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名詞解釋1白細胞分化抗原2分化群(CD)3黏附分子4整合素家族5淋巴細胞歸巢受體(LHR)6鈣黏蛋白家族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8IgE結合因子(IgE-BF)1白細胞分化抗原(LDA):是指白細胞在分化成熟為不同譜系,以及處于不同分化階段和分化過程中出現或消失的細胞表面標記。事實上,白細胞分化抗原除表達于白細胞外,還表達在紅系、巨核細胞血小板譜系,以及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等細胞表面。2分化群(CD):應用聚類分析法,將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單克隆抗體所識別的同一分化抗原歸為一個分化群,簡稱CD。人類CD編號已從CDl命名至CDl66,這些CD分子參與免疫細胞的識
2、別、活化和信號傳導等多種功能。3黏附分子:是眾多介導細胞間或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相互接觸和結合的分子的統稱。黏附分子以配體受體相對應的形式發揮作用,參與細胞的識別、活化。信號傳導,以及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細胞的伸展與移動。黏附分子是免疫應答、炎癥發生、凝血、腫瘤轉移以及創傷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過程的分子基礎。4整合素家族:是一組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最初因其主要介導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黏附,使細胞得以附著形成整體而得名。事實上整合素家族成員還介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等細胞間的黏附。5淋巴細胞歸巢受體(LHR):是存在于淋巴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因其具有介導淋巴干細胞歸向中樞免疫器官、介導成熟淋巴細胞
3、歸向外周免疫器官,以及介導淋巴細胞再循環和淋巴細胞向炎癥部位的遷移而得名。該種受體主要包括表達于淋巴細胞表面的L-選擇素、LFA-1、47、CD44和CLA等,其配體是表達于相應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地址素,主要包括PNAd、MadCAM-1、ICAM-1、2和VCAM-1等。6鈣黏蛋白家族:是類鈣離子依賴的黏附分子家族,其配體是與自身相同的鈣黏附素,上要介導問型細胞間的黏附作用,在調節胚胎形態發育和維持組織結構的完整性中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還參與腫瘤細胞的浸潤與轉移。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免疫球蛋白V區或C區樣結構域,且氨基酸組成也有定同源性的黏附分子。其種類繁多、分布
4、廣泛、功能各異,可介導細胞間黏附和信號傳遞。參與免疫應答、炎癥反應以及淋巴細胞歸巢等過程。8IgE結合因子(IgE-BF):是膜表面IgEFc受體被蛋白酶水解后形成的可溶性FcR,因其保留了與IgE結合的能力,故名IgE結合因子。sCD23與B細胞表面CD 21結合,可促進IgE合成。二、填空題9CD3分子由_種多肽鏈組成,與_非共價結合,具有_的功能。10CD4分子的第一、二個結構域可與MHC_類分子的_區結合。11CD8分子的_鏈可與MHCI類分子的非多態區結合。12根據結構特點,可將黏附分子分為_、_、_、_和_五個家族。95 TCR 傳遞抗原活化信號10 非多態性Ig樣1112整和素家
5、族 選擇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鈣黏素家族 粘蛋白樣血管地址素13選擇素家族的成員包括_、_和_。14在淋巴細胞歸巢過程中,歸巢受體是表達在_細胞上的黏附分子,地址素是表達在_細胞上的黏附分子。15試舉出四對參與免疫細胞活化的黏附分子_、_、_和_。13L-選擇素 P-選擇素 E-選擇素14淋巴 血管內皮15LFA-2與LFA-3 LFA-l與ICAM-1 CD4與MH C類分子 CD8與MH C類分子 B7與CD28 VLA-4與VCAM-1(任選四對)16FcR主要分布于_、_和_細胞上。17炎癥過程中,中性粒細胞對血管內皮細胞的黏附作用是通過:(1)中性粒細胞表面的_與內皮細胞表面的_結
6、合;(2)中性粒細胞表面_等整合素分子與內皮細胞表面_結合實現。18列舉三對參與淋巴細胞歸巢的黏附分子_、_和_。19CD21又稱補體受體2(CR2),是_和_的受體,也是_病毒的受體。16單核巨噬細胞 中性粒細胞 NK細胞 B細胞(任選三個)17(1)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sLeX E-選擇素;(2)L FA-1Mac-1 ICAM-118L-選擇素與PNAd L FA-1與ICAM-1、2 CD44與MadCAM-119i C3b C3d EB三、選擇題A型題20表面不表達CD 32的細胞是 A單核細胞 B紅細胞 C巨噬細胞 DB細胞 E中性粒細胞21LFA-1主要分布于 AT細胞 B紅細胞
