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 一 單 元1、北京的春節教學目標1.會寫“醋、餃”等15個字,會寫“臘月、展覽”等35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了解詳寫、略寫的好處。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2.板書課題,交流作者信息。3.導入新課: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1.提出讀書要求:朗讀課文,小組內合作認讀本課生字、新詞。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正(zhng)月摻和(chn huo)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醋、宵、戚、駱、駝、滸”,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2.再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表。時間風 俗 習 慣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初九到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吃的預備充足除夕做年菜,穿
3、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鋪戶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正月初六多數鋪戶開張,伙計們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元宵節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節結束3.學生匯報。4.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寫得詳細呢?再討論一下這樣寫的好處。(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節、正月十九等。詳細寫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節。這樣寫的好處: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能夠使讀者對北京人過春節的風
4、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四、交流探討,感受年味。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文章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2.小組內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日活動或印象最深的部分。3.全班交流。(重點關注“京味兒”語言。)五、課堂小結。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2.請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課文主要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熬臘八
5、粥、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正月十九春節結束。)3.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熱鬧而又喜慶的老北京的春節,好不好?二、品讀課文,感受節日氣氛。在詳寫的這些內容中,你最喜歡哪一個部分呢?深入讀讀,勾畫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讀后交流。)(一)臘八:課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用詞的簡潔和巧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農業展覽會。”從“家家都”可以看出人們對節日習俗的重視。“農業展覽會”是說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
6、種類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一樣。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極其豐富。(課件演示臘八粥的圖片。)“把蒜瓣放進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翡翠”寫出了蒜瓣的顏色,“辣”字寫出了醋的味道,這樣的色味雙美當然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讓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詞的簡潔、巧妙。(二)臘月二十三:1.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人們在臘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動。(放鞭炮,吃糖)2.說一說臘月二十三為什么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過年的味道)(三)除夕:1.指名讀第7自然段,說說除夕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熱鬧)2.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熱鬧”?人們的活動。人們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
7、炮、吃團圓飯、守歲等活動表現了除夕的熱鬧。理解“守歲”:一重意思,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輕的人守歲,則是祈盼父母長壽。味、色、聲的描寫。“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味道到色彩到聲音對除夕這一天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無不體現出除夕的熱鬧,也讓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觀察的細膩。3.除夕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過的呢?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分享你的快樂吧!讓學生自由發言。4.指導朗讀: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繪的熱鬧場面,有滋有味地讀讀這一段。(四)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1.指名讀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8、)2.說一說“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與“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處。課件演示:“鋪戶全城都在休息。”3.這樣的“截然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閑)4.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人們的悠閑自在?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小販們。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或走親訪友,或逛廟會都是那么快樂輕松自在。5.指導朗讀:讀出輕松自在的感覺。(五)元宵節:1.元宵節的特點是什么?(處處張燈結彩,像辦喜事,紅火而美麗。)2.哪些內容描寫了元宵節的燈?這些燈有什么特點?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說說元宵節上還有什么燈,并寫一寫。4.作者用這么多的筆墨寫燈的數量多、種
9、類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節的熱鬧)5.朗讀這一部分,讀出元宵節的熱鬧。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的寫作特點,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2.對比閱讀鏈接,體會文章抓住主要特點來描寫北京春節的方法,對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老舍先生北京的春節語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長者侃侃而談,清淺素白中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除夕這一天
10、熱鬧場景的描寫順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祭灶、吃春餅等風俗習慣,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斯妤的除夕重點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這一天的忙碌,介紹了閩南的春節習俗,忙碌中透露出溫馨與喜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3.聯系生活,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的春節臘八忙碌詳略得當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春節習俗,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2.臘八粥教學目標1.會寫“臘、粥”等15個字,會寫“糊涂、攪和”等9個詞語。2.朗讀課文,想象八兒的饞樣兒。3.了解課文的內容,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
