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涉江采芙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鵲橋仙 .纖云弄巧備課習題資料【2019 部編版必修上冊課外古詩詞】說明: 精心整理了最新部編版必修上冊教材課外四首古詩詞的備課習題資料【翻譯】 【作者】 【背景】 【主題思想】【賞析】 【精品習題及答案】備課、習題,一鍵下載,輕松擁有!一、靜女/詩經鄴風備課習題資料【原文】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翻譯】 姑娘溫柔又靜雅, 姑娘漂亮又靜雅, 送我野外香勺藥, 【作者】約我城角去幽會。送我一束紅管草。勺藥美麗又奇異。有意隱藏不露面, 紅管草色光燦燦, 不是勺藥
2、本身美,徘徊不前急撓頭。更愛姑娘比草美。寶貴只因美人贈。,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 世紀至前6 世紀)的詩歌,共311 篇,其中6 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 、 白華 、 華黍 、 由庚 、 崇丘 、由儀 )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主題思想】靜女是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歌頌與追求。【賞析】大概這是我們迄今為止讀到的最純真的情歌之一。少男少女相約幽會,開個天真無邪的玩笑,獻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個少
3、年不識愁滋味的天真爛漫勾畫 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充滿活力,生氣勃勃,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言喻、動 人心魄的美。兩心相許,兩情相會,相看不厭,物因人美,愛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純凈透明碧藍如洗。從這當中,我們可以見出一個基本的審美原則:單純的就是美好的,純潔的 就是珍貴的。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曾經贊嘆古希臘藝術的魁力在于“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馬克恩也說,希臘藝術的魅力在于它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 而童年一去不復返,因而也是永恒的。少男少女的純真愛情亦如是。它雖然沒有成年人愛情的堅貞和厚重,沒有中 老年愛情歷經滄桑之后的洗練與深沉,卻以單純、天真、無邪而永恒。它同苦難 一樣,也是我們人生體驗中
4、的寶貴財富。當我們人老珠黃、垂垂老矣之時,再來 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會砰然心動,神魂飛揚。情無價,青春同樣無價,青春年少時的純情不僅無價,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精品習題及答案】一)文言現象積累:1、找出下列詩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愛而不見:愛而不見:說怪女美:匪女之為美:自牧歸英:匪女之為美:2、判斷文言句式:俟我于城隅。: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愛而不見,搔首蜘蹦。: 3、解釋加點文言虛詞: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二)翻譯:1、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胸蹦。2、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怪女美。3、自牧歸英,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
5、美人之貽。三)理解性默寫:1、靜女中,描寫靜女送我第一個禮物的句子是: O2、靜女中,描寫靜女送我第二個禮物的句子是: O3、靜女中,描寫約會時男主人憨厚癡情的句子是: 、。4、靜女中,描寫男主人愛屋及烏,表達對女子的喜愛的句子是 2_5、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對女主人所贈的管簫的喜愛的句子是: ,。6、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在城墻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7、靜女中,“ ,。”運用雙關語來贊美姑娘。8、靜女中,運用移情于物手法,表達愛屋及烏的情感的兩句 四)選擇題:1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五部經典著作之首。B、詩經中的詩歌分為“風”、“
6、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共有15國風,160 篇。大都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歌謠:“雅”分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為周代宮廷樂 曲歌辭:“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禮時的樂歌,共40篇。G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共 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作 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D詩經中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2 .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G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D、豈曰/無衣?與子/同袍3 .對這首詩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題
7、目“靜女”,是指文靜美麗的姑娘。B. “愛而不見”的意思是說故意藏起來不出現,逗小伙子著急。C. “說怪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麗的彤管映襯得你更美。D ”自牧歸正,洵美且異”這兩句稱贊姑娘送給他的正草實在美得出奇。4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詩基調歡快而富有情趣,敘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約會的過程。8. “愛而不見,搔首蜘蹦”這個細節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小伙子當時那種焦灼不安的情態。C.無論是贈彤管,還是贈正草,都發生在同一大,可見這對青年男女的戀情已到極致。D.這首詩除了細節描寫外,還運用了雙關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動活潑。富有情趣。5 .選出對靜女一詩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靜女
8、是一首賦體詩,它運用“直陳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連唱的形式來敘寫故事,感 情回環往復,內容富于變化,充分體現了民族的特色。B.本詩以生動的語言,風趣的細節,表現了一對男女青年熱戀中的情趣,人物神形畢現,呼之 欲出。C. “說怪女美”、“匪女之為美”這兩句借物抒情,意涉雙關,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贊美姑娘饋贈 給他的信物,實則表達了他對姑娘摯愛之情。D. “自牧歸正,洵美且異”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正草白而柔嫩的特點,象征愛情的真誠和純 美。6.選出對“彤管有煒,說怪女美”二句翻譯正確的一項()A.紅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樂器讓我喜愛。B.彤笛鮮艷又光亮,漂亮的樂器真讓我喜愛。C.彤笛鮮艷又光亮,美麗的
