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1頁
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2頁
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3頁
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五年級西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理解。司馬光幼時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1)即了其大旨 _ (2)自是手不釋書, _(3)眾皆棄去   _ (4)光持石擊甕破之 _2翻譯下面的句子。(1)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_(2)水迸,兒得活。_3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凜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B.司馬光小時候非常喜歡左氏春秋。C.“

2、破甕救友”一事發(fā)生在司馬光七歲時。4這則故事反映了司馬光的機智聰穎。機智聰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事例古今中外不勝枚舉。請舉一例。_2. 課內(nèi)閱讀。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飾以玫瑰,()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1這則寓言的題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恰當(dāng)?shù)淖帧?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薰以桂椒薰:_飾以玫瑰   玫瑰:_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櫝:_4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_3. 課外閱讀。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

3、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注釋:顰:皺眉頭。里:鄰里。美:認(rèn)為美。歸:回去。挈:帶著。妻子:妻子和兒女。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東施效顰(_)(2)挈妻子而去之走(_)2翻譯下面的句子。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_3用“_”在文中畫出描寫人們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顰其里”的表現(xiàn)的句子。這種表現(xiàn)說明了什么?_4東施效顰最大的問題在于:_。(用原文語句回答)5這個故事給人們的啟示是()。A.每個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氣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C.要懂得揚長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別人4.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拙絖,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_。孔_曰:“_。

4、”兒應(yīng)聲答日:“_?!?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人家中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舊時對學(xué)者或老師的尊稱。(_)文中的“家禽”和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所說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兒”是指楊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兒應(yīng)聲答曰”中的“應(yīng)聲”反映了什么?  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認(rèn)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_5. 閱讀理解??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加點詞。示:

5、_   曰:_2孔君平為什么說“此是君家果”?_3楊氏之子用一句“_”回應(yīng)了孔君平的逗弄。其巧妙之處在于_。由此可見楊氏之子是一個_的孩子。6. 閱讀短文。_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逼渥于叾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注釋)長:生長。揠:向上拔。其人:他家里的人。往:去,到。耘苗:給苗鋤草。益:好處。1借助注釋,理解短文,猜猜這個寓言故事的名字,并寫在文前的橫線上。2下列對文言文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

6、之者。(宋國有個人,擔(dān)心他的禾苗不長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向上拔)B.非徒無益。(不是說沒有好處)C.芒芒然歸。(很迷茫地回家)3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A.莊稼人對禾苗要多加照管,不能做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懶漢。B.要想做好事情,就要想辦法加快速度,提高效率。C.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按照事物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7. 閱讀選文,完成練習(xí)。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

7、與國無疆!(節(jié)選自少年中國說)1選文的第一段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找出這些事物后填空。河流2選文中“_”這個詞語表示將來會大有可為或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寫一個和“前途似?!币粯訋в小八啤弊值乃淖衷~語:_3朗讀選文第二段時的語調(diào)應(yīng)該_(輕柔  低沉  高昂)些,理由是_4選文第一段運用了象征的手法,請結(jié)合你的理解用線連一連。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著少年中國頂天立地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象征著少年中國的美好未來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象征著少年中國的巨大聲威奇花初胎,矞矞

8、皇皇。   象征著少年中國突然崛起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象征著少年中國的燦爛前程8. 課外欣賞。范氏之亡也,言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秩寺勚鴬Z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注釋)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負(fù):用背馱東西。錘:槌子或棒子。況(huàng)然:形容鐘聲。遽(jù):立刻。惡:害怕。悖:荒謬。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

9、負(fù) 走:_則:_  (2)遽掩其耳   遽_其:_  (3)惡人聞之  惡_之:_2翻譯句子。(1)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_(2)惡人聞之,可也;恐己自聞之,悖矣。_3“惡己自聞之,悖矣?!边@位盜鐘者到底“悖”在哪里?_4請你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_5成語“掩耳盜鈴”就出自這里。請你寫出“掩”字開頭的兩個成語。_9. 古詩填空。涼州詞_夜光杯,_馬上催。_君莫笑,_幾人回。(1)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2)這首詩后兩句的意思是:_(3)這首詩

10、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_10. 課內(nèi)閱讀。楚人有鬻盾(xúndùn)與矛者,譽之曰:“吾(wúw)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yùr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埽稳??”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ffú)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給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_”。2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譽之曰(稱贊)B.于物無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處)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3“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什么?_4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推銷你的矛和盾?_5

11、學(xué)了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_11. 課內(nèi)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甚:_未:_夫子:_2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楊氏之子反應(yīng)很敏捷,是從“_”看出來的,他有禮貌,是從“_”看出來的。3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如草坪上“別踩我,我怕疼”;汽車后“別讓我們因相撞而相識”。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提示語?請選擇一句寫在下面。_12. 課內(nèi)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xì),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

12、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本文出自_代詩人_的作品。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余嘗謂_   (2)心不在此_(3)卻只漫浪誦讀_   (4)心到最急_3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闡述了怎么讀書的問題,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訴我們讀書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不僅能夠加快閱讀速度,還能提高閱讀質(zhì)量。13. 課外閱讀。精衛(wèi)填海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

13、,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注釋:發(fā)鳩(ji)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舊說在山西境內(nèi)。柘(zhè)木:柘樹。文首:頭上有花紋。其鳴自詨:它的叫聲像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少女:小女兒。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白喙:_(2)以堙于東海:_2翻譯句子。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_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表現(xiàn)了女娃怎樣的精神?_4讀了這個神話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_14. 閱讀理解。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dāng)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