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1頁
2016年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2頁
2016年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3頁
2016年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4頁
2016年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語文試卷寄語:同學們,新的學習又開始了。面對這份試卷,你盡管大膽答題,因為你獨特的體驗可能就是答案。在此,祝愿同學們有新的開始,有新的成績,有新的進步!只要你勇于面對困難,勇于探索,勇于挑戰,相信你一定能順利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和諧地與中考“握手”。加油吧!A卷(100分)一、語文漫步(25分) 1給下面這段文字中加點字注音并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5月4日春花爛漫,萬葉婆娑( ),溫家寶總理來到北京大學和莘莘學子一同歡度“五四”青年節。席間,一位學生zhàn( )墨寫下“仰望星空”,溫總理當即揮毫以“腳踏實地”應和( )。溫總理與

2、青年學生親切交談,勉勵他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大力hóng( )揚“五四”科學民主精神。(1) 婆娑( ) (2)應和( ) (3)zhàn( )墨 (4)hóng( )揚2找出下圖宣傳語和提示牌中的錯別字,并將修改后的漢字規范、美觀地書寫出來。(2分) 3、根據語境,依次填寫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在生活的土層下面,各種語言在躍動著:有些語言 ,像礦物;有些語言 ,像植物;有些語言 ,像動物。而最美的最有力量的語言是有靈魂的語言,它發源于以上三界。A、飽含汁液 晶瑩剔透 靈動飛揚 B、晶瑩剔透 飽含汁液 靈動飛揚 C、晶瑩剔透 靈動飛揚 飽含汁液 D、靈

3、動飛揚 飽含汁液 晶瑩剔透 4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想象的一句是(3分)(      )A.為什么我的眼里滿是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B.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江山,手指上沾了血和灰,手掌上沾了陰暗。C.我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我瞧見它那渾濁的胸膛,在夕陽下閃耀金光。 5. 某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楹聯應對活動,其中給出的一則上聯是:“品美文若飲甘露”,請你對出下聯。 (2分) 6、按原文默寫(共8分,每題1分)(1)然后我死了,         &#

4、160;              。(艾青我愛這土地)(2)入則無法家拂士,     。(3)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4)表現曹劌求見魯莊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 。(5)蒹葭蒼蒼,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6)從嫦娥奔月到“神十”順利升空,中國人民從未停止過飛天的夢想。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當懷著“ , ”(李白行路難(其一)的志向,奮發有為,報效祖國。(7)時代的進步,需要勞動來成就;夢想的實現

5、,需要勞動來完成。請寫出古詩詞中表現“勞動”的相連兩句: , 。(8)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蘇軾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 ?7根據情景把內容補充完整(3分)。今年岳陽樓景區推出的“背岳陽樓記,領免費門票”新春活動受到游客熱捧,大年初一至初十有近萬人“背”得岳陽樓免費門票。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背論語免費游三孔”活動。針對這兩個景區的新舉措,某班級出現了兩種不同聲音。甲:我們不贊成這種做法。景區完全是拿傳統文化作秀,純屬借背誦之名來提高景區的知名度,以達到增加經濟收入的目的。乙: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二、閱讀遨游(25分) (一)動物也在全球化(12分)在全

6、球化的浪潮中,人類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相似。人們使用同樣的科技產品.追求同樣的時尚,采取同樣的生活方式,將來甚至還有可能使用同樣的語言。"地球村"這個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詞了。人類變得彼此越來越相似。這事好還是不好.人們還在爭論。在野生動物的世界里.同樣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動物也正在長得越來越像。科學家批評說,由于人類的流動,野生動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從而使動植物品種的地區差異變得越來越淡。這種現象被稱為"生物均質化".這種觀象對于生物世界的地區特性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威脅。己經引起自然資源保護管理論者的高度重視。事實上人們不久前才剛剛開始

