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燕歌行并序李憑箜篌引知識點匯總+練習 統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中 燕歌行并序李憑箜篌引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燕歌行并序知識點 1、課文詳解 燕歌行唐代高適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
2、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譯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于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唐朝東北邊境戰事又起,將軍離家前去征討賊寇。 戰士們本來在戰場上就所向無敵,皇帝又特別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 軍隊擂擊金鼓,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外,旌旗連綿不斷飄揚在碣石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單于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凄涼到邊土,胡人騎兵來勢兇猛,如風雨交加。 戰士在前線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將軍們
3、依然逍遙自在的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 深秋季節,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時分,邊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將身受朝廷的恩寵厚遇常常輕敵,戰士筋疲力盡仍難解關山之圍。 身披鐵甲的征夫,不知道守衛邊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婦自丈夫被征走后,應該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婦獨守故鄉悲苦地牽腸掛肚,征夫在邊疆遙望家園空自回頭。 邊塞戰場動蕩不安哪里能夠輕易歸來,絕遠之地盡蒼茫更加荒涼不毛。 早午晚殺氣騰騰戰云密布,整夜里只聽到巡更的刁斗聲聲悲傷。 戰士們互相觀看,雪亮的戰刀上染滿了斑斑血跡;堅守節操,為國捐軀,豈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功勛? 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斗多慘苦,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2、課下注
4、釋: 燕歌行:樂府舊題。詩前有作者原序:“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張公,指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曾拜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一般以為本詩所諷刺的是開元二十六年,張守珪部將趙堪等矯命,逼平盧軍使擊契丹余部,先勝后敗,守珪隱敗狀而妄奏功。這種看法并不很準確。 漢家:漢朝,唐人詩中經常借漢說唐。 煙塵:代指戰爭。 橫行:任意馳走,無所阻擋。 元戎:軍事元帥。 非常賜顏色:超過平常的厚賜禮遇。 摐:撞擊。 金:指鉦一類銅制打擊樂器。 伐:敲擊。 榆關:山海關,通往東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頭飾羽的旗。旆是末端狀如燕尾的旗。這里都是泛
5、指各種旗幟。 逶迤:蜿蜒不絕的樣子。 碣石:山名。 校尉:次于將軍的武官。 羽書:(插有鳥羽的,軍用的)緊急文書。 瀚海:沙漠。這里指內蒙古東北西拉木倫河上游一帶的沙漠。 單于:匈奴首領稱號,也泛指北方少數民族首領。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舉行大規模校獵,作為軍事性的演習。 狼山:又稱狼居胥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西北。一說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縣境內。此處“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實指。 極:窮盡。 憑陵:仗勢侵凌。 雜風雨:形容敵人來勢兇猛,如風雨交加。一說,敵人乘風雨交加時沖過來。 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傷亡慘重。 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隴
6、頭吟:“窮求塞草腓,塞外胡塵飛” 斗兵稀:作戰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當恩遇:指主將受朝廷的恩寵厚遇。 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婦的淚水如注。 城南:京城長安的住宅區在城南。 薊北:唐薊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帶,此處當泛指唐朝東北邊地。 邊庭飄搖:形容邊塞戰場動蕩不安。庭,一作“風”。飄搖,一作“飄飄”,隨風飄蕩的樣子。 度:越過相隔的路程,回歸。 絕域:更遙遠的邊陲。 更何有:更加荒涼不毛。 三時:指晨、午、晚,即從早到夜(歷時很久。三,不表確數。)。 刁斗:軍中夜里巡更敲擊報時用的、煮飯時用的,兩用銅器。 陣云:戰場上象征殺氣的云,即戰云。 一夜:即整夜,徹夜。 血:一作“雪” 死節:指
7、為國捐軀。節,氣節。 豈顧勛:難道還顧及自己的功勛。 李將軍:指漢朝李廣,他能捍御強敵,愛撫士卒,匈奴稱他為漢之飛將軍。 3、創作背景 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歷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與奚族作戰打了敗仗卻謊報軍情,作詩加以諷刺。自唐開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邊境。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開元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
8、“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5、賞析: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杰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全篇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于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后文輕敵伏筆;后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云,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第二段八句寫戰斗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兇猛,唐軍傷亡慘重,后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
