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10年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10年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3分)下列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A彈劾/彈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責難/多難興邦B鮮活/寡廉鮮恥 泊位/淡泊明志 葉韻/一葉知秋C大度/審時度勢 長進/身無長物 解放/渾身解數D參差/捫參歷井 披靡/風靡一時 畜牧/六畜興旺2(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A司機張師傅冒著生命的危險解救乘客的事情,一經新聞媒體報道,就被傳得滿城風雨,感動了無數市民。B近年來,在種種災害面前,各級政府防患未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力爭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C這些“環保老人”利用晨練的機會,把游客丟棄在景點的垃圾信

2、手拈來,集中帶到山下,分類處理。D“生命的價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長度,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獲取”院士的一番話入木三分,讓我們深受教育。3(4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鏈式反應”過程的三個關鍵詞語。科學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復雜的碳鏈式反應。當水流從空氣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蝕石灰巖時,持續不斷的吸碳過程就開始了。接著,在巖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攜帶著大量碳酸氫根,隨著自然界的水循環輾轉奔向江河湖海。此時,浮游植物體內的“食物加工廠”在急切地“找米下鍋”,它們驚喜地發現,只要分泌一種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劑,對水中的碳酸氫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終

3、,光合作用將大量隨波逐流的碳轉化成有機碳,封存于水生植物體內。 、 、 。4(5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丹麥國家館,有一尊“小美人魚”銅像。(1)“小美人魚”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 (2)請以“小美人魚”的口吻寫一段不超過30個字的話,表達對上海世博會的祝愿或贊美。 。二、文言文閱讀(19分)5(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歐陽修 慶歷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來自吳興,出其哭內之詩而悲曰:“吾妻謝氏亡矣。”丐我以銘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歲中,書七八至,未嘗不以謝氏銘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賓客諱濤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為時聞人,而世顯榮。謝氏生于盛族,

4、年二十以歸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殮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然謝氏怡然處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飲食器皿,雖不及豐侈,而必精以旨;其衣無故新,而浣濯縫紉必潔以完;所至官舍雖卑陋,而庭宇灑掃必肅以嚴;其平居語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窮于世久矣,其出而幸與賢士大夫游而樂,入則見吾妻之怡怡而忘其憂。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嘗與士大夫語,謝氏多從戶屏竊聽之,間則盡能商榷其人才能賢否,及時事之得失,皆有條理。吾官吳興,或自外醉而歸,必問曰:今日孰與飲而樂乎?聞其賢者也則悅;否,則嘆曰:君所交皆一時賢雋,今與是人飲而歡邪?是歲南方旱,仰見飛蝗而嘆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盜賊暴起于江淮,

5、而天旱且蝗如此。我為婦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貧而不困者,其性識明而知道理多類此。嗚呼!其生也迫吾之貧,而歿也又無以厚焉,謂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為可貴;歿而得此,庶幾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請銘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銘?(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二十以歸吾歸:出嫁B其平居語言容止容止:形貌C謂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顯D庶幾以慰其魂庶幾:希望(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梅圣俞夫婦情深的一組是 出其哭內之詩而悲其衣無故新,而浣濯縫紉必潔以完入則見吾妻之怡怡而忘其憂聞其賢者也則悅我為婦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且其平生尤知文章為可貴ABCD(

6、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請求好友歐陽修為她寫墓志銘,后來在給歐陽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謝氏出身于名門望族,但安貧樂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關心丈夫與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實的賢內助。C西兵進攻江淮地區,隨后又相繼發生旱災、蝗災,謝氏仰天長嘆,憂心忡忡,可見她關注百姓疾苦。D謝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時不時和梅圣俞探討來訪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講得頭頭是道。(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殮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 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君所交皆一時賢雋,今與是人飲而歡邪? 。三、古詩詞鑒賞(10分)6(

7、10分)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魏二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1)找出詩中點明送別季節的詞語。由送別季節可以聯想到柳永雨霖鈴中直抒離別之情的哪兩個句子? (2)一、二兩句詩中“醉別”、“江風引雨”表達了惜別深情,請作簡要說明。 (3)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請作具體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7(8分)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不見復關,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詩經衛風氓)(2)故木受繩則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荀子勸學)(3)詩云:“ ,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戰國

8、策秦策)(4)奇文共欣賞, 。(陶淵明移居)(5)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6)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3分)8(23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小題。溜 索阿 城 一個鐘頭之前就聽到這隱隱悶雷,初不在意。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領隊也只懶懶說是怒江,要過溜索了。不由捏緊了心,準備一睹氣貫滇西的怒江,卻不料轉出山口,依然是悶悶的雷。見前邊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馬向前。行到岸邊,抽一口氣,腿子抖起來,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動半步。萬丈絕壁垂直而下,馱隊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

9、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一派森氣。俯望怒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 領隊穩穩坐在馬上,笑一笑。那馬平時并不覺得雄壯,此時卻靜立如偉人,晃一晃頭,鬃飄起來。牛鈴如擊在心上,一步一響,馱隊向橫在峽上的一根索子顫顫移去。那索似有千鈞之力,扯住兩岸石壁,誰也動彈不得。 領隊下馬,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動不動。領隊瞟一眼漢子們,一個精瘦短小的漢子站起來,走到索前,從索頭扯出一個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躍,腿已入套。腳一用力,飛身離岸,嗖地一下小過去,卻發現他腰上還牽一根繩,一端在索頭,另一端如帶一縷黑煙,彎彎劃過峽谷。一只大鷹在瘦小漢子身下十余丈處移來移去,翅膀尖上幾根羽毛在風中抖。再看時,瘦

