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寫作教材的人文性_第1頁
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寫作教材的人文性_第2頁
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寫作教材的人文性_第3頁
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寫作教材的人文性_第4頁
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寫作教材的人文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寫作教材的人文性摘要:人文性是蘇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中最突出的特點。其必修教材中的寫作部分更是突破傳統的以知識框架、文體結構為體例的安排,而是把寫作看成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發現生活、閱讀中的素材,寫作觀,寫作指導,寫作實踐三者互相配合,并與閱讀教材主題相聯系,它旨在以強大學生的內在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為目的,注重寫作情景的設置,在內在邏輯中彰顯人文性。Abstract:Human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Chinese textbooks for high schools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2、 writing textbooks of compulsory part regard writing as the discovering progress, searching material from life and reading. It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frame or style structure. Writing concept, writing instruction,writing practice,the three co-ordinated,and link to reading materials

3、 as well. It is designed to powerful inner spirit of students, develop their human feelings, demonstrate humanity through internal logic.關鍵詞:蘇教版 作文教材 教材分析 人文性我國歷來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但目前主流的寫作教材并非自成體系,而是穿插于閱讀教材中,在實際教學的認識結構能力訓練中存在一些障礙,故常引起專家和一線教師的研究,而蘇教版的寫作教材更是飽受爭議。05年教改后啟用的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是江蘇各普通高級中學現行的語

4、文教材,這套必修教材最突出的特點即人文性,突破傳統以文體知識為單元結構的安排,而采用專題的形式,以情感主題內容為線索構成邏輯體例,每專題后的寫作模塊延續閱讀教材的主題,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突出人文性。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指在語文學習中,理解漢語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二是指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獨特的語文感受與審美發現,培養學生獨特的語文感悟能力及審美創新能力;三是尊重和發展個性陶冶學生高雅的情操培養健全的人格1。本文對蘇教版五冊必修教材中的寫作模塊進行介紹,簡要分析其人文性,并根據其人文性特點提出些實踐建議。一、寫作教材編排簡介語文除

5、了傳授基礎知識外,更承擔著培養學生人格的任務。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寫是學生主觀情感價值的表達,又最能反映學生人格特征。“作文教學能夠把寫作、做人、文品和人品和諧地統一起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謙虛謹慎的思想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文風,進而形成高尚的人格、人品2。”全部蘇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部分共設計了19個寫作板塊,每冊教材的第一專題設置“寫作觀”,除必修三的“尋覓文言津梁”專題外,其余每個專題均設置相對應的“寫作指導”和“寫作實踐”。其中寫作觀與寫作指導具體安排如下表:寫作觀專題一專題二專題三專題四必修一你的生活很重要激活我們的詩情鮮明的

6、觀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夾敘夾議,枝繁葉茂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必修二獨立思考,善于發現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恰當選用表達的角度準確、及時與便捷看好處,說門道必修三寫作,也是對話生成詩歌的意象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為觀點提供有力的支撐必修四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讓說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寫意識文學短評的寫作演講稿,寫給聽眾必修五人文情懷與公民意識說明要說得清楚明白寫出你的真情實感學會分析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寫作觀”即在寫作時應持有的態度,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在書面表達中的表達,旨在為青少年寫作樹立積極健康的寫作意識。根據“認識世界”,“整理思路”,“錘煉語言”的寫作目標和“關注人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的寫作要求,

7、蘇教版五冊必修教材歸納了五個寫作觀,“你的生活很重要”意在說明要重視生活體驗,從生活中取材。“獨立思考,善于發現”說明要保持疑心好奇的態度發現生活。“寫作,也是對話”告訴學生寫作要同對話一樣必須真誠一致和有平等意識和人與人心靈對話的意識。“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說明寫作要具備修辭意識,在表達真情實感的同時注意文章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人文情懷與公民意識”則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葉圣陶先生說過“走在作文和生活相結合的路上,再加上寫作的法度、技巧,就能完成作文這件事了。”“寫作指導”是根據本專題的閱讀教材主題或應用文體特色給出的寫作方法論的指導。由上表中可看出,寫作指導并不是按知

