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一輪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課件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_第1頁
2012高考地理一輪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課件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_第2頁
2012高考地理一輪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課件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_第3頁
2012高考地理一輪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課件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_第4頁
2012高考地理一輪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課件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講自然界的水循環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2講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7.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發布,國家將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增加“三農”投入。這是新世紀以來連續第7個關注“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但是我國農業生產面臨著種種困境,圖甲為“我國東部地區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線分布圖”,圖乙為“某年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國總量百分比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地形區是_,分析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 (2)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

2、是_,試用水循環的觀點解釋說明。 (3)A地降水的<a name=baidusnap0></a>季節</B>分配特點對當地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有哪些?_。 (4)圖乙中人地矛盾突出的是_地區,并說出判斷的理由。 【解析】第(1)題,此地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大,可以從鋒面雨帶推移和地形兩個角度來考慮。第(2)題,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小,水循環不活躍的地區水資源缺乏。第(3)題,降水對農業的不利影響主要是旱、澇兩個方面。第(4)題,人地矛盾主要表現為人口與水、耕地之間的矛盾。 【答案】(1)東南丘陵春季我國雨帶推移到此地,降水豐沛

3、;東南季風受到地形阻擋,形成了地形雨。(2)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原因:我國南方和東部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量豐富,水循環活躍,水資源豐富;西部和北方相反。(3)春旱、夏澇(4)黃淮海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少。 1. 把海水運動知識與大氣、板塊、新能源開發等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學科內綜合命題也是重要方向。 2. 以洋流分布圖及其他資料為基礎,結合具體區域,考查洋流對氣候、海洋生物、海上航行、港口建設、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影響。 1. 副熱帶海區、副極地海區、環南極大陸海區和北印度洋海區等洋流名稱及分布規律。 2. 理解洋流對氣候、漁場、航海、海洋污染等的影響。 考向預測 考綱展

4、示 高低低高風海密度補償盛行風地轉偏向力反氣旋 ?順?逆?氣旋?逆?西風漂流 ?逆?順?增溫增濕?降溫減濕 ?擴大加快 世界洋流的分布 讀“印度洋西北部海域上升流的形成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示區域所示季節</B>為_季,依據是_。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洋流A的成因并說明它對索馬里半島沿岸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 (3)對比分析該季節</B>B、C兩地氣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C B 成因 氣候特征 地區 【解析】第(1)題,圖示北印度洋海區洋流自西向東流,為夏季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第(2)題,洋流A為補償北印度洋的洋流而形成。第(3)題,見表格。 【答案】

5、(1)夏圖示區域此時盛行西南季風(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2)成因:夏季西南季風使表層海水離開海岸,底層海水上升補充,形成寒流。影響:降溫減濕,形成荒漠景觀。(3) 位于山地的西南季風迎風坡 高溫多雨 C 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炎熱干燥 B 成因 氣候特征 地區 世界洋流分布 大陸東岸或大洋西岸:寒流 大陸西岸或大洋東岸:暖流 大陸東岸或大洋西岸:暖流 大陸西岸或大洋東岸:寒流 組成環流 的洋流性 質 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 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 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 環流方向 北半球高緯度海區 中低緯海區 分布海區 副極地大洋環流 副熱帶大洋環流 名稱 南印 度洋 北印 度洋 印度

6、洋 南大 西洋 北大 西洋 大西洋 南太 平洋 北太 平洋 太平洋 副極地大洋環流 副熱帶大洋環流 名稱 【規律方法】 形象記憶洋流的分布規律 一要理解它們的成因,可結合所學的風帶知識加以理解;二可采用想象法,利用一個“無意義”的分數式“8/0”聯想記憶:中間分數線為赤道,分子“8”,按筆順代表北半球大洋環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筆順代表南半球大洋環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緯度沒有形成環流)。如圖所示: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讀2月某大洋表面海水等溫線分布圖,回答(1)(4)題。 (1)圖中代表的是下列漁場中的() A. 北海道漁場B. 秘魯漁場 C. 北海漁場 D. 紐芬蘭漁場 * 1.

7、 以圖表形式考查水體的相互關系及河流的補給類型。 2. 以大型工程或熱點事件,如跨流域調水、城市建設等為背景,考查水循環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 以區域圖、水資源分布及利用圖表切入,考查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4. 結合現實中有關水資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措施。 1.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2.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3. 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 4. 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 5. 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考向預測 考綱展示 海洋陸地大氣海陸間豐富 貧乏亞南美大洋數量 ?質量?修建水庫?節水 水體

8、的相互關系和河流的補給類型 (2010?煙臺一模改編)讀“我國東北地區某河流流量補給示意圖”,回答下題。 1. 圖中數碼表示的河流補給類型分別是: _;_; _;_。 1.【解析】由題干提示為我國東北地區某河流流量補給示意圖,全年補給穩定是地下水補給;在春季,是積雪融水補給;對應東北的雨季時間,是雨水補給。出現在枯水季節</B>,應為湖泊水補給。 【答案】地下水補給積雪融水補給雨水補給湖泊水補給 2. 此河流上游流域發生了某種地理事件,導致該河下游流量過程發生變化(如下圖),此地理事件不可能是() A. 湖泊縮減B. 城市化 C. 修建水庫 D. 森林破壞 2.C【解析】從流量過程

