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中政治 1.1文化與社會課后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13屆高中政治 1.1文化與社會課后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13屆高中政治 1.1文化與社會課后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13屆高中政治 1.1文化與社會課后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13屆高中政治 1.1文化與社會課后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文化與社會12012·保定模擬 禮儀是交往的產物,語法是說話的產物,邏輯是思考的產物。人們長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規范,無非是人類知識和經驗的總結。這表明()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文化實質上是一種精神力量文化素養是逐步培養出來的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有A B C D2011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等活動遍地開花。這不僅給老少邊窮地區送去了知識和技術,為這些地區的脫貧致富作出了貢獻,同時也使參加志愿者行動的青年學生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自身的素質得到了提高?;卮?3題。2大學生志愿者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獲表明()A人

2、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B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C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補性D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個人文化素養的唯一途徑3參加志愿者行動的大學生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了自身的素質,這說明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是()與生俱來的從社會生活的體驗中培養出來的通過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培養出來的通過參與文化活動而逐步培養出來的A BC D42011·福建卷 一切受人民歡迎、對人民有深刻影響的藝術作品,從本質上說,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須在人民的偉大中獲得藝術的偉大??梢?,優秀的文化()A彰顯時代的精神,創造時代的未來B反映時代

3、的潮流,決定時代的走向C源于時代的實踐,引導時代的發展D源于時代的智慧,推動時代的前進52012·洛陽模擬 河南安陽殷墟成為中國第33處世界遺產,既能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和利用,豐富人們的文化消費,也能大大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由此可見()A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B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C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推進作用D文化與經濟相互決定62012·南京模擬 中國人喜歡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安栉幕钡纳鐣δ苤饕憩F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等。這說明()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人們的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青年學生都要主動接受“茶

4、文化”的熏陶健康的文化活動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A BC D72011·北京卷 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這是“社會心態”一詞首次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國家重視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是因為()A社會心態受社會現實的制約B社會心態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C社會心態是影響社會現實的精神因素D社會矛盾主要通過調整社會心態來化解82012·濰坊模擬 “千里姻緣一線牽”,2011年第28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于4月20日在濰坊奧體公園體育場隆重舉行,吸引了百萬游客觀賞,帶動了濰坊旅游產業的發展。從文化生活的

5、角度看,材料表明()A文化與經濟日益融合,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B我國的文化事業應全部實現產業化C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D我國必須堅持以文化發展為中心92011·江蘇卷 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文化與經濟、政治是相互交融的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A B C D102012·安陽模擬 與往年相比,2011年票房過億的國產賀歲影片明

6、顯增加,大笑江湖趙氏孤兒等均宣布過億,其中,讓子彈飛更是單日票房突破6000萬元,打破了2010年1月9日阿凡達創下的5760萬元單日票房紀錄。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抵御外來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A BC D112014南京青奧會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蘇最具代表與典型意義的城市獨特元素,其親和樸拙、對稱和諧的造型,詮釋了江蘇文化的時代價值。不少商家及時推出了體現江蘇文化特色的青奧會吉祥物產品,這些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這說明()A文化創造力是綜合國力的首要標志B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C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的發展D文

7、化與經濟相互交融12絕大多數美國電影都在講述一個共同的主題:個人英雄拯救。從外星人到指環王、從蜘蛛俠到黑客帝國,人們欣賞美國電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時,也在“接受”著美國的國民價值觀。這告訴我們()文化對經濟、政治產生重要影響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充滿了矛盾斗爭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人們會受到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A BC D132011·銀川質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本著“跳起來打棗、打大棗”的工作思路,實現了“小省區辦大文化”的奮斗目標。小省區可以辦大文化充分說明()A經濟決定文化,文化是對經濟的反映B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C文化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D文化發展完全可以脫離

8、經濟條件的制約14目前,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總值占GDP總量的比重不等,美國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歐洲平均在10%15%之間,韓國高于15%,而我國卻不到2.43%。這告訴我們()A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提升我國的文化競爭力C在科技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直接推動下,世界各國文化產業迅速發展D抵御文化滲透、維護我國文化安全顯得日益緊迫152012·濟南模擬 2011年,一場場高質量的演出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網絡、3G等新媒體成為傳統媒體競相追逐的制高點。電影票房突破60億元,增長近40%。新聞出版業總產值突破1萬

9、億元,增長20%以“中國元素”為底蘊的文化產業不僅塑造了強大的中國國家文化形象,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引擎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更為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增添了力量。請你根據上述材料,用一句話概括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內涵,并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面,說明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意義。162010·課標全國卷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早期,文化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媒介。近年來,在很多地方,文化不僅僅是“陪襯紅花的綠葉”,而且直接登上了經濟舞臺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實現了從“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到“文化唱戲”的轉變。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09年以來,我國文化產業發

10、展勢頭良好,產值月均增幅達17%,其中電影、圖書和舞臺劇等,收入增長更高達20%以上。根據材料,有人認為,從“文化搭臺”到“文化唱戲”,體現了人們對文化功能認識的深化。你贊同這種看法嗎?運用文化知識簡要說明理由。課時作業(二十一)1C解析 禮儀是交往的產物體現了文化素養是通過參加文化活動等逐步培養出來的,要選。人們長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規范,是人類知識和經驗的總結,體現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社會實踐的產物,要選。材料沒有體現文化的實質,也沒有體現具體的文化現象,不選。故選C。2A解析 大學生在實踐中改造了“三觀”、學到了知識,這是獲得和享用文化的過程,故A正確。B、C與題意不符。D錯

11、誤,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是提高個人文化素養的唯一途徑。3B解析 文化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錯誤。分別從不同角度正確分析了文化素養的培養方式。4C解析 優秀的文化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體現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說明文化是時代的產物,源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又對社會的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故選C。但認為源于時代的智慧是錯誤的,排除D。文化是主觀的,不能創造時代的未來,也不能決定時代的走向,排除A、B。5A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題干反映了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故A正確。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只有先進文化才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故C錯誤。經濟決定文化,但不一定是同步發展,所以B、D錯

12、誤。6A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的內涵和作用。由“喜歡喝茶衍生出茶文化”可知符合題意。說法太絕對,青年學生并非都要主動接受“茶文化”的熏陶。由“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等”可知符合題意。故選A。7C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對社會影響的知識點。國家重視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是因為先進的文化是一種正確的精神力量,社會心態作為一種文化,對社會現實有重要的影響,C說法符合題意。A、B均與題意構不成因果關系,與題意不符。化解社會矛盾并不是主要通過調整社會心態來實現,D說法錯誤。故選C。8A解析 通過濰坊風箏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說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故選A。B表述錯誤,

13、文化事業不能全部產業化。C表述錯誤,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D我國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9B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題干材料主要講述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向全球推行文化霸權主義。據此判斷,表述正確符合題意。表述不符合題意。10A解析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故均符合題干要求。文化的創新發展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故觀點錯誤。應選A。11D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創造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A錯誤。B與題意無關。傳統文化有精華與糟粕之分,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C錯誤。12B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題干沒有體現世界多極化,不符合題意。13B1

14、4.B15答案 (1)學生只要從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等角度來概括都可以。(如:“軟實力”是指一國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國際影響力與感召力。)(2)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可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可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解析 本題包含兩個小問題。第一個小問題回答文化軟實力的內涵,可以先分析“文化”與“軟實力”其各自的涵義指向,如“文化”可以用民族精神、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概括,“軟實力”是相對于“硬實力”而言的,主要說的是凝聚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號召力等;然后再進行綜合即可。第二個小問題要審清題意,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兩方面展開。16答案 答案一:不贊同。文化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