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特點_第1頁
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特點_第2頁
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特點_第3頁
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特點_第4頁
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特點2 目前世界經濟地域系統是人類社會目前世界經濟地域系統是人類社會長期,尤其是產業革命以來生產力發展的長期,尤其是產業革命以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勞動地域分工不斷深化和經濟地結果,是勞動地域分工不斷深化和經濟地域運動不斷加強的必然產物。域運動不斷加強的必然產物。3第一節、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第一節、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一、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地域聯系的開始形成一、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地域聯系的開始形成1 1、前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前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三次社會大分工、三次社會大分工 前資本主義時期包括人類社會從原始氏族社會前資本主義時期包括人類社會從原始氏族

2、社會后期和奴隸社會期間,此時實現了畜牧業與農業分離,后期和奴隸社會期間,此時實現了畜牧業與農業分離,手工業與農業、畜牧業分離,商業與手工業分離并出現手工業與農業、畜牧業分離,商業與手工業分離并出現早期城市這樣的早期城市這樣的三次三次社會化大分工,促進了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分工,促進了商品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并迎來了農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并迎來了農業社會。4、四大文明發祥地、四大文明發祥地5、封建社會經濟發達地、封建社會經濟發達地區區 集中于東亞、南亞、中近東、南歐、西北歐以及北美南部和南美集中于東亞、南亞、中近東、南歐、西北歐以及北美南部和南美西北部等地區。已經形成一批比較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但

3、由于大洋的隔西北部等地區。已經形成一批比較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但由于大洋的隔絕和生產力水平的局限,新、舊大陸基本形成各自獨立發展的地域單元。絕和生產力水平的局限,新、舊大陸基本形成各自獨立發展的地域單元。、封建社會的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國 當時中國的經濟獲得了較為全面的發展,古代的農田水利工程已當時中國的經濟獲得了較為全面的發展,古代的農田水利工程已達到很高水平,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以及紡織等生產技術的達到很高水平,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以及紡織等生產技術的發明與傳播,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發明與傳播,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6、“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與與“香

4、料之路香料之路”72 2、地理大發現與新舊大陸聯系結成為整體、地理大發現與新舊大陸聯系結成為整體 15 15世紀末和世紀末和1616世紀初,由歐洲的西班牙和葡世紀初,由歐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繞非洲到印度航行的成功(即萄牙繞非洲到印度航行的成功(即“新航路的發新航路的發現現”),橫渡大西洋抵達南美大陸的一些海岸),橫渡大西洋抵達南美大陸的一些海岸(即(即“新大陸的發現新大陸的發現”)和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和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等幾種歷史事件,人們統稱為次環球航行等幾種歷史事件,人們統稱為“地理地理大發現大發現”。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8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9“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的

5、重要意義:的重要意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對促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對世界、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對促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對世界產業分布和經濟聯系有著重要的影響;產業分布和經濟聯系有著重要的影響;、結束了新、舊大陸之間相互隔絕,各自獨立發展的局面,開始、結束了新、舊大陸之間相互隔絕,各自獨立發展的局面,開始把世界聯結成為統一的整體,擴大了世界的范圍;把世界聯結成為統一的整體,擴大了世界的范圍;、為歐洲主要國家的原始積累開辟了新的來源;、為歐洲主要國家的原始積累開辟了新的來源;、新、舊大陸的農畜產品種類相互交流、補充成為現實,并對世、新、舊大陸的農畜產品種類相互交流、補充成為現實,并對世界

6、產業分布產生重要影響,如原產美洲的玉米、可可、番茄、馬界產業分布產生重要影響,如原產美洲的玉米、可可、番茄、馬鈴薯、向日葵、煙草、橡膠、木薯、火雞等傳入舊大陸;鈴薯、向日葵、煙草、橡膠、木薯、火雞等傳入舊大陸;、使世界貿易航線及貿易中心發生很大變化,逐漸從南歐地中使世界貿易航線及貿易中心發生很大變化,逐漸從南歐地中海地區移向大西洋沿岸地區。海地區移向大西洋沿岸地區。3 3、資本原始積累及其對世界經濟地域格局的影響、資本原始積累及其對世界經濟地域格局的影響1515世紀末到世紀末到1818世紀下半葉,經歷了近三個世紀的資本原始積累,經歷了:世紀下半葉,經歷了近三個世紀的資本原始積累,經歷了:二、產