9、圍。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氣氛悲壯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李憑箜篌引知識點 1、課文詳解 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譯文: 秋夜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云凝聚起來不再飄游。 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
10、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 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 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沖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 幻覺中仿佛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 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 2、課下注釋 李憑:當時的梨園藝人,善彈奏箜篌。楊巨源聽李憑彈箜篌詩曰:“聽奏繁弦玉殿
11、清,風傳曲度禁林明。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云門第幾聲?”“花咽嬌鶯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箜篌引: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曲。箜篌:古代弦樂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狀有多種。據詩中“二十三絲”,可知李憑彈的是豎箜篌。引:一種古代詩歌體裁,篇幅較長,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 吳絲蜀桐:吳地之絲,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張:調好弦,準備調奏。高秋:指彈奏時間。這句說在深秋天氣彈奏起箜篌。 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湯問:“秦青撫節悲歌,響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聽到李憑彈奏的箜篌聲而凝定不動了。 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譜詳錄卷六:
12、“淚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異記云: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傳說中的神女。漢書.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這句說樂聲使江娥、素女都感動了。 中國:即國之中央,意謂在京城。 昆山玉碎鳳凰叫:昆侖玉碎,形容樂音清脆。昆山,即昆侖山。鳳凰叫,形容樂音和緩。 芙蓉泣露、香蘭笑:形容樂聲時而低回,時而輕快。 十二門:長安城東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門,共十二門,故言。這句是說清冷的樂聲使人覺得長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二十三絲:通典卷一百四十四:“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豎抱于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
13、篌。”“紫皇”:道教稱天上最尊的神為“紫皇”。這里用來指皇帝。 女媧:中華上古之神,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風姓。淮南子.覽冥訓和列子.湯問載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故事。 石破天驚逗秋雨:補天的五色石(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逗,引。 坤山:一作“神山”。神嫗(yù):搜神記卷四:“永嘉中,有神現兗州,自稱樊道基。有嫗號成夫人。夫人好音樂,能彈箜篌,聞人弦歌,輒便起舞。”所謂“神嫗”,疑用此典。從這句以下寫李憑在夢中將他的絕藝教給神仙,驚動了仙界。 老魚跳波:魚隨著樂聲跳躍。源自列子.湯問:“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 吳質:即吳剛。酉陽雜俎卷一:“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
14、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露腳:露珠下滴的形象說法。寒兔:指秋月,傳說月中有玉兔,故稱。 3、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于公元811年(唐憲宗元和六年)至公元813年(元和八年),當時李賀任職于長安,官奉禮郎(執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4、賞析 李憑是梨園弟子,因善彈箜篌,名噪一時。“天子一日一回見,王侯將相立馬迎”,身價之高,似乎遠遠超過盛唐時期的著名歌手李龜年。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贊賞。李賀此篇想象豐富,設色瑰麗,藝術感染力很強。清人方扶南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相提并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 此詩運用一連串出人意表的比
15、喻,傳神地再現了樂工李憑創造的詩意濃郁的音樂境界,生動地記錄下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也表現了作者對樂曲有深刻理解,具備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全詩語言峭麗,構思新奇,獨辟蹊徑,對樂曲本身,僅用兩句略加描摹,而將大量筆墨用來渲染樂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效果,大量的聯想、想象和神話傳說,使作品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二、專項練習 燕歌行并序李憑箜篌引復習訓練 題號一二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默寫 得分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燕歌行中描繪唐軍出征景象的句子是“_,_”。 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適在燕歌行中通過視覺和聽覺描繪軍隊浩浩蕩蕩奔赴戰場的句子是“_,_”。 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