7、 C單核細胞 DNK細胞 E血小板22LFA-1的配體是 ALFA-2 BLFA-3 CVIA-4 DICAM-1 EICAM-223CD2又稱為 ALFA-1 BLFA-2 CVIA-3 DICAM-1 EICAM-224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黏附分子是ALFA-1 BLFA-2 CMac-1 DVLA-4 EL-選擇素20B 21A 22D 23B 24B 25E選擇素主要表達在A白細胞 B紅細胞 C上皮細胞 D單核細胞 E活化內皮細胞26屬于整合素家族的黏附分子是 ALFA-1 BLFA-2 CLFA-3 DMHC類分子27MHC類分子的配體是 ACD28 BCD8 CCD2 DCD4
8、ECD328B細胞表達的CD分子是 ACD2 BCD16 CCD19 DCD28 ECD829CD8分子表達于 A細胞毒性T細胞 B單核細胞 CB細胞 D肥大細胞E巨噬細胞25E 26A 27D 28C 29A 30能與EB病毒結合的CD分子是 ACD8 BCD21 CCD4 DCD2 ECDl931CD8主要表達于 AT細胞 B巨噬細胞 C B細胞 DNK細胞 E中性粒細胞32CTLA-4的配體是 ACD28 BCD79/79 CCD80CD86 DCD40L ECD4433能與綿羊紅細胞結合的CD分子是 ACD3 BCD2 CCD4 DCD28 ECD824能與MHCI類分子3結構域結合的
9、分子是ACRl BCR2 CCD4 DCD3 ECD830B 31A 32C 33B 34E 35協助Th細胞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是 ACD2 BCD3 CCD5 DCD4 ECD836能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結合的CD分子是 ACD21 BCD2 CCD4 DCD8 ECD4537CD28的配體是 ACDl9 BCD21 C CD 80CD 86 DCD40 ECDl638可表達歸巢受體的細胞是A樹突狀細胞 B記憶T細胞 C紅細胞 D巨噬細胞 E中性粒細胞35D 36C 37C 38B39能與IgE低親和性結合的分子是 ACD20 BCD21 CCD22 DCD 23 ECD 2540能與IgA結
10、合的CD分子是 ACD64 BCD89 CCD16 DCD 32 ECD 5841表達于成熟B細胞表面的CD分子是 ACDl6 BCD21 CCD28 DCD 64 ECD 5842選擇素家族成員識別的主要配體是ACDl5s BLFA-1CLFA-2 DICAM-1ECD 2843關于FcRI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被蛋白酶水解成可溶性的CD23分子 B介導型超敏反應 C表達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 D是IgE高親和力受體E其鏈和鏈胞漿區均含ITAM結構39D 40B 41B 42A 43AB型題 (問題4448) ACD3 BCD4 CCD8 DCD28 ECD244Th細胞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
11、是45TCR識別抗原后轉導活化信號的是46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受體是47CTL細胞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是48能與綿羊紅細胞結合的是 44B 45A 46B 47 C 48E (問題4953) AsCD23 BCD32 CCD21 DCD 80CD 86 ECD6449EB病毒的受體是50低親和力IgG Fc受體是51CTLA-4的配體是52高親和力IgG Fc受體是53IgE結合因子是49C 50B 51D 52E 53A (問題5458) ALFA-2 BICAM-1、2、3 CB7-1 DsLeX EVLA-4 54LFA-l的配體是55CD28的配體是56VCAM-1的配體是57LFA-3的
12、配體是58E-選擇素的配體是54B 55C 56E 57A 58D (問題5963) ACD79/79 BCTLA-4(CDl52) CCD 89 DCD23 ECD1659能與B7分子結合,對T細胞產生負調節作用的CD分子是60與BCR以非共價鍵結合,參與活化信號轉導的是CD分子是61能與IgE Fc低親和力結合的CD分子是62NK細胞表面能與IgG Fc低親和力結合的CD分子是63能與IgAFc以中等親和力結合的CD分子是59B 60A 61D 62E 63CX型題64選擇素家族成員的正確描述是64BCD A兩條肽鏈借非共價鍵連接組成 D胞膜外區具有C型凝集素結構域 C胞膜外區具有表皮生長
13、因子樣結構域 D胞膜外區具有補體調節蛋白結構域 E識別的配體是同型分子,即同型黏附65屬于整合素家族的黏附分子是65ADE ALFA-1 BLFA-2 C LFA-3 DVLA-2 EMac-166T細胞表面與其活化和信號傳導有關的CD分子是66ABCD ACD 2 BCD 3 CCD4CD 8 DCD28 ECD 80CD8667人類各種T細胞共同表達的CD分子是67AC ACD2 BCD4 CCD3 DCD8 ECD1668與IgGFc低親和力結合的CD 分子是68BC ACD8 BCD16 CCD32 DCD64 ECD12869能與某些病毒結合的CD 分子是69AD ACD4 BCD6