11、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的好處。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4.找出文中描寫細膩的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在上節課中,我們跟著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節,其中提到了一種臘八那天會吃的食物臘八粥。民間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說明在臘月天氣很冷。于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2.在你的心目中臘八粥是什么樣的?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跟著沈從文一起去品嘗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4.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和作品。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1.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唾沫(
12、tuòmo)孥孥(nú nú)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膩、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圍繞“臘八粥”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2.通讀課文,你認為整個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能否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3.說一說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等粥)哪一部分寫得簡略?(吃粥)4.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小組內讀一讀,談一談你的感受。四、課堂小結。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兒
13、天真、可愛、嘴饞,臘八粥香甜誘人、惹人喜愛。)-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導入新課: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作家沈從文筆下的文章臘八粥(師生齊讀)。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一幅細膩獨特的臘八風俗畫。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一)品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1.請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寫臘八粥時,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的筆墨去列舉臘八粥的原料?(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豐富。)我們在上節課也曾經提到過關于臘八粥的句子,回憶一下。從中你可以感受到臘八粥吃起來一定如何?(美味可口)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粥的美味的呢?(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臘八粥在鍋里煮的狀態,還有臘八粥的香氣。
14、)3.寫臘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狀態除了能夠襯托臘八粥的香甜可口,還有什么作用?(為后文的故事情節做鋪墊。)(二)品讀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那么多人都喜愛臘八粥,八兒也是其中的一員。那么面對這樣的一鍋粥,八兒又是如何表現的呢?自讀第28自然段,畫出描寫八兒的語句,體會一下八兒的心理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表現的?“喜得快要發瘋”:心理描寫,略帶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八兒的興奮。“眼睛可急紅了”: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語言和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從八兒的心理、神態、語言中能感受到八兒有什么特點?(天真、可愛、頗有童趣)(三)品讀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
15、段)。1.朗讀第913自然段,從八兒與媽媽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八兒的心理和人物特點是怎樣的呢?(八兒急切地想要吃到臘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臘八粥淡淡的煙氣后,開始猜想鍋內的情景;但是同時也沒有只想著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兒不但天真可愛,而且也孝順體貼。)2.從媽媽對八兒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媽媽是非常疼愛八兒的。)3.從這段富有生活氣息的對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八兒與媽媽之間濃厚溫馨的親情。4.一位同學朗讀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八兒猜想的臘八粥是怎樣的呢?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品析。“飯豆腫脹了吧”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想象中豆子發脹飽滿的狀態。栗子、花生仁煮得軟糯稀爛。哪
16、個詞可以形容八兒想象中的臘八粥?(妙極了)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寫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猜想,為八兒實際看到臘八粥做鋪墊。)寫出八兒怎樣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5.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以后,他終于看到了臘八粥的廬山真面目了。媽媽煮的粥究竟是怎樣的呢?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齊讀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栗子跌進鍋,飯豆煮得腫脹,花生仁兒脫了紅外套,鍋巴圍了鍋邊成一圈兒,粥的顏色是深褐。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內各種東西的狀態。6.你覺得當八兒看到這鍋粥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他驚異得喊起來了”感到驚訝。“怎么,黑的!”有點嫌棄,覺得臘八粥很臟。7.看到八
17、兒有這樣的反應時,媽媽是如何表現的?(“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從媽媽的行為中你能感受什么?(媽媽對八兒的疼愛。)教師小結: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兒的心理發生了哪些變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驚訝嫌棄)(四)品讀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最后八兒終于喝到了臘八粥。作者又是怎樣來寫喝臘八粥的呢?畫出你覺得寫得好的句子進行賞析。“靠著”、“斜立”、筷子“擺”成十字,動作描寫。“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寫,寫出了八兒喝飽了以后滿足的樣子。“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八兒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滿足,通過對人們喝完臘八粥后狀態的描寫,表現出臘八粥的美味。三、總結全文,拓展延
18、伸。1.雖然文章的標題是臘八粥,但讀完全文后,我們發現文章詳寫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臘八粥,而喝臘八粥則略寫。為什么?(通過寫熬制臘八粥的過程,表現八兒和家人其樂融融、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2.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是寫臘八粥的美味,而是通過描繪這個生活場景體現普通百姓對生活和家庭的熱愛。3.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仿寫一種你最喜愛的食物。教學反思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3.古詩三首教學目標1.