9、姑娘更讓我喜愛。D.彤笛鮮艷又光亮,靜女叮囑我要喜愛它。7 .下面對此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A.此詩以第一人稱“我”一一男青年寫第一次戀人的約會的情景。8 .詩歌重章復唱,不注重細節描繪,從大處著筆,風格樸實,增添了藝術魅力。C.第一章寫青年之約,第二章寫青年之戀,第三章寫青年之誠。D.作者由靜女而彤管,由正而靜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來,表現了男女青年熱烈 的純樸的戀情。【參考答案】一)文言現象積累:1、找出下列詩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愛而不見:愛 “整”一一躲藏愛而不見:見此“現”一一出現說怪女美:說通“悅”一一喜愛匪女之為美:女通“汝”一一女自牧歸英:歸通“饋”贈送匪女之為美:匪
10、通“非”一一不是2、判斷文言句式:俟我于城隅。:狀語后置句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判斷句愛而不見,搔首胸蹦。:省略句3、解釋加點文言虛詞:靜女具姝:形容詞詞頭,“多么”*俟我于城隅:表示處所的介詞,“在”*愛而不見: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取消句子獨立性*二)翻譯:1、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胸蹦。翻譯:姑娘溫柔又靜雅,約我城角去幽會。 有意隱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撓頭。2、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怪女美。翻譯:姑娘漂亮又靜雅、送我一束紅管草。 紅管草色光燦燦、 更愛姑娘比草美。3、自牧歸英,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翻譯:送我野外香勺藥,勺藥美麗又
11、奇異。 不是勺藥本身美, 寶貴只因美人贈。三)理解性默寫:1、靜女中,描寫靜女送我第一個禮物的句子是:靜女其孌,貽我彤管。2、靜女中,描寫靜女送我第二個禮物的句子是:自牧歸女,洵美且異。3、靜女中,描寫約會時男主人憨厚癡情的句子是:愛而不見、搔首胸蹦。4、靜女中,描寫男主人愛屋及烏,表達對女子的喜愛的句子是: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5、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對女主人所贈的管簫的喜愛的句子是:彤管有煒,說怪女美。6、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在城墻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愛而不見,搔首艇蹦。7、靜女中,“彤管有煒,說女美。”運用雙關語來贊美姑娘。8、靜女中,運用移情于物手法,表達愛屋及烏的情感的兩句是:
12、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四)選擇題:1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D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五部經典著作之首。B、詩經中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共有15國風,160 篇。大都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歌謠:“雅”分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為周代宮廷樂 曲歌辭:“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禮時的樂歌,共40篇。G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共 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作 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D詩經中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2 .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13、C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G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D、豈曰/無衣?與子/同袍3 .對這首詩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題目“靜女”,是指文靜美麗的姑娘。B. “愛而不見”的意思是說故意藏起來不出現,逗小伙子著急。C. “說怪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麗的彤管映襯得你更美。D ”自牧歸正,洵美且異”這兩句稱贊姑娘送給他的正草實在美得出奇。4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 這首詩基調歡快而富有情趣,敘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約會的過程。B.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個細節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小伙子當時那種焦灼不安的情態。C. 無論是
14、贈彤管,還是贈荑草,都發生在同一天,可見這對青年男女的戀情已到極致。D. 這首詩除了細節描寫外,還運用了雙關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動活潑。富有情趣。5. 選出對靜女一詩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靜女是一首賦體詩,它運用“直陳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連唱的形式來敘寫故事,感情回環往復,內容富于變化,充分體現了民族的特色。B. 本詩以生動的語言,風趣的細節,表現了一對男女青年熱戀中的情趣,人物神形畢現,呼之欲出。C. “說釋女美”、“匪女之為美”這兩句借物抒情,意涉雙關,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贊美姑娘饋贈 給他的信物,實則表達了他對姑娘摯愛之情。D. “自牧歸董,洵美且異”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蕙草白而柔
15、嫩的特點,象征愛情的真誠和純 美。6. 選出對“彤管有煒,說懌女美”二句翻譯正確的一項( B )A. 紅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樂器讓我喜愛。B. 彤笛鮮艷又光亮,漂亮的樂器真讓我喜愛。C. 彤笛鮮艷又光亮,美麗的姑娘更讓我喜愛。D. 彤笛鮮艷又光亮,靜女叮囑我要喜愛它。7. 下面對此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B )A. 此詩以第一人稱“我”男青年寫第一次戀人的約會的情景。8. 詩歌重章復唱,不注重細節描繪,從大處著筆,風格樸實,增添了藝術魅力。9. 第一章寫青年之約,第二章寫青年之戀,第三章寫青年之誠。10. 作者由靜女而彤管,由荑而靜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來,表現了男女青年熱烈的純樸的戀
16、情。二、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備課習題資料【原文】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翻譯】我踏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 給誰呢?我想要送給遠方的愛人。回頭看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長路漫漫遙望無 邊無際。兩心相愛卻要分隔兩地不能在一起,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作者】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 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采 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
