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共18頁)_第1頁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共18頁)_第2頁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共18頁)_第3頁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共18頁)_第4頁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共1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句子成分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主語和謂語:主語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在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后(1) 大伙都散了(分馬)(2)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并不出眾(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記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4)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大自然的語言)(5)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這幾句的主語是 "大伙""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記的&

2、quot;"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 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這幾句的謂語是"都散了"" 并不出眾"" 是他的背影" 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 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把中心詞看成是主語和謂語也是可以的如:(6)一張簡陋的大竹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驛路梨花)(7)其實這種縮微技術早在十九世紀普法戰爭時候就使用過了(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可以認為"竹床""技術"是主語,可以認為"鋪

3、""使用"是謂語賓語和補語: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并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后頭補語是動詞形容詞后面的補充成分如:(1)橋腳上站在一個人,卻是我們母親(魯迅社戲)(2)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3)蕭隊長說過:先進的要帶落后的(分馬)(4)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紀念白求恩)字下有線的全是賓語還有一種賓語叫做"雙賓語",如:(5)現在人們叫它 故宮( 故宮博物院)(6)我給她 一本書"它"&

4、quot;她"是近賓語(間接賓語),"故宮""一本書"是遠賓語(直接賓語)(7)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 荔枝蜜)(8)我獨自一人游蕩< 在田野里 >(挖薺菜)(9)從化的荔枝樹多得< 像一片碧綠的大海 >,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 忘記早晚 >,有時還趁著月色采花釀蜜( 荔枝蜜)(10)我那時真是聰明< 過分 >( 背影)(11)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 好幾回>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

5、書屋)尖括號里的全是補語,都補充說明了前面的動詞、形容詞定語和狀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1)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2)可我,總還是懷念那(長在野地里)的薺菜,就像懷念(那些與自己共過患難的老朋友)一樣(挖薺菜)(3)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雄偉的人民大會堂)(4)李四光這一生中還從來沒有過一次這樣舒暢和快樂的談話( 地質之光)(5)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6)說到這里,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草坪旁用卵石鋪成的小徑

6、走到"北海"跟前(蕭乾棗核)圓括號里的是定語,方括號里的是狀語 語文語法知識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名詞的語法特點: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后頭加“們”表示多數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后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名詞

7、一般不受副詞修飾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動詞的語法特點: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動詞后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能愿動詞后面不能跟名詞,能愿動詞可以和后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后面作補語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

8、、狀態的詞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形容詞的語法特點: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量詞的語法特點: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

9、為數量啟數量詞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后面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于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指示代詞“那”用于遠指,“這”用于近指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表示范

10、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仿佛、漸漸副詞的語法特點: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后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并、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雖然 但是語法特點:一般連詞的前后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

11、等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自、從、以、當、為、按照,由于、對于、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于除了、同、對、向、往、朝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后,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于一個形容詞(2)、詞類的辨別: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

12、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后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后不能互換的是介詞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后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后面是動詞或形容詞2、短語: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語言單位(1)并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并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并列短語前后的詞

13、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并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并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并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詞組合(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制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3)動賓短語:動詞后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后邊的名詞、代詞,后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

14、、代詞,是賓語賓語一般在動詞后面回答“誰”、“什么”的問題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后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邊補充說明怎么樣、多久、多少等問題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么”,后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么樣”“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兩部分是

15、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后面作補語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后頭必須帶“的”(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于一個名詞“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3、單句:(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

16、賓語、定語、狀語、補語(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后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干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語是并列

17、短語時,要把整個并列結構摘出來4、復句:復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1)如何區分單、復句:復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分單、復句最重要的一點復句的分句之間結構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這是復句的本質特征,也是復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別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句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句有些關聯詞既可以用在復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2)復句的類型:主要有并列、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句關系

18、,關聯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選擇,“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折“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3)二重復句:結構上有兩個層次的復句組成主要有三種情況:單句復句、復句單句、復句復句劃分步驟:先看有幾個分句,著鍵是看有幾個主謂結構;找準句子的第一層(找的方法:找統領全句的關聯詞語看關聯詞統領的范圍,看關聯詞覆蓋到哪兒從分句間的松緊關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層復句中有分號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層)總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5、修改病句:(

19、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構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后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