14、 CCD8 DCD21 ECD1670能與CD 80CD 86結合,對T細胞活化產生正或負凋節作用的CD分子是70AD ACD 28 BCD21 CCD 19 DCD152 ECD371高親和力IgEFc受體主要分布于71CD AB細胞 BT細胞 C嗜堿性粒細胞 D肥大細胞 E嗜酸性粒細胞72免疫細胞表面IgFc受體介導的反應或作用是72ABE AI型超敏反應 BADCC作用 C中和作用 D趨化作用 E調理吞噬作用73與B細胞活化和信號轉導有關的CD分子是73ABDE ACDl9 BCD 21 CCD 28 DCD 40 ECD 80CD8674參與免疫應答,提供協同刺激信號的黏附分子組合是7
15、4ABDE ALFA-1ICAM-1 BCD28B7 CL-選擇素sLeX DCD 40LCD 40 EVACM-1VLA-475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的黏附分子是75BCE ALFA-1 BLFA-2 CLFA-3 DVLA-4 EPECAM-176能與LFA-1互補結合的黏附分子是76BCD AVCAM-1 BICAM-1 CICAM-2 DICAM-3 ELFA-377表達于成熟B細胞表面,而且與其活化有關的CD分子是77AE ACD 40 BCD79CD79 CCD58 DCDl9 ECD2178B細胞表達的CD21分子是78ACE AEB病毒受體 BHIV受體 CiC3b的受體 D
16、綿羊紅細胞受體 EC3d受體79CD28主要分布于79ABE A部分活化B細胞 BTh細胞 C嗜堿性粒細胞 D巨噬細胞 ECTL細胞80可介導ADCC的Ig Fc受體是80ACD AFcR BFcR CFcR DFcR EFcR81黏附分子的作用包括81ABCDE A介導APC與Th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B介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黏附 C參與淋巴細胞歸巢 D參與凝血過程 E介導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的相互作用四、問答題82簡要說明白細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82白細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細胞在分化成熟為不同譜系,分化的不同階段及細胞活化過程中,出現或消失的細胞表面標記分子。其廣泛
17、表達在白細胞、紅細胞、巨噬細胞、血小板譜系和血管內皮細胞等細胞表面。 (1)分化群:應用以單克隆抗體鑒定為主的方法,將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單克隆抗體所識別的同分化抗原歸為一個分化群,簡稱CD。CD分子參與細胞的識別、黏附和活化等功能。 (2)黏附分子:是一類介導細胞與細胞間、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相互接觸和結合的膜表面糖蛋白。它們在胚胎的發育和分化、正常組織結構的維持、炎癥發生和免疫應答、凝血與血栓形成、創傷愈合、腫瘤浸潤與轉移等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物學功能。83簡述與T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的結構組成和主要作用83CD3:由五種肽鏈組成,與T細胞受體組成TCR-CD3復合物,
18、其胞漿區有免疫受體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結構,其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后,可活化有關激酶,轉導TCR-CD3介導的活化信號。 (1)CD4:為單鏈跨膜糖蛋白,細胞膜外有四個IgSF結構域,其中第一、第二結構域可與MHC類分子非多態區結合。CD4分子是Th細胞表面協助TCR-CD3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其胞漿區與p56LcK激酶相連,當CD4分子與配體MHC-類分子結合后,可促進T細胞活化信號的傳導。 (2)CD8:是由鏈和鏈借二硫鍵連接組成的異源二聚體,是Tc(CTL)細胞表面協助TCR-CD3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其胞漿區與p56LcK激酶相連。當CD8分子與配體MHC-I類分子重鏈3結合后,可促
19、進T細胞活化信號的傳導。 (3)CD2:又稱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2(LFA-2),其配體主要是CD58(LFA-3)。CD2與其配體結合后可增強T細胞與APC或靶細胞之間的黏附,促進T細胞活化第二信號的產生和傳導。 (4) CD 28:CD 28分子是由二硫鍵連接組成的異源二聚體,其配體是表達于抗原提呈細胞表面的CD80和CD86分子。CD28與其配體CD80CD 86是一組最重要的協同刺激分子,二者相互作用可產生協同刺激信號使T細胞活化。 (5) CD 152:又稱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抗原-4(CTLA-4),為同源二聚體,表達于活化T細胞表面,而靜止T細胞不表達。CD 152與相應配體CD8
