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n更多企業學院: 中小企業管理全能版183套講座+89700份資料總經理、高層管理49套講座+16388份資料中層管理學院46套講座+6020份資料 國學智慧、易經46套講座人力資源學院56套講座+27123份資料各階段員工培訓學院77套講座+ 324份資料員工管理企業學院67套講座+ 8720份資料工廠生產管理學院52套講座+ 13920份資料財務管理學院53套講座+ 17945份資料 銷售經理學院56套講座+ 14350份資料銷售人員培訓學院72套講座+ 4879份資料n更多企業學院: 中小企業管理全能版183套講座+89700份資料總經理、高層管理49套講座+16
2、388份資料中層管理學院46套講座+6020份資料 國學智慧、易經46套講座人力資源學院56套講座+27123份資料各階段員工培訓學院77套講座+ 324份資料員工管理企業學院67套講座+ 8720份資料工廠生產管理學院52套講座+ 13920份資料財務管理學院53套講座+ 17945份資料 銷售經理學院56套講座+ 14350份資料銷售人員培訓學院72套講座+ 4879份資料關于促進安徽省農民增收的研究一、全省農民收入基本情況1、農民收入逐年增長,但與全國和城鎮收入水平差距加大近年來,我省積極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尤其進入“十一五”以來,農民收入呈現
3、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2000年-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8%。安徽省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元)1934.572020.042117.572127.482499.332640.962969.083556.274202.494504.32增長速度(%)1.804.424.830.4717.485.6712.4219.7818.177.18農村居民家庭更加富裕,恩格爾系數呈現下降趨勢。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52.
4、4549.7547.4646.0347.545.543.1743.344.340.9不可忽視的是,我省農民收入始終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收入差距仍在不斷加大。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元)2253.42366.42475.62622.22936.43254.9358741404760.65153.2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元)1934.6 2020.0 2117.6 2127.5 2499.3 2641.0 2969.1 3556.3 4202.5 4504.3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5、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元)3358.983648.763914.834650.555012.15829.726801.977917.318787.869581.42 2、家庭經營收入仍占據主導地位,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 200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家庭經營收入達1298.4元,占67%,2009年這一比重下降到49%,年均下降1.8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呈現較快增長態勢,2000年至2009年,全省農民工資性收入年均增長13%,高出全國2個百分點。 安徽省2000年2005年2009年工資性收入(元)547.831010.051882.
6、42經營性收入(元)1298.41499.252238.62財產性收入與轉移性收入(元)88.33131.66383.27農民人均純收入(元)1934.562640.964504.32 江蘇省2009年山東省2009年工資性收入(元)4238.5工資性收入(元)2496.57經營性收入(元)2938.7經營性收入(元)3129.18財產性收入與轉移性收入(元)826.3財產性收入與轉移性收入(元)492.93農民人均純收入(元)8003.5農民人均純收入(元)6118.772009年,江蘇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比我省高出3499.18元,其中工資性收入高出2356.08,占高出部分的67%以上;家庭
7、經營純收入高出700.08,占20%;財產性與轉移性收入高出443.03,占13%。2009年,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比我省高出1614.4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高出614.15,占高出部分的38%;家庭經營純收入高出890.56,占55%;財產性與轉移性收入高出109.66,占7%。3、種植業收入比重呈現上升趨勢,非農收入增長緩慢2009年,我省農民純收入中,種植業收入達1603.84元,相比全國1497.93元,高出105.91元;占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為72%,相比全國59%,高出13個百分點;在2000年基礎上翻了一番,年均增長7%,相比全國6%,高出1個百分點;非農收入達382.45元,
8、年均增長5%,相比全國分別低了156.16元和0.5個百分點。安徽省農民家庭經營純收入來源2000年2005年2009年家庭純收入(元)1298.401499.252238.62一產純收入1063.001278.191856.17其中:種植業收入802.761031.241603.84林、牧、漁收入260.24246.95252.33非農純收入235.39221.06382.45其中:二產純收入74.1153.59118.53其中:工業收入31.8120.1424.02建筑業收入42.3033.4594.5三產純收入112.49140.04244.43其中:交通、運輸和郵電業收入35.7832
9、.5967.00 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收入45.0374.07125.22 社會服務業與文教衛生收入31.6833.3852.2其他經營收入48.7927.4319.512009年,江蘇省農民純收入中,種植業收入達1183.5元,低于我省420.34元;其占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為40%,低于我省32個百分點;相比2000年,年均增長4%,低于我省3個百分點;非農收入達1218.8元,是我省的3倍多,年均增長10%,高于我省5個百分點。2009年,山東省農民種植業收入達1954.25元,比我省高出350.41元;其占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為82%,比我省高出10個百分點;相比2000年,年均增長7
10、%,與我省相當;但非農收入達759.32元,是我省的近2倍,年均增長7%,高于我省2個百分點。4、皖北農民收入增長滯后,南北差距逐步拉大2009年,皖北六市平均農民純收入為4290元,相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8%;沿江地區分別為5751.59元和10%,全省為4504和8.8%,皖北與沿江農民純收入的差距由2000年的302.9擴大到1461.59元,差距擴大了近4倍,收入差距年均增長17%。2000年2005年2009年皖北1984.262470.944290.00沿江2287.163285.055751.59安徽省1934.6264145042009年,蘇北農民純收入為6738元,