7、業革命與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雛形二、產業革命與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雛形 17 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入資本主義時代。 從從1818世紀世紀6060年代到年代到1919世紀世紀6060年代近年代近100100年中所進行的產業革命,年中所進行的產業革命,是以是以紡織機紡織機、蒸汽機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標志,尤其是蒸汽機的發明及其的廣泛應用為標志,尤其是蒸汽機的發明及其在工業上的應用,堪稱人類社會生產工具盒生產動力的重大改革,在工業上的應用,堪稱人類社會生產工具盒生產動力的重大改革,人們常稱為人們常稱

8、為“蒸汽時代蒸汽時代”。 正如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正如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卷第二卷300300頁)所指出頁)所指出“分工、水利,特別是蒸汽的利用,機器的應用,這就是從分工、水利,特別是蒸汽的利用,機器的應用,這就是從1818世世紀中葉起用來搖撼舊世紀基礎的三個偉大杠桿紀中葉起用來搖撼舊世紀基礎的三個偉大杠桿”。 機械制造業工廠的建立,標志著英國產業革命的結束。機械制造業工廠的建立,標志著英國產業革命的結束。 繼英國產業革命后,美、法在繼英國產業革命后,美、法在1919世紀初葉、德在世紀初葉、德在3030年代以后,俄、年代以后,俄、日于日于6060年代末,先后進入產業革命時

9、期。這一階段的系列發明、創造,年代末,先后進入產業革命時期。這一階段的系列發明、創造,構造了世界范圍的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構造了世界范圍的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意義: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意義:、促進了世界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世界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此階段英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此階段英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20倍,到倍,到18501850年英國的城市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一半,占世界年英國的城市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一半,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工業總產值的39%39%,世界貿易額為,世界貿易額為21%21%。1919世紀世紀4040年代,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英國生鐵產量占

10、世界的50%50%以上,煤產量的以上,煤產量的1/31/3,它生,它生產的產的80%80%的棉織品均供出口,英國真正的成了的棉織品均供出口,英國真正的成了“世界的世界的工廠工廠”。、使世界產業分布發生了十分明顯的變化、使世界產業分布發生了十分明顯的變化A A、使人類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明顯地改變、使人類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明顯地改變了產業分布的條件。以前工場手工業多以水能為動力,煉鐵則以了產業分布的條件。以前工場手工業多以水能為動力,煉鐵則以木炭為燃料,這樣許多作坊只能分布在沿海或燃料比較近地,生木炭為燃料,這樣許多作坊只能分布在沿海或燃料比較近地,生產分布比較

11、產分布比較分散分散。B B、生產的部門分工與地域專門化獲得了迅速發展。、生產的部門分工與地域專門化獲得了迅速發展。 產業革命前以簡單協作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部門分工產業革命前以簡單協作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部門分工與地域專門化停留在初級階段。之后,迅速形成了現代紡織、采與地域專門化停留在初級階段。之后,迅速形成了現代紡織、采煤、機械制造、運輸等新興部門,且每個部門愈分愈細,各地域煤、機械制造、運輸等新興部門,且每個部門愈分愈細,各地域逐漸形成了一些專門化部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工業部門逐漸形成了一些專門化部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工業部門的生產地與燃料、原料地和消費地則逐漸分離,三者之間形

