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問題_第1頁
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問題_第2頁
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問題_第3頁
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問題_第4頁
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論文題目:論文題目: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的問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的問題題目錄目錄1 道德社會化的含義. . . 12 道德社會化的影響因素. . . 12.1 社會環境影響. 12.2 家庭背景影響. .2家庭父母. 2同輩群體. 22.3 成長教育影響. . . .22.4 自我意識影響. . . .33 道德社會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 . 33.1 金錢至上,唯利是圖. .33.2 道德非法律,法律對道德沒有標準. . . -. z.43.3 社會對美德的宣揚嚴重缺乏. . .44 解決道德社會化問題的措施. . . 44.1 灌輸道德知識,強化道德觀念教育.44.2 廣開

2、渠道,強化宣傳,弘揚傳統美德. . 54.3 法律監視道德,法律鞭策道德. 5參考文獻. .5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的問題論目前我國道德社會化存在的問題摘摘 要要道德社會化就是將特定社會環境的道德準則好道德規加以化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行為的過程。中國改革開放 30 多年來,取得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輝煌成就。然而,在這一系列輝煌成就的背后,道德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有必要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拯救道德的衰敗。關鍵詞:關鍵詞:道德含義 道德影響因素 道德滑坡原因1 1 道德社會化的含義道德社會化的含義道德社會化就是將特定社會環境的道德準則好道德規加以化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行為的過程。“道德一詞

3、,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 “道德是-. z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由一定社會的經濟根底所決定,并為一定的社會經濟根底效勞。美國學者 R赫什提出,人的道德并不是有抽象的道德原則所表達的,一般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關心他人,愿意幫助并保護他人。第二能夠進展正確的道德的判斷。第三行為。盡管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但道德始終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雖無形無影,卻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端正人們對外界的態度,并時刻調節著自身的行為。個體將社會道德規逐漸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的過程。一般認為,個體的道德性表現為三個方面

4、:第一道德情感;第二道德判斷;第三道德行為。道德的具體容與社會的價值標準有密切聯系,在分析*特定社會中個體的道德社會化問題時,必須考慮該社會占主導地位的價值標準。2 2 道德社會化的影響因素道德社會化的影響因素2.12.1 社會環境影響社會環境影響社會文化是社會整體性的產物,是社會歷史長期開展與積淀的結果。它帶著普遍性和共享性,一方面它脫離個人的存在和開展而淵源流長,另一方面它又反過來深刻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使生活于其中的社會成員必受影響與熏,使他們的思想觀念、心理行為與生活實際自然地符合它的要求與準則,并以價值觀念形態積淀于民族心理意識之中而得以世代相傳,并在實際生活中發揮程度

5、不同、功能不一的社會作用。社會文化影響著道德社會化,因為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觀念的心體驗,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覺的體驗,也可能是形象的體驗亦可能是深層體驗。道德情感的容是指愛國情感、勞動情感、集體榮譽感、正義感等。2.22.2 家庭背景影響家庭背景影響 家庭父母家庭父母家庭是影響道德社會化個體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個體社會化的第一交往對象。家庭父母是對個體社會化影響的因素。在個體早期開展過程中,家庭父母成為核心影響源,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兒童從父母那里獲得了最初的生活經歷,他們向父母學習語言,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行為。大量的研究說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在而通過的認知開展、性格形

6、成、道德開展以及自我概念方面-. z都具有不可無視的影響 同輩群體同輩群體兒童從進入幼兒園開場,同輩群體影響越來越大。由于同輩群體交往的平等性和開放性更能滿足兒童,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理和社會需求,因而也更容易引起他們認同。由于青少年可以在同輩群體中從事脫離成人控制的獨立性活動,因而一旦群體的價值取向與社會根本的價值取向相反時,則,它將成為一股反主流價值觀的歷史力量,其消極影響不可低估。2.32.3 成長教育影響成長教育影響學校在社會化過程中表現出的作用,甚至比家庭更強。從標準定義來看, “學校是社會有組織、有方案地進展系統教育的機構,也是個人繼家庭之后社會化的第二個主要場所。3在這里我想特別說明

7、,此處提出的“學校概念圍更大,包括教育意義上的學校和上學期間形成的同輩群體。首先,學校擔負著教育的職責。社會規、社會主流價值觀、各種學科知識,這些容都由社會統治力量指定,通過專門編制的課本由學校進展講授。因而,學校是個體進入社會工作前的“社會化學前班,在學校中,個體能夠完全按照統治者的意志承受社會化教育。這一過程中表現出強大的控制性、操作性、系統性。我個人認為,這一過程是必須的。只有承受統治階層的特殊的價值觀,才能習慣于在特殊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其次,同學、朋友間形成的同輩群體于教育形成了社會化的強勢互補。一個簡單的原因就是,同輩群體有著一樣的背景,更容易形成深層的互動。這種作用還表達于威廉富特

