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限時規范訓練:專題03第3講《變異、育種與進化》(含詳解)_第1頁
高考生物二輪限時規范訓練:專題03第3講《變異、育種與進化》(含詳解)_第2頁
高考生物二輪限時規范訓練:專題03第3講《變異、育種與進化》(含詳解)_第3頁
高考生物二輪限時規范訓練:專題03第3講《變異、育種與進化》(含詳解)_第4頁
高考生物二輪限時規范訓練:專題03第3講《變異、育種與進化》(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限時規范訓練 練思維練規范練就考場滿分一、選擇題1廣東汕頭一模)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染色體結構變異可能發生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B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A基因既可突變成a基因,也可突變成B基因C基因重組是定向的,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D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解析: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都可能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A正確;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但突變后只能變成其等位基因,不會變成控制其他性狀的基因,B錯誤;基因重組是隨機的,可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時期),C錯誤;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D錯誤。答案:A2一只突變型

2、的雌果蠅與一只野生型雄果蠅交配后,產生的F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為21,且雌雄個體之比也為21,這個結果從遺傳學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釋的是()A該突變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雌雄配子致死B該突變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C該突變為X染色體隱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DX染色體片段發生缺失可導致突變型,且缺失會導致雌配子致死解析:突變型雌果蠅的后代中雄性有1/2死亡,說明該雌性果蠅為雜合子。如果該突變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相關基因用D、d表示,則子代為1XDXd(突變型)1XdXd(野生型)1XDY(死亡)1XdY(野生型),B

3、項符合題意。若X染色體片段發生缺失可導致突變型,且缺失會導致雌配子致死,則子代中會出現一種表現型,且不會引起雌雄個體數量的差異。答案:B3科研人員發現某水稻品種發生突變,產生了新基因SW1,其表達產物能使植株內赤霉素含量下降,從而降低植株高度。將該品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獲得了后代“IR8水稻”,既高產又抗倒伏。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在育種時,科研人員無法讓水稻產生定向突變,這體現了基因突變的低頻性B進行“IR8水稻”的育種時,應用的原理是基因突變C“IR8水稻”擁有抗倒伏的性狀,根本原因是體內赤霉素含量較低影響植株的生長DSW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狀解析:在育種時,科研人員

4、無法讓水稻產生定向突變,這體現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A項錯誤;選取新發現的某水稻突變品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獲得了既高產又抗倒伏的后代“IR8水稻”,該育種過程屬于雜交育種,其原理是基因重組,B項錯誤;“IR8水稻”擁有抗倒伏的性狀,直接原因是體內赤霉素含量較低影響植株的生長,而根本原因是細胞內SW1基因的存在,其表達產物能使植株內赤霉素含量下降,從而降低植株高度,C項錯誤;SW1基因的表達產物能使植株內赤霉素含量下降,可推測該表達產物可能是一種酶,由此說明SW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狀,D項正確。答案:D4廣西柳州模擬)關于幾種育種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多倍體育種中,常用

5、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B單倍體育種中,常先篩選F1的花粉再進行花藥離體培養C誘變育種中,獲得的突變體多數表現出優良性狀D雜交育種中,用于大田生產的優良品種都是純合子解析:多倍體育種中,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A正確;單倍體育種中,取F1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后,根據性狀篩選植株,B錯誤;誘變育種中,獲得的突變體少數表現出優良性狀,C錯誤;雜交育種中,雜交水稻用于大田生產的優良品種部分是雜合子,D錯誤。答案:A5基因流指的是遺傳物質在種間和種內群體間的傳遞和交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種群之間的基因流被地理隔離所阻斷是形成新物種的

6、唯一途徑B基因流發生的時間和發生的強度將會顯著影響物種形成的概率C不同物種間的基因流可以極大地豐富自然界生物多樣化的程度D由于地理隔離阻止種內群體基因流可以導致生殖隔離逐漸形成解析:有些新物種形成可以不經過地理隔離而直接達到生殖隔離,如植物由于高山氣候而形成的多倍體,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故基因流發生的時間和發生的強度將會顯著影響物種形成的概率,B正確;不同物種間的基因流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C正確;長時間的地理隔離阻止種內群體基因流可以導致生殖隔離逐漸形成,進而形成新物種,D正確。答案:A6湖南益陽模擬)苯丙酮尿癥(PKU)是人體內缺少苯丙氨酸羥化酶(酶)導致的苯丙酮酸積