11、增速為8%;蘇中分別為8444元和9%,蘇南為11517和9.4%,江蘇省為8003元和8.3%。蘇北與蘇中、蘇南的差距由2000年的445元、1531元增加到1706元、4779元,分別增長了近3倍和2倍,收入差距年均增長14%和12%;蘇中與蘇南的差距由2000年的1116元增加到2009年的3073元,收入差距年均增長10.7%。總體來看,雖然我省和江蘇省農民收入區域差距都在不斷擴大,但我省南北收入差距擴大的速度明顯更快,形勢也更加嚴峻。2000年2005年2009年蘇北313242976738蘇中357753158444蘇南4693733611517江蘇省359552768003 二、
12、制約我省農民增收的因素分析(一)內部因素1、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業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較為重要。考察2000年到2009年安徽、江蘇和山東三省農業機械化生產情況,相比江蘇和山東,安徽農民人均農業機械化總動力較低,人均擁有的現代化農機較少,機械化總體水平仍較低。2000-2009年安徽、江蘇和山東農業機械化情況農民人均農業機械總動力(千瓦)2000年2005年2009年安徽0.590.770.97江蘇0.680.851.11山東1.071.641.88農村人均擁有農機(臺、輛)2000年2005年2009年安徽0.120.160.17江蘇0.170.22
13、0.26山東0.250.330.352、資產存量水平較低農戶收入的增加較為依賴于家庭資產(包括固定的和流動的)再增值,資產存量水平的高低對農民收入增速的影響較大。2009年,我省農村家庭平均每戶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為8759.08元,相比2000年增長了4598.1元,年均增長6.7%,低于全國9970.57元和8%的平均水平;江蘇比我省分別高了1539.02元和1.3%,山東高出3332.14和2%。2000-2009年安徽、江蘇和山東農村家庭平均每戶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元)2000年2005年2009年安徽4160.985857.138759.08江蘇4810.27134.610298.1山
14、東5252.789262.7412091.22全國4676.987155.559970.573、缺乏良好技能素質農民技能素質的差異都將直接導致生產效率的差異,進而導致收入結果的差異,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高的群體也是收入高的群體。目前,我省農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小學文化程度農民分別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和-%;江蘇比我省分別低了-%、-%和-%,山東低了-%、-%和-%。(二)外部因素1、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滯后于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影響,人們的食品消費結構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們對糧食的直接消費需求在逐步減少。據統計,從2000年到2009年,中國城鄉居民
15、每人每年對糧食的直接消費量年均遞減50千克和7千克;二是城鄉居民對動物類食品消費需求在明顯增加。城市居民肉禽蛋水產品的消費量年均增長了15%,農村居民消費量年均增長40%;三是對營養類和方便類食品的需求也在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長。面對這種消費結構變化,我省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相對落后,種植業比重仍明顯偏高,而種植業中又以糧棉油占主導地位。2、融資能力普遍較弱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所擁有的資產流動性差,能夠用來貸款的擔保較少,加上農村金融發展尚不完善等原因,導致農民融資能力較弱,融資相對困難,直接影響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農村信貸仍以私人借貸為主,占信貸總額的68.3%。據
16、統計, 2008年全國1-11月月均各項存款72255億元,農業存款1-11月月均只有34.9億元。與此同時全國貸款月均312942億元,農戶短期經營貸款月均達到了12935億元,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在結構上不匹配、金融機構覆蓋率低、貸款投放量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極大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直接導致農民收入增長不快。3、制度不合理約束農民收入加快增長農民收入與農業制度體制有直接關系,制度和體制變革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決定性作用。當前,一些制度仍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限制了農民收入加快增長。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障乏力。具體體現:農村土地所有權不明晰,損害了農民承包經營權;農村濫占、濫用和隨意調整土地現象嚴重,農民的利益權受到侵犯。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泌尿外科疾病護理
- 山東省棗莊市棗莊五中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山東卷沖刺訓練解析含解析
- 平邑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末調研測試物理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施工組織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城市學院《中小學美術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文理學院《傷寒論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泰前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教學反饋檢測試題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漢語現代》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25年初三中考模擬試卷(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川教版(三起)四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卷(解析版)
- 互聯網信息審核員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 湖南省長沙市實驗小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第4版)尼曼課后答案【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尼曼】課后小結與重要術語解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 (什么是面積)面積教學課件
- 第七講-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倫理問題-副本
- 新版PFMEA自動判定
- 建筑工程材料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 高考閱讀理解(main-idea)(課堂)課件
- 有限元分析研究匯報課件
- 醫院檢查報告單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