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課區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學學 習習 目標目標1 漢代四大經濟區;漢代四大經濟區;2 中國歷史上三次人口南遷;中國歷史上三次人口南遷;3 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過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過程、影響影響區域經濟區域經濟是指由于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是指由于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 ,在特定區域內所生產的產在特定區域內所生產的產品,經營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經濟。品,經營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經濟。經濟重心經濟重心是指經濟、技術最發達,對國家提供主要財政支持的地區。是指經濟、技術最發達,對國家提供主要財政支持的地區。在中國古代,衡量一個地區是不是經濟重心,最重要的是看在中國古代,衡量一個地區是不是經
2、濟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該地區該地區糧食產量糧食產量和和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不是在全國名列前茅,其次是是不是在全國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該地區看該地區手工業手工業和和商業商業是否發達。是否發達。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 夫山西饒材、竹、榖、纑、旄、玉石;山東多夫山西饒材、竹、榖、纑、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較也。
3、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較也。史記史記貨殖列傳貨殖列傳 司馬遷根據漢代經濟分布的特點,將全國分為司馬遷根據漢代經濟分布的特點,將全國分為哪幾大經濟區?哪幾大經濟區?山西、山東、江南、龍門碣石以北山西、山東、江南、龍門碣石以北4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黃河流域冀魯豫(崤函分界)農業區,經濟實力較強(山東最發達),是全國經濟重心。自然條件優越,開發早,人煙稠密。黃河流域關中河西、巴蜀長江以南原始森林覆蓋經濟實力較弱地勢復雜,氣候炎熱潮濕,人口稀少生產技術落后山東、山西以北(塞內、塞外)畜牧區和半農半牧區,經濟實力有限氣候寒冷,土地貧瘠。戰國到東漢,全國經濟呈現出區域多樣性和發展不平
4、衡的特點。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總結為五逃: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總結為五逃:“一一曰天(天災),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軍曰天(天災),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軍(供給軍隊物資),四曰錢(高利貸),五曰愚(供給軍隊物資),四曰錢(高利貸),五曰愚(經營不善)。(經營不善)。”請思考:歷史上中原人口有幾次大的遷徙?具體請思考:歷史上中原人口有幾次大的遷徙?具體是什么?是什么?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遷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遷1 1、表現、表現第一次南遷高潮:兩晉之際 八王之亂 第二次南遷高潮:唐中期 安史之亂第三次南遷高潮:兩晉之際 靖康之變匈匈 奴
5、奴鮮鮮 卑卑鮮鮮 卑卑羌羌氐氐羯羯 (中原)大疾疫,兼以饑饉,百姓又為寇賊所殺,流尸滿河,白骨蔽野。晉書食貨志第一次北方人口南遷高潮第一次北方人口南遷高潮原因:漢族統治階級內亂和少數民族內遷八王之亂是發生于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影響:黃河流域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北人南遷,南方得到開發第二次北方人口南遷高潮第二次北方人口南遷高潮安史之亂是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又由于其爆發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
6、寶之亂。影響:黃河流域再次遭到嚴重破壞,北人再度南遷,南方經濟實力大為提高原因:安史之亂的破壞第三次北方人口南遷高潮第三次北方人口南遷高潮靖康之變:公元1126,金軍攻占汴京,次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使汴京一片殘破,導致北宋滅亡。影響:促進南北文化交融,加速了民族融合原因:靖康之亂的破壞歷史上,中原人口幾次大遷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歷史上,中原人口幾次大遷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共同原因:共同原因:漢族漢族統治階級內亂統治階級內亂和和少數民族的攻伐少數民族的攻伐導導致了北方頻遭戰亂,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使社會經濟致了北方頻遭戰亂,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使社會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戰爭導致中原人口
7、三次南遷。凋敝,民不聊生。戰爭導致中原人口三次南遷。 請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遷,對南方產生了哪請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遷,對南方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些重大影響?2、人口南遷的影響、人口南遷的影響 (1 1)為江南開發增加了大量的)為江南開發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勞動力,江南經濟,江南經濟實力大為提高。實力大為提高。(2 2)北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北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生產工具和技術,改,改變了南方落后的面貌。變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 3)帶來了新的)帶來了新的風俗習慣風俗習慣。(4 4)促進了江南的)促進了江南的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1
8、 1、趨勢、趨勢北方黃河流域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1 1)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遷,補充了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先)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遷,補充了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2 2)社會環境:北方動蕩不安,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社會環境:北方動蕩不安,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3 3)自然條件: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自然條件: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4 4)政府政策:南方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鼓勵墾荒、興修水利)政府政策:南方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鼓勵墾荒、興修水利
9、等以增強實力。等以增強實力。(5 5)勞動人民: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辛勤勞動,開發江南,推動)勞動人民: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辛勤勞動,開發江南,推動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思考:人口遷移一定會造成經濟重心的遷移嗎?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1 1、南移的原因、南移的原因2 2、過程、過程江南初步開發(1)孫吳、東晉、南朝時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經濟重心南移完成(2)中唐以后(3)南宋時期農業發展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進步,在南方出現了像建康這樣的大城市南方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會,都在繼續發展,逐漸超過北方。經濟上南強于北的局面完全確立。 (1 1)孫吳、東晉、南朝時期的
