較多而得到嘉獎,老二因帶兵打仗而獲得大量土地,老三因做生意獲利而購買了大片田地,據此判斷,這一家人應該生活在:A燕國 B楚國 C秦國 D齊國3.秦朝統一全國后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2、,其中對后世地方行政機構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的是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車同軌,書同文廢分封,立郡縣 焚書坑儒4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統治期間民族關系和睦,被少數民族首領擁戴為“天可汗”,他還將自己的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他是A漢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5在一次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回答記者關于物價上漲的問題時說,“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里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溫總理所引句體現了百家爭鳴時期哪一派別的思想主張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6.假如你暑假在書店做兼職銷售員,有顧客提出要找一本書來了解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歷史,要求這些歷史事件按年代排

3、序,你應該向顧客推薦A.漢書 B.三國志 C.史記 D.資治通鑒7.英國作家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世界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一個宗教派別、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他說的“這三種東西”不包括A“麻沸散” B印刷術 C火藥 D指南針8.他曾經說過:“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有人曾經評價他是“國際禁毒第一人”,他應該是A林則徐 B左宗棠 C.鄧世昌 D.李鴻章9.一位中國老爺爺出生在十九世紀初,見證了堂堂大清帝國像列強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樣被任意宰割

4、,他有四個兒子也飽經滄桑。下面是他對四個兒子的描述,不屬實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關工作,在關稅方面卻要與英國協定B老二是圓明園的管理人員,目睹“萬園之園”被燒毀C老三1896年在重慶看到了日本人開設的工廠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東交民巷10.當代美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費正清寫道:“它使傳統中國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

5、運動11圖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圖片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你會選擇的圖片是A“一大”會址 B南昌起義 C井岡山會師 D遵義會議12. 暑假期間,鄭州某中學將組織“紅色記憶”考察團,分赴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考察。其中前往南方井岡山方向考察的主題應為 A開天辟地,黨的誕生 B革命搖籃,星星之火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開國大典,歡慶勝利13.在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的過程中,某同學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現明顯錯誤的是序號事件時間作用盧溝橋抗戰1937年7月中國人民局部抗戰的開始臺兒莊戰役1938年春天取得抗戰開始以來的重大勝利百團大戰1940

6、年8月開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戰役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A. B. C. D.14.近代社會政治革新與風俗的變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社會風尚變化的是A披件西裝,穿雙西式履 B見面握手,噓寒問暖C夫妻婚姻自由合 D小腳一雙三寸蓮,作揖跪拜大人前15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開始于A中華民國成立 B.中國共產黨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改革開放16.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最大成果是A頒布了共同綱領 B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通過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

7、國憲法 D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7財富雜志曾于1995年預言“香港將死”,但幾年之后它的編輯總監卻稱香港為“活力之都”;2006年,澳門也被評為亞洲“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城市”。這充分證明A求同存異方針的成功 B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C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D“一國兩制”正確、英明18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屬于這一時期的外交成就有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第26屆聯大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A B C D19.某同學在預習新航路開辟一課時,做了如下筆記。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主要國家:葡萄牙、西班牙 B客觀條件:指南針的應用等C重大事件:哥倫

8、布完成環球航行 D積極影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等20如果你要了解美國民主制度的起源,可以查閱的文獻是A拿破侖法典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21.2010年,非洲因世界杯足球賽而備受世界關注;2011年,非洲因北約轟炸利比亞而再次受到世界關注。你知道新航路開辟后非洲被歐洲列強關注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A亞非會議 B三角貿易 C非洲獨立年 D殖民體系在非洲的崩潰22下列思想家不屬于啟蒙運動時期的是 A莎士比亞 B孟德斯鳩 C盧 梭 D伏爾泰23科技的進步,不斷為人類經濟發展開拓廣闊的前景,同時也不斷催生新職業。以下按職業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汽車司機一鐵路工人一計算機教師 B

9、火車司機一網絡工程師一石油工人C火車司機一汽車司機一網絡工程師 D石油工人一宇航員一輪船修理工24.下列不屬于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特點的是A.發展速度非常快,超越歐洲國家 B.外向型經濟特別明顯,把握經濟全球化先機C.通過海外殖民掠奪獲取了大量的財富 D.高新技術所占的比重大,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先機25.觀察下面的示意圖,你認為在、兩處應分別填入華盛頓會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A凡爾賽會議 單極格局 B慕尼黑會議 全球化趨勢C巴黎和會 多極化趨勢 D凡爾賽會議 多極化趨勢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26小題13分,27小題12分,共25分)26. 民生問題是十二五經濟發展壓倒性的問題。中央將民

10、生問題提升為重大政治問題,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本題共13分)材料一:俄國農民通過贖買獲得土地,美國農民通過法律獲得土地,中國農民通過土地改革獲得耕地。材料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材三:大型紀錄片百年中國詳實地記錄了一些歷史片段,反映農業生產制度的變革。時間歷史片段1953年這年9月,農民詩人王老九第一次坐上火車來到北京,參加中國文藝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回鄉后他更忙碌了,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詩歌宣傳過渡時期總路線。他自己領導的互助組經過整頓,辦起了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各地普遍實行了全民供給制,吃飯不要錢的夢想變為現實,托兒所、公

11、共食堂等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在人們看來,這就是共產主義生活的雛形。有農民說:“除了一雙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歸公了。”1978年這一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村民簽訂了一份“生死狀”,將田按人口分到各家各戶,實行包產到戶,這一年,廣州有些地方出現了“早包早富”的宣傳標語,更多的人對小崗村的村民持懷疑態度,對“早包早富”的宣傳標語表示不理解。根據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材料一中,俄國農民在什么事件中通過贖買獲得耕地?(1分)中國農民通過土地改革獲得土地,我國土地改革中頒布了什么法律?(1分)土地改革完成的時間在什么時候?(1分)(2)材料二的內容后來發展成為“三民主義”,請問誰提出了三民主義?

12、(2分)你認為材料二中最能體現民生思想的是什么內容?(1分)(3)材料三中農業合作社的建立是三大改造的內容之一,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什么?(2分)材料三所描述的1978年的歷史片段是對農村什么政策的描述?(2分)(4)材料三中“除了一雙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歸公了。”是指當時在農村實行了什么樣的政策?(1分)這個政策有沒有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1分)這個政策給你怎樣的啟示?(1分)27.2012年7月28日,第30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世界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在英國。在歷史上,英國曾經舉辦過兩屆奧運會,三屆世博會。學者認為:英國多次舉辦國際盛會,和英國在歷史上有很多方面領先世界密不可分。據此回

13、答:(本題共12分)(1)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你認為當時英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領先世界的表現是什么?(4分)(2)1862年倫敦世博會上,中國代表團發出“機器正當求”的呼聲,這反映了哪一派的主張?(1分)他們掀起了什么運動?(2分)(3)在英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領先世界的人物,在近代,提出進化論的英國生物學家是誰?(1分)近代在物理學方面領先世界,建立經典力學體系的又是誰?(1分)(4)倫敦奧運會圣火的采集于2012年5月10日在現代奧運會的起源國舉行,這個國家同時也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搖籃,請問這個國家是?(3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7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CCBDAADBDBA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CDCCCBACCC二、綜合題(共2題,25分)26、(1)廢除農奴制(俄國1861年改革);(1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分)1952年底。(1分)(2)孫中山;(2分)平均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