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16年中考:2015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試題分課匯編--核舟記_第1頁
備戰2016年中考:2015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試題分課匯編--核舟記_第2頁
備戰2016年中考:2015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試題分課匯編--核舟記_第3頁
備戰2016年中考:2015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試題分課匯編--核舟記_第4頁
備戰2016年中考:2015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試題分課匯編--核舟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考文言文會編(一)閱讀甲、乙兩段文言,完成710題。(共14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左右有窗共八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舟長曾不盈寸,人、窗、爐、文,鉤畫了了,眾妙皆備。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魏學洢核舟記)乙惲壽平,號南田,明末常州武進人。少敏慧,八歲詠蓮,驚其師長。隨叔父惲向攻詩畫,藝日進。其父惲日初為國子監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謀救國。明末喪亂,十余歲而隨父兄抗清。多與奇人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喪,而南田意氣如常。二兄繼死

2、,明亡,與父歸故里。天下漸定,誓不應科舉,賣畫以贍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雋之致,松柳夾岸,游魚喋水,風煙俱凈,寄情悠遠。重寫生,常灌花南田,極力描摹,天機物趣,畢集毫端。其“沒骨法”花卉,空靈妍妙,著紙欲飛,筆簡意豐,獲譽“神品”。名動天下,創“常州畫派”。崇尚氣節,臨富貴而不失其本心,葉售畫度日,然非其人不與也。遇知己,累日點染;非其人,視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葉也。康煕時,尚思復明,與復社遺士唱和,有甌香館集傳世。(選自甌香館集·序言,有刪改)注恍惚:捉摸不定。幽雋:幽靜美麗。喋:吸。天機:自然界的秘密。妍妙:精妙。點染:點綴景物和著色。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清風徐來 舟長曾

3、不盈寸 賣畫以贍父 畢集毫端 臨富貴而失其本心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譯文: 非其人,視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葉也。譯文: 9同為技藝高超的藝術家,和王叔遠相比,惲壽平有哪些獨特的地方?(依據材料,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答: 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簡桃核修狹者”“筆簡意豐”的“簡”意思不相同,“眾妙畢備”的“畢”和“風煙俱凈”的“俱”意思相同。B詠蓮、學藝、與俠士游的敘述,為下文彰顯主人公的崇高氣節作了很好的鋪墊。C“冷淡幽雋”的繪畫風格是由畫家的個性和家學淵源決定的,寄托了惲壽平對悠遠深厚的中華繪畫文化的

4、深刻理解。D“重寫生,常灌花南田,極力描摹”是惲壽平取得藝術成功的重要原因。【答案】7(4分)緩緩地竟然不滿一寸贍養父親 筆下,筆底,筆端丟失他的天性【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掌握能力。“徐”與“曾不盈寸”是課內文言文實詞解釋,書本上有現成的解釋,這是考查識記能力。“贍父”是一個動賓短語,采用現代漢語組詞法分別組詞。“毫端”重點是解釋“毫”,聯系上下文,從而確定“毫”的意思是“筆”。“失其本心”,這樣短語的曾經出現在魚我所欲也中:此之謂失其本心。從而明確“失其本心”是“喪失了他的本性”,放在句中,聯系上下文翻譯得通順。8(5分)曾經贈送我一個核舟,刻的應當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不是他看得起的人,

5、把太多錢財當作草芥一類沒有價值的來看,不會買一朵花一片葉。【解析】本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嘗貽”是“曾經贈送”的意思,“蓋”表示推測,“泛”是“泛舟”“游覽”的意思。關鍵詞翻譯準確后,然后調整語序,使之通順。“非其人”的翻譯要聯系上下文來推測。從而確定為“不是他看得起的人”;“市”是“買”的意思。9(3分)坦然面對生死,崇尚氣節,不重錢財,具有開創性。【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分析的能力。兩個人相同的地方是“技藝高潮”,而惲壽平獨特的地方要抓住細節分析。從“而南田意氣如常”可知“坦然面對生死”;從“崇尚氣節,臨富貴而不失其本心”可知“崇尚氣節,淡泊名利”;從“創常州畫派”可見其“開創性”。1

6、0(2分)C【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解釋以及內容的概括與分析能力。C選項的錯誤,選文沒有介紹惲南田的繪畫風格形成的原因,屬于“無中生有”型。【參考譯文】惲壽平,別號南田,是明朝末年常州武進人。他年少的時候就很機敏聰慧,八歲時候寫了一首吟詠蓮的詩,驚動了他的老師和長輩們。(他)跟隨他的叔父惲向學習詩文和繪畫,技藝一天天長進。他的父親惲日初是國子監的監生,曾經向皇帝上書守御十策,來謀求救國的道路。明朝末年,國家喪亂,十歲多的他跟隨著父親和兄長參加了抗清的活動。他經常結交當世奇人俠士,經常奔走到很遠的地方,出生入死,行蹤捉摸不定,其他的人大都神情沮喪,可是南田的神態氣質卻和平常一樣。他的兩個哥哥相繼死去

7、,明朝滅亡后,他和父親一起回到了故鄉。天下漸漸地安定了下來,他發誓不去參加清朝的科舉考試,用賣畫的方式來贍養父親。他的山水畫深得素冷淡雅,幽靜美麗的風致,兩岸松樹柳樹成蔭,河中的魚兒戲水,風停了,大片的煙霧消散盡凈,所寄托的感情非常深遠。他非常注重寫生,經常灌溉南田里的花,盡力去描繪臨摹。自然界的秘密,事物的情趣,都在他的筆下得到了很好的表現。他創造的“沒骨法”花卉,空靈精妙,栩栩如生,在紙上好像能夠飛起來一樣,他筆法簡練而畫得意蘊豐富,被人譽為“神品”。他繪畫的名聲驚動了天下,創立了“常州畫派”。他崇尚氣節,面對富貴卻不失去他的操守,雖然只是靠賣畫度日,但如果不是談得來的人他不會把畫給他的。

