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3.14《詩經二首》學案 粵教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語文 3.14《詩經二首》學案 粵教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語文 3.14《詩經二首》學案 粵教版必修1_第3頁
高中語文 3.14《詩經二首》學案 粵教版必修1_第4頁
高中語文 3.14《詩經二首》學案 粵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4詩經二首課前自主【走進作者(品)】如果說中國的詩是浩瀚的海洋,那么詩經就是這片海洋的發源地;如果說中國的詩是高聳的山峰,那么詩經就是這座山峰的奠基石;如果說中國的詩是絢麗的花園,那么詩經就是這座花園里的奇葩。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是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又名詩詩三百三百篇。自西漢武帝始稱為詩經,意為詩歌的經典。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風”。“風”又叫“國風”,是當時各諸侯國的民歌。因此有時又用“風”代指詩經。“邶風”“衛風”就是“邶國的民歌”,“衛國的民歌”。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

2、點。在表現手法上主要運用賦、比、興手法(參課后練習第二題)。賦”:陳述鋪敘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對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興”: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發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內容。詩經的“賦”“比”“興”和“風”“雅”“頌”合稱“六義”。【背景感知】(略)【預習檢測】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靜女其殊( )踟躕( )( ) 卜筮( ) 愆期( ) 偕老( ) 淇水湯湯( ) 美人之貽( 2. 根據課文填空。( )我彤管 乘彼( )垣( )首踟躕 說( )女美士( )其行 匪我( )期3. 解釋下列詞語:蚩蚩: 愆期:復關:咎: 無與士耽:其黃而隕: 二三其德:。女也不爽:

3、 夙興夜寐:不思其反: 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左傳史記資治通鑒是歷史散文的三個里程碑,其中史記和資治通鑒的體例是一樣的。 B律詩、絕句、詞、曲在字數、平仄、押韻、對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規定,都不能稱為古體詩。 C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長河中,現實主義的詩經和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并稱“風騷”。 D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 【課文初探】5、氓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請簡單概括情節。6、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寫“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7、女主人公從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認識是什么?(請用原詩句回答)堂上演練【夯實雙基】1、對下列注音進行判斷并糾正錯誤

4、。 第一首 邶風·靜女 邶:bèi 姝:sh 隅:y 見:xiàn 踟:chì 躕:chú 孌:luán 煒:wi 說:yuè 懌:yì 歸荑:kuìtì 洵:xún2、第二首 衛風氓 氓:méng 蚩:chí 愆:qin 將:qing 垝:gu 垣: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 說:tu 隕:yn 組:cú 湯:shng 漸:jin 罔:wáng 靡:m 夙:sù 咥:xì 隰:x

5、泮:pàn 3、翻譯靜女全詩(分組安排)提示:兩種方法:直譯-力求逐字逐句求準確;意譯-力求理清段意求流暢。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4、嘗試背誦靜女。【疑難探究】5、氓與靜女有何異同?【課文探究】6、為什么自由戀愛竟以悲劇收場拓展提升【基礎知識】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五部經典著作之首。 B、詩經中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共有15國風,160篇。大都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歌謠;“雅”分為大雅、小

6、雅,共105篇,大多為周代宮廷樂曲歌辭:“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禮時的樂歌,共40篇。 C、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共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作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 D、詩經中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2.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D、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閱讀邶風;靜女,完成37題。 

7、0;3、對這首詩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題目“靜女”,是指文靜美麗的姑娘。 B“愛而不見”的意思是說故意藏起來不出現,逗小伙子著急。 C“說懌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麗的彤管映襯得你更美。 D“自牧歸荑,洵美且異”這兩句稱贊姑娘送給他的荑草實在美得出奇。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基調歡快而富有情趣,敘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約會的過程。 B“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個細節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小伙子當時那種焦灼不安的情態。&#