8、識訓練的序列,而是拋棄文體束縛,完全根據閱讀教材的內容提出鑒賞或創作的指導。如必修三“號角,為你長鳴”專題中閱讀文章指南錄后序五人墓碑記品質老王等七篇均為文質兼美的記人的經典文章,專題后面的寫作指導就對描寫人物方法的指導,即如何“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這樣一整個專題從閱讀到表達圍繞一個主題,歌頌偉大人格,有利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在教學中貫穿。必修19個專題的寫作實踐中,每個寫作實踐都安排兩到四個話題或題目,并在每個訓練前面設置一段情景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同一個專題的寫作實踐題目內容由該專題的主題確定,縱觀19個專題可歸納為三方面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啟發學生關注問題;對學習材料包含的寫作知識作介紹

9、,以資借鑒;提供一組可以選擇的作文題3。專題內閱讀文章以主題劃分,寫作指導集中對專題內特定文體進行指導,寫作實踐則是在“閱讀”和“指導”間尋找平衡點。例如專題“祖國土”,所選文章是歌頌思念祖國故鄉的散文或是情緒高昂的愛國詩歌。寫作指導為“生成詩歌的意象”,介紹創作“少年精神”的詩篇的。寫作實踐有三道題目,均以愛國為情感基調寫出散文或詩歌。可見寫作實踐把閱讀和指導兩者結合,既有詩歌的訓練又有愛國情感的表達。二、寫作教材編排特色一創新序列彰顯人文性特色那到底什么才是完美的寫作序列呢?難道把如何記敘、如何議論、如何抒情等知識點完整地一條一條地縷清呈現就叫有序?難道重視寫作的思想精神傳達,和閱讀教學內

10、在契合就叫無序?蘇教版的編者王棟生先生對此作出說明,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寫作能力上已經出現一些差異。進入高中學習,有沒有必要全部集合在同一起點開始“作文知識序列訓練”?我們不反對一些整體基礎薄弱的教學班采用傳統教學法,以提醒學生加強基本功,更有效的還是讓學生在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中,蘊蓄人生的感受,通過大量的閱讀感悟、體會寫作技巧5。蘇教版的體例安排,它是走了一條創新的路,它通過大量的閱讀材料,呈現引起學生寫作興趣的主題,以強大學生的內在精神為目標,依托專題建構以人文精神為序的“寫作實踐”板塊,把寫作看做一種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看作一個動態過程,彰顯人文性本質,寫作觀從觀察自己生活到獨立思

11、考,對話生命,再到關注社會。觸動學生內心真實感受,幫助其理解生活,學會生存,認識生命,真正做到在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感而發,而不是干巴巴的技能的訓練。此外,蘇教版寫作體例安排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即重視寫作情景的創設,注重解決當代學生寫作動機缺乏的現狀,有意識地模擬設計一些實際生活中存在的情境,讓學生依據生活經驗聯想和想象,有針對性地把學生引入積極實踐中。著名語文教育家鄭小龍則認為“授之于漁”,不如“授之與欲”這里的“欲”即寫作的欲望,沖動,興趣。有時候簡短的情境設置可以給拓寬寫作的思路,激發靈感。二寫作訓練注重人格培養“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范式”觀點的提出,著手于學生現狀,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對引導

12、學生積極思維、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作文就是要使學生鑄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為符合社會需要、時代需要的人”6。如“號角,為你長鳴”專題第二個題目,“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總會看到一座座精神的坐標:跋山涉水,舍命求法的玄奘,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寂寞斗士魯迅,真理面前頒布也不后退的布魯諾,不管怎樣,總是愛他們的特蕾莎嬤嬤貼近他們的身影,走進他們的心靈,我們會有什么樣的感悟呢?請以走進XXX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該題以閱讀文章中的歷史人物為例,在閱讀教學對人格魅力的感悟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偉大人格的思考。再如“我有一個夢想”專題寫作實踐第二個題目,“校訓表達著學校的培養目標