10、小漢子已到索子向上彎的地方,悄沒聲地反著手倒手拔索,橫在索下的繩也一抖一抖地長出去。 大家正睜眼望,對岸一個黑點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個長音飄過來,繩子抖了幾抖。三條漢子站起來,拍拍屁股,三條漢子一個一個小過去。領隊啞聲問道:“可還歇?”余下的漢子漫聲應道:“不消。”紛紛走到牛隊里卸馱子。 牛早臥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兩個漢子拽起一條牛,罵著趕到索頭。那牛軟下去,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漢子們縛了它的四蹄,掛在角框上,又將繩扣住框,發一聲喊,猛力一推。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撒泄。過了索子一多半,那邊的漢子用力飛快地收繩,牛倒垂著,升到對岸。這邊的牛都哀哀

11、地叫著,漢子們并不理會,仍一頭一頭推過去。之后是運馱子,就玩一般了。這邊的漢子們也一個接一個飛身小過去。 我戰戰兢兢跨上角框,領隊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覺耳邊生風,僵著脖頸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覺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這索由十幾股竹皮扭絞而成,磨得賽刀。手劃出血來,黏黏的反倒抓得緊。手一松開,撕得鉆心一疼,不及多想,趕緊倒上去抓住。猛地耳邊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腳底板!”方才覺出已到索頭。慎慎地下來,腿子抖得站不住,腳倒像生下來第一遭知道世界上還有土地,親親熱熱跺幾下。 猛聽得空中一聲忽哨,尖得直入腦髓。回身卻見領隊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走到漢子們跟

12、前。牛終于又上了馱,鈴鐺朗郎響著,似是急急地要離開這里。上得馬上,才覺出一身黏汗,風吹得身子抖起來。順風出一口長氣,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選自阿城精選集,有刪改)(1)文中畫線部分描寫了峽谷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 (2)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各有什么作用? (3)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 (4)本文寫了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5分)9(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題。談靜朱光潛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于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自然界事物感動我

13、的感官和心靈。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感受;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顏,同一和聲,而各個人所見到的美與和的程度又隨天資境遇而不同。比方路邊一棵蒼松,你只覺得可以砍來造船;我覺得可以讓人納涼;他也許說它很宜于入畫,或者說是高風亮節的象征。反應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強有弱。世間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偉大的創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強烈。比方詩人和美術家,你見不到的東西他能見到,你聞不到的東西他能聞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請伯牙向他彈琴,他也只聯想到棉匠彈棉花。感受也可以說是“領略”,不過領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

14、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 能處處領略到趣味的人決不至于岑寂,也決不至于煩悶。“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種絕美的境界。姑且閉目一思索,假想這半畝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這首詩比擬人生苦樂多么愜當!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為他們的“半畝方塘”中沒有天光云影,沒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便是領略得的趣味。 領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資,一半也由于修養。大約靜中比較容易見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條定律說:兩物不能同時并存于同一空間。這個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說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所謂“靜”,便是指心界的空靈,不是指物界

15、的沉寂,物界永遠不沉寂的。心境愈空靈,愈不覺得物界沉寂,或者還可以進一步說,心界愈空靈,也愈不覺得物界喧嘈。習靜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學佛家靜坐參禪。靜與閑也不同。許多閑人不必都能領略靜中趣味,而能領略靜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閑。在百忙中,在塵市喧嚷中,偶然丟開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驀然似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懂得這一句詩,便就懂得我所謂靜趣。(選自朱光潛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刪改)(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一個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見到“美”與“和”,天賦的高低具有

16、決定作用。B感受是一種被動的過程,也就是領略,它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尋出趣味。C一個人陷入岑寂和煩悶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夠空靈而造成的。D不同的感受角度決定了有人認為蒼松宜于入畫,有人認為蒼松可以造船。(2)文章題目為“談靜”,但最后一段才寫到“靜”,請簡要說明全文的思路。 (3)作者所說“靜趣”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說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靜趣”了? 。七、作文題(70分)10(70分)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附加

17、題: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0分)11用斜線“/”給下面畫線的文言文斷句。(限6處) 歐陽修嘗慨七略四部,目存書亡,以謂其人之不幸。蓋傷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讀史漢之書,而察徐廣、裴駰、服虔、應劭諸家之注釋,其間不得遷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專門之攻習猶未達古人之精微況泛覽所及愛憎由己耶夫不傳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傳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與愛憎不齊之數。(節選自文史通義)12“四部”是我國古代圖書的分類名稱,通常指哪四類? 。13文史通義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學者? 。附加題:二、名著閱讀題(15分)14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A阿Q正傳中,阿Q為了革命,用磚砸開了靜修庵,砸了庵里“皇帝萬歲

18、萬萬歲”的龍牌,并順手拿走了觀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爐B女神湘累中,屈原在洞庭湖上說:“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創造,自由地表現我自己”作者借此表現了五四個性解放精神C在邊城的結尾部分,儺送出走了,白塔傾圮了,老船夫也死了,老馬兵覺得自己卻成了翠翠“這孤雛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D哈姆萊特中所寫的哈姆萊特、雷歐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復仇的舉動,既是為了各自故去的父親,也是為了爭得騎士榮譽E紅樓夢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所見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慘命運15簡答題(1)老人與海中,圣地亞哥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結合人物形象,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三國演義“官渡之戰”中“許攸投奔曹操”這一情節,表現了曹操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附加題: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16概括分析題 在健康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不能以剝奪農村為手段來發展自己。因為城市并不必然代表先進,農村更不意味著落后。工業區邊界的推進和農田的退縮并非天然正當的。如果單純依據經濟效率,則自然用地必然比不上農用地,而農用地又必然比不上工業和城市用地。但這不是城市無止境地侵蝕農村的理由。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農村的價值會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增加。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實現了現代化的農村,是現代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園。城市的生活節奏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