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下激光通信水下激光通信光通信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當時Alexander Graham Bell提出采用可見光為媒介進行通信,但是當時既不能產生一個有用的光載波,也不能將光從一個地方傳到另外一個地方。因此直到1960年激光器的發明,光通信才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但研究領域基本上集中在光纖通信和不可見光無線通信領域 雖然電磁波在水中的衰減較大,但受水文條件影響甚微使得水下電磁波通信相當穩定。水下甚低頻和超低頻單向通信適用于軍用岸對潛(艇)通信;水下高頻通信適用于短距離的水下無線通信。水下電磁波通信的發展趨勢為:既要提高發射天線輻射效率,又要增加發射天線的等效帶寬,使之在增加輻射場強的同
2、時提高傳輸速率;應用微弱信號放大和檢測技術、抑制和處理內部和外部的噪聲干擾,優選調制解調技術(尤其重視已調波在頻域上能量高度集中的調制方法)和編譯碼技術來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和可靠性。此外,已有些學者在研究超窄帶理論與技術,力爭獲得更高的頻帶利用率也有學者正尋求能否突破香農極限的科學依據。信道的香農極限香農極限(或稱香農容量香農容量)指的是在會隨機發生誤碼的信道上進行無差錯傳輸的最大傳輸速率。它的存在是香農定理在帶寬有限的信道上的一個結論。 由于聲波在水中的衰減最小,水聲通信適用于中長距離的水下無線通信。在目前及將來的一段時間內,水聲通信是水下傳感器網絡當中主要的水下無線通信方式。但是水聲通信技
3、術的數據傳輸率較低,因此通過克服多徑效應等不利因素的手段,達到提高帶寬利用效率的目的將是未來水聲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 水下光通信具有數據傳輸率高的優點,但是水下光通信受環境的影響較大。克服環境的影響是將來水下光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 由于海水對光的強吸收特性,水下光通信技術一直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63年,Dimtley等人在研究光波在海洋中的傳播特性時,發現海水在450-550納米波段內藍綠光的衰減比其它光波段的衰減要小很多,證實在海洋中亦存在一個類似于大氣中存在的透光窗口透光窗口。這一物理現象的發現為解決長期水下目標探測、通信等難題提供了基礎。海水的顏色主要是由海水的光學性質,即海水對太陽光
4、線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造成的。我們知道: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復合而成,七色光波長長短不一,從紅光到紫光,波長由長漸短,其中波長長的紅光、橙光、黃光穿透能力強,最易被水分子所吸收。波長較短的藍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純凈海水時,最易被散射和反射。又由于人們眼睛對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視而不見,而對藍光比較敏感。于是,我們所見到的海洋就呈現出一片蔚藍色或深藍色了。如果打一桶海水放在碗中,則海水和普通水一樣,是無色透明的。其實海水看上去也不全是藍色的,而是有紅、黃、白、黑等等,五彩繽紛。因為海水顏色除了受以上因素影響外,還會受到海水中的懸浮物質、海水的深度、云層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我