20、0CD86結合后,可對活化T細胞產生負調節作用,即對活化細胞產生抑制作用,使免疫應答恢復到相對平衡的狀態。 (6) CD 154:又稱C40配體(CD40L),屬于TNF超家族成員,主要表達于活化T細胞表面。CDl54以三聚體形式與B細胞表面的C40結合后,可產生協同刺激信號(活化第二信號),誘導和促進B細胞活化。84簡述與B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的結構組成和主要作用4(1) CD 79aCD79b:CD 79a和CD79b通過二硫鍵組成異二聚體,它們與mIg以非共價鍵相連組成BCR -CD 79aCD79b復合物,表達于B細胞表面。CD 79aCD79b胞漿區含ITAM,可結合B
21、細胞內信號分子中SH2結構域,從而介導BCR途徑的信號轉導,即誘導B細胞產生活化第一信號。 (2) CD 19表達于成熟和未成熟的B細胞表面,是B細胞的重要標記。CDl9是CDl9CD 21CD81信號復合物中的一個成分,其胞漿區較長,可與多種激酶結合,促進B細胞活化。 (3) CD 21 :又稱補體受體2(CR2)或EB病毒受體。CD21分子胞膜外區含補體調控蛋白結構域,其胞漿區具有多個蛋白激酶C(PKC)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磷酸化位點。CD 21分子表達于成熟B細胞表面,與其配體iC3b和C3d結合,能增強B細胞對抗原的應答。 (4)CD80CD86:主要表達于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
22、胞和活化B細胞表面。他們可通過其胞膜外區V樣結構域與相應配體CD28或CD152(CTLA-4)結合,產生T細胞活化第二信號,或對活化T細胞產生抑制作用。 (5) CD 40:CD 40分子是TNF受體超家族成員,胞膜外區富含半胱氨酸重復序列。CD 40主要表達于成熟B細胞,也表達于其他APC表面,B細胞表面CD40與活化T細胞表達的CD 40L結合,可產生協同刺激信號。這也是誘導B細胞再次免疫應答和生發中心形成的必要條件。85試述黏附分子的生物學功能。85. (1)是免疫細胞識別過程中的輔助受體和協同刺激信號。參與APC提呈抗原、抗原的識別、免疫細胞相互協作、CTL殺傷靶細胞等過程。 (2)
23、參與炎癥反應。黏附分子介導了中性粒細胞沿血管壁的滾動和最初的結合;隨后,中性粒細胞IL-8受體結合內皮細胞表面膜型IL-8,刺激中性粒細胞表面LFA-1和Mac-1等整合素分子表達上調并活化,同內皮細胞表面由促炎因子誘導表達的ICAM-1結合,對于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緊密的黏附和穿出血管內皮細胞到炎癥部位發揮關鍵的作用。 (3)參與淋巴細胞歸巢。淋巴細胞上的歸巢受體與血管內皮細胞上的血管地址素相互黏附,使淋巴細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皮膚炎癥部位、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回歸。例如:CD44與PNAd、CD 34。 (4)其他作用。參與細胞的發育、分化、附著、移動。某些黏附分子,如鈣粘蛋白家族、CD 44等
24、與腫瘤浸潤、轉移有關。CD 36等黏附分子參與血栓的形成和凝血過程。86舉例說明CD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在臨床上的應用。86. CD和粘附分子及其相應的單克隆抗體己在臨床免疫學中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例如 (1)闡明發病機制 CD4分子胞膜外區第一個結構域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外殼蛋白gpl20識別的部位,HIV感染CD4陽性細胞后,使細胞破壞,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CDl8基因缺陷導致LFA-1和Mac-1等整合素分子功能不全,引發白細胞黏附缺陷癥。 (2)協助疾病診斷 檢測外周血CD4CD8比值和CD4陽性細胞絕對數,對于診斷HIV和判斷病情有重要參考價值。正常人CD4CD8比值在172
25、0左右,當HIV感染后CD4CD8比值迅速降低甚至倒置,若外周血中CD 4+T細胞數目降至200個l,則為疾病惡化的先兆。此外,CD單克隆抗體為白血病、淋巴瘤的免疫學分型提供了精確的手段。 (3)用于疾病防治 抗CD3、CD25等單克隆抗體在臨床上作為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用于防治移植排斥反應,已取得明顯療效。 抗CD分子mAb交聯某些毒素后可形成免疫毒素,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或其它靶細胞。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1白細胞分化抗原(LDA):是指白細胞在分化成熟為不同譜系,以及處于不同分化階段和分化過程中出現或消失的細胞表面標記。事實上,白細胞分化抗原除表達于白細胞外,還表達在紅系、巨核細胞血小板譜系,
