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教版必修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刪改版_第1頁
一蘇教版必修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刪改版_第2頁
一蘇教版必修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刪改版_第3頁
一蘇教版必修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刪改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考文言文翻譯(必修至必修五)必修一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勸學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并且行為就不會有 過錯了。2、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外;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 辦法匯成江河大海。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 雕刻成功。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 (卻能)向上吃到塵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

2、水,是因為心志專一啊。師說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3、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學習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4、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道理本來比我早。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因此無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無論年紀大的還是年紀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 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6、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而引起的吧?7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其可怪也歟!巫醫、樂師、百工這些人,君子們是不屑提及的,現在士大夫的智慧反而趕不上(這些 人),多么奇怪啊!8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年方十七,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解釋經文的著作都普遍的學 習過,不被時代風氣束縛,向我求學。赤壁賦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從變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萬物的變化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會停止。從不變的一面 去看,那么事物和我們都是無窮無盡的,還羨慕什么呢?2、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況且天地之間,事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如

4、果不是我所擁有的,即使是一絲一毫我也不 會取用。3、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東西。始得西山宴游記1、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我)認為凡是這個州的有奇異形態的山水,都被我享受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 特。必修二文言文翻譯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六國的被攻破滅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拿 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 (這就)是被攻破滅亡的原因。2、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

5、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 地保全。3.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與人,如棄草芥。回憶六國的先輩,冒著霜露,披荊斬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其子孫對待土地卻不很 愛惜,拿來給別人,如同拋棄小草。4、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 (諸侯)送給秦 國的土地越頻繁,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迫。5、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所以燕雖然是個小國,卻最后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 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

6、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6、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 (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 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7.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 相較,或未易量。當初假使(韓魏楚)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土地,齊人不歸附秦國,刺客不到秦去,優 秀將領(李牧)仍健在,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如果與秦國較量, (結局)或許還不容易 預料。8、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

7、為積威之所劫哉!?真可悲嘆啊! 有這樣的有利形勢, 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 天天割地,月月割地, 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9、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假如我們憑仗著這樣大的國家,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老路,這就是又在六國之下了!10、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秦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嘆,只好讓后世的人為他們哀嘆;后世的人如果 只是哀嘆而不引為鑒戒,那么又要讓再后世的人為他們哀嘆了。必修三文言文翻譯1、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幾人歟? 在魏忠賢亂政的時候, 能夠

8、不改變自己志節的當官的人, 偌大的天下,能有幾個人呢?2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我們復社里那些品行成為讀書人表率的人, 替他伸張正義, 募集錢財來為他送行, 哭聲震 動天地。3、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所以我和我們同社的諸位先生們,惋惜這座墓前空有一塊石碑,就為它寫了這篇碑記,也 用來說明死生的重大意義,平民的死對國家興亡也有重要作用啊。4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越過晉國而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怎么要用滅掉鄭國來給 鄰國(晉國)增加土地呢?5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9、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假如放棄攻打鄭國而把它作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節來往經過,供給他們缺乏的 物資,這對您也沒有壞處。6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晉國現在已經在東面把鄭國作為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它將從 哪里取得土地呢?使秦國受損而讓晉國受益,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依靠別人的力量(做了國君)而去損害別人,這是不仁義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 明智的;用混亂相攻來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8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衡量這

10、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來使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9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我實在怕被大王欺騙而辜負趙國,所以派人帶著和氏璧回去,已經抄小路到達趙國了。10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我們離開父母兄弟來侍奉您的原因,只不過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11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只是我考慮到這樣的問題,強大的秦國不敢發兵攻打我們趙國的原因,只是有我們兩人存 在啊。12、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都活下來。我這樣做的原因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1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

11、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我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它諸侯的進入和意外變故啊。1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秦王有像虎狼一樣兇狠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處罰人惟恐不能用盡酷刑, 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1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做大事情不必顧及細節,行大禮不必計較小的禮讓。現在人家正好比切肉的刀和砧板,我 們好比是魚和肉,告辭什么呢?16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聽說了很多道理,認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啊。況且我曾經聽說有人小看 孔仲尼的見聞、輕視伯夷的

12、義行,開始我還不相信。17、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人生的禍患常常在極細微的事情上累積而成,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溺愛的事情所困擾,難道 只是溺愛伶人才如此嗎?必修四文言文翻譯1、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譯:孔子說: “冉求!恐怕應該責備你吧?2、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因此)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譯:孔子說:“冉求!賢人周任有句話說: 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能就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比如瞎子遇到危險,不去扶持;將要摔倒了,不去攙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柵

13、欄里逃了出來,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3、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譯:若是財富平均,便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少;安定,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致他們。使他們來了以后,就要使他們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譯:咚咚地敲起戰鼓(填:象聲詞,形容鼓聲) ,兵器刀鋒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憑著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14、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譯:注重鄉校的教育,反覆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申:反覆) (庠序:學校, 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道路上肩挑頭頂了。6、予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譯:我寫這篇書序,既是沉痛悼念犧牲了的烈士,又希望用它來作為凡是能夠閱讀這部書的國民們的一種勉勵。必修五名句翻譯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譯】在外面沒有什么近親,在家里沒有照管門戶的僮仆。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2、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譯:我禁不住像犬馬一樣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表來是您知道。3、母孫二人,更

15、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譯: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此我的內心不愿廢止奉養,遠離祖母。4、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譯】我想手捧詔書赴京就職,只因劉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遷就私情,但是報告 申訴又得不到準許。5、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譯:這以前,庭院南北貫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分家以后,庭院內外增添了許多 小門和圍墻,到處都是。東家的狗沖著西家叫,來了客人得穿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棲 息。庭院先是扎上籬笆,不久又砌成了墻,共變了兩次。6、

16、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譯】所以我隱忍茍活,被關在監獄污穢之地而不辭世的原因,是遺憾自己的心愿還沒有 完全實現,平平庸庸的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傳。7、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譯】自古以來那些富有尊貴而姓名已經磨滅的人,不可盡記,數不勝數,只有卓越不凡 的人才能被后人所稱道。8、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之私心剌謬乎?【譯】 現在少卿卻教導我推賢進士,恐怕和我自己的心愿完全相反吧?9、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 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譯】我聽說,剛洗

17、過頭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澡要抖凈身上的衣服。怎么能讓干 干凈凈的身體,去沾染污濁的外物呢?10、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譯】世間人人都渾濁, 何不攪渾泥水推波助瀾?世間個個都醉了, 何不吃酒糟大口喝酒? 為什么遇事深思,行為出眾,以至于讓自己被放逐?11、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譯】圣人不會被外物拘泥,并能夠隨著世俗轉換。1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譯】天色蒼蒼茫茫, 或許是它真正的顏色, 還是因為太遠太高, 看不到它的盡頭呢?鵬 鳥往下看,也就像這樣罷了。13、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譯】況且水聚集得不深厚,那么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在堂上的低洼處倒一杯水,那么 一根小草就可以成為船;放上一個被子就會被粘住,這是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14、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 矣。【譯】世上的人都夸贊他,他并不感到勸勉;世上的人都非難他,他也不感到沮喪。審定 自我和外物的區分,辨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啊!1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譯:如果能順應天地的法則,把握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有什么要依 賴呢?1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譯:為何要到飛到九萬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