5、國的黃海,看上去一片黃綠,這是因為古代黃河夾帶的大量泥沙將海水“染黃”了。雖然現在黃河改道流入渤海,但黃海北部有寬闊的渤海海峽與之相通,加之它還有淮河等河水注入,故海面仍呈淺黃色。 海水的光學特性 海水的光學特性是指海洋水體在光輻射作用下所表現的物理性質。海水的光學特性可分為兩大類:1. 表觀光學特性表觀光學特性,它決定于海水固有光學特性和海中輻射場的分布。2.固有光學特性固有光學特性,它僅由海水本身的物理特性所決定,主要指海水對光的散射和吸收; 表觀光學特性: 太陽和天空輻射通過海面進入海中所形成的海洋輻射場分布,主要表現為輻亮度分布、輻照度衰減、輻照比和偏振特性等所有與輻射場有關的光學性質
6、。海水的表觀光學特性與環境光有關,如果在深海中可以忽略它對光傳播的影響。海水的吸收特性海水對光的吸收表現為在海水海水對光的吸收表現為在海水中的部分光子能量轉化為其他中的部分光子能量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形式的能量海水的吸收特性與海水中所含物質的成分密切相關。海水中不僅含有水分子和無機溶解質,還含有包含大量的懸浮體和“黃色物質”在內的各種有機物(海水中的可溶性有色有機物)。因此海水的吸收特性表現出較大的易變性,同一水域不同深度,同一水域不同時間,不同水域的海水吸收特性都隨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變化。海水的散射特性海水的散射比大氣的散射要復雜得多,海水的散射包括水本身的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和海水中懸浮粒子引
7、起的米氏散射米氏散射及透明物質折射所引起的散射。純水的散射被當做是一種分子的散射純水的散射被當做是一種分子的散射,水分子的直徑比可見光波長小幾百倍。而分子半徑遠小于入射光波長的分子散射,可以用瑞利散射定律來描述。瑞利散射(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Rayleigh scattering)是由比光波波長還要小的氣體分子質點引起的。散射能力與光波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散射能力與光波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比,波長愈短的電磁波,散射愈強烈;如雨過天晴或秋高氣爽時,就因空中較粗微粒比較少,青藍色光散射顯得更為突出,天空一片蔚藍。瑞利散射的結果,減弱了太陽投射到地表的能量,使地面的紫外線極弱而
8、不能作為遙感可用波段;使到達地表可見光的輻射波長峰值向波長較長的一側移動,當電磁波波長大于1微米時,瑞利散射可以忽略不計。 海水中懸浮粒子引起的散射屬于米氏散射問題海水中懸浮粒子引起的散射屬于米氏散射問題,懸浮粒子的大小的分布和海水中粒子的濃度決定了米氏散射的大小。 當大氣中粒子的直徑與入射的波長相當時發生的散射。散射的強度與波長的二次方成反比,散射在光線向前的方向比向后的方向更強,方向性比較明顯。 海水散射的一個重要效應是對光能量的衰減,然而作為光的水下通信還存在著另一個重要的效應是海水微粒對光的的多次散射引起的多通道效應。根據前人對海水光特性的研究,光波在水下傳輸所受到的影響可以歸納為以下
9、三個方面: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c,在折射率為n的介質中,速度是 c/n光損耗光損耗:光在海水中的衰減主要來自吸收和散射影響,通常以海水分子吸收系數、海水浮游植物吸收系數、海水懸浮粒子的吸收系數、海水分子散射系數和懸浮微粒散射系數等方式體現。光束擴散光束擴散:經光源發出的光束在傳輸過程中會在垂直方向上產生橫向擴其擴散直徑與水質、波長、傳輸距離和水下發散角等因素有關。多徑散射多徑散射:光在海水中傳播時,會遇到許多粒子發生散射而重新定向,所以非散射部分的直射光將變得越來越少。海水中傳輸的光被散射粒子散射而偏離光軸,經過二、三、四等多次散射后,部分光子又能重新進入光軸,形成多次散射。多次散射效應是隨著粒
10、子的濃度和輻照體積的大小而變化的,由于多次散射的復雜性,很難通過分析方法得到擴散與水質參數及水下深度間精確的數學關系式,并且受到實驗條件和實驗經費的限制,不可能對每一種水質、每一個水下深度都進行實驗,而且有些特性還很難甚至無法用實驗的方法測量。同時由于經過多次散射的光子因其與未散射光子的相關性較小,我們可以近似的把多經散射的影響作為噪聲來處理。 光在水下的衰減是指光強度的損失,引起水下衰減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水中溶解的雜質和有機物等對光的吸收,水、有機物和無機物顆粒等對光的散射等。水下衰減的程度在不同的水體中也不相同。影響水下光衰減影響水下光衰減的物質大致可分為四類:(1)水分子水分子,對光具有