7、認識到"生物均質化"意味著什么。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結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會變得越來越少,同一物種之下的品種也會變得越來越單一。對物種地區差異威脅最明顯的應該數物種入侵,物種利用人類的全球化貿易運輸侵入到其他地區,對當地的物種生存造成影響。比如說斑紋貽貝就通過船只播散到西歐和北美海域。這些入侵物種會使當地的食物鏈陷入混亂.剝奪某些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對生物多樣性的更大成脅來自于人類對土地用途的改變。人類城市的擴張以及生物棲息地的細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環境越來越相似。這就會導致特定種類的生物過分繁盛。有些適應能力極強的物種便如魚得水,比如蟑螂、烏鴉、老鼠、浣熊、紅狐和鹿。有些

8、大腦容量相對較大的鳥類在人類對環境進行改造的時候應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夠很快接受前所未見的食物,而那些"小腦袋"鳥類就會受到相當太的打擊,數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則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了。由于人類一些不恰當的做法,野生動物種群的基目資源正在不斷減少,將來一旦環境發生重大改變,這將嚴重危及生態系統的適應力。(選自語文新圃略有改動)8.文章第段中加點的"這種現象"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么?(2分)_9.從文中看,造成"動物全球化"的具體原因有哪些?(2分)_10

9、.第段說明的結論是什么。請具體分析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的。(4分)結論:_ _分析:_ _11.請從文中找出能夠體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一個句子并簡要分析。(4分)原句:_分析:_ (二) 漢語,我為你不平(13分)最近,一則關于漢語的消息讓人百感交集。上海舉行的一項翻譯大賽爆出冷門:由于缺乏最好的譯文大賽不僅一等獎空缺還將二等獎頒給了一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暢、優美的中文表達”。相形之下,國內選手提交的相當多的作品言不達意,其中用詞不精當、標點符號誤用等小錯誤更比比皆是。這則消息讓人隱約看到漢語的處境。身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能時時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身體發

10、膚之外,就該是我們的母語了,在無數中國人心里,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邵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橫平豎直的方塊字將我們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為不盡的紙上煙云。音分四聲,律有平仄。構成了漢語詩文一唱三嘆、回環往復的音韻之美。千百年,雋永有致的漢語承栽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依靠它傾訴,運用它思想,通過它記載,憑借它穿越五千年歷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一方面,在“全民學英語”的熱潮中,以在校學生為主的龐大“外語族”的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托福考試的高分記錄可以一再被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學歷的青年中,也出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語言單調的

11、現象。另一方面,我們應當承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語教學十分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母語、消解母語;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漢語視為不學自能的天賦。詩人余光中說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事實證明,忽視母語修養所導致的結果是十分嚴重的,這不僅造成了書寫語言的失范,生活用詞的平庸乏味,也讓母語中獨特的文化意韻在我們生活中日漸消褪。我們的后輩可能不再套用“惻隱之心”,不懂“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看你可憐”、“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結婚”。試想,一個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一個不

12、懂的“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遠?在我們這個時代,該如何守護曾經被莊子、屈原、李白、杜甫驕傲地向世界展示過的、綿延著幾千年文化命脈、最切近我們心靈的母語?發人深思的是,當漢語在故鄉受到冷落時,全球“漢語熱”卻在持續升溫。目前,世界上有100個國家的2300余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達3000萬,漢語成為學習人數增長最快的外語。“語詞破碎處,萬物不復存”。縱然“漢語熱”熱遍全球,縱然我們的后代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但在漢語的故鄉,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身邊,倘若“漢語危機”的呼聲一直不斷,我們又怎能盡展歡顏?僅僅存于典籍之間的希臘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漢語卻

13、一直活著,在一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中血脈相延。它引領我們這個五千年古國一路風霜走到如今,它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向何處去?漢語我為你憂心,為你不平!(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略有改動)12、整理在文中主要表達了一種怎樣的鮮明的情感態度?(2分)答:_13、列舉“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一句中”危機”在文中的具體表現。(3分)答:_ _14、第段“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結合全文寫出整理這樣說的理由。(3分)答:_15、你怎樣看待“當漢語在故鄉受到冷落時,全球漢語熱卻在持續升溫”這種現象?請結合以下兩則材料寫出你的認識和思考。(5分,至少寫出4點)(1)日前西北地區“高校漢語教學研討會”在陜西師范大學召