8、160;C無論是贈彤管,還是贈荑草,都發生在同一天,可見這對青年男女的戀情已到極致。 D這首詩除了細節描寫外,還運用了雙關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5、選出對靜女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靜女是一首賦體詩,它運用“直陳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連唱的形式來敘寫故事,感情回環往復,內容富于變化,充分體現了民族的特色。 B本詩以生動的語言,風趣的細節,表現了一對男女青年熱戀中的情趣,人物神形畢現,呼之欲出。 C“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這兩句借物抒情,意涉雙關,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贊美姑娘饋贈給他的信物,實則表達了他對

9、姑娘摯愛之情。 D“自牧歸荑,洵美且異”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點,象征愛情的真誠和純美。 6、選出對“彤管有煒,說懌女美”二句翻譯正確的一項(  ) A紅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樂器讓我喜愛。 B彤笛鮮艷又光亮,漂亮的樂器真讓我喜愛。 C彤笛鮮艷又光亮,美麗的姑娘更讓我喜愛。 D彤笛鮮艷又光亮,靜女叮囑我要喜愛它。 7、下面對此詩賞析錯誤的二項是(  ) A此詩以第一人稱“我”男青年寫第一次戀人的約會的情景。 B全詩三章,二章重在寫場景,一章重在寫心理。

10、 C第一章寫青年之約,第二章寫青年之戀,第三章寫青年之誠。 D作者由靜女而彤管,由荑而靜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來,表現了男女青年熱烈的純樸的戀情。 E詩歌重章復唱,不注重細節描繪,從大處著筆,風格樸實,增添了藝術魅力。   8、氓下列詩句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爾卜爾筮(ì),體無咎(ù)言 你用龜板、蓍()草占卦,沒有不吉利的預兆。爾,你。卜,用火燒龜板,看龜板上的裂紋,推斷禍福。筮,用蓍草的莖占卦。體,卜筮的卦象。咎,

11、災禍;蓍,一種草。 B、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唉,姑娘呀,不要擔心心愛的男人。士,男子的通稱;耽,擔心。 C、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男子沉溺在愛情里,還可以脫身。說,通“脫”。 D、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姑娘沉溺在愛情里,就無法擺脫了。 9、下列詩句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請你不要生氣,把秋天訂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復關:登上那倒塌的圍墻,遙望那復關(來的人)。 C、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D、信誓旦旦

12、,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沒想到你會變心。 10、比較下面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與(2)相同,(3)與(4)相同。 B、(1)與(2)相同,(3)與(4)不相同。 C、(1)與(2)不相同,(3)與(4)相同。 D、(1)與(2)不相同,(3)與(4)不相同。 11、 對文中有關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13、160; A、“載笑載言”中“載”字的含義和成語“載歌載舞”中“載”字的意思是一致的。 B、“夙興夜寐”即早起晚睡,和現在的成語含義相同。 C、“及爾偕老”意為等你老了,與現在常講的“白頭偕老”不相同。 D、“信誓旦旦”即真誠懇切地發誓,和現在的成語含義相同。 12、下列對該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讀來十分感人。 B、這首詩所寫的婚姻悲劇,反映了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情與禮的矛盾與夫權對婦女的壓迫。

14、 C、本詩充分運用了賦比興交替使用的手法,時時注意情與景的結合,詩兩可窺見古代的集市貿易和婚嫁禮俗。 D、詩中一條淇水貫穿全詩,淇水水流的變化揭示了人物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13、簡要分析氓詩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14、寫出下列詩句中加點字詞的古今意義。 至于頓丘:古義         ;今義      &

15、#160;  秋以為期:古義             ;今義 泣涕漣漣:古義         ;今義        漸車帷裳:古義            ;今義 總角之宴

16、:古義         ;今義 【閱讀提升】15.對詩經·相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注:俟(si),等待。 遄(chuan),速或快。 A這首詩三章,每章四句,將那些不知廉恥的貪官污吏、達官貴人揭露得體無完膚,罵了個痛快淋漓,表現了當時的勞動人民對統治者的憎恨和鄙視 滿,但這首詩顯得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 C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和伐檀都運用了鋪陳和比喻的手法,但,伐