19、會寫“宮、侯”等8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導入新課:春色是美好的,人們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樣,安靜美好。杜甫借花、蝶、鶯來歌頌春,一起背誦江畔獨步尋花。我們再走入春天的長安城去看看寒食節的景象吧。2.知詩人,解詩題。韓,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原有詩集,后散佚,明人輯有韓君平詩集。寒食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清明節的前12天,節日期間不能生火做飯。二、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語。1.自學“御、暮”兩個漢字。指導學生
20、從意義上區分“暮、幕”,從而理解“日暮”的意思。2.指名讀詩,要求讀準、讀通。3.再讀詩句,畫出停頓、重音。三、再讀古詩,感悟詩意。(一)連詞成句,讀懂詩意。1.想想每個詞的意思,遇到不會的怎么辦?(查字典、看注釋)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寒食:寒食節,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節前12天,節日期間不能生火做飯。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漢宮:這里用漢朝皇宮來指唐朝皇宮。傳蠟燭:寒食節禁火,但朝廷傳賜蠟燭給公侯之家,受賜的可以點火。五侯:這里指天子寵幸之臣。2.把詞語連成句子,小組內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21、。“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3.全班匯報。(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二)展開想象悟詩情。“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1.指名讀第一句。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書:飛花御柳)2.“飛花”是什么情景?“無處不飛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呢?(落花隨風飛舞,寫出了花的輕盈美麗。)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意蘊深遠。由此我們可以充分體會到詩人煉字的功夫。指導讀出花飛柳搖的美。用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3.交流寒食節有
22、哪些習俗。(寒食節禁火、吃冷食。)“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4.日落天黑時,長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指名讀第二句。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板書:蠟燭輕煙)四、補充資料,加深理解。1.補充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用自己的觀點去理解這首詩的含義。2.寒食節民間禁火,而漢宮卻傳燭賜火,這說明了什么?(皇帝特許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燭并直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諷喻皇宮的特權以及宦官的專寵。)五、熟讀成誦,拓展延伸。1.朗讀全詩,熟讀成誦。2.課下搜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和同學交流你自己的見解。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23、,激發興趣。1.展示牛郎織女故事圖,提問:這是什么故事?請同學們講一講牛郎織女的故事。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跟這個故事有關的詩迢迢牽牛星。3.板書課題,解釋題意。(選自古詩十九首。作者不詳,寫作時代大約在東漢末年。迢迢,遙遠。)二、初讀古詩,掃清字詞障礙。1.借助拼音自由讀詩。同桌互讀,集體交流。指導學生讀好以下詞語。迢迢(tiáo tiáo)皎皎(jio jio)擢(zhuó)素手札札(zhá zhá)機杼(j zhù)脈脈(mò mò)2.重點指導書寫“素、章、盈、脈”四個生字,注意字的占格和筆順。3
24、.熟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三、結合注釋,理解詩意。1.借助注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小組內交流。2.全班匯報。匯報詞語意思。迢迢:遙遠。牽牛星:隔銀河和織女星相對,俗稱“牛郎星”,是天鷹星座的主星,在銀河東。 皎皎:明亮的樣子。河漢:銀河。河漢女:指織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銀河西。織女星與牽牛星隔銀河相對。擢:伸出,抽出。素:白皙的。札札:織機發出的響聲。機杼:織機的梭子。章:有花紋的紡織品,這里指整幅的布帛。零:落下。幾許:多少。盈盈:形容清
25、澈。脈脈:用眼睛表達情意的樣子。連詞成句,交流每句詩的意思。(看那天邊)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織女)伸出細長而白皙的手,正擺弄著織機(織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她思念牛郎,無心織布),因此一整天也沒織成一整幅布帛,眼淚像下雨一樣落下來。銀河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雖只隔一條清澈的河水,但他們只能含情凝視而不能用話語交談。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1.再讀古詩,與同學交流詩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織女與牛郎被銀河阻隔,不能相見的哀傷與不幸的情感。)2.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織女的哀傷與不幸的情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五、熟讀成誦,拓展延伸。1.熟讀成誦,小組交
26、流:詩中的織女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美麗、勤勞、孤獨、哀怨、痛苦)2.推薦閱讀牛郎和織女。板書設計 -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貼出圖片(一個寧靜、美麗的夜晚,一輪玉盤似的月亮高懸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可誦讀關于月亮的古詩)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一首關于月亮的詩十五夜望月。二、釋題意,明作者。1.十五夜: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夜晚。2.王建,字仲初,許州(治今河南許昌)人,唐進士,曾任昭應丞、渭南尉。一生困頓,晚景尤其凄涼。早年以宮詞著稱,中年后,詩風轉變,其樂府詩多方面地反映勞動
27、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統治階級的暴行。語言通俗明晰,凝練精悍,風格簡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體。三、初讀古詩,掃清字詞障礙。1.借助拼音自由讀詩。同桌互讀,集體交流。2.重點指導書寫“棲、鴉”兩個生字,注意“棲”字右面是“西”,不要加橫。“鴉”是左右結構,注意書寫時筆畫的穿插避讓。3.熟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四、結合注釋,理解詩意。1.借助注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小組內交流。2.全班匯報。匯報詞語意思。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鋪了一層白霜。棲:歇,休息。冷露:清冷的露珠。濕:打濕。秋思:秋天的情
