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第1課 社戲一、基礎知識答案:xùdài chánjuànfúh攛屹皎2.【拓展】歸省() 【節省()】一哄而散() 【哄傳() 哄騙()】胳bo() 【bó()斗 bó()士】答案:xnshnhònhnhn膊搏博 3.通曉詞義,填對詞語_: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探望父母。 _:表示招待不周。 答案:歸省怠慢二、【讀一讀·感知】1.作者名片(加下劃線內容要記牢)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
2、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華蓋集等。2.寫作背景社戲一文寫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夠徹底,在封建軍閥的統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緊緊地禁錮著人們的頭腦。魯迅先生的社戲,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以一個少年兒童觀察社會、觀察人情的角度,生動真切地發出了寓意深邃的時代吶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3.【題目解讀】“社”,“礻”旁加“土”,“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在紹興地區,后來發展為以演戲的形式祭社,這時候演的戲就稱為“社戲”。4. 行文思路答
3、案:懷念社戲夏夜行船歸航偷豆三、課文梳理1.故事情節。全文寫了哪幾個故事情節?詳略又是怎樣安排的?答案:小住平橋村;鄉間生活;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歸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略寫的是,詳寫的是。2.人物形象。閱讀課文,說說下面人物的主要性格特點。雙喜: 阿發: 六一公公: 答案:(雙喜:)聰明大膽、果斷心細、敢于負責、善解人意、友愛善良、組織能力強,對“我”非常體貼,考慮事情周全。(阿發:)純真無邪,憨厚無私。(六一公公:)寬厚、善良、純樸、好客、熱誠。3.景物描寫。本文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請賞析。(1)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4、。答案:運用景物描寫的方法,烘托出即將能看到社戲的喜悅心情。(2)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答案:運用景物描寫的方法,形象地表現了月色下的戲臺境界的美妙和“我”心情的愉悅。(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答案:運用景物描寫的方法,表現了“我”想要看戲的急切心情。4.“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這句話怎樣理解?答案:“沉靜”“自失”準確地寫出你“我”當時心情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因為
5、那聲音“婉轉,悠揚”,再加上“含著豆麥蘊藻之香”,使“我”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詩情畫意一般的景色之中,贊美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5.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賞析劃線的詞)答案:加點的動詞生動地表現出孩子們喜不自禁、自由歡快的心情以及對看社戲翹首以盼的急切心理,還表現你孩子們天真活潑、生氣勃勃、聰明能干、團結協作的性格特征。6.戲其實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為什么文章結尾卻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地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似地好戲你”? 答案
6、: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淳樸善良的伙伴、秀美的故鄉風光的美好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第二課 回延安一、課文梳理1.回延安的五個部分分別寫了些什么?用簡短的話進行概括,并說一說這幾個部分是按什么線索組織起來的。(1)詩歌分五個部分,各有側重: 寫踏上延安土地時的激動情景。 回憶十年前在延安的革命生活。寫和延安親人歡聚的熱烈場面。寫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嶄新面貌。歌頌延安城的光輝業績。 (2) 這首詩,緊扣一個“回”字,寫出了回延安的過程;并以此作為線索,抒發了對延安的熱愛和歌頌。第一部分,集中寫出了內心的激動
7、。為什么如此激動?第二部分交代了原因,使詩歌的思想朝深處發展;第三部分,又回到眼前,寫出了延安親人的精神面貌;接著,由人及物,寫出了延安城的發展變化,而這發展變化,正是黨領導下的延安人民英勇奮斗的結果;最后集中歌頌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功勛,歌頌了黨,并與開頭呼應,說明延安永遠留在他心中,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親”。 2.詩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樣表達他回到延安時的激動心情的? 分析:(1)用表示大幅度動作,富有力度的動詞,來反映其內心的激動,如“抓”“貼”“摟”“撲”等。(2)省略號的運用,能啟發讀者想象,讓讀者去體味、聯想。(3)擬人化的環境描寫,反映
8、出的恰恰是作者內心的自我感受;與其說是“杜甫唱來柳林鋪笑”,還不如說,這是作者的心兒在歌唱,在歡笑。 3.“手把手地教會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親到底教會了作者些什么?詩歌是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 分析:“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這兩句,具體地寫出了詩人在延安,學到了生產斗爭的知識和本領,又學到了文化,學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飯”,延安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哺育著作者長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著媽”一樣,對于延安,感激不盡;就像樹梢樹根根,緊連一起一樣,延安城與作者,同樣是血肉相連,那里是“親山親水有親人”!
