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工程地質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工程地質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合測試試題一一、名詞解釋( 20 分)1活斷層: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或近期有過活動且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重新發生活 動的斷層(即潛在活斷層) 。2砂土液化:飽水砂土在地震、動力荷載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強烈振動而喪失抗剪強度,使砂粒處于 懸浮狀態,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現象。3混合溶蝕效應:不同成分或不同溫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蝕能力有所增強的效應。4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層中傳播時,經過各種不同性質的界面時,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將出現不同周 期的地震波,而土體對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選擇放大的作用,某種巖土體總是對某種周期的波選擇放大得突 出、明顯,這種被選擇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稱為該巖土體的卓越周期。5工程

2、地質條件:與工程建筑物有關的地質條件的綜合,包括:巖土類型及其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形 地貌、水文地質、工程動力地質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個方面。、填空題( 20 分)1活斷層的活動方式有 地震斷層(粘滑型) 和 蠕變斷層(蠕滑型)2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歷史分析法、數學力學分析法、工程地質類比法和 模型模擬實驗法 3斜坡變形的形式較多,主要有4按滑坡動力學性質分類,可分為拉裂(回彈) 蠕滑 彎曲傾倒 三種推落式 平推式 、 牽引式 性所多余的約束。三、判斷題(共 20 分,每題 4 分): 全錯1. 水庫蓄水前,河間地塊存在地下分水嶺,蓄水后將不會產生庫水向鄰谷的滲漏。2斜坡變形的結果

3、將導致斜坡的破壞。3在巖土體穩定性評價中,由于邊界條件、荷載條件、巖土體強度等難以精確確定,通常在設計上考慮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綜合確定一經驗值,此即穩定性系數。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來確定。5用標準貫入試驗判定砂土液化時, 若某一土層的實際貫入擊數大于臨界貫入擊數, 則該土層液化四、問答題( 40 分)1識別滑坡的標志有:(1)地形地貌方面:滑坡形態特征、階地、夷平面高程對比(2)地質構造方面:滑體上產生小型褶曲和斷裂現象滑體結構松散、破碎(3 )水文地質方面:結構破碎T 透水性增高T 地下水徑流條件改變T 滑體表面出現積水洼地或濕地,泉的出現(

4、4)植被方面:馬刀樹、醉漢林( 5 )滑動面的鑒別勘探:鉆探變形監測:鉆孔傾斜儀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對震害的影響有如下幾個方面:(1)巖土類型及性質:軟土硬土,土體基巖松散沉積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 土層結構對震害的影響:軟弱土層埋藏愈淺、厚度愈大,震害愈大。(2)地質構造 離發震斷裂越近,震害越大,上盤尤重于下盤。(3)地形地貌突出、孤立地形震害較低洼、溝谷平坦地區震害大(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埋深越小,震害越大。3識別活斷層的標志有:(1)地質方面:地表最新沉積物的錯斷活斷層帶物質結構松散 伴有地震現象的活斷層,地表出現斷層陡坎和地裂縫(2)地貌方面 斷崖:活斷層兩側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

5、接相接的部位 水系:對于走滑型斷層一系列的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錯主干斷裂控制主干河道的走向不良地質現象呈線形密集分布4簡述新構造運動對巖溶發育的影響。 地殼運動的性質、幅度、速度和波及范圍,控制著水循環交替條件及其變化趨勢,從而控制著巖溶發育的 類型、規模、速度、空間分布及巖溶作用的變化趨勢。新構造運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1)上升期: 侵蝕基準面相對下降, 地下水位逐漸下降, 側向巖溶不發育, 規模小而少見, 分帶現象明顯, 以垂直形態的巖溶為主。(2)平穩期:侵蝕基準面相對穩定,溶蝕作用充分進行,分帶現象明顯,側向巖溶規模大,巖溶地貌較明 顯典型。(3)下降期:常形成覆蓋型巖溶,地下水循

6、環條件變差,巖溶作用受到抑制或停止。 從更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來看:(1 )間歇性上升:上升-穩定-再上升-再穩定形成水平溶洞成層分布,高程與階地相對應。( 2 )振蕩升降:巖溶作用由弱到強,由強到弱反復進行 以垂直形態的巖溶為主,水平溶洞規模不大,而且成層性不明顯。(3)間歇性下降:下降 穩定 再下降 再穩定 巖溶多被埋于地下,規模不大,但具成層性,洞穴中有松散物充填。 從層狀洞穴的分布情況及充填物的性質,可查明巖溶發育特點及形成的相對年代。綜合測試試題二 一、名詞解釋(共 20 分,每題 5 分) 1砂土液化:飽水砂土在地震、動力荷載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強烈振動而喪失抗剪強度,使砂粒處于 懸

7、浮狀態,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現象。2混合溶蝕效應:不同成分或不同溫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蝕能力有所增強的效應。3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層中傳播時,經過各種不同性質的界面時,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將出現不同周 期的地震波,而土體對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選擇放大的作用,某種巖土體總是對某種周期的波選擇放大得突 出、明顯,這種被選擇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稱為該巖土體的卓越周期。4工程地質問題:工程建筑物與工程地質條件之間所存在的矛盾或問題。問答題( 40 分)1識別滑坡的標志有:(1)地形地貌方面滑坡形態特征、階地、夷平面高程對比(2)地質構造方面滑體上產生小型褶曲和斷裂現象滑體結構松散、破碎(3)水文地質方面結構破碎