26、以及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等細胞表面。2分化群(CD):應用聚類分析法,將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單克隆抗體所識別的同一分化抗原歸為一個分化群,簡稱CD。人類CD編號已從CDl命名至CDl66,這些CD分子參與免疫細胞的識別、活化和信號傳導等多種功能。3黏附分子:是眾多介導細胞間或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相互接觸和結合的分子的統稱。黏附分子以配體受體相對應的形式發揮作用,參與細胞的識別、活化。信號傳導,以及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細胞的伸展與移動。黏附分子是免疫應答、炎癥發生、凝血、腫瘤轉移以及創傷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過程的分子基礎。4整合素家族:是一組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最初因其主要
27、介導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黏附,使細胞得以附著形成整體而得名。事實上整合素家族成員還介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等細胞間的黏附。5淋巴細胞歸巢受體(LHR):是存在于淋巴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因其具有介導淋巴干細胞歸向中樞免疫器官、介導成熟淋巴細胞歸向外周免疫器官,以及介導淋巴細胞再循環和淋巴細胞向炎癥部位的遷移而得名。該種受體主要包括表達于淋巴細胞表面的L-選擇素、LFA-1、47、CD44和CLA等,其配體是表達于相應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地址素,主要包括PNAd、MadCAM-1、ICAM-1、2和VCAM-1等。6鈣黏蛋白家族:是類鈣離子依賴的黏附分子家族,其配體是與自身相同的鈣黏附素,上要介導問型
28、細胞間的黏附作用,在調節胚胎形態發育和維持組織結構的完整性中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還參與腫瘤細胞的浸潤與轉移。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免疫球蛋白V區或C區樣結構域,且氨基酸組成也有定同源性的黏附分子。其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功能各異,可介導細胞間黏附和信號傳遞。參與免疫應答、炎癥反應以及淋巴細胞歸巢等過程。8IgE結合因子(IgE-BF):是膜表面IgEFc受體被蛋白酶水解后形成的可溶性FcR,因其保留了與IgE結合的能力,故名IgE結合因子。sCD23與B細胞表面CD 21結合,可促進IgE合成。二、填空題95 TCR 傳遞抗原活化信號10 非多態性Ig樣1112整和素家
29、族 選擇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鈣黏素家族 粘蛋白樣血管地址素13L-選擇素 P-選擇素 E-選擇素14淋巴 血管內皮15LFA-2與LFA-3 LFA-l與ICAM-1 CD4與MH C類分子 CD8與MH C類分子 B7與CD28 VLA-4與VCAM-1(任選四對)16單核巨噬細胞 中性粒細胞 NK細胞 B細胞(任選三個)17(1)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sLeX E-選擇素;(2)L FA-1Mac-1 ICAM-118L-選擇素與PNAd L FA-1與ICAM-1、2 CD44與MadCAM-119i C3b C3d EB三、選擇題20B 21A 22D 23B 24B 25E 26A
30、 27D 28C 29A 30B 31A 32C 33B 34E 35D 36C 37C 38B 39D 40B 41B 42A 43A 44B 45A 46B 47 C 48E 49C 50B 51D 52E 53A 54B 55C 56E 57A 58D 59B 60A 61D 62E 63C 64BCD 65ADE 66ABCD 67AC 68BC 69AD 70AD 71CD 72ABE 73ABDE 74ABDE 75BCE 76BCD 77AE 78ACE 79ABE 80ACD 81ABCDE四、問答題82白細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細胞在分化成熟為不同譜系,分化的不同階段及細胞活化過