17、駕言邁 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云暮孟 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背景】這是反映游子思婦的相思之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當作于漢獻帝建安 之前的幾十年間。兩漢時期,千千萬萬的學子離鄉游學求宦。但大多無處施展才 華,這些宦途失意的游學的士子在宦途無望、朋友道絕的孤單失意中,自然會苦 苦地懷念故鄉和親人。本詩即是組詩中描寫懷鄉思親的代表。【主題思想】全詩運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寫漂泊異地失意者的離別相思之情;從游子和思婦兩個角度交錯敘寫,表現游子思婦的強烈情感,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婦的 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痛苦。【賞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寫別的情詩。在古代封建社會里,生活是
18、很簡單的,最密切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夫妻朋友關系,由于戰爭、徭役和仕宦,這種親密 關系往往長期被截斷。更由于當時交通不便,書信無法往來,相隔兩地音信全無, 就成為許多人私生活中最傷心的事。因此中國古典詩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達別 離情緒的,就主題來說,這首詩是很典型的。“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芙蓉:荷花的別名。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 這兩句是說,劃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來到沼澤地摘取芬芳的蘭草。夏秋時節, 江南水鄉,日暖花香,荷花盛開,女主人公在江中澤畔采集了鮮艷的荷花,又摘 取了芬芳的蘭草。詩歌就這樣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起筆, 芙蓉、蘭澤、芳草等語, 將畫面裝飾的絢麗燦爛,讓人頓感主人公形象
19、雅潔,心情愉快美好。“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遺:贈送,遠道:遠方。這兩句是說,采了 花要送給誰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遠在天邊。 這兩句自問自答,感情陡然一轉, 由歡樂轉為悲哀,一腔熱忱,遭到兜頭一盆冷水潑來,一霎時天地為之變色,草 木為之含悲,心中無限的凄涼寂寞,傷心失望。這是一句深沉的疑問,一聲無奈 的嘆息。“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還顧:回顧,回轉頭看。漫浩浩:猶漫漫浩 浩,形容路途遙遠沒有盡頭。這兩句是說,回顧頭遙望我的故鄉,長路漫漫看不 到盡頭。這兩句承“遠道”、“所思”而來,將讀者的視線引向遙遠的遠方,讀者 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佇立在路邊,徒勞地向故鄉方向張望,他
20、 看到的道路漫漫浩浩,綿延不盡。故鄉在哪兒?所思的人在哪兒?詩中的另一主 人公,一個飄迫異鄉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極點。“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禮的一種儀式,新郎 新娘用彩緞結同心,并相挽而行。終老:終生。這兩句是說,兩個心心相印的人 啊,永遠異地相思,只有憂傷陪伴他們終老。這兩句詩是寫一對長久分別得有情 人,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擔憂涌上心頭。涉江采芙蓉初讀時十分單純,語言也較淺顯,粗看就知道是游子對舊鄉 望而難歸之思,細看則不那么簡單。這單純其實寓于頗微妙的婉曲表現之中。說它微妙,是因為它采用了對寫的手法,男女主人公輪番上場。“涉江采芙蓉”應是江南農家女子的樂事,游
21、子求宦于京師,應是洛陽一帶,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 江,去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諧音雙關手法,“芙蓉”往往暗關著“夫容”,明明是女子思夫的口吻,前四句的主人公當是女子無疑。在“涉江 采芙蓉”的歡樂女子中,有一位女子與眾多女子的嬉笑打鬧不同,她卻注視著手 中的芙蓉默然無語,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卻難以贈送給心上人,因為 她的丈夫卻遠在天涯。接著兩句空間突然轉換,出現在畫面上的,似乎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 而是那身在遠方的丈夫了: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干 什么。這是古體詩常用的手法,仿佛是心靈感應,她遠方的丈夫,也正在此刻無 限憂愁,回望妻子所在的故鄉。他
22、當然不能望見故鄉的山水,那在江對岸湖澤中 采蓮的妻子,此刻展現在他眼前的,無非是漫漫長路和那隔山阻水的浩浩煙云。 有些讀者認為,這兩句是寫游子還望舊鄉的實景,從而產生了詩的主人公是離鄉 游子的錯覺。實際上,這兩句的視點仍在江南,表現的依然是那位采蓮女子的痛 苦思情。不過在寫法上采用了從對面猜度彼意的表現方式,從而造成了 “詩從對 面飛來”的絕妙虛境。這種懸想的表現方式,與詩經“卷耳”、“陟帖”這兩首詩中的主人公, 在懸想中顯現丈夫騎馬登山望鄉;父母在云際呼喚兒子的幻境,有著異曲同工之 妙。所以,詩中的境界應該不是空間的轉換和女主人公的隱去,而是畫面的分隔 和同時顯現。兩者之間是重疊的山巒和浩蕩
23、的江河,雙方都茫然相望,正是在這 樣的靜寂之中,天地間幽然想起了一聲凄傷的浩嘆:“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這浩嘆無疑發自女主人公內心,但因為是在對面思想的境界中發出,讀者所感受 到的,不是一個聲音,它仿佛來自萬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對同心離居后的夫 婦那痛苦嘆息的交鳴!這就是詩的結句所傳達的撼人心魄的意韻。綜上所述,此詩的主人公應該是位女子,全詩所寫的是故鄉妻子思念丈夫的 痛苦憂傷。但倘若據此認定本詩的作者是一位女子,那就錯了。本詩仍是游子思鄉所作,只是表現手法上采用不同的角度進行的創作。【精品習題及答案】 一)翻譯:1、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2、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3、還顧望舊鄉,長
24、路漫浩浩。4、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二)理解性默寫:1、涉江采芙蓉中描寫了一副女子們在江中采蓮,而湖岸澤畔還有著數不清的 芳草的美好、歡樂的畫面的句子是: 、。2、描繪出游子望鄉的感人情景的詩句: 3、抒發了主人公擔憂此生無緣相聚的憂傷,又表達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的詩句: O三)選擇題:1.下列各項對詩歌劃線句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兩句中“采芙蓉”、“蘭澤”以及“芳草”以樂景襯托哀情。B.第三、四句作者以自問自答方式很自然地體現詩歌的情感轉變。C.第四、五句之間空間轉換,采用對面著筆手法,一倍增其情感。D.最后兩句中“離居”點明“同心者”處境,含蓄寫出離居之因。四)簡答:1.涉江采