9、曲線可以看出:事件發生前的流量過程曲線變化比較平穩,而事件發生后的流量過程曲線較陡,變化較大。說明該事件發生后,對此河流流量的調節作用減弱,修建水庫會對河流起到調節作用,從而使流量過程曲線更為平穩,因此不可能是修建水庫。其他各個選項均可能造成圖示現象。 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及在我國的分布 河流因其流經地區的氣候、地形等條件存在差異,其補給類型和特點也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比較如下: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區 氣溫 夏季汛期,冬季封凍,有斷流現象 永久性積 雪和冰川 融水 東北地區 春季 氣溫 春季積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季節</B>性積 雪融水 普遍,尤以東 部季風區最 典型 降雨 熱帶雨林氣候

10、區,全年汛期;地中海氣候區,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風氣候區,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 雨水 我國典 型地區 主要影 響因素 徑流量的季節</B> 變化示意圖 徑流變 化規律 河流補 給水源 普遍 地下水 位高低 補給穩定可靠,且與河水互補 地下水 普遍 湖泊蓄 水量 在河流源頭,調節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減河川洪峰,枯水期補給河流 湖泊水 【規律方法】 河流的補給類型的分析 (1)依河流所在的地區判斷:我國東部季風區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云貴高原區地下水補給較多;東北地區的河流有季節</B>性積雪融水和雨水補給。 (2)依

11、據徑流變化過程判斷:雨水補給,徑流變化較大,與降水變化一致;冰川融水補給決定于氣溫,徑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補給的河流,徑流平穩而可靠;湖泊對徑流具有調節作用,使徑流變化較?。淮杭居忻黠@春汛的則為季節</B>性積雪融水補給。 水循環的過程、意義及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 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亞內陸,乘船可欣賞到擁有上百萬年歷史的峽谷、懸崖、寶藍色礁湖和一望無垠的紅樹林,曾一度成為世界重要游輪度假線路。但近年來由于干旱持續發生,墨累河水量不斷減少,河流水位急劇下降,其又成為“最受傷的大河”之一。 材料二:如下圖。 (1)墨累河日漸枯萎的原因與材料二圖中_(填序號)

12、環節有關。圖示水循環類型屬于_。 (2)據材料一圖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_補給,為什么? (3)材料二圖中水循環各環節中,最容易受人類影響的是_(填序號),人類的哪些活動會使減少? 【解析】本題以澳大利亞墨累河水量減少為背景材料,綜合考查水圈和水循環的相應知識。第(1)題,墨累河日漸枯萎是由于大旱天氣,從根本原因上說,是海洋水汽輸送不夠,讀圖可知應為水汽輸送,圖中水循環為海陸間循環。第(2)題,澳大利亞由于緯度低,又沒有高山,故沒有冰川積雪,所以,墨累河缺少冰雪融水補給。第(3)題,水循環各環節中,最易受人類影響的是地表徑流。是地下徑流,破壞植被、城市化帶來的地面硬化等都會導致下滲減少,地下徑流

13、減少。 【答案】(1)海陸間循環(2)冰雪融水澳大利亞緯度低,又無高山。(3)破壞植被、城市化等。 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1. 水循環的類型及其作用 地球上的水主要集中在水圈中,部分存在于大氣圈、生物圈和巖石圈中,水循環就是指水在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主要環 節及示 意圖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間 陸地和陸地上空之間 海洋和陸地之間 發生 領域 海上內循環 陸地內循環 海陸間循環 類型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長江參與水循環的地表徑流,夏季風參與水循環的水汽輸送 典例 攜帶水量最大的水循環,是海陸間循環的近十倍 補給陸地水的水量很小 最重要

14、的類型,又稱大循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 特點 海上內循環 陸地內循環 海陸間循環 類型 2.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1)水利措施:修筑水庫、塘壩等攔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徑流,由于水面面積的擴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發。跨流域調水、擴大灌溉面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發量,使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農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細作、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能增加下滲,調節徑流,加大蒸發,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但是,圍湖造田則減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也減弱了湖泊水體對周圍地區氣候的調節作用。 此外保護濕地資源(沼澤)、植樹造林(綠色水庫)、保護草原(

15、綠色蓄水池)會產生有利的影響;反之,則會產生惡劣的后果。 水資源緊張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2010年3月22日,是第18個“世界水日”,聯合國將“世界水日”的主題定為:保障清潔水源,創造健康世界,意在強調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面臨著威脅。本周也是第23個“中國水周”,宣傳主題是“嚴格水資源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是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讀下圖和“江蘇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水資源利用情況對比表”,回答下列題。 4 000 1 352 1 754 26 1 780 寧夏 570 446 540 70 610 江蘇 萬元GDP 用水量 農田灌溉 畝均用水量 人均生產 用水量 人均生活 用水量 人均用 水量 省區 (1)根據上圖,簡要概括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并分別指出其主要原因。 (2)江蘇、寧夏兩省區在水資源利用結構上有哪些差異? (3)簡要分析寧夏的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比江蘇多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解析】第(1)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