8、如果遇到了知己,他會整月整月地點綴著色;若遇見一些想用金錢來買畫的勢利小人,他會把百兩銀子當做草芥一樣,不賣給他們一花一葉。康熙年間,他還想著恢復明朝的大業,和復社里堅守的名士們用詩詞互相答贈,有甌香館集流傳后世。【湖北省荊州市】二、古詩文閱讀(24分)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核舟記(節選)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

9、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記核桃念珠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為之,圓如小櫻桃。一枚之中,刻羅漢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課經者、荷杖者、入定于龕中者、萌樹跌坐而說法者、環坐指畫議論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趨而后侍者,合計之,為數五百。蒲團、竹笠、茶奩、荷策、瓶缽、經卷畢具。又有云龍風虎,獅象鳥獸,狻猊猿猱錯雜期間。初視之,不甚了了。明窗凈幾,息心諦觀所刻羅漢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質綺繡,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風致,各蕭散于松柏巖石,

10、可謂藝之至矣!(節選自虞初新志)6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文靜美好的樣子。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寤寐:睡覺的時候。 C其兩膝相比者 比:靠近。 D珠可歷歷數也 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B左臂掛念珠倚之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先帝稱之曰能8下面對關雎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開篇寫河洲灘頭雎鳩和鳴,既是自然環境的詩意描寫,也是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 B“流之”“采之”“筆之”寫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時勤勞靈巧的姿態。 C“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寫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沒有達

11、到目的時苦悶、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表現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藝、脫俗的追求和優雅的品格。9下面對核舟記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選段采用了“先總說,后分說”的結構方式。 B選段運用摹狀貌、作比較的方法表現三個人不同的衣著、姿態、動作和表情。 C文中連用“執、撫、指、語、矯、視”等動詞,使人物活靈活現。 D核舟記逼真生動地表現了“大蘇泛赤壁”的主題。10下面對記核桃念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文段先總說念珠數量、材質和形狀,再分別從人物、器具、紋飾等多方面進行說明。 B文段運用了列數字、打比方、摹狀貌的說明方法。 C整個念珠有一百零八枚珠子,每枚刻有三到六尊

12、不等的羅漢,總數達五百之多。 D初看念珠,作者并不特別喜歡,待細看以后才發出了由衷的贊嘆。11(3分)用“”給記核桃念珠中畫線句子斷句。(限三處)息 心 諦 觀 所 刻 羅 漢 僅 如 一 栗 梵 相 奇 古12(3分)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13(8分)聯系學過的古詩文,將下面文段補充完整。我是根根晶亮的銀線,神把我從天穹撒向人間: ,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風送我到澗邊流連: ,野渡無人舟自橫;我到農家諦聽蛙鼓聲聲: ,青草池塘處處蛙;我在深夜輕敲離人窗欞:君問歸期未有期, ;我會潛入詩人的夢: ,鐵馬冰河入夢來;我會揉碎志士的心:山河破碎

13、風飄絮, ;我是春的使節在冬日綻放:忽如一夜春風來, ;我隨朔風飛舞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我是感情的嘆息,是思想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答案】6(2分)B(“寤寐”指醒時和睡覺的時候,意為日日夜夜。)7(2分)C(此為舒緩語氣,另外三項為代詞。)8(2分)D(此為表現男子,不是“窈窕淑女”。)9(2分)D(應為表現了“技亦靈怪矣哉的主題。)10(2分)D(初看念珠,作者看得并不特別清晰,待細看以后才發出了由衷的贊嘆。)11(3分)息心諦觀所刻羅漢僅如一粟梵相奇古(斷對一處得1分。)12(3分)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腳露懷,抬頭仰望,神情與蘇、黃不相同。(重點解釋“絕類”

14、“矯首昂視”“不屬,錯一處扣1分,句子翻譯意近即可。)13天街小雨潤如酥 春潮帶雨晚來急 黃梅時節家家雨 巴山夜雨漲秋池 夜闌臥聽風吹雨 身世浮沉雨打萍 千樹萬樹梨花開 惟長堤一痕(每小題1分,錯字、漏字、添字該小題即不得分。) (8分)【參考譯文】得到念珠共180枚,大多以山核桃為主,(核桃)圓的就像小櫻桃一樣,念珠上刻著羅漢數尊,有立著的,有坐著的,有誦經的,有執杖的,有入定于佛龕中的,有跌坐于樹蔭說法的,有環坐而指天話地議論的,有光著腳握著拳的,有前趨后顧的。加起來有五百人。蒲團,竹笠,茶奩,荷策,瓶缽,經卷,等等物件都有。更在羅漢身畔,刻以云龍風虎,獅象鳥獸,狻猊猿猱之類動物,開始看它,不覺得怎么樣。在明亮的窗子和干凈的茶幾下,靜心仔細看上面所刻的羅漢,只不過像一小米粟,佛菩薩等清凈莊嚴之相,真是奇特古樸,有的穿有花紋的絲質衣裳,有的穿袈裟布衣,他們的神情風韻,各自在松柏巖石間彌漫消散開來,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到達了極致啊!(三)閱讀下面兩篇選文,完成第8-9題(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