13、,對學生的精神成長有著重大的作用。以下是一些中外名校的校訓,從中挑出你最受啟發的一則,以此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哈佛大學:讓柏拉圖與你為友,讓亞里士多德與你為友,更重要的,讓真理與你為友!”把一些世界一流大學的校訓呈現給正向往大學生活的高中生,新穎的材料,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向崇高的人格追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色,做人忌“千人一面”,文如其人,為文更忌“千篇一律”,在寫作訓練中要注重學生的創新人格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保持獨立的思考,作文中勇于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如“歷史的回聲”專題第二個題目,“歷史是不能說假設的,但這不阻礙

14、我們對歷史事件作個性化的思考。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六國興亡、赤壁之戰、戊戌變法對這些事件,你是否想過提出自己的見解呢?請選擇一個”重評歷史即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上具備獨特的批判眼光,創新的態度和獨立的思考,也是對學生人文素養提出的更高要求。三寫作話題貼近生活文章由文、象、道三個相互關聯的因素組成,我們要求作文文道統一,而長期以來,談文與道比較多,“文”指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如語言、文字、結構、表達方式等,“道”指文章的思路,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襟懷、抱負、理想等,而“象”就是文章中所寫“具體的事”,就是文章的“質料”7。學生對作文感到無話可寫,主要是缺少“象”,而取得象必須面向生活。葉圣

15、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8。”要想讓學生自覺地從生活中取材,作文題應貼近學生的生活,高空樓閣只能泛泛而談,可見一個好的作文題目比起無數陳舊的寫作技能知識更為重要。傳統的教材提供作文題目設計過于簡單死板枯燥,本身缺乏想象力,很難調動學生寫作激情。蘇教版寫作教材從幫助學生發現生活的角度編寫,全冊第一個寫作觀即強調“你的生活很重要”,再如“珍愛生命”“號角,為你長鳴”寫身邊熟悉人物,并且蘇教版更加注重于有創新意識,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應用文體的訓練,如消息,鑒賞文,短評,演講等依次出現在必修二“歷史的回聲”“慢慢走,欣賞啊”必修

16、四“筆落驚風雨”“走進語言現場”專題。這類作文的練習可將“寫”與“做”結合,安排一些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如演講文就適當安排一場激情四溢的課堂演講,由此應用文體除了實用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符合蘇教版編排的人文性宗旨。四經典作品培養審美評美創美意識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選于蘇教版閱讀教材的都是經典之例。用經典之文激發學生評美創美的寫作欲望,“筆落驚風雨”專題選擇了古典詩詞文賦,古代經典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特征。學生在領略這一系列或婉約、豪放,或朦朧、開闊的美學特征之后必會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本專題后的寫作指導巧妙地迎合了學生此時的學習心理,趁熱打鐵地拋

17、出文學短評寫作這樣一個訓練。文學評論對于高中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由于有前面大量詩題閱讀的鋪墊,學生在素材積累,分析思路上減少不少難度。再如“慢慢走,欣賞啊”專題,寫作指導為“看好處,說門道”看祥林嫂,翠翠,林黛玉這些人物形象,說其中奧妙,寫作實踐第三題,就三個人物的文中插圖寫賞畫心得,這也是將文學與美學相聯系,將品評人物上升到審美層次。“向青春舉杯”在呈現了激發青春斗志的詩歌和抒情性散文后,將寫作指導定為“激活我們的詩情”。詩歌是最直接抒情的文學樣式,而青春又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寫作指導要求我們從“社會,人生,大自然”中尋找素材進行“創美”,學生在審美之后,有感而發,創造出文學作品。三、寫