20、,往往會造成結構上的混亂(5)前后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后矛盾,同一句內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后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6、修辭:(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句式的轉換:

21、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句式轉換應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高中語文古文語法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

22、為“操何”介詞賓語前置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普通賓語前置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

23、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

24、,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鐘山記)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5、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唯利是圖(圖利)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23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分析 此句中的“于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后者“于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24 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26、 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于”;“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 省略主語(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2)承后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

27、(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5.省略介詞“于”如:“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賓語;表示動作發生的對象舉個例子:我吃飯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 修飾主語和賓語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舉個例子: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

28、在說的話有什么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后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后置.舉個例子:“忌不自信”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于倒裝句的一種“蚓無爪牙之利”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后面了 屬于定語后置,也是倒裝“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后置,也叫狀語后置也是倒裝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

29、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身份、狀態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晉軍函陵”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回答者: | | 2011-7-5 13:58 投他一票 一、語法概說(一)語法和語法學1、語法;2、語法學(二)語法的性質1、抽象性;2、民族性3、遞歸性和體系性;4、穩固性(三)語法單位和句子分類1、語法單位(語素、詞、短語、句子) 2、句子分類(四)句類1、主謂句2、非主謂句(五)句子的特殊成分插說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二、詞類(一)劃分詞類的標準組

30、合能力、造句功能、語法形式(二)各類實詞1、名詞2、動詞課堂討論:表可能性的“會”“坐坐”重疊不當3、形容詞4、區別詞5、數詞6、量詞7、代詞(三)各類虛詞1、副詞課堂討論:“從來、歷來”是副詞嗎能說“過分做作”嗎?“剛才、剛剛、永遠”辨2、介詞討論:是“關于”還是“對于”?3、連詞討論:“或”耶,“和”耶?關聯詞位置不對談談連詞的“再”4、助詞5、擬聲詞(四)兼類詞與詞性的“同形異類”三、短語(一)短語的性質與鑒別(二)短語的結構類型1、一般結構類1、1、述賓短語1、2、述補短語1、3、聯合短語1、4、偏正短語1、5、主謂短語2、短語的特殊結構類(“的”字短語、方位短語、能愿短語、數量短語、

31、指量短語、介賓短語、連動短語、兼語短語)(三)短語的功能類(名詞性、動詞性、形容詞性短語)(四)短語的結構分析1、單層次短語2、多層次短語3、歧義分析四、句型(幾種動詞性謂語句)(一) “把”字句(二) “被”字句(三) 連動句(四) 兼語句“禁止”能構成兼語句嗎?(五) 雙賓句(六) 存現句(七) 變式句與省略句(八) 疑問句疑問句語病舉隅五、復句(一)聯合復句(并列、承接、解說、選擇、遞進)能說“況且呢?”嗎?這些句子都可以不改為“反而”(二)偏正復句(轉折、條件、假設、因果、目的)一個復句的最佳表述(三)緊縮復句(四)多重復句第四章 語 法一、語法概說(一)語法和語法學1、語法語法是語言

32、的結構規則。 在語言里,詞和詞的組合是很講究排列和搭配的。比如在現代漢語里,副詞可以和動詞、形容詞搭配,一般不能和名詞、副詞搭配。試比較: 很喜歡 *很心情很突然 *很忽然“喜歡”是動詞,“突然”是形容詞,副詞“很”可以和它們搭配構成短語“很喜歡、很突然”。而“心情”是名詞,“忽然”是副詞,都不能和“很”構成一個短語,盡管“忽然”和“突然”還是同義詞,都表示時間短。詞語不僅很講究搭配,而且也很講究排列。如“很”和動詞“喜歡”、形容詞“突然”搭配,其排列順序是副詞在前,動詞、形容詞在后,不能相反。又如在“把”字句中,其詞語的排列順序是:甲把乙怎么樣(他把小林解雇了);而不能是:把乙甲怎么樣(把小

33、林他解雇了)。或甲怎么樣把乙(他解雇了把小林)。詞和詞排列搭配的種種規則,都是語言的結構規則,都是語法規則。2、語法學 “語法”一詞有兩個含義,一是指語法規則,二是指語法規則的研究和描述語法學。一種語言的語法規則是客觀存在的,而語法學卻帶有主觀性,因而它形成許多語法學派,這是因為語法學家占有的材料不同,所依據的理論方法不同,所作觀察的角度不同,寫書的目的不同,等等。 語法學,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傳統語法、歷史比較語法、結構主義語法和轉換生成語法等等;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有歷時語法和共時語法,有共同語語法和方言語法;根據使用對象不同,又可分為教學語法和理論語法(專家語法)。教學語法通常是指給中