12、成了的生產地與燃料、原料地和消費地則逐漸分離,三者之間形成了有機的內在聯系。有機的內在聯系。C C、經濟地域系統開始形成、經濟地域系統開始形成 產業革命后,由于部門分工與地域分工的不斷發展,產業革命后,由于部門分工與地域分工的不斷發展,不僅形成了一批工業城市,并且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的工業區、不僅形成了一批工業城市,并且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的工業區、農業區以及綜合經濟區,如英國:農業區以及綜合經濟區,如英國: 曼徹斯特為中心的蘭開復紡織工業區;以伯明翰為中曼徹斯特為中心的蘭開復紡織工業區;以伯明翰為中心的中英格蘭煉鐵工業基地和以倫敦為中心的東南英格蘭綜合心的中英格蘭煉鐵工業基地和以倫敦為中心的東南

13、英格蘭綜合經濟區。在農村則由分散的自給自足的農業,變成比較集中的經濟區。在農村則由分散的自給自足的農業,變成比較集中的以羊毛生產為主的商品性農業。以羊毛生產為主的商品性農業。D D、國際經濟聯系的形式和內容發生了新變化、國際經濟聯系的形式和內容發生了新變化 產業革命前,歐洲一些殖民國家對外掠奪的主要內容產業革命前,歐洲一些殖民國家對外掠奪的主要內容是黃金、白銀以及從事奴隸貿易,目的在于為工業化積累資本。是黃金、白銀以及從事奴隸貿易,目的在于為工業化積累資本。三、第二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初步形成三、第二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初步形成 1873 1873年的經濟危機,加劇了資本主

14、義各企業之間、部門間和年的經濟危機,加劇了資本主義各企業之間、部門間和國家間的激烈競爭,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一系列新的工國家間的激烈競爭,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一系列新的工業發明創造,形成了世界范圍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業發明創造,形成了世界范圍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標志:以內燃機與電的發明與應用,化學在工業中的廣泛應標志:以內燃機與電的發明與應用,化學在工業中的廣泛應用以及煉鋼技術的改進等為標志。用以及煉鋼技術的改進等為標志。時間:時間:1919世紀世紀7070年代到年代到9090年代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意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意義:、不僅使原有重工業部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帶動了一系、

15、不僅使原有重工業部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帶動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形成于發展,如電力、有色金屬、石油、汽車、列新興工業部門的形成于發展,如電力、有色金屬、石油、汽車、飛機等。飛機等。、世界工業生產率益明顯提高。、世界工業生產率益明顯提高。、1919世紀末,重工業在世界工業中開始占主導地位。世紀末,重工業在世界工業中開始占主導地位。、促進了交通運輸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和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使用使各國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使用使各國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都有很大提高。業勞動生產率都有很大提高。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問

16、題: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問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爭奪資源和殖民地的斗爭十分激烈。、爭奪資源和殖民地的斗爭十分激烈。四、第三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四、第三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形成概念:概念: 以原子能的開發、利用為先導的,以微電子技術以原子能的開發、利用為先導的,以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航天技術、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和計算機技術、航天技術、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廣泛研究與開發應用為主要標志。的廣泛研究與開發應用為主要標志。 20 20世紀世紀5050年代中期以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世界年代中期以來的第三次科技革

17、命,涉及世界的各個經濟領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形成的各個經濟領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興工業部門。了一系列的新興工業部門。第二節、當代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基本特征第二節、當代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基本特征一、地域系統形成發展條件的新變化一、地域系統形成發展條件的新變化 當代世界已經形成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當代世界已經形成完整的、無所不包的世界經濟地域系統,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世界經濟地域系統,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地域分工不斷深化,域集團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地域分工不斷深化,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和加強,世界經濟地域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和加強

18、,世界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的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具體表系統形成發展的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具體表現在:現在:1 1、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對地域系統的作用具有了新的內容、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對地域系統的作用具有了新的內容和特點。和特點。、人類開發資源的廣度和深度均有進一步的發展。、人類開發資源的廣度和深度均有進一步的發展。 除鐵礦、煤礦仍為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燃料外,除鐵礦、煤礦仍為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燃料外,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及稀有金屬,已成為發展現代工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及稀有金屬,已成為發展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燃料與原材料。不可缺少的重要燃料與原材料。22世界鐵礦分布圖世界鐵礦分布圖2