11、吸收和散射的特性;(2)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主要是浮游藻類,它們的細胞中含有色素,同時具有吸收和散射的雙重光學特性,而且還表現為選擇性吸收的光譜特點;(3)由浮游植物死亡而產生的有機碎屑有機碎屑以及陸源或海洋底泥懸浮而產生的無機懸浮顆粒無機懸浮顆粒,這類物質總稱為非色素懸浮質總稱為非色素懸浮質,它們對光也具有吸收和散射的雙重作用;(4)由棕黃酸、腐殖酸組成的溶解性有機質溶解性有機質,通常稱為黃質黃質。黃質對光具有單一的吸收作用,它們主要吸收波長在420-450nm范圍,而對紅光和綠光的吸收作用很小,使得含黃質豐富的水域呈現黃色。在大洋水中,黃質的濃度較低,而沿岸的水體中濃度較高,所以在深海黃質的
12、影響可以忽略。近十年來,隨著水下光學或聲學成像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自主式水下機器人(AUV)等技術的日益普及,為獲取連續、系統、高時空分辨率、大時空尺度的海洋要素觀測資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水下探測方法。但是,這些觀測技術的應用需這些觀測技術的應用需要高數據傳輸速率的無線通信技術的支持,以實現觀要高數據傳輸速率的無線通信技術的支持,以實現觀測數據的傳輸及控制指令的交換。測數據的傳輸及控制指令的交換。水下激光通信的發展方向水下激光通信的發展方向 在軍事方面,特別是在海上戰爭過程中,水下潛艇、水面艦艇、監測傳感器之間的聲音、圖像、綜合數據等信息的無線交換速率更為重要,而傳統的水
13、聲通信技術雖然具有傳輸距離遠、性能可靠等優點,但是水聲通信技術存在著傳輸速率低、帶寬窄、延時水聲通信技術存在著傳輸速率低、帶寬窄、延時較長、功耗和體積大等缺陷,即使在近距離范圍內,也難以達到較長、功耗和體積大等缺陷,即使在近距離范圍內,也難以達到Mbps的傳輸速率。的傳輸速率。因此,發展高效的近距離水下信息傳輸技術已成為海洋監測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水下聲學通信技術相比,光學通信技術可以克服水下聲學通信的帶寬窄、受環境影響大、可適用的載波頻率低、傳輸的時延大等不足。首先首先,由于光波頻率高,其信息承載能力強信息承載能力強,可以實現水下大容量數據傳輸,目前可見光譜的水下通信實驗可以達到傳輸千兆(Gb
14、ps)量級的碼率;其次其次,光學通信具有抗干擾能力強抗干擾能力強,不易受海水溫度和鹽度變化影響等特點,具有良好的水下電子對抗特性;第三第三,光波具有較好的方向性,如被攔截,會造成通信鏈路中斷,使用戶會及時發現通信鏈路出現故障,因此具有高度的安具有高度的安全保密性全保密性;第四第四,光波波長短,收發天線尺寸小,可以大幅度減少發射與接受裝備的尺寸和重量,并且目前光電器件的轉換效率不斷提升,功耗不斷降低,這非常適合水下探測系統設計對有效載荷適合水下探測系統設計對有效載荷小型化、輕量化、低功耗的要求小型化、輕量化、低功耗的要求。激光對潛通信原理激光對潛通信原理 激光對潛通信就是利用激光光波作為載波,
15、并利用脈沖數字編碼的方法來調制這一載波的水下通信方式?;驹硎菍⒄Z音信號基本原理是將語音信號及圖像信號調制到激光光波上及圖像信號調制到激光光波上, 經介質經介質( 水水) 傳輸到潛艇傳輸到潛艇, 再經潛艇接收端解調再經潛艇接收端解調, 還原成還原成語音或圖像信號語音或圖像信號, 來完成通信來完成通信。其基本組成包括發射控制系統和接收控制系統兩大部分, 原理與無線通信相似。水下光學通信技術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軍事領域,水下光學通信技術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軍事領域,長期以來一直是水下潛艇通信中的關鍵技術。長期以來一直是水下潛艇通信中的關鍵技術。目前,藍綠激光對潛通信主要有三種方案一種方式是岸基方式一
