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學考復習必修四教師版(補充版)_第1頁
高二語文學考復習必修四教師版(補充版)_第2頁
高二語文學考復習必修四教師版(補充版)_第3頁
高二語文學考復習必修四教師版(補充版)_第4頁
高二語文學考復習必修四教師版(補充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語文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教案必修四第一單元竇娥冤【復習目標】1、了解話劇、元雜劇的知識,掌握欣賞劇本的常識。2、了解劇本的主要矛盾沖突和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把握和欣賞人物形象。3、分析、品味人物的語言。竇娥冤全劇為四折一,課文選的第三折,是全劇矛盾沖突的高潮部分,寫竇娥被押赴刑場殺害的悲慘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敗殘酷,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黑暗,歌頌了竇娥的善良心靈和反抗精神。字音字形:竇娥 桃杌 勘誤 盜跖 前合后偃 罪愆 湛湛青天 萇弘化碧冗長 繡闥 癥狀 癥結 負隅頑抗 鰥寡孤獨 意興闌珊 勒緊 勒索 脊梁 恁的 羊肚 恓惶 攛掇 劊子手 尸骸 提防 楔子提防(d)生埋怨(mán)

2、錯勘賢愚(kn)甘霖普降(lín)叫屈銜冤(xián)湛湛天空(zhàn)荒阡古陌(mò)前合后偃(yn)杳無音信(yo)罪愆(qin)嗟怨(ji)暑氣暄(xun)亢旱三年(kàn)盜跖顏淵(zhí)鰥寡孤獨(gun)二、字形文學常識:1.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2.元雜劇一般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當于現代話劇一幕,是戲劇故事發展的一個大段落,也是音樂組織的單元。3.元雜劇中的說白包括人物的對白和獨白,用以展開劇情和揭示人物性格沖突。科是戲劇動作的總稱,包括一般的舞臺程式和武打、舞蹈。4.元雜劇每本戲只有一個主角,男主

3、角稱正末,女主角稱正旦;此外還有凈、丑、雜等。5.元代雜劇和散曲合稱“元曲”。雜劇規定,每一折戲,唱詞一套曲子,每套曲子用同一宮調。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戲,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戲。6.我國古代音樂以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雷雨【復習目標】1、了解劇本的主要矛盾沖突和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把握和欣賞人物形象。2、分析、品味人物的語言。字音字形:汗涔涔 諦聽 驚愕 昧心 賢惠 漣漪 伺候 伺機 半晌 相貌 1.典型字汗涔涔(cén)驚愕(è)雪茄(ji)煙本分(fèn)諦(dì)聽汗涔涔(cén)窟窿(k)彌補(mí)郁(y

4、9;)熱 普洱(r)茶繁漪(y)2.多音字二、字形文學常識:1.曹禺,現當代劇作家,原名萬家寶。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2.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戲劇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獨幕劇、多幕劇;歷史劇、現代??;悲劇、喜劇、正劇等。哈姆萊特【復習目標】1、了解話劇、元雜劇的知識,掌握欣賞劇本的常識。2、了解劇本的主要矛盾沖突和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把握和欣賞人物形象。3、分析、品味人物的語言。字音字形:匍匐( )   暴虐( )   祈禱( )   輕蔑( )    鷸蚌相爭( )難堪

5、( ) 怪誕( )   懺悔( )   覬覦( )   迷惘( )   延宕( )    虔敬( ) 紊亂( ) 蟊賊( ) 嫁奩( ) 隕落( ) 傀儡( ) 一、字音1.典型字腳鐐(liào)冥冥(mín)梟雄(xio)藩屬(fn)國璽(x)嗣位(sì)戕害(qin) 蟊賊(máo) 昭告(zho) 捐除宿怨(sù)萬惡不赦(shè) 繁文縟節(rù) 阿諛獻媚( yú)2.多音字 文學常識:莎士比亞,

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人文主義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劇哈姆萊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四大喜劇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哈姆萊特通過哈姆萊特之口,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平,充分表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必修四第二單元詞是我國傳統詩歌中的一種入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始于梁,形成于唐而極盛于宋。詞起初時稱“曲子”,后來稱作“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歌詞”等。依長短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和長調(91以上)。詞從總體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韋莊、溫庭筠、李煜;豪放派的代表詞人有:蘇軾