28、思,這里指思鄉懷親的思緒。連詞成句,感悟詩意。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白霜,樹枝上棲息著烏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院中的桂花。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家?五、品讀感悟,體會情感。1.文中寫了哪些傳統習俗?(八月十五望月)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習俗?2.再讀古詩,與同學交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八月十五游子的思鄉之情。)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熟讀成誦,感悟古詩表達的情感。2.課下搜集描寫中秋節習俗的古詩或思鄉的古詩,與同學交流。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課前布置了搜集與古詩相關的資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古詩
29、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2.朗讀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經過充分地朗讀,能體會詩文的意思,理解詩人的情感。4.藏戲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2.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 播放戲曲音樂,欣賞不同的戲曲劇種。2.播放藏戲視頻,介紹藏戲:其實,還有一個劇種,它一直流傳于我國的最高處,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戲。(板書課題)3.默讀課前導語,看看本課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畫出文中不
30、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2.出示“曠野、布施、開山鼻祖”等詞語,認讀、理解詞語。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2.交流收獲。(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本文主要寫了藏戲的形成、特點和作用。重點寫了藏戲的特點和作用。)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1.課文濃墨重彩地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邊默讀邊思考藏戲有什么特點,做好批注后,在小組內合作探討,然后在全班交流。2.交流匯報。(1)藏戲的面具。藏戲的面具有什么特點?它為什么能歷經幾百年仍保留到現在?藏戲的面具
31、到底是如何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呢?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體會。展示藏戲面具圖片,出示京劇臉譜。你覺得藏戲的面具與京劇的臉譜有什么異同?了解了藏戲的面具,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藝術天分。這也是藏戲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2)藏戲的舞臺。與現在的流行音樂、其他地方戲的舞臺相比,藏戲的舞臺簡單到什么程度?(藏戲的藝人們不求高檔的舞臺,不求華麗的服裝,他們將雪山江河、草原大地當作背景,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只要有觀眾即可。)(3)藏戲的演出。指名朗讀后,問:“藏戲在演出的程序、時間、唱腔、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匯報。3.
32、多媒體展示一段藏戲文成公主的片段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生對藏戲面具、舞臺、演出特點的認識。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藏戲的獨特魅力。五、自主品讀,了解形成。1.自讀課文第47自然段,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2.集體交流。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涉水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七兄妹組成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賞戲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
33、建了58座鐵索橋的事跡,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個僅由7個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師生合作朗讀課文,交流:你有什么新發現嗎?這樣寫妙在哪里?(感受藏戲的特點和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2.回顧全文,本課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說)3.不同的地方不僅有不同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你還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藝術形式,試著用本文學習的表達方法去描述一種你熟悉的藝術形式。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1.由于戲曲離學生的生活相對較遠,教學時采用了“聽戲曲、看視頻
34、、設懸念”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2.以“藏戲的特色、藏戲的形成及表達上的特點”作為本課的重點,采用自主學習、小組研讀、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第 二 單 元 5.魯濱遜漂流記教學目標1.會寫“懼、凄”等14個字,會寫“航海、荒島”等46個詞語。2.默讀梗概,說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提煉小標題。3.關注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體會并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4.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設想有一天你身處這樣的困境:黃沙漫漫,無邊無垠。你一個人被困沙漠之中,
35、頭上是炎炎烈日,腳下是如焚熱沙。你和駱駝茫然地前行著,而你的水,只夠用兩天了你該怎么辦?2.出示作品魯濱遜漂流記,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荒島求生的人物魯濱遜。3.簡介作品,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18世紀,歐洲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之筆,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蘇格蘭水手塞爾柯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塞爾柯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形象,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