17、檀還用了起興手法。 D伐檀碩鼠相鼠三首詩都有民歌的風俗,同屬詩經的“國風”,都具有現實主義的特色 【寫作訓練】改寫靜女為300字左右的小話劇。 14詩經二首課前自主1 略;2、略3、蚩蚩:課文翻譯為“老實”,另有版本翻譯為“嘻皮笑臉”。愆期:耽誤、拖延日期。復關:地點。本文借指“在復關的那個人”。咎:災禍。無與士耽:沉溺而不能自拔。其黃而隕:飄落。 二三其德:他的品行變化無常。女也不爽:差錯(毫厘不爽)。夙興夜寐:早上。不思其反:沒想到你會變心。 4、答案為A。講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題中即考到了本課所學的有關古體詩和詩經的知識。這類知識應在平常的課文學習中逐步積累,然后形成系統知識。本題題干

18、要求找出錯誤的一項,這就是說,有三項是正確的。史記是紀傳體,資治通鑒是編年體。A項中說“史記和資治通鑒的體例是一樣的”,屬明顯錯誤。5、一個女子由向往愛情到與負心男子決裂的故事。6、對比手法。氓在態度上前后對比,“我”由追求到決裂的對比。7、士之耽兮,猶課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堂上演練1 隅:yú踟:chí荑:tí2、蚩:ch罔:wng3、文靜的姑娘多漂亮,等我在城角好地方。你躲藏起來看不見,我抓耳撓腮又彷徨。文雅的姑娘多美好,送我一支紅管簫。紅簫顏色多亮麗,美得讓我樂陶陶。贈我郊外白茅草,的確又美又奇妙。不是茅草多美麗,美人贈送樂逍遙。4、略5、明確:氓與靜

19、女都是詩經中優秀的愛情篇章但兩者無論是思想感情還是藝術特色都有異同。首先是思想感情上,兩首詩都表現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靜女大膽熱烈的愛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氓的主人公感情更為復雜,初始她懷著愛情的忠誠決心“及爾偕老”建立了家庭,因此丈夫的負心就給她造成了巨大的感情傷害,但她并沒有現在“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在總結出“無與士耽”的教訓后,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義無反顧地離開丈夫,開始新的生活,更表現了人格的尊嚴 。而在藝術特點上 ,兩首詩都寫得十分動人形象。如,同時盼望著約會中遲到的戀人,靜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躕”,焦急和煩躁全然沒有掩飾

20、,而氓中的姑娘卻“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抑制不住的眼淚泄露了深埋心底的愛情。再入,寫女子給男子的饋贈,靜女寫戀愛時節贈的是浪漫的茅草,氓寫結婚,帶上的是整車的嫁妝,準確的寫出了民間習俗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 6、(以下內容為課后整理)生1:先糾正一下這問題的問法,好象自由戀愛一定是幸福的一樣。在現實中,這一觀點站不住腳。(老師表示認同)回到課本里去,這場悲劇應該由女主人公買單。她不識人,人家一求婚,她就答應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頭腦發熱,沒有心計。不像靜女中那姑娘還躲起來考驗一下小伙子。她這種表現,說得好聽就是對愛情的忠誠,說得不好聽是失去理性。生2:這與社會背景有關。封建

21、社會里女子地位低,(有學生糾正是奴隸社會)奴隸社會中女子地位就更低了,完全是男人的奴隸。(爆笑)她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流氓就隨流氓了,沒有嚴密的法律制度去維護她們的權利。所以說一個女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要消滅這悲劇,只有男女平等一條路。(教師表示十分欣賞)生3:不同意擴大化。這故事中對立的雙方就是兩個人,女子固然輕信,是她不好,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這家伙整天游手好閑,文中也沒交代他的工作,估計是拈花惹草去了。詩句“二三其德”很能說明問題。應該讓氓承擔全部責任。(教師追問,你是法官,是同意他們離婚,還是不同意呢?)同意。讓這女的重獲自由。尊重她的心聲。生4:主要原因是氓。他看不上自