34、小學生講授語法知識的語法體系。我國先后使用過兩個教學語法,一個是50年代建立的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簡稱“暫擬系統”),另一個是1978年制訂的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簡稱“系統提要”)。現在中小學使用的就是“系統提要”,許多通用的大學語法教材一般都是以“系統提要”為藍本編寫的,本書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兩個教學語法系統的最大差異是析句方法的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稱“中心詞分析法”),后者使用的是層次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二)語法的性質1、抽象性 抽象性是語法的第一個特性。任何一條語法規則都是從許多個別的、具體的語言事實中抽象出來的,每一條語法規則都涉及到一類一類的語言實例。比如,

35、“把”字句“甲把乙怎么樣”,就是從千千萬萬個“把”字句中抽象出來的,它不僅包括了“你把她請來”,“小莉把桌子擦干凈了”,而且包括了所有已經造出和將要造出的“把”字句。抽象性在語法中表現為哲學上的一般對個別的概括性。運用句子的時候,我們看到的總是個別,研究句子的時候我們要從個別中看到一般,如從一個個具體“把”字句中看到整個“把”字句的結構規則。抽象性是語法的哲學屬性。 2、民族性 每種語言都有明顯的民族特點,不僅表現在語音和詞匯上,同時也表現在語法上。不同語言的語法有共性也有個性,個性是特點之所在。例如印歐語用詞形變化(形態)表示詞的句法功能,語序就比較自由;而漢語里的詞沒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態,

36、詞在句子里充當什么成分,主要靠語序(和虛詞)來表示。同是重語序的語言,其表達形式也可能不同,漢語說“兩本書”,傣語說成“書兩本”;漢語說“我寫字”,藏語說成“我字寫”。詞的組合手段,各種語言也有差異。現代漢語的“兩本書”可數名詞和數詞組合,其間要用相應的量詞。而英語的two books沒有加量詞這條規則,但數詞在前,名詞在后這個語序,兩種語言又是共同的。研究語法要注意不同的語言的共性和個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語法的民族特點。民族性是語法的人文屬性或社會屬性。我們在研究和說明漢語的語法規則時,要警惕拿別的語言的語法來硬套漢語的語法。3、遞歸性和體系性遞歸性是語法的第三個特性。遞歸在這里是指,詞

37、語在組合的過程中,一個語法規則在一個結構里可多次出現。如主謂短語里可包含主謂短語(例如“小王這段時間性格格外開朗”),偏正短語里面又包含偏正短語(例如“小王朋友的哥哥”)。 體系性是語法的第四個特性。語法從整體看,它是若干規則的集合,其中每一條都是整體中的部分。如果一個語言有一條規則與別的語言不同,那么就會有一系列的不同與之相聯。就同一語言而言,如果一條規則發生變化,也往往會引起語法內部的一系列變化,語言學家常說語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學習或研究語法時樹立系統觀念特別重要,不能只看一點,而要看到與之相聯系的一片。體系性和遞歸性是語法的符號屬性。4、穩固性 研究語言講究區分共時和歷時。上面幾

38、個特性主要是從共時(同一時代)來觀察語法的性質的。如果從歷時(不同時代發展)的角度看,語法具有穩定性的特性。穩固性主要是相對一種語言內部語音、詞匯、語法變化的程度大小來說的。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容易發生變化的是語音和詞匯,語法變化較小。比較古代漢語語法和現代漢語語法,我們會看到,古今漢語語法相同的很多很多,不同的很少很少。這就是因為語法穩固性的緣故。穩固性是語法的歷史屬性。(三)語法單位和句子分類1、語法單位語法單位可以分為四級:語素、詞、短語、句子。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語素是構詞的備用單位。語素可以和別的語素組合成合成詞,也可以單獨成詞。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是構成短語