7、、辛棄疾等。柳永詞兩首一、字音 堤沙( ) 天塹( à ) 珠璣( ) 羅綺( )疊巘( ) 羌管( ) 釣叟( ) 驟雨( )都門( ) 都是( ) 凝噎( ) 暮靄( )二、重點詞語重湖疊巘:白堤兩側的里湖、外湖和遠近重疊的山峰。高牙:古代行軍有牙旗在前導引,旗很高,故稱“高牙”。鳳池:即鳳凰池,對中書省的美稱。詞中代指朝廷。三秋:秋季。圖將:把杭州美景畫出來。將,用在動詞后的語助詞。凝噎:因悲傷而喉嚨梗塞得說不出話來。經年:年復一年。三、文學常識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著有樂章集。蘇軾詞兩首一、字音故壘( ) 公瑾( ) 綸巾( ) 檣櫓( )酹( )江月

8、 料峭( ) 吟嘯( ) 一蓑煙雨( )二、重點詞語風流人物:文中指杰出的英雄人物。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灰飛煙滅:像灰煙那樣消失。酹:將酒灑在地上,以表示憑吊。羽扇綸巾:(手持)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儒者的裝束,形容周瑜有儒將風度。三、文學常識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詩風豪放,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辛棄疾詞兩首一、字音遙岑遠目( ) 玉簪( ) 搵英雄淚( ) 螺髻 ( ) 鱸魚 ( ) 堪膾 ( )舞榭歌臺( ) 狼居胥 ( ) 尋常巷陌( ) 二、重點詞語斷鴻:失群的孤雁。吳鉤:吳地特產的彎形寶刀,此指劍。搵:擦拭。遙岑遠目

9、:眺望遠處的山嶺。岑,小而高的山。紅巾翠袖:代指女子??煽埃耗目埃豢啊H?、文學常識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主義詩人,一生主張收復中原,但壯志未酬。詩風豪放,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李清照詞兩首一、字音紗櫥 ( )盈袖( )瑞腦( )憔悴( )堪摘( )戚戚( )乍暖還寒( )二、重點詞語永晝:漫長的白天。乍暖還寒:忽暖忽冷,氣候變化無常。次第:光景,狀況。戚戚:悲愁,哀傷的樣子。三、文學常識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詞作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作品多寫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閨怨離愁;后期作品則充滿了哀婉凄涼,多寫悼亡之悲、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作品集有漱玉詞。婉約派代表詞人。必修四第三

10、單元拿來主義課文內容要點:魯迅主張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吸取精華,剔除糟粕。字音字形:自詡 ( )殘羹冷炙( )冠冕堂皇( )腦髓( )孱( )頭 蹩( )進 國粹 ( ) 栩( )栩如生字形詞義孱頭:怯弱無能的人。自詡:自我夸耀。殘羹冷炙:吃剩的飯菜,借指權貴的施舍。炙,烤肉。冠冕:“冠冕堂皇”的省略語,意識是很體面、有氣派。蹩進:躡手躡腳的進去。玄虛:這里指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國粹:原指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文中是反語。文學常識:本文選自且界亭雜文本文闡明了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實行“拿來主義”的主張。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課文內容要點:真正成熟的人,應該能夠綜合母愛和父愛

11、,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健康而成熟的靈魂?!鞍涯赣H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弊忠糇中危赫Q( )生 剎( )那 專橫( ) 休戚( )相關 源( )遠流長 罪孽( ) 懲( )罰字形詞義罪孽:迷信的人認為應受到報應的罪惡。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相形見絀:相比之下,就顯出了不足。形,對照;絀,不夠、不足。拙劣:笨拙而低劣。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惶恐不安:驚慌害怕。短文三篇一、字音稍縱即逝( ) 群眾( ) 彌補( ) 涇渭分明( )莖葉( ) 痙攣( ) 弭除陳見( ) 不脛而走( )推衍( ) 耕畜( ) 畜養( ) 賦予( )予取予求

12、 ( ) 枯燥( ) 躁動( ) 培養皿( )二、重點詞語稍縱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容易失去。賞玩:欣賞玩味。躁動不安:因急躁而坐立不安。厚賜:豐厚的賜予。金規矩:語出圣經。其內容是要求人們像希望別人對待自己那樣去對待他人。必修四第四單元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文內容要點:通過描述“完璧歸趙”“澠池會”“將相和”三件事,刻畫了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英雄形象,頌揚了他智勇無畏維護國家主權的愛國精神和顧全大局不計私怨的高尚品質;同時也頌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可貴精神。一、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可與不 2、臣愿奉璧往使3、拜送書于庭 4、召有司案圖5、秦自繆公以來 6、唯大王與群臣孰計

13、議之二、給下列字注音趙宦( )者 使人遺( )趙王書 肉袒( ) 璧有瑕( ) 城邑( ) 禮節甚倨( ) 廣成傳( ) 使其從者衣褐( ) 湯鑊( ) 澠( )池 飲酒酣( ) 左右皆靡( ) 盆缶( )秦王不懌( ) 引車避匿( ) 廷叱( )之 不肖( ) 相如雖駑(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請指示王。 古義: 今義:上級給下級的命令。2、未嘗有堅明約束者 古義: 今義:限制。3、于是相如前進缶 古義: 今義:向前行動或發展。4、廉頗宣言曰 古義: 今義:宣告、聲明。5、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古義: 今義:和自己有婚姻關系或血緣關系的的成員。3、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古