9、4.第三部分,主要寫作者與延安親人相見。讀了這一節,我們看到了親人相見的熱烈、真摯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長和美麗、淳樸的心靈,逐層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內容的? 分析:(1)環境的烘托、渲染,說明延安人的熱情、好客;(2)選取有代表性的老爺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寫出了延安人的貢獻和成長;(3)運用夸張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從側面反映談話雙方的情投意合,談話內容的豐富異常。 5.“母親延安換新衣”,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方法?詩歌第四部分,是怎樣來具體寫“換新衣”的?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 分析:(l)用“
10、換新衣”寫延安的變化,是擬人手法,這樣寫,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包含著豐富的感情。(2)在具體描寫延安變化時,作者選擇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鋪陳、復疊的手法,一個“新”字,便躍然眼前。 6.結尾一部分,寫到了楊家嶺、寶塔山、棗園。想一想,這些內容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寫? 分析:這是進一步從革命歷史的角度,歌頌延安的功績,歌頌黨和黨的領袖。這樣,越發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個性”,又能進一步表達作者熱愛延安的原因。作者賦予革命歷史以色、形、光的鮮明形象,將紅旗、腳印、燈光等具體而富有象征意義的事物寫入詩中,我們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無比巨大,跟著黨,沿著黨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
11、,定能燎原。二、課文賞析1.“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這兩句寫出了詩人剛回延安怎樣的心情?答案:新穎生動地寫出作者臨近延安時難以抑制的激動心情。 2.“母親延安就在這里!”“母親延安換新衣。”詩中多次把延安比作母親,有什么作用?答案:把延安比做母親,表達了詩人對延安由衷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3.詩歌第一部分中選用了一連串的動詞“抓”“貼”“摟”“放”“抱”“擁”好不好?請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答案:生動、形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踏上延安土地時的激動以及與親人重逢時的喜悅。“抓”這里有緊握不放之意;“貼”有緊挨的意思,這里表現詩人對延安的親密無間
12、和詩人珍愛延安土地的強烈感情。“摟”表示大幅度動作,富有力度,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內心的激動。“一頭撲在親人懷”中的“撲”字,更體現出詩人見到延安親人時的極度興奮、喜悅。 4.“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你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含義? 答案:以“延河”借代延安革命精神,表明了延安革命精神將統帥人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前進。 第3課安塞腰鼓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亢(kàng)奮 晦(huì)暗 羈(j)絆 驀(mò)然 冗(rng)雜 戛(jiá)然而止
13、2.作者簡介劉成章,1937年2月22日生于陜西省延安市。1961年畢業于陜西師大中文系。曾任文學家主編,陜西省出版總社副社長,現任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羊想云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3.相關背景安塞腰鼓是陜西省的漢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主要內容本文敘寫了安塞腰鼓的形式,歷史,魅力和人們對腰鼓的喜愛體現了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表現了中國民族風
14、俗歷史的悠久。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人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1)第1段作用:用簡潔的語言,突出后生們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將他推向舞臺,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2-4段:蓄勢待發,為下文寫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場做好鋪墊。(3)第7段:用排比、比喻、反復生動地寫出了打腰鼓時的聲響、陣勢、風姿,節奏分明,鏗鏘有力,從語勢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4)12段: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要“掙脫”“撞開”的是束縛、羈絆、閉塞,是人身上堅硬的外殼,一切冗雜的東西。是貧窮、落后、舊思想束縛了“那么一股勁”。(5)15段“遺落了一切冗雜”