7、累,進而對嬰兒神經系統發育造成影響而出現智力低下。某人群中致病基因頻率為1/100,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如圖是PKU的發病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KU是基因突變的結果,這種不利突變不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父母正常而子代患PKU是兩親代致病基因發生基因重組的結果CPKU嬰兒時期禁食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可保證身體和智力正常發育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與人群中某正常人結婚,其子代患病概率為1/202解析:PKU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基因突變為進化提供原材料,A錯誤;父母正常而子代患PKU,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說明兩親本都是該病的攜帶者,子代患病是性狀分離現象,不是基因重組的結果,B錯誤

8、;苯丙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是身體和智力正常發育必不可少的,C錯誤;某人群中致病基因頻率為1/100,則正常人中是攜帶者的概率是Aa/(AAAa)(2×99/100×1/100)/(2×99/100×1/10099/100×99/100)2/101,所以基因型Aa的個體與人群中某正常人結婚的子代患病概率為1/4×2/1011/202。答案:D7吉林延邊模擬)某一雌性果蠅X染色體組成如圖甲,有一隱性致死基因g位于甲圖中的染色體上的某處,但不知其確切位置,經雜交后,統計此雌果蠅產下的1 000個雄性子代,其基因型如表乙(為簡單起見,只考慮

9、一次交叉互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基因型abcdefabcdeFabcdEFabcDEFABCdefABcdefAbcdef數量(個)750602030704030 表乙A根據所給數據分析,g基因位于C、D之間B交叉互換發生在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染色體變異C圖甲所示的基因中,最容易發生交叉互換的位置在C基因之后D在不考慮交叉互換的情況下,該雌果蠅與某雄果蠅雜交,子代雌雄比例為21解析:據圖甲可知A、B、C、D、E、F位于一條染色體上,a、b、c、d、e、f位于其同源染色體的另一條染色體上,據圖乙可知表現型abcdef是沒有發生交叉互換產生的,其他基因型是發生了交叉互換產生的,A與a發生交

10、叉互換,AB與ab發生交叉互換,ABC與abc發生交叉互換,ABCD與abcd發生交叉互換,但沒有產生ABCDef的配子,所以g基因位于C、D之間,A項正確;交叉互換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基因重組,B項錯誤;據圖乙可知基因型ABCdef較其他發生了交叉互換后產生的數量多,所以最容易發生交叉互換的位置在C基因之后,C項正確;因隱性致死基因g位于甲圖中的染色體上的某處,在不考慮交叉互換的情況下,該雌果蠅XABCgDEFXabcGdef與某雄果蠅X_ _ _G_ _ _Y雜交,子代中XABCgDEFY隱性致死,故子代雌雄比例為21,D項正確。答案:B8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

11、酸含量,而芥酸會降低菜籽油的品質。研究人員擬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種(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種(GGRR),育種過程如下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誘發基因突變,其優點是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B過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可以克服物種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C過程與過程操作順序互換,對育種結果沒有影響D若要縮短育種年限,在過程后可進行單倍體育種解析:分析題圖,過程誘發基因突變,其優點是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A正確;過程導入油菜原本不存在的基因R,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優點是克服物種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B正確;過程與過程操作順序互換的話,無法得到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種(GGRR),對育種結

12、果有影響,C錯誤;利用單倍體育種可以明顯縮短育種年限,D正確。答案:C9等位基因(A/a)位于某種昆蟲的常染色體上,該種昆蟲的一個數量非常大的種群在進化過程中,a基因的頻率與基因型頻率之間的關系如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分別代表AA、Aa、aa的頻率B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的因素有突變、選擇、遷入和遷出等CA基因控制的性狀表現類型更適應環境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發生定向改變解析:分析圖中曲線可知,曲線隨a基因頻率的增大而下降,對應AA基因型的頻率變化,同理,曲線、分別代表aa、Aa的基因型頻率,A錯誤;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的因素有突變、選擇、遷入和遷出等,B正確;由曲線可知

13、a基因控制的性狀表現類型更適應環境,C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D錯誤。答案:B10下圖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了新物種形成的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C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短時間內會導致生殖隔離D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解析: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A錯誤;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可以擴大基因庫的差異,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B正確;B表示地理隔離,長期的地理隔離可能導致生殖隔離,C錯誤;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或