36、界引起轟動,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二、認讀生字詞,掃清字詞障礙。1.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木筏(fá)畜(xù)養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宴、籍、聊、貸”4個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三、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1.默讀梗概部分,說一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自由交流)2.小組內交流,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來。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四、課堂小結。通過閱讀,我們知道這部小說主要寫了流落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下來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
37、生自由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1.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2.導入新課:魯濱遜在荒島上創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有冒險精神、堅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斷、勇于進取)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1.瀏覽精彩片段,說一說在表達上它與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稱描寫“我”流落荒島后的所見所聞和所想所做,其中運用了大量細膩逼真的心理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第一人稱敘述角度的好處是使小說情境顯得更為真切,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精彩片段十分詳盡地描寫了魯濱遜的心理活動,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效果,令人讀起來興味盎然。)2.默讀節選片
38、段,說一說,魯濱遜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又是怎么解決的?(自由交流)3.抓住精彩句子來體會。(1)他(魯濱遜)給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魯濱遜救下野人的時間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給野人取名“星期五”。這個名字,與魯濱遜一貫對時間的重視是有關的。在原著中,有很多關于時間的記錄,他記得是“9月30日”來到海島,上島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木桿上刻痕來記錄年月日所以給野人用時間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2)我現在處在一個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聞的。這句話正是魯濱遜孤島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是從未聽說過的,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一個人置身于孤島,魯濱遜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等物質方面的窘迫,還有精神上的孤寂
39、和絕望。如何戰勝心靈上的憂郁和孤獨,是他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3)我不稀罕它可以給我弄來的任何東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卻辦不到。魯濱遜這樣說,是他極度寂寞的表現。人是需要交流的,由于這種想法太強烈,所以希望身邊的狗也能開口說話。(4)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句話要結合前文魯濱遜把流落荒島的“幸(好處)”和“不幸(壞處)”排列出來來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極的東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應該心存感激。這句話是魯濱遜“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
40、現。(5)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這句話是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他之所以能在荒島上生活28年,跟他這種生活態度有密切的關系。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從而內心得到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種面對困境、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精神,對于處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4.感悟精神。(1)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魯濱遜精神”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魯濱遜心態的變化。(出示“我”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
41、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3)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的句式來說一句話。 (4)出示并齊讀:“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你一定有所感悟吧?那么,你想對魯濱遜說些什么呢?你又想對自己說些什么?2.課外拓展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或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板書設計 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梗概: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感悟:在困境中,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中找到一
42、些東西來寬慰自己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關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艱難和挫折,這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響,以此來體會主人公在逆境中奮起的崇高品質。2.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抓住關鍵的中心問題探討交流,讀懂片段的內容,在對主人公特點的逐步認識中完成學習任務,升華情感,在暢談個人見解的過程中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既形成獨到的認識,又達成集體的共識。6.騎鵝旅行記教學目標1.閱讀選段,了解小男孩尼爾斯變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發生了什么變化。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尼爾斯的特點。3.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體會故事樂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談話:同學們,如果你會變,你想變成什么?