8、懷特的?街角社會?中。幫是一個以多克為核心的同輩群體。這個群體有固定的活動地點,成員大局部時間都呆在一起。在街角青年的群體活動中家的作用很小。5因而這個同輩群體在個人社會化過程中占據了很大的局部。街角青年的生活、社交都與自身所在的街角幫密切相關。2.42.4 自我意識影響自我意識影響首先,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其次,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 z什么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缺乏,就有助于他發揚優點,抑制缺點,取

9、得自我教育積極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識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視、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可見,自我意識影響著人的道德判斷。 3 3 道德社會化存在的主要問題道德社會化存在的主要問題中國改革開放 30 多年來,取得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輝煌成就。然而,在這一系列輝煌成就的背后,道德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滋生蔓延,人與物的關系被顛倒,人成為金錢的奴隸,許多人唯利是圖,社會誠信嚴重缺損面對著這一切,溫家寶總理甚至憤慨地指出:“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則,終究又是那些因素導致人們對道德底線失去敬畏.3.13.1 金錢至上,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唯利是圖受

10、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由道德誠信缺失引發的信任危機使越來越多的人陷入渴望道德誠信而又不敢踐行的怪圈。如商業道德缺失,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偷稅漏稅、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現象;政務道德缺失,欺上瞞下、形式主義、腐敗行為等;社會生活道德缺失,老人摔倒無人救助、慈善組織不慈善和“小悅悅被軋事件等等。3.23.2 道德非法律,法律對道德沒有標準道德非法律,法律對道德沒有標準當一個社會缺乏起碼的信任,當一個人時刻提防別人的誤解,甚至做好事時都得穿戴好盔甲,這個社會就不僅令人感到悲哀了,而是深深的恐懼。 “宇事件顛覆社會道德的判決,對中國法律、執法者、執政者敲響了警鐘。本來法律是為了維護道德,維護

11、社會秩序,保衛權利的,但這次案件的判決,卻產生了嚴重的負面效果,這不得不引起深思。平民的不誠信不可怕,司法不誠信才是最可怕的。人們常說,不要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可現實就是這樣無情,英雄不僅流血,還是要流淚,辛酸的淚,無助又無奈的淚!連法律都沒有扶持他們,道德已經被逼到了社會的墻角。3.33.3 社會對美德的宣揚嚴重缺乏社會對美德的宣揚嚴重缺乏我國已憑借政治、科學、經濟、體育等方面的卓越表現躋身國際大國行列,但傳統文化的宣傳似乎又落了下來。從前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開展可以看出,對道-. z德的重視是首當其要的。目前卻演變成大局部人“笑貧不笑娼的意識。反復糾結道德社會化這個論題似乎成了一個不符合當

12、下“新價值觀的話題,更有些冷飯熱炒的不適宜。宏觀社會的不重視,加之新生代成長過程中缺乏的不斷灌輸和矯正過程,使得道德社會化的腳步停滯不前。4 4 解決道德社會化問題的措施解決道德社會化問題的措施4.14.1 灌輸道德知識,強化道德觀念教育灌輸道德知識,強化道德觀念教育通過道德知識教育,掌握社會道德規,明確道德的要求,理解執行這些道德準則的深刻意義,不斷激發高尚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進而養成優良的道德行為。強化道德觀念教育,必須要把傳統美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相結合,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加強道德灌輸。在教育過程中,要幫助人民抑制消極的思維定勢。一是一是曉理誘導,通過循循善誘

13、、耐心開導,掌握正確的道德規,澄清模糊認識,分清是非善惡。二是二是以情動心。以溫情感化或強烈刺激引起對方情感的震動,從而到達教育轉化的目的。三是三是激發自尊。通過尋找對方身上的優點,激發其自尊心,從而促進不良道德心理轉變。4.24.2 廣開渠道,強化宣傳,弘揚傳統美德廣開渠道,強化宣傳,弘揚傳統美德雖然國家從未放松對道德社會化的宣傳,但宣傳力度明顯還遠遠不夠。應通過開設電視公益片,播送宣傳,報紙、出版物專題專欄,建立道德教育基地、舉行各類道德宣傳活動等方式,不斷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容,進一步拓展道德宣傳教育覆蓋面,營造濃厚的宣傳氣氛。4.34.3 法律監視道德,法律鞭策道德法律監視道德,法律鞭策道德道德在律己和律人時,總是能“寬以恕己,嚴以律人,這也是之所以造成道德淪陷的局面的一種原因。這時就有必要用法律這個強有力的武器去監視、鞭策道德,只有在一個公正的法治社會,道德才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