31、程中,出現或消失的細胞表面標記分子。其廣泛表達在白細胞、紅細胞、巨噬細胞、血小板譜系和血管內皮細胞等細胞表面。 (1)分化群:應用以單克隆抗體鑒定為主的方法,將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單克隆抗體所識別的同分化抗原歸為一個分化群,簡稱CD。CD分子參與細胞的識別、黏附和活化等功能。 (2)黏附分子:是一類介導細胞與細胞間、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相互接觸和結合的膜表面糖蛋白。它們在胚胎的發育和分化、正常組織結構的維持、炎癥發生和免疫應答、凝血與血栓形成、創傷愈合、腫瘤浸潤與轉移等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物學功能。83CD3:由五種肽鏈組成,與T細胞受體組成TCR-CD3復合物,其胞漿區有免疫受體酪氨酸
32、活化基序(ITAM)結構,其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后,可活化有關激酶,轉導TCR-CD3介導的活化信號。 (1)CD4:為單鏈跨膜糖蛋白,細胞膜外有四個IgSF結構域,其中第一、第二結構域可與MHC類分子非多態區結合。CD4分子是Th細胞表面協助TCR-CD3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其胞漿區與p56LcK激酶相連,當CD4分子與配體MHC-類分子結合后,可促進T細胞活化信號的傳導。 (2)CD8:是由鏈和鏈借二硫鍵連接組成的異源二聚體,是Tc(CTL)細胞表面協助TCR-CD3識別抗原的輔助受體,其胞漿區與p56LcK激酶相連。當CD8分子與配體MHC-I類分子重鏈3結合后,可促進T細胞活化信號的傳導。
33、 (3)CD2:又稱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2(LFA-2),其配體主要是CD58(LFA-3)。CD2與其配體結合后可增強T細胞與APC或靶細胞之間的黏附,促進T細胞活化第二信號的產生和傳導。 (4) CD 28:CD 28分子是由二硫鍵連接組成的異源二聚體,其配體是表達于抗原提呈細胞表面的CD80和CD86分子。CD28與其配體CD80CD 86是一組最重要的協同刺激分子,二者相互作用可產生協同刺激信號使T細胞活化。 (5) CD 152:又稱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抗原-4(CTLA-4),為同源二聚體,表達于活化T細胞表面,而靜止T細胞不表達。CD 152與相應配體CD80CD86結合后,可對活
34、化T細胞產生負調節作用,即對活化細胞產生抑制作用,使免疫應答恢復到相對平衡的狀態。 (6) CD 154:又稱C40配體(CD40L),屬于TNF超家族成員,主要表達于活化T細胞表面。CDl54以三聚體形式與B細胞表面的C40結合后,可產生協同刺激信號(活化第二信號),誘導和促進B細胞活化。84(1) CD 79aCD79b:CD 79a和CD79b通過二硫鍵組成異二聚體,它們與mIg以非共價鍵相連組成BCR -CD 79aCD79b復合物,表達于B細胞表面。CD 79aCD79b胞漿區含ITAM,可結合B細胞內信號分子中SH2結構域,從而介導BCR途徑的信號轉導,即誘導B細胞產生活化第一信號。 (2) CD 19表達于成熟和未成熟的B細胞表面,是B細胞的重要標記。CDl9是CDl9CD 21CD81信號復合物中的一個成分,其胞漿區較長,可與多種激酶結合,促進B細胞活化。 (3) CD 21 :又稱補體受體2(CR2)或EB病毒受體。CD21分子胞膜外區含補體調控蛋白結構域,其胞漿區具有多個蛋白激酶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昌航空大學《旋律寫作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華二附中2025年高三年級下學期十月份月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上海海洋大學《普通動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如皋市2025屆高三二模(4月)英語試題含解析
- 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生物醫用材料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水學院《ACCASBR戰略商務報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共享員工協議書合同書協議書
- 二零二五集體林地承包租賃合同
- 抵押借款合同范例范例
- 二零二五版餐飲出租簡單合同范例
- 新課標背景下:如何進行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案例分析19個
- 現金盤點表完整版
- GB/T 25146-2010工業設備化學清洗質量驗收規范
- GB/T 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 GB/T 17390-2010潛油電泵拆卸報告的編寫
- 班主任工作坊活動方案
- 中醫科物理治療登記表
- 國開電大 管理概論 形考任務一(畫組織結構圖)
- 三自由度并聯機器人結構設計
- 墨爾本介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