14、產生的后代不育,D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11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體上),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果蠅的遺傳物質是_,若要測定果蠅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需要測定果蠅的_條染色體。(2)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交配,子代出現一只白眼雌果蠅,推測可能發生的變異類型為_。某同學想用顯微鏡觀察進一步確定該白眼雌果蠅的變異類型,你認為是否可行_?如果可行,推測觀察結果和結論;如果不可行,請說明理由_。解析:(1)果蠅屬于真核生物,其遺傳物質是DNA,若要測定果蠅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需要測定果蠅3條常染色體,1條X染色體和1條Y染色體,共5條染色體的序列。(2)

15、基因型為XbXb的白眼雌果蠅和基因型為XBY的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雌果蠅的基因型是XBXb,表現為紅眼,如果出現白眼雌果蠅,該果蠅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多由基因突變引起)、XbX(缺失B基因所在的序列,由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XbXbY(多一條Y染色體,果蠅仍表現為雌性,由染色體數目變異引起)。可以使用顯微鏡觀察進一步確定該白眼雌果蠅的變異類型,用顯微鏡觀察時,若染色體無異常,則該變異類型為基因突變;若染色體有異常,則該變異類型為染色體變異。答案:(1)DNA5(2)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可行用顯微鏡觀察,若染色體無異常,則該變異類型為基因突變;若染色體有異常,則該變異類型為染色體變異12福建

16、四地六校聯考)大豆的高產(A)和低產(a)、抗病(B)和不抗病(b)是兩對獨立遺傳的相對性狀。科研人員欲以低產不抗病大豆(甲)為材料,培育能穩定遺傳的高產抗病大豆?,F進行如下實驗:過程一:將甲種子經紫外線照射后種植,在后代中獲得高產不抗病植株(乙)和低產抗病植株(丙)。過程二:將乙與丙雜交,子一代中出現高產抗病、高產不抗病、低產抗病、低產不抗病四種植株。過程三:選取子一代中高產抗病植株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后篩選出純合的高產抗病大豆植株。(1)過程一依據的原理是_,該技術的優點是_。(2)過程二的育種方式為_,子一代中出現高產抗病、高產不抗病、低產抗病、低產不抗病植株的

17、比例為:_。(3)過程三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解析:(1)過程一是誘變育種,原理主要是基因突變。誘變育種的優點是提高突變率,縮短育種進程。(2)乙與丙雜交叫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產生的高產不抗病植株乙基因型為Aabb、低產抗病植株丙基因型為aaBb,二者雜交,子一代中出現高產抗病、高產不抗病、低產抗病、低產不抗病植株的比例為1111。(3)過程三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加倍。答案:(1)基因突變提高突變率,縮短育種進程(2)雜交育種1111(3)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加倍13設小麥的高產與低產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為高產,Aa為中產,aa為低產。小麥抗銹病(B)對不

18、抗銹病(b)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以高產不抗銹病與低產抗銹病兩個純種品系為親本培育高產抗銹病小麥品種的過程圖。試回答:(1)通過步驟獲得的高產抗銹病小麥品種基因型有_種。(2)步驟是_,步驟中最常用的藥劑是_。(3)基因重組發生在圖中的_(填步驟代號)。(4)經步驟(人工誘變)處理獲得的小麥品種不一定是高產抗病類型,這是因為誘發突變具有_,而且突變頻率_。(5)與“”途徑相比,通過“”途徑育種具有能夠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優點,這是因為_;已知小麥是兩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種,第二年春夏季開花、結果),則通過“”途徑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小麥植株至

19、少需要_年。解析:(1)圖中步驟“”為雜交育種,通過方法獲得的高產抗銹病小麥品種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兩種。(2)步驟“”為單倍體育種,過程是花藥離體培養,過程中最常用的藥劑是秋水仙素,其作用是使染色體數目加倍。(3)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圖中步驟都發生過減數分裂。(4)基因突變具有多方向性,且突變頻率很低,因此人工誘變不一定獲得高產抗病類型。(5)與雜交育種相比,單倍體育種獲得的植株一定是純合子,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因而能夠明顯縮短育種年限;根據題意,AAbb×aaBB,第二年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種子,第二年秋冬季播種,第三年春季開花時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經秋水仙素處理即可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小麥植株。答案:(1)2(2)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3)(4)多方向性很低(5)通過單倍體育種獲得的植株一定是純合子(能穩定遺傳或不發生性狀分離)314下圖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概念圖,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中指_,是導致的內因,包括生物的突變和_,它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