16、的空缺部分。 高適的燕歌行中揭露“漢軍”中將軍和士兵苦樂不均、生死迥異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敗的原因的句子是:_,_。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燕歌行里表示戰士們本來在戰場上就所向無敵,皇帝又特別給與豐厚賞賜的詩句是:_,_。 5.吳絲蜀桐張高秋,_。_,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6.補寫出空缺部分。 (1)李憑箜篌引中先寫箜篌精美,再寫樂聲效果的詩句是,。 (2)李憑箜篌引中以女媧補天的神話表現箜篌樂音的震撼效果的詩句是,。 閱卷人二、詩歌鑒賞 得分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燕歌行(節選) 高適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17、。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描寫戰前敵我雙方部署軍事行動的情景,動詞“飛”、“照”說明軍情危急。 B.敵人騎兵深入中原,來勢洶洶,像狂風暴雨發動猛攻,襯托了戰士們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邊塞的蕭條凄涼,烘托了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 D.八句詩雖是節選,卻逐步推進,完整再現了戰斗前、戰斗中和戰斗后的場景。 (2)清代學者吳汝綸評價“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時說“二句最為沈至”,“沈至”即感情沉厚深切。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這兩句是怎樣做到“沈至”的。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18、。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樅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發端兩句便點出了行軍環境,“煙塵一詞暗示將士們在
19、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作戰,表現了戰士們以身許國,英勇豪邁的情懷。 B.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句,前句“飛”字預警了軍情危急,時空快速切換,從榆關、碣石至瀚海、碣石,氣氛從寬緩漸入緊張。 C.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孤城落日,衰草連天等有著鮮明邊塞特點的最象,渲染了蕭條陰慘的氛圍,烘托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 D.同為邊塞詩,李頎的古從軍行“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與高適詩中的“征人薊北空回首,都表達了詩人對士兵們的同情。 (2)吳汝綸在唐宋詩舉要中評論“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請加以賞析 9.閱讀下列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李憑箜篌引 李賀
20、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注釋】李憑:當時的梨園藝人,善彈奏箜篌。吳絲蜀桐:吳地之絲,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十二門:長安城東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門,共十二門,故言。露腳:露珠下滴的形象說法。寒兔:指秋月,傳說月中有玉兔,故稱。 (1)這首詩和琵琶行同屬于體裁,但創作方法也不一樣。琵琶行既描摹音樂,又有敘事和抒情,是一篇的作品;而李憑箜篌引則純為描摹音樂,充滿色彩。 (2)舉例分析詩歌是怎樣表
21、現“箜篌”演奏出來的優美音樂的? 10.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李憑箜篌引 李賀(唐)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前四句開門見山,先寫琴,寫聲。然后寫人,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突出了樂聲,有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B.緊接四句,“昆山”句以聲寫聲,著重表現樂聲的起伏多變。接著詩人借想象的翅膀描寫天庭,把讀者
22、帶到更為遼闊深廣,神奇瑰麗的境界,想象大膽新奇。 C.再接四句,“石破”句一個“逗”字將視覺轉化為聽覺,把音樂的強大魅力和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與事件聯系起來,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肺腑。 D.最后兩句,用忘記睡眠的吳剛和蹲伏在一旁任露水打濕皮毛也不肯離去的玉兔,襯托樂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結合全詩,從藝術手法上欣賞,李憑箜篌引這首詩的特點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 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
23、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對詩歌內容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起句開門見山,“吳絲蜀桐”寫箜篌構造精良,借以襯托演奏者技藝的高超,寫物亦即寫人,收到一箭雙雕的功效。 B.詩的前四句雖然交代了彈奏的時間、地點、人物,但卻并未按一般的順序來寫,而是先寫琴、寫聲,突出了樂聲,有先聲奪人之妙。 C.“夢入”兩句,用“老”和“瘦”兩個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飾魚蚊,突出本己贏弱乏力,行動艱難的魚蛟,竟伴著音樂的旋律騰躍起舞,寫出了音樂的神奇魅力。 D.整首詩想象奇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詩人通過對樂聲及其效果的摹繪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達了對李憑演奏技藝的贊賞
24、,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2)請賞析“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摹寫聲音之妙 12.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匯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