18、作教材編排理論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表達與交流”的第一條要求就規定“學會多角度觀察生活”,而蘇教版寫作教材的指導思想,即把寫作看成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符合這一要求,學生要通過寫作實踐,發現心靈的廣闊,發現自然的美,發現社會的千變萬化。發現的過程也是自主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地表達內心真實感受,“以負責任的態度,表達真情實感”,自由抒發主觀感受,使寫作成為精神需求。“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4本段多處摘錄“課程標準”中語句,以下不標記這里“個性”“個人特長”“興趣”“自主”等關鍵詞都強

19、調學生個性的表現,我們培養的正是有個性,有自我意識的青少年。同時也只有依據興趣的情感表達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積累素材”“多想多寫”無疑是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要求,閱讀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因素之一。“課程標準”中的閱讀部分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文學名著,“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蘇教版的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安排到同一專題內,學生在閱讀經典之后結合相應的作文,將閱讀中的審美感受遷移至寫作中的創作,用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力量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寫作教材人文性的教學啟示一先“放膽文”后“小心文”基于蘇教版作文教材人文性重閱讀重感悟的特點,具體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抓住特點,讀

20、寫結合,以讀促寫。主張先寫“放膽文”,再寫“小心文”,在此基礎上到達“我手寫我心”的自由狀態。專題教學的主題從閱讀到寫作一以貫之,學生在大量的經典文章學習之后,必然會有很多感悟,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由抒發真實情感,不必限制于各種要求標準。多次無拘束的放膽文的訓練之后,學生已積累大量感性材料,再逐漸重視寫作技能的傳授,培養“小心文”意識,讓人文性走在工具性前面。如此循序漸進的能力練習,學生的文章必能做到文質兼美,文道統一。如教材的第一個專題“向青春舉杯”,寫作實踐的三個題目分別為,聊聊你的煩惱,長大的感受,對未來的追求,這三個題目的目的均是要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寫。再如同樣是寫

21、人物的作文,在必修二的“慢慢走,欣賞啊”專題有記述“老師”的題目,必修三“號角,為你長鳴”專題有對歷史人物的寫作,從身邊的老師到書中的歷史人物,實際上也是一個梯度。二權衡人文性與“高考文”之間的關系我們高中階段的語文教育就是要給學生兩把鑰匙,一是打開心靈的鑰匙,讓心靈與書本對話,與生活對話,即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一是通向高等學府的鑰匙,讓學生輕松學生過程中取得理想的分數。寫作兼顧著這兩把鑰匙,既是學生表情達意的好途徑,又在考試分值中占相當的比率。眾所周知,目前的高中寫作訓練以高考的指揮棒為依據,高考考什么,學生訓什么。高考考綱的寫作要求,內容偏向于能力與技能,文體偏重于記敘、議論,具體的指導上

22、,側重審題立意、章法、語言等文章技能的訓練9。無視作文真情實感的流露,多年以來高考作文漸漸有了固定的模式,仿佛不用真情抒發按照某一特定的模板就能完成作文,如果再生硬地套上冷冰冰的古詩詞佳句,也許還能混得不錯的分數。然而這種“高考文”多年訓練的成果卻微乎甚微。并且這種套路下功利化的寫作教學更可能讓學生的作文變得單調,沒有個性,蘇教版寫作教材中的人文性似乎在解決這個問題,正視寫作教學“系統化”“序列化”的負面作用,將真情實感抒發扶到正統地位。必修教材安排在高一一學年和高二的前半個學期,在這1.25個學年種,高中生的學習相對沒有迫切面臨高考的壓力,并且正處于青少年的心理敏感期,應抓住這一時期積極培養學生感悟生命,體驗生活的意識,提高自覺抒發主觀情感的能力。學生心中有情,肚中有貨,筆下才有言。而為了應試“高考文”的寫作特訓安排到選修階段,這也是在有了必修人文性感悟的積累下更具有可操作性與效率性的安排。五、結語著名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