39、和句子的備用單位。一部分詞加上句調可以單獨成句。短語是語義上和語法上都能搭配的、沒有句調的一組詞,是造句的備用單位。一部分詞、大多數短語可以加上句調成為句子(“水!”“學習文件。”)介詞短語不能加語調成句。句子是具有一個句調、能夠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的交際單位。2、句子分類根據句子的語氣分出來的類型叫做句類。拿語氣為標準,句子可以分四種。帶有陳述語氣的句調的,是陳述句,帶有疑問語氣的句調的是疑問句,帶有祈使語氣的句調的是祈使句,帶有感嘆語氣的句調的是感嘆句。例如:1他身體好得很。(陳述句)2今天星期六嗎?(疑問句)3咱們快走吧。(祈使句)4這棵樹多高哇!(感嘆句)根據句子的結構分出來的類型叫

40、句型。首先分出單句和復句。單句由帶上句調的短語或詞構成。單句可分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根據謂語的詞性,主謂句分名詞謂語句(如例2)、動詞謂語句(3)、形容詞渭語句(4)、主謂謂語句(1)。根據全句主要詞語的詞性,非主謂句又分四種:名詞性非主謂句、動詞性非主謂句、形容詞性非主謂句、嘆詞性非主謂句。例如:5打雷了。(動詞性非主謂句,陳述句)6誰?(名詞性非主謂句,疑問句)7前進!(動詞性非主謂句,祈使句)8妙。(形容詞性非主謂句,陳述句)9多高的樓啊!(名詞性非主謂句,感嘆句)10哎呀!(嘆詞性非主謂句,感嘆句)復句由兩個以上分句組成。例如:11因為天氣還冷,所以柳樹還沒有長葉子。12他診過脈,在臉上

41、端詳了一回,又翻開衣服,看了胸部,便從從容容地告辭。句子成分:(全體)同學|都做完了(語法)練習。(四)句 型1、主謂句由主語、謂語兩個成分構成的單句叫主謂句,它可以分成以下的小類:1、1、名詞謂語句名詞性詞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名詞謂語句。名詞性詞語充當謂語要受一定的條件限制,即限于口語里的肯定句,同時限于說明時間、天氣、籍貫、年齡、數量、容貌等等的短句。例如:1今天星期六。 (名|名,表時間)2明天國慶節。 (名|名,表節日) 3昨天晴天。 (名|名,表天氣)4二妹子,廣東人。 (名|名詞短語,表籍貫、處所)5潘老大太五十七歲了。 (名|數量,表年齡)6老張民主人士(黨員) (名|身份)7米飯

42、一碗,飲料兩瓶。 (名|數量,表數量)8她大眼睛,紅臉蛋。 (代|定中短語,表容貌)9這里的鄉鎮,一派繁榮景象。 (名|數量名,表情狀)10這本書新買的。 (名|“的”字短語,表類屬)名詞單獨做謂語很少見,用名詞性短語的情況較多。用“數量名”短語做謂語,如果名詞是可計數的,那么數量可不限;如果名詞是不可計數的,一般只用“一”,如例9。這種句子,中間有可能加“是、有”等變成動詞謂語句,這樣一來,口語色彩就減弱了,如果要用為否定句,必須同時加上相應的動詞,例如“今天不是早期六/潘老太太還不到五十七歲”。謂語里那些用以說明主語容貌或特點的偏正短語,還有可能變換成主謂短語,例如“她大眼睛她眼睛大/陽歷

43、七月,最熱的天氣一陽歷七月,天氣最熱窗外一片月光一窗外月光一片”。名詞性詞語進了謂語框格里,就有可能受副詞修飾,例如“現在已經九月了/人家都工程師了/山上凈石頭/他才十六歲,還沒有選舉權”。用了副詞,就是加進了說話者的認識和態度。有時,數量短語或者數量名短語做謂語,可以用來組成跟主語數量對應的格式。例如“兩人一間房/一人一件大衣料/一天一百元/一天一個樣子/一步一個腳印”。這種格式可以表示不同的語義。前三例表分配,其中至少有一個數目是可變的,例如“三人一間房/一人兩間房”。第4例強調事物的不同方面,第5例正相反,強調事物的相同方面。這種名詞謂語句有時也可能加上相應的動詞“分、給、有”等等而變成