25、芙蓉里寫“采芙蓉”贈給所思之人,“芙蓉”對全詩在營造意境上有什么用?2、“芙蓉”是古代詩歌常見的意象之一。試比較本詩與課文離騷(節選)中的芙蓉寓意的異同。2、本詩構思上主要有什么特點?試做簡要分析。3.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最后兩句所包含的情感。【參考答案】一)翻譯:1、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翻譯:我踏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2、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翻譯: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我想要送給遠方的愛人。3、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翻譯:回頭看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路途顯得那么無邊無際。4、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翻譯:兩心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于是我們要各在一方,愁苦憂傷以
26、至終老異鄉。二)理解性默寫:1、涉江采芙蓉中描寫了一副女子們在江中采蓮,而湖岸澤畔還有著數不清的 芳草的美好、歡樂的畫面的句子是: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2、描繪出游子望鄉的感人情景的詩句: 環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Q3、抒發了主人公擔憂此生無緣相聚的憂傷,又表達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的詩句: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三)選擇題:1.下列各項對詩歌劃線句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開篇兩句中“采芙蓉”、“蘭澤”以及“芳草”以樂景襯托哀情。B.第三、四句作者以自問自答方式很自然地體現詩歌的情感轉變。C.第四、五句之間空間轉換,采用對面著筆手法,一倍增其情感。D.最后兩句中“離居”點明“同心者
27、”處境,含蓄寫出離居之因。四)簡答:1.涉江采芙蓉里寫“采芙蓉”贈給所思之人,“芙蓉”對全詩在營造意境上有什么用?1.答:因芙蓉花在我國古典詩歌中具有高潔、素雅、清幽的特點,所以詩歌寫“采芙蓉”贈給所思之人,能營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純潔的愛情,給人以美的聯想。2、“芙蓉”是古代詩歌常見的意象之一。試比較本詩與課文離騷(節選)中的芙蓉寓意的異同。2、答:同:都寄寓了一種高潔、純真的情感。異:涉詩重在表達一種親情,思念遠方親人。 離詩象征屈原對高尚品德的 追求(或修身養性)。3、本詩構思上主要有什么特點?試做簡要分析。3、答:虛實結合(或想象)。2分采芙蓉之人花無可送,進而想象遠方親人“還 顧舊鄉”
28、的情景、1分拓寬了詩歌意境、1分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4.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最后兩句所包含的情感。4.答:詩歌寫思婦采芳草贈所思而不得,游子望舊鄉而路漫漫,可見其是一位 漂泊異地失意之人、“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牛活的和諧美好、“離居” 展現的是 現實的凄苦處境、兩句話表現了詩人對同心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現了他坎坷失意漂泊無為的愁苦心境 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備課習題資料【原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翻譯】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什么時候結束的,以前的事情還記得多
29、少!昨夜小樓上又吹 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 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作者】李煜(937年8月15日一978年8月13日),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 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末代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 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 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鳴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 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
30、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 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 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 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 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背景】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 國三年(公元978年),這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大概是
31、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主題思想】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后地下開出一朵鮮花, 以此為名。 這首詞流露出了李煜絲毫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 表達了李煜對故國的無比深切的 懷念之情。【賞析】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 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 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 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呢? 一語讀來
32、,令人不勝好奇。但 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 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 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 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 為什么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 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頭,又有誰能
33、 忍受這其中的況味? 一 “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 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茍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 “故國不 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 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 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 “只是"二字以 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復強調 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 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