8、-透水性增高-地下水徑流條件改變-滑體表面出現積水洼地或濕地,泉的出現(4)植被方面馬刀樹、醉漢林(5)滑動面的鑒別勘探:鉆探變形監測:鉆孔傾斜儀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對震害的影響有如下幾個方面:(1)巖土類型及性質軟土硬土,土體基巖松散沉積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 土層結構對震害的影響:軟弱土層埋藏愈淺、厚度愈大,震害愈大。(2)地質構造 離發震斷裂越近,震害越大,上盤尤重于下盤。(3)地形地貌突出、孤立地形震害較低洼、溝谷平坦地區震害大(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埋深越小,震害越大。3識別活斷層的標志有:(1)地質方面:地表最新沉積物的錯斷活斷層帶物質結構松散伴有地震現象的活斷層,地表出現斷層陡坎和地

9、裂縫(2)地貌方面斷崖:活斷層兩側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接相接的部位水系:對于走滑型斷層 一系列的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錯 主干斷裂控制主干河道的走向不良地質現象呈線形密集分布4. 簡述斜坡中應力分布特點:(1 )斜坡周圍主應力跡線發生明顯偏轉:愈接近臨空面,最大主應力巧愈接近平行于臨空面,巧與之正交,向坡內逐漸恢復到原始狀態。(2)坡腳附近形成最大剪應力增高帶,往往產生與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壓致拉裂面。(3) 在坡頂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坡面的徑向應力和坡頂面的切向力可轉化為拉應力,形成張力帶,易形成 與坡面平行的拉裂面。(4) 與主應力跡線偏轉相聯系,坡體內最大剪應力跡線由原來的直線變成

10、近似圓弧線,弧的下凹方向朝著臨 空方向。(5)坡面處由于側向壓力趨于零,實際上處于兩向受力狀態,而向坡內逐漸變為三向受力狀態。1 地震烈度:地面震動強烈程度,受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質條件的影響。震 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2. 工程地質類比法:將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質問題評價的結果和經驗運用到工程地質條件與之相似的同類 建筑物中。3 臨界水力梯度:巖土體在滲流作用下,呈懸浮狀態,發生滲透變形時的滲流水力梯度。4.活斷層: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或近期有過活動且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重新發生活動的斷層(即潛在活 斷層)。5砂土液化:飽水砂土在地震、動力荷載或其它物理作用下

11、,受到強烈振動而喪失抗剪強度,使砂粒處于懸浮狀態,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現象。6 混合溶蝕效應:不同成分或不同溫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蝕能力有所增強的效應。二、判斷題(每題2分)錯對對錯對錯錯錯1 野外鑒別走滑型活斷層最好的地貌標志是河流溝谷的同步錯移。2. 同一烈度震害區,對于同一建筑來說,以土層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巖為地基的建筑損害程度 大。3. 砂土相對密度愈低,愈易產生地震液化。4. 斜坡形成后,在坡頂處形成剪應力集中帶。5砂土的滲透系數越大,產生管涌的臨界水力梯度越小。6 深層巖溶是原來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巖溶由于地殼下降運動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7.水庫蓄水前,只要河間地塊存在分水嶺,蓄水后

12、就不會產生庫水向鄰谷滲漏。8 在巖土體穩定性評價中,由于邊界條件、荷載條件、巖土體強度等難以精確確定,通常在設計上考慮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綜合確定一經驗值,此即穩定性系數。三、選擇題(每題3分)1 活斷層的活動方式有()和()兩種。AC-A 粘滑 B 拉裂 C.蠕滑 D 壓縮2地震效應分()、()和斜坡破壞效應。AB A 地面振動效應B 地面破壞效應-C 地面破裂效應D.地基效應3某壩基下游滲岀口為粉細砂土,土的細粒含量n和不均勻系數Cu在()條件下,可能產生流土。一 A . r25%Cu10B . r35%Cu35%Cu1,前震的 b值一般略高于余震。c. 主震M0與最大余震M1的震級關

13、系水庫地震:M0- M1 1M1/M413. 寫出滑坡的八個主要形態要素。滑坡的形態要素主要有:滑動面(帶) 、滑床、滑坡后壁、滑坡周界、滑坡前緣(舌) 、滑坡臺(滑坡臺階) 滑坡洼地(湖) 、滑坡裂縫、滑坡軸(主滑線) 。五、論述題(每題 12分)1. 研究巖溶滲漏問題應查明哪些條件?2. 識別活斷層在地質、地貌方面有哪些標志?綜合測試試題四一、名詞解釋(每題 4 分)1. 地震烈度:地面震動強烈程度,受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質條件的影響。震 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2. 工程地質類比法: 將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質問題評價的結果和經驗運用到工程地質條件與之相似的