14、開針對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學語文課程的建議許多與會的著名教授堅決反對,他們列舉了許多“學歷越高,漢語水平越低”的現象,提出高校大學語文課程不僅不能取消,還應進一步加強。(2)如今,現代漢語教育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熱門話題”漢風”“華流”“中國熱”正在全球興起。到2010年,全球漢語教師需要500 萬,而目前只有4萬人,漢語教師的缺口將非常大。答:_三、作文(共50分)(在后面)B卷(50分)四、詩詞鑒賞(6分)17、教材上有岑參的一首詩歌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有同學在賞析這首詩歌時將第三句理解為“立刻就會相見了,用不著再寫信了”。你覺

15、得這種理解正確嗎?為什么?(3分)答:                                               

16、;         從賞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學的理解跟整首詩還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答:                                   

17、                                                  

18、                         五、(1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題。【甲文】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19、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乙文】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18用“/”標示出下面句子

20、的停頓。(僅標一處) 今 齊 地 方 千 里19下列加點字、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B.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C.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20翻譯下列句子。(1)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1鄒忌和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勸諫他們的君主,他們希望達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們勸諫的藝術各有不同,你認為他們的不同表現在哪里?         &

21、#160;                                                 &

22、#160;                                                  

23、 22.勸諫是一門藝術,魏徵以“載舟覆舟”勸諫唐太宗,實現了“貞觀之治”;曹劌用“取信于民”勸諫魯莊公,打贏了“長勺之戰”。因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為了讓班主任恢復你們的這些課程,你準備和他(她)這樣說:                              &

24、#160;                                                 &

25、#160;                              六、學海拾貝(14分)23下面四個句子是要填入橫線處的,但順序不當,排列恰當后,將其序號填在橫線上(這里) 從大門通向公園深處,盡植芙蓉。 飽賞著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聯想到:芙蓉花傲霜而開,體現的正是她敢于抗爭的勇氣;而不吝美艷,彰顯的

26、則是她無私奉獻的精神。遠遠望去,似綠云接天,如彩練當空。置身花叢,但見“大紅芙蓉”花大質麗,灼灼照從,時而薄霧籠罩,若隱若現,猶如戴上面紗的少女,別有一番情致。只見坡上坡下,花連花,樹挨樹,層層疊疊,紅綠交替,使人仿佛身臨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錦城”。當秋陽普照,寒霜下的“主芙蓉”閃閃爍爍,似朗星點點,色澤由白色漸漸變成粉紅,進而轉為大紅,奇趣無窮。(本題3分) 24、下面是某小說的評論片斷,根據文后要求做題。(6分)不知不覺中,我們漸漸長大。如初升的太陽,我們朝氣篷勃,如吐綠的新柳,我們充滿希望。年輕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風景畫般美麗。然而,世事的紛擾讓許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現在,而一味追尋

27、將來的目標。我們常常悔恨過去,總是期待未來。殊不知,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我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現在”。青年朋友們,請告別過去的歲月吧,不管它是春風得意還是痛苦無耐。讓我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去演繹精彩的現在,去發揚美好的未來。(1)如果要將“泰戈爾說:如果錯過了昨天的太陽,就千萬別再錯過今天的太陽。”這句話插入文中,應放在 句后。(2分)(2)其他在錯別字、標點、搭配不當等方面任選三處修改。(6分)答:                

28、                                                   

29、;                                                  

30、0;                                                 25某中學組織了有關“平涼的明天”的討論會,下面是討論會發言的片段,閱讀后回答問題。(6分)甲:我們平涼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富有特色的地方資源,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乙:那可不行。我們應努力保護好這一資源,限制無節制的開發,否則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我們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甲:別管那么多,最實惠的是搞好經濟。擁有這么好的資源卻不利用,這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嗎? 乙: (1)甲、乙兩人討論的焦點是: (2)針對甲后面的發言,請你替乙寫一段話反駁甲。語言簡潔,有針對性。答: (3)請給平涼人民寫一句話,提醒他們保護好身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