15、理解:打破了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計較功名利祿,不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了”理解:寫出了腰鼓的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理,觀眾的心與之產生共鳴。(6)18段“奇偉磅礴的能量”一句的理解:黃土高原的后生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他們并未因貧困封閉而喪失對生命的渴求,他們身體里蓄積著強大的生命能量,一旦釋放,便磅礴激蕩。(7)第20段,因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原始、粗狂的生命力量的“厚土”,只有黃土高原可以,所以說“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本句運用對比,突顯出作者對
16、黃土高原情有獨鐘,贊揚了那里的人充滿磅礴的生命力量。(8)第30段理解:當鼓聲停止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內容讓以動襯靜,用“雞啼”反襯寂靜,在結構上總結全文。雞啼不僅是天亮的標志,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象征。作者相信黃土高原上的人們迸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9)“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四次,從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答:這句話是文章的抒情線索。反復出現,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無限贊美。(10)安塞腰鼓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蘊含的是什么?答:安塞腰鼓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個表現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體。(11) 本文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
17、復等修辭,用安塞腰鼓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歌頌了黃土高原人們激蕩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愿望。 第4課 燈籠 一、作者簡介吳伯簫(19061982)原名熙成,山東萊蕪人,散文家、教育家。一生作品200多篇,較著名的作品有山屋菜園小記記一輛紡車等,主要散文集有羽書北極星忘年等;譯作有海涅的波羅的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吳伯簫散文選。二、理解詞義(記熟)1.斡旋:調停,調解。2.垂珠聯瓏: 懸掛、裝飾有連串珠玉寶石,形容宅弟的奢華。3.吹角連營: 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4.惆悵 chóu chàng 傷感。5.鏘
18、然 qing rán 1.形容金寶珠玉等聲音清脆。2.形容書聲瑯瑯。6.褪色 tuì sè 顏色失去鮮艷,變得暗淡(口語中也讀tuì shi)。7.燎原 liáo yuán 火燒原野。8.熙熙然x x rán :指一副快樂滿足又舒適的樣子。熙熙:快樂滿足的樣子。然:用于詞尾,表示現在進行的一種狀態。三、課文結構第一部分(1):敘寫了小時候喜歡火、光的情景。第二部分(211):作者回憶自己記憶中有關燈籠的美好記憶和情節。第三部分(12):深化主題,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四、問題歸納1.“雖不像撲燈蛾,愛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歡火,喜歡亮光,卻仿佛是天性。”賞析這句話。將“飛蛾撲火”與小孩子對火的喜愛進行類比,強調了小孩子對火、亮喜歡之強烈。使內容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2.文章第段敘寫了小時候喜歡火、光的情景,請說說這樣寫的作用。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情趣,避免敘述的呆板和結構的單調,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下文,為下文敘述喜愛燈籠作鋪墊。3.第段一句話單獨成段有何作用?本題運用中間句(段)作用分析法。這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采購合同購銷合同
- 2025年北京購房貸款合同范本
- 臨床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管理指南核心要點
- 2025湖北宜昌將提取公積金條款納入勞動合同
- 2025深圳市土地租賃合同示范文本
- 2025聘請小說作家合同范本
- 2025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協議書范本 詳細版
- 培訓課程匯報
- 油氣裝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與市場潛力分析
- 鄉村振興產業基地發展規劃研究報告
- UL746A標準中文版-2019聚合材料短期性能評估第六版
- 危險化學品目錄(2024版)
- 2024年裝飾公司員工合同范本
- 患者床頭抬高
-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教學質量檢測歷史答案
- 2021年1月維修電工高級技師模擬試題及答案卷3
- 2024年學校采購員崗位職責(五篇)
- 藥物臨床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探究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數學試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鑒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