16、種方式是岸基方式由陸上基地臺發射出強由陸上基地臺發射出強激光束激光束, 經低軌道經低軌道“反射反射鏡鏡”中繼衛星到深海潛中繼衛星到深海潛艇的激光傳輸艇的激光傳輸, 實現與水實現與水下潛艇的通信。這種方下潛艇的通信。這種方式可通過星載反射鏡擴式可通過星載反射鏡擴束成寬光束束成寬光束, 實現一個相實現一個相當大范圍內的通信當大范圍內的通信; 也可也可以控制成窄光束以控制成窄光束, 以掃描以掃描方式通信。這種方案靈方式通信。這種方案靈活活, 通信距離遠通信距離遠, 可用于可用于全球范圍內光束所照射全球范圍內光束所照射到的海域到的海域, 通信速率也高通信速率也高, 不容易被敵人截安全、不容易被敵人截安
17、全、隱蔽性好隱蔽性好, 但實現難度大。但實現難度大。第二種方式是天基方式第二種方式是天基方式把大功率激光器置于衛星上完成上述通信功能, 地面通過電通信系統對衛星上設備實施控制和聯絡。還可以借助一顆衛星與另一顆衛星的星際之間的通信, 讓位置最佳的一顆衛星實現與指定海域的潛艇通信。這種方法不論是隱蔽性還是有效性都不容置疑, 應該說它是激光對潛艇通信的最佳體制, 當然實現的難度也很大。美國海軍從1977年提出衛星與潛艇間通信的可行性后,就與美國國防研究遠景規劃局開始執行聯合戰略激光通信計劃。從1980年起,以幾乎每兩年一次的頻率,進行了迄今為止共6次海上大型藍綠激光對潛通信試驗,這些試驗包括成功進行
18、的12千米高空對水下300米深海的潛艇的單工激光通信試驗,以及在更高的天空、長續航時間的模擬無人駕駛飛機與以正常下潛深度和航速航行的潛艇間的雙工激光通信可行性試驗,證實了藍綠激光通信能在天氣不正常、大暴雨、海水渾濁等惡劣條件下正常進行。第三種方式是空基方式第三種方式是空基方式將大功率激光器置于飛機上,飛機飛越預定海域時激光束以一定形狀的波束(如15km長1km寬的矩形)掃過目標海域完成對水下潛艇的廣播式通訊 如果飛機高度為10km以300ms速度飛過潛艇上空時激光束將在海面上掃過一條15km寬的照射帶 在飛機一次飛過潛艇上空的約3秒的時間內可完成4O 8O個漢字符號的信息量的通訊。這種方案實現起來較為容易在條件成熟時,這種辦法很容易升級至天基系統之中。 激光對潛通信能否成功在技術上主要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家莊學院《針灸學技能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防震演練安全教育課件
- 河北地質大學《三維造型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央美創業項目介紹
-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施工技術與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石油學院《美術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慶師范大學《翻譯專業畢業論文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靜脈護理操作規范
- 《GBT18916.15-2024工業用水定額第15部分:白酒》全新解讀
- 運檢生產業務外包管理
- 《反恐防暴安全應急演練》專題培訓
- 生態安全教育課件
- 專題14 光學-2024物理高考真題及??碱}分類匯編
- 《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工作指引》專題培訓
- 102.匯源OU新柑新品上市傳播規劃
- 2024年度危廢培訓完整課件
- 代理記賬業務內部規范(三篇)
- 沈陽中能熱力有限公司中德園起步區熱源廠一期項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范本
- 焊接工藝評定方案
- 醫學影像檢查資料互認項目清單
- 220KV變電站電氣交接試驗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