34、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 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 時了”; “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形象逼真地 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最后,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 “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 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于輕描淡寫,或失之于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 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傷心人語”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 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
35、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 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 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并茂的詞句作結,大大 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 余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 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 軒數人而已。”【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翻譯: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3、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
36、朱顏改。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二)理解性默寫:1 .詞中一個詰句驚心動魄,把李煜的愁悶劈空傾瀉下來,這個句子 是: ,。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無常之意。2 .含蓄地表現出李煜對人生絕望的句子是: _3 .表現詞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時光面前感慨無限,同時放筆呼號,發出一聲深 沉的浩嘆的句子是: _4 .直接抒發亡國之恨的句子是: _5 .用對比手法,反襯出人生無常的句子是: _7.用比喻、夸張、設問手法寫出愁思的多與深廣的句子是: -這與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三)選擇題:1、卜面詞語中加點字注自無誤的一組是()A虞美人(y u )窈窕(y“)驚
37、蟄(zhe)B、漫溯(s立)廬冢(zh mg)雕欄玉砌(qi 3 )G羯鼓(ji e)青存(x i ng)愀然(qi ao)D滂沱(p mg)瑰怪(gu i )深思慎取(sh e n)2、下歹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辨別籌碼顛簸雕闌玉砌B、忽略題詞肄業疼心疾首G聯手召喚惆悵屈意逢迎D朱顏伏法寂寥對薄公堂3、對下面詩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是()A春花秋月何時了了: 了結,終止B、雕欄玉砌應猶在雕欄玉砌:指所在的羈押處C只是朱顏改朱顏:指詩人自己的容顏D問君能有幾多愁君:你4、下面對虞美人表現手法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本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B、這首詞寫景虛實結合,上闋兩句都是由虛到
38、實。C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一句是實寫,用了對比手法。D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虛寫,運用比喻把抽象的愁 具體化。5、同“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一句修辭手法相同的一句是()A、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D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四)簡答:1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2 .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 ?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 什么?3 . “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 .詞的最后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
39、用了什么表現手 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參考答案】一)翻譯: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翻譯: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什么時候結束的,以前的事情還記得多少!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翻譯: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 傷痛。3、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翻譯: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翻譯: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二)理解性默寫:1 .詞中一個詰句驚心動魄,把李煜的愁悶劈空傾瀉下來,這個句子是: 春花秋 月何時了?往
40、事知多少。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無常之意。2 .含蓄地表現出李煜對人生絕望的句子是: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3 .表現詞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時光面前感慨無限,同時放筆呼號,發出一聲深 沉的浩嘆的句子是: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4 .直接抒發亡國之恨的句子是: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Q5 .用對比手法,反襯出人生無常的句子是: 雕欄木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口7 .用比喻、夸張、設問手法寫出愁思的多與深廣的句子是: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與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三)選擇題: 1、下面詞語中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CA
41、、虞美人(y u )窈窕(y)8 、漫溯(s立)廬冢(zh mg)C羯鼓(ji e)青苻(xi ng)D 滂沱(p eng)瑰怪(gu i )驚蟄(zhe )雕欄玉砌(qi 3 ) 愀然(qi ao)深思慎取(sh e n)A辨別B、忽略C聯手D朱顏籌碼顛簸雕闌玉砌題詞肄業疼心疾首召喚惆悵屈意逢迎伏法寂寥對薄公堂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B )3、對下面詩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是( A )A春花秋月何時了了: 了結,終止B、雕欄玉砌應猶在雕欄玉砌:指所在的羈押處C只是朱顏改D問君能有幾多愁朱顏:指詩人自己的容顏君:你4、下面對虞美人表現手法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D )A、本詞上闋寫