14、義: 得到懲處 今義:冒犯 4、明年復攻趙 古義: 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7、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古義:地位低下,見識淺薄 今義:鄙卑下賤三、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1、寧許以負秦曲(使擔負,使承擔) 2、臣請完璧歸趙(使完好無缺) 3、乃前曰(名作動,上前) 4、舍相如廣成傳舍(名作動,安置住宿) 5、間至趙矣(名作狀,從小路) 6、卒廷見相如(名作狀,在朝堂上) 7、畢禮而歸之(使完畢、使回去) 8、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動,殺) 9、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狀,向西) 10、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動,尊敬) 11、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詞使動,使急,逼迫) 12、乃使其從者衣褐(

15、名作動,穿上) 13、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先,以為后) 14、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竊計欲亡走燕 2、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3、均之二策 4、寧許以負秦曲 5、左右皆靡 6、獨畏廉將軍哉四、解釋下列加點的多義詞。使: 使人遺趙王書 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乃使其從者衣褐 以: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勇氣聞于諸侯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引: 引趙使者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車避匿 于: 君幸于趙王 故燕王欲結于君 拜送書于庭 會于西河外澠池幸: 而君幸于趙王 而君幸赦臣 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16、負: 寧許以負秦曲(使擔負,使承擔) 秦貪,負其強(憑借,倚仗) 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見: 徒見欺(介詞,被,受) 大王見臣列觀(動詞,接見) 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通過、經由) 相如因持璧卻立(于是,就)顧: 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回頭) 顧吾念之(只不過)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并翻譯 1、臣所以去親戚而侍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判斷句) 2、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斷句) 3、求人可使報秦者。(定語后置。=求可使報秦之人) 4、君幸于趙王。(被動句) 5、今君乃亡

17、(于)趙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省略句) 7、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被動句)8、 使不辱于諸侯。(狀語后置。 使不于諸侯辱)9、 遂與秦王會(于)澠池。(省略句)11、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被動句)13、 何以知之? (賓語前置)14、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固定句式 蘇武傳課文內容要點:課文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跡,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文學常識: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作者班固,東漢人。一、字詞注音栘中廄( jiù ) 數(shuò )

18、通使相窺(ku)觀 丈人行(háng)遺( wèi )單于 沒( mò)胡中 閼氏( ynzh ) 煴(yn)火馬畜( chù )彌山 牧羝(d ) 彈劾( ) 嚙齒( ) 喟( ) 然嘆曰 檠( ) 弓弩( ) 二、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2、與旃毛并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3、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j)”,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5、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6、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7、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8、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

19、”,沒有。9、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10、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經。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皆為陛下所成就 古義: 今義:業績。2、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義: 今義:岳父。3、欲因此時降武 古義: 今義:表結果的連詞。4、且陛下春秋高 古義: 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5、武等實在 古義: 今義:誠實、老實。6、兄弟親近 古義: 今義:動詞,靠近。7.漢亦留之以相當 古義: 抵押。今義:正在(某時某地)。8.稍遷至栘中廄監 古義: 漸漸。今義:稍微。9以貨物與常 古義: 財物 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四、詞類活用意動用法1、單于壯其節

20、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2、誠甘樂之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使動用法3、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4、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動用法,使肥沃。5、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6、單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7、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動用法,使受苦。8、王必欲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名詞活用9、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10、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11、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12、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13、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14、絕不飲食 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五、解釋下列

21、句中加點的多義詞。乃: 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羝乳乃得歸當: 漢亦留之以相當 副有罪,當相坐以: 漢亦留之以相當 以貨物與常 何以復加為: 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 與君為兄弟 兄弟并為郎因: 君因我降 因厚賂單于 欲因此時降武使 數通使相窺觀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 單于使使曉武語 以狀語武 如惠語以讓匈奴 語:說的話。引 虞常果引張勝 引佩刀自刺 引:拔。發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 恐前語發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倒置句2、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者漢匈奴使”。3、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4、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5、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6、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判斷句7、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8、非漢所望也。 被動句9、見犯乃死,重負國10、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11、皆為陛下所成就12、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張衡傳 課文內容要點:介紹了張衡在科學、政治、文學等領域的諸多才能,重點介紹了他在科學上的貢獻,并表達了對他為人品德的由衷敬仰之情。字音字形:范曄 逾越 三年五載 篆文 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