43、(自由交流)2.出示尼爾斯的圖片,導入新課: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飛翔是很多孩子的夢想,如果能騎在鵝背上旅行就更刺激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騎鵝旅行記的節選部分,看看他的世界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3.簡介作品,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騎鵝旅行記是享譽世界的童話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爾瑪·拉格洛芙。二、認讀生字詞,掃清字詞障礙。1.指名讀生字、新詞。2.重點指導:刨(páo)蟲子潺潺(chán chán)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自由交流)2.小組內交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男孩尼爾斯調皮搗蛋,好捉弄小動物,常惹母親生氣,被小狐
44、仙變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兒。他想去找小狐仙講和,院子里卻沒有動物愿意幫忙。正在這時,一群大雁從空中飛過,家中的一只雄鵝也想展翅跟隨大雁飛行,尼爾斯緊緊抱住鵝的脖子,被雄鵝帶上了高空。)3.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哪幾件事情?文章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分別介紹了“變成狐仙”“動物控訴”“騎鵝飛行”等情節。四、精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1.快速默讀課文,小組內討論:男孩尼爾斯經歷了哪些奇妙的變化?(1)變成小狐仙。男孩發現自己有了什么變化?(他那淡黃的頭發、鼻子上的雀斑、皮褲和襪子上的補丁都和過去一模一樣,只不過變得很小很小罷了。)男孩希望變成這個樣子嗎?(男孩不希望變成這個樣子,他希望這
45、是一場夢、一種幻覺,他希望當他閉上眼睛再睜開時就可以變成從前的樣子。)(2)動物的控訴。男孩變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尼爾斯變成小狐仙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他變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兒。一只麻雀看見他叫起來,平日里經常被他欺負的雞、鵝、貓、牛都開始控訴他的劣行,他完全陷入了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3)騎鵝飛行。男孩是怎樣開始騎鵝旅行的?(家中的一只雄鵝想跟隨大雁一起飛行,他怕雄鵝不見了,父母會傷心,所以跑進鵝群里,用雙臂抱住了雄鵝的脖子。雄鵝起飛后,他被帶到高空下不來了,為了使自己舒服一點兒和不處于危險的境地,他只能爬到鵝的背上,并且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就這樣男孩的騎鵝旅行
46、開始了。)2.尼爾斯是個怎樣的男孩?(淘氣、調皮、勇敢、有孝心。)3.通過這個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能惡作劇、要愛護動物、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淘氣、調皮、勇敢、有孝心的小男孩。在今后閱讀文章和著作時,我們要學著評價人物,記得評價人物時要全面。2.飛上高空的尼爾斯還會發生哪些奇妙的故事呢?課下請同學們拓展閱讀騎鵝旅行記。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1.從培養學生的情感入手,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讓學生從這篇文章中體會到主人公尼爾斯的特點。2.教學時借助直觀畫面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利用孩子
47、的豐富想象力,帶領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感悟人物形象。7.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教學目標1.閱讀選段,了解大意。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3.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1.由熟悉的兒歌導入:“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完房頂又刷墻,刷子飛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這首兒歌就是湯姆·索亞歷險記電影中的一首插曲,我們中國的孩子也會唱。這本書在世界上影響甚廣。2.導入新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湯姆的世界,看看他有哪些驚險的經歷。3.簡要介紹作品和作者。(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是馬克
48、83;吐溫的著名作品之一。馬克·吐溫是19世紀美國的現實主義作家、著名演說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課本上標畫出文中出現的人物。(薩契爾太太、波莉阿姨、湯姆、貝奇、哈克、道格拉斯寡婦、薩契爾法官、印江·喬埃及鎮上的人們。)2.快速瀏覽課文,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選段講述的是湯姆和貝奇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的故事。先講述薩契爾太太和波莉阿姨悲痛絕望的心情,再描述湯姆、貝奇回來后村里歡樂的場景。先悲后喜,充滿了喜劇氣氛。接著通過湯姆的講述,介紹他和貝奇在洞中
49、的歷險經過。最后講述湯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貝奇,從薩契爾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印江·喬埃被困洞中。)三、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1.出示讀書要求: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小組內交流)2.匯報交流成果。(1)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 (結合具體的內容來說:他是個樂觀勇敢的孩子,當他們在山洞中迷路,貝奇絕望時,他三次探路,最終找到通道;他是個足智多謀的孩子,在迷路的情況下利用風箏線探路;他是個有愛心的孩子,恢復后立即看望朋友哈克;他是個頑皮的孩子,講述歷險過程時,還不忘大肆渲染一番;他是個喜歡冒險的孩子,當有人問他是否還想再到洞里去時,他說自己不會在意的。
50、)(2)說說這個片段中你感覺精彩的地方。引導學生關注表達的特點。如細節描寫傳神:薩契爾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絕望狀態和湯姆講述自己的歷險過程時的語言,都細膩地表現出了人物的心情與性格;側面烘托:村里的居民的表現,有力地襯托出湯姆的冒險精神與勇敢機智;幽默:如村里的居民略顯失常的表現沒有穿戴整齊,瘋狂地大嚷大叫,一陣又一陣的歡呼,摟著那兩個得救的孩子,和他們親吻等。(3)摘抄你認為精彩的語段。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湯姆·索亞這個男孩的特點,他的聰明、調皮、有正義感、有冒險精神湯姆是個多種角色的復合,他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格特征,也許還有你的影子。請同學們課下閱讀湯姆