10、初步開發)孫吳、東晉、南朝時期的初步開發2 2、經濟重心南移的發展過程、經濟重心南移的發展過程 無風塵之警,區域之無風塵之警,區域之內,晏如也。內,晏如也。(江(江南)南)地廣野豐,民勤本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業,一歲或稔( (豐收之豐收之年年) ),則數郡忘饑。,則數郡忘饑。宋書宋書 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耕地陸互補的作物體系;耕地面積和產量大幅度增加;面積和產量大幅度增加;農業發展帶動了手工業和農業發展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進步;出現了建康商業的進步;出現了建康這樣人口百萬的大城市。這樣人口百萬的大城市。荊江大堤今貌(始建于荊江大堤今貌(始建于東晉東
11、晉)秦淮河壩復原圖秦淮河壩復原圖 南北朝南北朝時期,江南建筑了時期,江南建筑了許多堤壩,用以調節水位高低,許多堤壩,用以調節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2 2)中唐以后的全面開發)中唐以后的全面開發 中唐以后,長江流域的中唐以后,長江流域的揚州和益州(成都),商業揚州和益州(成都),商業繁榮,經濟地位已凌駕于長繁榮,經濟地位已凌駕于長安、洛陽之上,當時有安、洛陽之上,當時有“揚揚一益二一益二”的說法。唐朝后期,的說法。唐朝后期,國家財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國家財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財賦。財賦。各行業均逐漸超越北各行業均逐漸超越北方方。寧波唐代它山堰遺址寧波唐代它山堰遺址注意
12、:超越北方不等于取代北方,全國的經濟中心仍在北方。 唐代唐代,江南物產大多在揚州集散,唐后期,揚州,江南物產大多在揚州集散,唐后期,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時有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時有“天下之盛,揚天下之盛,揚為首為首”之說。之說。 唐唐代代揚揚州州城城遺遺址址 杭州北關夜市杭州北關夜市 宋朝南遷后,更致力于宋朝南遷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經濟建設,經濟上南方的經濟建設,經濟上南強于北的局面完全確立。南強于北的局面完全確立。中國古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經濟重心南移的南移的過程完成。過程完成。(3 3)宋代以后成為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宋代以后成為中國古代經濟重心 注意:政治中心和重心仍在北方
13、3 3、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1 1)經濟重心南移帶動了中國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經濟重心南移帶動了中國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移。(3 3)(4)促進了江南經濟發展,使之成為國家賦稅的促進了江南經濟發展,使之成為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主要承擔者。 (5 5)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民族融合。(2 2)區域經濟發展的多樣性日益突出)區域經濟發展的多樣性日益突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和互補性1 1、趨勢、趨勢2 2、原因、原因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3 3、過程、過程4 4、影響、影響5 5、特征、特征(1)北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
14、高水平(2)南移往往發生在國家分裂或分割時(3)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4)由北向南、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四大四大經濟區經濟區遠古到兩晉遠古到兩晉第一次第一次人口南遷人口南遷兩晉之際兩晉之際經濟重心開經濟重心開始發生變化始發生變化三國東晉南朝三國東晉南朝第二次第二次人口遷移人口遷移安史之亂后安史之亂后江南開始江南開始超過北方超過北方中唐以后中唐以后第三次第三次人口遷移人口遷移兩宋之際兩宋之際南方經濟南方經濟重心地位重心地位的確立的確立宋以后宋以后知識線索知識結構中原人口的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大量南遷時間時間: :兩晉之際兩晉之際 唐安史之亂后唐安史之亂后 兩宋之際兩宋之際共同
15、原因共同原因: :戰亂戰亂四大經濟四大經濟區的形成區的形成分布分布: :山東山東 山西山西 江南江南 龍門碣石以北龍門碣石以北特點特點: :多樣性和發展不平衡多樣性和發展不平衡古代經濟重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心的南移原因原因: :中原人口南遷中原人口南遷 社會環境社會環境 原有潛力原有潛力 過程過程: :孫吳東晉南朝開發孫吳東晉南朝開發 中唐以后中唐以后 宋都南遷后宋都南遷后 影響影響: :文化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1.“1.“駿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駿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兩漢時期,塞北。兩漢時期,塞北(龍門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在(龍門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區都是我國
16、重要的經濟區。在當時四大經濟區中,長期居于全國經濟重心的是(當時四大經濟區中,長期居于全國經濟重心的是( )A A山西、江南山西、江南 B B山東、江南山東、江南 C C龍門碣石以北、江南龍門碣石以北、江南 D D山東、山西山東、山西D D2.2.右圖為吳松弟所著右圖為吳松弟所著中國移民中國移民書影,該書詳細論述北書影,該書詳細論述北方人口南遷的具體背景、遷移過程、分布狀況和造成的影方人口南遷的具體背景、遷移過程、分布狀況和造成的影響。這一南遷現象產生的最主要的影響是(響。這一南遷現象產生的最主要的影響是( ) A.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過北方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過北方B.B.對南方過度開發,破壞了生態環境對南方過度開發,破壞了生態環境C.C.江南經濟開發加快,經濟重心南移江南經濟開發加快,經濟重心南移 D.D.南北風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南北風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C C3. “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這句詩突,這句詩突出反映了唐朝揚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民航航空職業服飾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室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植物甾醇行業發展研究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梭條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核桃殼玉米芯磨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染織品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油散熱器水管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制室外用品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有機玻璃水平電泳槽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智能植物生長箱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名校發展共同體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參考答案
- 2025年食安食品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租賃料場協議
- 2025年北森題庫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必考保安證試題及答案
-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陸上風電工程標桿造價指標(2023年)
- 2025年美容師初級技能水平測試卷:美容師美容護膚實操技能試題匯編
- 茶館里的政治:揭秘《茶館》背后的歷史
- 醫院保安服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危機公關服務合同范本
- 跨學科實踐活動5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魯教版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