14、同類 建筑物中。3. 臨界水力梯度:巖土體在滲流作用下,呈懸浮狀態,發生滲透變形時的滲流水力梯度。4. 活斷層: 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或近期有過活動且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重新發生活動的斷層(即潛在活 斷層)。5. 斜坡變形破壞:斜坡變形破壞又稱斜坡運動,是一種動力地質現象。是指地表斜坡巖土體在自重應力和 其它外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向坡外的緩慢或快速運動。6. 混合溶蝕效應:不同成分或不同溫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蝕能力有所增強的效應。二、是非判斷(每題 2分) 錯對對錯 對錯錯錯1. 野外鑒別走滑型活斷層最好的地貌標志是河流溝谷的同步錯移。2. 同一烈度震害區,對于同一建筑來說,以土層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

15、基巖為地基的建筑損害程度 大。3. 砂土相對密度愈低,愈易產生地震液化。4. 斜坡形成后,在坡頂處形成剪應力集中帶。5. 砂土的滲透系數越大,產生管涌的臨界水力梯度越小。6. 深層巖溶是原來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巖溶由于地殼下降運動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7. 水庫蓄水前,只要河間地塊存在分水嶺,蓄水后就不會產生庫水向鄰谷滲漏。8. 潛在正斷層應力場產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最小。三、選擇填空(每題3分)1 活斷層的活動方式有()和()兩種。AC.A.粘滑B 拉裂 C 蠕滑 D 壓縮2地震效應分()、()和斜坡破壞效應。AB.A地面振動效應B地面破壞效應C.地面破裂效應D.地基效應3某壩基下游滲岀口為粉細

16、砂土,土的細粒含量n和不均勻系數Cu在()條件下,可能產生流土。D A n25%Cu35%Cu25%Cu10D. n35%Cu104工程地質學的基本任務是研究()和()之間的相互制約,以便合理開發和保護地質環境。BD,A.自然環境B 地質環境C 人類社會活動D 人類工程活動五、論述題(每題12分)1 影響巖溶發育的因素有哪些?2 識別活斷層在地質、地貌方面有哪些標志?1.影響巖溶發育的因素有:(1 )碳酸鹽巖巖性的影響:方解石含量越高,巖石溶蝕能力越大;反之白云石含量越高,巖石溶蝕能力越小,酸不溶物含量越高,巖石溶蝕能力越小。(2)氣候的影響:a. 降水的影響: 水直接參與巖溶作用,充足的降水

17、是保證巖溶作用強烈進行的必要條件。 水是溶蝕作用的介質和載體,充足的降水保證了水體的良好的循環交替條件,促進巖溶作用的強烈進行。b. 氣溫的影響:氣溫升高有利于巖溶作用的進行。(3)、地形地貌的影響: .平坦地區:地表徑流弱,入滲強烈,有利于巖溶發育 .陡峭地區:地表徑流強烈,入滲弱,不利于地下巖溶發育 突起地區:地下水位深,包氣帶厚度大,垂直巖溶發育 低洼地區:地下水位淺,匯水地帶,巖溶發育強烈,以水平巖溶為主。(4)地質構造的影響:a. 斷裂的影響: 沿斷裂面巖溶發育強烈 各組破裂面相互交織、延伸進而控制了巖溶發育的形態、規模、速度和空間分布。 各種破裂面相互交織,使地下水混合溶蝕效應明顯

18、,促進巖溶發育。b. 褶皺的影響: 褶皺的不同部位,裂隙發育不均勻,巖溶強度不同。核部比翼部發育。 大型褶皺控制了可溶巖的空間分布和地下水匯水范圍及徑流條件,影響著巖溶的發育。c. 巖層組合的影響:厚而純的碳酸鹽巖1. 包氣帶:多發育垂直巖溶形態n.地下水季節變動帶:兩方向巖溶均發育山.飽水帶:規模大、連續性好的水平巖溶IV.深循環帶:巖溶不很發育 碳酸鹽巖夾非可溶性巖層 非可溶性巖層與碳酸鹽巖互層:在同一時期,巖溶呈多層發育 非可溶性巖層夾碳酸鹽巖:巖溶發育極弱(5) 新構造運動對巖溶發育的影響: 地殼運動的性質、幅度、速度和波及范圍,控制著水循環交替條件及其變化趨勢,從而控制著巖溶發育的 類型、規模、速度、空間分布及巖溶作用的變化趨勢。新構造運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1) . 上升期:侵蝕基準面相對下降,地下水位逐漸下降,側向巖溶不發育,規模小而少見,分帶現象明 顯,以垂直形態的巖溶為主。(2) . 平穩期:侵蝕基準面相對穩定,溶蝕作用充分進行,分帶現象明顯,側向巖溶規模大,巖溶地貌較 明顯典型。(3) . 下降期:常形成覆蓋型巖溶,地下水循環條件變差,巖溶作用受到抑制或停止。 從更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來看:(1 )間歇性上升:上升-穩定-再上升-再穩定 形成水平溶洞成層分布,高程與階地相對應。( 2)振蕩升降:巖溶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