25、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對這兩首詩的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聽穎師彈琴起調輕柔細碎,音調纏綿婉轉,用一對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做比,讓人聯想到他們在切切私語、談笑、傾訴。 B.“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寫聲音舒緩、悠揚,好像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像那柳絮隨風癲狂、飄蕩,使人也為之神游四方。 C.在描繪李憑箜篌彈奏的樂聲時,詩人馳騁自己大膽的幻想和豐富的聯想,形成神奇變幻、令人應接不暇的藝術境界。 D.李詩脈絡沒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隨著詩人想象的流動,想象所至,筆之所至,故而使人難以把握詩中描寫的音樂美。 (2)試比較琵琶行并序聽穎師彈琴兩首詩與李憑箜篌
26、引在音樂描寫上的異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1)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題考查對古詩文名句名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從內容上看,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諦,或是描繪人物情貌,或是表現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藝術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據字義記字形,以免寫錯別字,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理解性默寫,做題時要審清題意,根據有關信息(作者、文題詩題、句意、題中關鍵詞等)準確斷定默寫的詩句。 2.【答案】 (1)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27、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題考查常見的名句名篇的默寫。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寫,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和內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寫的時候,我們就要在緊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寫題所提示的語境:包括題干所給出的敘述性情景,以及題干給出的要默寫語句的關鍵詞,特別要注意所默寫語句中的難寫字、易混字、易錯字、通假字,還有虛詞等。 3.【答案】 (1)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寫錯的字:“猶”“藍”“蒼”“燭”。 4.【答案】 (1)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題默寫
28、時需要注意以下字詞書寫:乞、豗、砯崖、壑、橫、賜、洲、渡、紛。 本題既考查學生名句名篇記憶默寫情況,又考查學生對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況。題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課內要求背誦掌握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背誦名句名篇時,不但能正確地書寫出來,還要注意領悟其含義,結合名句名篇的含義和具體語境記憶。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通假字、生僻難寫字、同音異義詞、同義異形詞,留意語句順序等。 5.【答案】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解析】本句要注意“娥”“頹”字的書寫。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切勿賣弄。嚴禁空白。考查的語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誦的篇章,需要結合上下文準確填寫。 考查
29、默寫,立足于“常見”,難寫的、易錯的句子很少,整體難度較低。該類題要提醒考生平時加強背誦,注意難寫字和易錯字的正確書寫。要提醒考生熟記熟背考綱規定篇目。 6.【答案】 (1)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2)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此題中需注意“頹”“煉”“欄”“窺”“檐”的書寫。 此題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寫的能力。此類題目要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錯別字或漏字、多字。平時長積累,邊讀邊寫。答題時筆畫要清晰,答完后要檢查,避免低級錯誤。 7.【答案】 (1)B (2)這兩句通過鮮明的對比表現沉厚深切的感情。戰士在拼死作戰、流血犧牲,而將軍卻縱情聲色,欣賞美人歌舞,尖銳地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的殘酷現實,批判了將軍們的荒淫失職,飽含了作者對戰士的同情。 【解析】 (1)“深入中原的理解有誤。從原詩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可知胡騎騷擾的是“邊土”,即邊地,而不是深入中原。故選B。 (2)本題可根據標題、注釋、等關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平涼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金融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胸液引流拔管后的護理
- 2025年天津商務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教育教學創新發展匯報
- T-CESA 1199-2022 人工智能 智能字符識別技術規范
- 911消防安全日課件
- 6歲中班兒童安全課件
- 幼兒園課件《膽小先生》
- 2024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含解析)
- TB10001-2016 鐵路路基設計規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語文備考之現代文閱讀作家明前茶及梁曉聲相關閱讀訓練
- 形勢與政策:“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系列專題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2019版-支氣管鏡檢查指南
- 《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說課稿
- 杜甫《客至》課件-高中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
- 三創賽團隊指導老師承諾書
- 機械制造廠質量管理手冊
- (完整)中醫癥候積分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