42、景,下闋抒情。B、這首詞寫景虛實結合,上闋兩句都是由虛到實。C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一句是實寫,用了對比手法。D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虛寫,運用比喻把抽象的愁 具體化 5、同“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一句修辭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B )A、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D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三)簡答:1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答: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所以 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
43、 理之中。2 .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 ?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 什么?答: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 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3 . “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 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4 .詞的最后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 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現了作者怎樣
44、的感情?答: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四、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備課習題資料【原文】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 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翻譯】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作
45、者】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背景】這首詞相傳是秦觀在為官之前,寫給鄰村一位名為婁琬的姑娘。可能命運的捉弄,他最終沒有和這位青梅竹馬的姑娘成親,卻被迫娶了一個自己并不愛
46、的女子。 后來他們有短暫的相遇,離別之后的某個七夕,他寫下了這首詞,寄托對這女子的思念。【主題思想】鵲橋仙原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借牛郎織女的事以超越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賞析】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 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 “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 出機杼,立意高遠。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
47、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 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 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 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 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 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 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
48、”,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 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 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 恨,正飛馳長空。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 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 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 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 開,相見多么不容易! "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
49、恨“字, 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 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 恒的愛情。“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 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 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 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 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違約糾紛案代理意見:北京王文杰律師專業解析
- 2025合同調整的主要類別
- 2025年房產交易頻繁引發爭議細心審視合同條款至關重要
- 2024年電動助力轉向裝置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西湖國際物業管理委托合同
- 2025個體經營單位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年度軟件開發項目合同
- 疫苗接種在減少醫療不平等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畜牧良種繁殖中的繁殖障礙及其解決方法考核試卷
- 2025新版企業合同范本
- 《copd疾病知識》課件
- 北京市東城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上)期末思想政治試卷(含答案)
- 2025河南中煙許昌卷煙廠招聘1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河南輕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即時通訊系統建設方案
- 動車乘務實務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胎盤植入課件講義版
- 2025年江蘇鹽城東方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1版中醫疾病醫保對應中醫疾病醫保2
- 政府績效評估 課件 蔡立輝 第1-5章 導論 -政府績效評估程序
- 食堂負責人崗位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