22、己老婆了,認為她老了,不好看了。呵呵。(學生笑)有什么好笑的?文中有寫桑樹葉子的句子就是說明她自己老了,暗含著她丈夫不再愛她了。(教師追問:女子青春不在難道是她的過錯嗎?)不是,關鍵是男人的心態要好。你想啊,現在女的老的快,男的呢,沒什么變化。男人要懂這個規律,好好地愛自己的妻子。師:大家說的都挺有理,最重要的是把文本利用起來了,不是無稽之談。我在這里提供幾種說法,供大家參考:(學生記筆記,教師板書邊解釋)1、士之變心說(前有伏筆,“不見復關”,他到哪去了?后有照應“士二其行”)2、倫理道德說(家人反對自由戀愛。本來已經給你找好了勤勞忠厚的王老五,你偏偏不要。好了,現在被你拋棄了吧?“兄弟不知

23、,歙其笑矣”。有點幸災樂禍哦。)3、社會制度說(經濟落后的社會,男子騙情其實為騙財,看,拿的是布,換的是絲,而且空車子來,連人和嫁妝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計揮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氣了。扁恩格斯說:“家庭、婚姻反映出經濟關系”,此言不虛。而且女生平等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4、年老色衰說(用比的句子,學生也說了) 拓展提升【基礎知識】1、D2、C (應在主謂之間停頓: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3、C,4、C, 5、D(比喻手法),6、B,7、(B一章重寫場景,二章重寫心理;E注重細節描寫)8、B, 9、D,10、A,11、C,12、D,13、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始

24、亂終棄,用情不專;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勤勞、溫柔、堅強。14、古義:到;今義:連詞,提及另一事物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古義:浸濕;今義:逐步古義:歡樂;今義:酒席 【閱讀提升】15、講析:相鼠是一首具有現實主義創作特色的古民歌,如同原高中老教材的伐檀碩鼠一樣都出自詩經的國風。全詩三章,重章疊句。題中四項主要是圍繞作品的主題思想、藝術手法、寫作特色設題,解答此類題要善于從已學的相關課文所積累的知識能力中尋求思路并注意作比較閱讀。“相鼠”是“有皮、有齒、有體”,而作威作福的統治者是“無儀、無止(即不知恥)、無禮”,詩歌抨擊得淋漓盡致,極盡憎惡與鄙視。但

25、是與中學課本篇目碩鼠相較,后者的末尾還有“樂土、樂國、樂郊”的理想追求,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樂園。故此碩鼠)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答案應該是B。【寫作訓練】(課后整理)教師從學生習作中挑出最好的一個劇本,并請出寫此劇本的小組表演。師:先秦時,詩、樂、舞不分家,載歌載舞的。所以先秦詩歌往往具有很強的表演性。千載之下,讓我們在時空隧道里乘風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領略詩經邶風靜女中那馨香的約會吧!第一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第二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第三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人物:“我”(扮演者:黃建金)和“靜女”( 扮演者:范靜雅) 旁白:張名杭道具:柳樹,陳秀清,

26、曾文芳; 月亮,黃振。           改編: 第六小組(成員:黃建金,范靜雅,張名杭,黃振)第一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時間:黃昏地點:城之角樓旁白:(播放音樂My  hart  will  go  on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我和靜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轉眼到了情竇初開的年華”男:(走上舞臺,抬頭望月)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然我不是玉樹臨風,瀟灑倜儻,但我有廣闊的胸襟跟強健的臂彎。”(在臺上久久徘徊,左顧右盼。)女:(躲在角樓里捂著嘴偷偷的笑,在小伙子背過身去的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