44、動詞謂語句。1、2、動詞謂語句動詞性詞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動詞謂語句。上一節說到動詞做謂語時著重說明動詞單獨做謂語在句法上所受到的限制。動詞謂語句的常見形式是動詞后面還有賓語、補語或動態助詞,也可以是這幾個成分同現,就是說,謂語動詞對它后面的成分有一定的依存性。例如:1西斜的陽光|照著整條街道。 (動+賓)2肩膀|磨破了。 (動+補)3長江三峽|留下過許多人的夢。 (動+補+賓)4我們|以前討論過。 (狀十動)5他|只答應了一聲。 (狀十動+補)6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狀+動+補+賓)不然,有些動詞也要重疊一下,例如“我考慮考慮/你們倆認識認識”。一般說來,謂語動詞對它前面的成分的依存性并不

45、很大,狀語的應用主要取決于語義的需要,有時也能滿足動詞在句法上的成句要求,特別是表示時間、頻率的副詞和能愿動詞常常用來幫助成句。例如“新的生活已經開始(不能只說“新的生活開始”)/某些規章正在改革/大白菜可以生吃/你真會說/移民工作要好好做/長江洪水主要由暴雨產生/幾個小時就這樣度過了”。狀語還常常牽涉到動詞謂語句的句式變化。在主動句里,及物動詞后面至少要帶上賓語才容易成句;在被動句里,動詞前面或后面也要有一定成分才能成句。動詞謂語句在日常交際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漢語的常見句型。1、3、形容詞謂語句形容詞性詞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形容詞謂語句。上一節說過,形容詞做謂語也常常用復雜形式(指狀+形、形

46、+補、狀+形+補)。狀態形容詞做謂語時常加“的”,例如“太陽熱烘烘的/小手胖胖的/走路慢慢騰騰的”。性質形容詞則要常常加上程度副詞、某些語氣副詞或者表示比較的成分等做狀語、補語。例如“朝鮮族婦女很能干/海風特別涼爽/人參這種植物,嬌嫩極了/昨天那場球精彩得很/去年這里的雨天比往年早得多/說話要簡潔些”。1、4、主謂謂語句主謂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主謂謂語句。觀察這類句子,可以從全句的主語(稱為大主語)和主謂短語里的主語(稱為小主語)是施事還是受事以及其間的關系等等方面來看,大體有下面五種:(1)大主語是受事,小主語是施事,全句的語義關系是:受事|施事動作。例如:1這件事,大家都贊成。2任何困難,

47、他都能克服。3一口水他都不喝。4這包肉丸子,你拿回去熬白菜。5女人的問題女人辦/我的感覺我知道/果凍,我要喜之郎。大主語可以說原來是謂語里的一個成分,由于表達的需要,移位到句首當主語。例4謂語里連用兩個動詞,大主語只跟其中一個動詞有動作和受事關系。(2)大主語是施事,小主語是受事,全句的語義關系是:施事|受事動作。例如:6你這人,錘把都沒摸過,不要冒充打鐵人。7他什么酒都嘗過。8他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9他一口水都不喝。10我暖水瓶也灌了,(書桌也整理了。)這種句子的受事有時有周遍性(指所說沒有例外),有時表列舉的事物,如例10。有時周遍性的受事,可能前面有任指性詞語,后面有“都”或“也”相呼應

48、,有往大里夸張的意味,如例7、8;或者用“一”和“不、沒有”相呼應,有往小里夸張的意味,如例9;前面第(1)種句子的受事也可能有周遍性,如例2、3。第(1)種句子和第(2)種句子有的能互換,但不一定都能互換,如例1不能換用為第(2)種格式,例6也不能換用為第(1)種格式。(3)大主語和小主語有廣義的領屬關系。例如:11他一向態度和藹。 12她眼睛熬得通紅。13中秋那天,天氣特別好。14領導和群眾心連心。這種句子的小謂語,有一些可以跟大主語和小主語同時發生語義聯系,如果不用小主語,句子也能成立,如例11;有一些跟大主語沒有直接的語義聯系,如果刪去小主語,句子就不能成立,如例12、13。(4)謂語里有復指大主語的復指成分,例如:15一個邊防軍人,他時刻準備著為邊關奉獻一切。16這孩子,我也疼他。17咱們倆誰也別忘了誰。 15的小主語和16的賓語是大主語的復指成分。17謂語里的兩個“誰”是任指用法,但是它的指代范圍受大主語限制,只能指其中的任意一個,這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