51、·索亞歷險記。2.查找資料,了解作家馬克·吐溫;閱讀小說,標記好你認為最有趣的段落,結合對湯姆的認識寫一篇心得體會,也可以摘錄精彩句段,準備參加班級讀書會。板書設計 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教學反思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快地融入文章,深入閱讀。2.以問題為導向,采用自主閱讀、交流體會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及側面描寫,感悟人物形象。 口語交際:同讀一本書教學目標1.圍繞同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收獲。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3.聽人說話要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有條理地進
52、行表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2.導入新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同讀一本書,不同的讀者,心得體會也可能不一樣。今天讓我們一起開展班級讀書會,圍繞同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的收獲。二、明確交際要求。1.讀教科書,說說這次口語交際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開展班級讀書會,圍繞同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收獲。)2. 互相交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可以選擇哪些方面的內容來講。(這本書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怎樣評價主人公?你對哪個人物印象最深?為什么?有沒有什么地方讓你覺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沒有完
53、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情節?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書,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故事的結局你喜歡嗎?如果你來寫這個故事,你會怎么寫?)3.小組交流:本次口語交際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引用原文說明觀點,使觀點更有說服力。分辨別人的觀點是否有道理,講的理由是否充分。)三、互動交流,匯報心得。1.選定主題。(選擇一個主題交流讀書心得)2.交流讀書心得的基本要求。(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觀點時要以內容為依據,從書中找出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要勇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哪怕你的想法與大多數人都不一樣。)3.組內交流:根據選定的主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和同
54、學討論:在交流讀書心得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什么?4.評議誰最棒。小組評議,看同學說的是否符合要求,能否說服別人。根據每個同學的表現說說誰是最佳分享者。5.上臺交流,分享收獲。小組內選定代表,上臺交流讀書心得。四、欣賞范例。示例:夏洛的網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倉里,快樂地生活著一群小動物,其中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摯的友誼。然而,一個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倉的平靜,威爾伯未來的命運竟然是成為熏肉火腿。作為一只豬,悲痛絕望的威爾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運。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卻說:“我一定會救你的。”不起眼的蜘蛛居然說它可以救一只豬,一開始我也不信,但看著看著,我終于相信了
55、夏洛,因為夏洛真的實現了它的諾言!它用它的網織出了“王牌豬”“了不起”和“謙卑”這幾個字。這幾個字改變了小豬威爾伯的命運。然而蜘蛛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多么感人的故事啊!我跟很多人一樣,平時特別討厭蜘蛛,但看了這個故事后,我就不那么討厭蜘蛛了。蜘蛛夏洛說過:“你一直是我的朋友,我為了救你而死去,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為你結網,因為我喜歡你。再說,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啊?我們出生,我們活上一陣子,我們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著捕捉和吃蒼蠅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你,也許可以提升一點我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人活著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是的,它渺小、瘦弱,但它有一個寬大的胸懷和一顆善良的心。它
56、為了不讓威爾伯成為熏肉火腿,那么努力,那么勇敢,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夏洛這種高貴的品質讓人感動、讓人敬佩。示例:讀了夏洛的網,我心潮澎湃。這本書主要寫了小女孩弗恩救下了一只小豬,并給他取名威爾伯,當她把威爾伯養到父母不再同意養時,威爾伯就被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倉里。在那里,小豬威爾伯與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當夏洛知道威爾伯的命運將是成為熏肉火腿時,義無反顧地編織出被人類視為奇跡的文字,救下了小豬。從此,威爾伯有了一個安享天年的未來,但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為了小豬,夏洛奉獻了太多太多。當威爾伯孤單時,是夏洛陪伴它一起走過了無數個漫長、難熬的黑夜,給威爾伯帶來了快樂;當威爾伯面臨被宰殺的命運時,還是夏洛,用愛編織了大網,拯救了小豬至今我依然記得夏洛在臨死前編織的“謙卑”二字,它們正是贊美夏洛的語言。五、小結。辦一期讀書交流會。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同讀一本書內容教學反思 1.本次口語交際主要以學生的表達為主,重視學生之間的互評,讓學生在評價中改進表達,使表達更流暢、更有條理。2.教師列舉各類話題,拓展學生思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復習課堂筆記試題及答案
- 無障礙欄桿施工方案設計
- 商超貨架防水施工方案
- 2024較難項目管理試題及答案
- 協會 日常運營方案范本
- 2024年微生物檢驗的科技趨勢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復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國內經濟政策的比較試題及答案
- Explore核心農業技術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國際金融市場試題及答案
- 20xx老舊樓加裝電梯方案計劃(含詳細預算清單)
- 北京中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復習題庫
- 偏航閘及閘片更換作業指導書
- 公務員面試題型思路及例題答案解析
- 婚介會員登記表
- 瑪麗艷--美的觀念(課堂PPT)
- 施工現場日周月安全檢查記錄表
- 板材生產線的張力控制和負荷平衡控制
- 熒光光譜知識
- 世界各國鋼材牌號對照表
- 計算機網絡基礎-----IP地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