19、324、對能源與原材料利用的質量不斷提高,新能源與新、對能源與原材料利用的質量不斷提高,新能源與新材料的比重不斷上升。材料的比重不斷上升。、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又有很大增強,已經向海洋進、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又有很大增強,已經向海洋進軍并開始利用宇宙空間。軍并開始利用宇宙空間。 隨著科技深入發展,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天然原隨著科技深入發展,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天然原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都成為現實。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都成為現實。25世界漁場分布圖世界漁場分布圖26未來海洋空間利用示意圖未來海洋空間利用示意圖27天宮一號與神十自動交合對接天宮一號與神十自動交合對接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升空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升空

20、人造衛星人造衛星28、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已成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嚴重、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已成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唯一正確的選擇。問題,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唯一正確的選擇。 1992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上,提出了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成為人類發展的共同行動的行動綱領,成為人類發展的共同行動準準則則。A A、能源、能源B B、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可再生資源的開采由于人類對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依賴過重,形成了石油經濟和由于人類對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依賴

21、過重,形成了石油經濟和石油農業。石油農業。木材采伐量逐年增加,到木材采伐量逐年增加,到2020世紀末熱帶森林減少世紀末熱帶森林減少10%15%10%15%用水量急劇增加,使用水量急劇增加,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已成的水資源,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生產、生活的嚴重限制因素。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生產、生活的嚴重限制因素。29C C、環境污染、環境污染霧霾霧霾太湖藍藻太湖藍藻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302 2、位置、交通、信息條件和科技條件在地域系統形成發展、位置、交通、信息條件和科技條件在地域系統形成發展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中的作用明顯增強。、臨海和臨空的區位在現

22、代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臨海和臨空的區位在現代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重要作用。、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是通訊信息條件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是通訊信息條件在世界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過程中,日益發揮著先導作用。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過程中,日益發揮著先導作用。、科技條件和人口勞動力素質在地域系統發展中,愈來愈發揮十科技條件和人口勞動力素質在地域系統發展中,愈來愈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分重要的作用。313 3、社會經濟條件在產業分布和經濟地域系統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經濟條件在產業分布和經濟地域系統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作用日益重要。、目前

23、,明顯地形成發達國家的資金剩余地區和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嚴重、目前,明顯地形成發達國家的資金剩余地區和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嚴重短缺地區。改善投資軟、硬環境,成為吸引國際剩余資金的重要條件。短缺地區。改善投資軟、硬環境,成為吸引國際剩余資金的重要條件。、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程度明顯加強。、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程度明顯加強。 20 20世紀世紀909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制度已經遍及全世界,在世界經濟年代以來,市場經濟制度已經遍及全世界,在世界經濟中,市場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矛盾不斷發展與尖銳化,這中,市場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矛盾不斷發展與尖銳化,這樣國家干預與政府宏觀調控成為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

24、重要樣國家干預與政府宏觀調控成為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杠桿。、地緣經濟對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影響明顯加強。、地緣經濟對世界經濟地域系統的影響明顯加強。32二、產業結構變化的新特點二、產業結構變化的新特點 世界經濟的變化,最為明顯的是反映在產業結構的深刻變化上。世界經濟的變化,最為明顯的是反映在產業結構的深刻變化上。近些年來世界產業結構變化的明顯特點是:近些年來世界產業結構變化的明顯特點是:1 1、新興工業獲得迅速發展,傳統工業比重不斷下降。、新興工業獲得迅速發展,傳統工業比重不斷下降。主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第一、二、三產業構成變化表主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第一、二、三產業構成變化表332

25、2、第三產業的發展十分迅速、第三產業的發展十分迅速世界范圍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是新科技革命以來的重要特色。世界范圍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是新科技革命以來的重要特色。 當前,全世界的產業已明顯地形成第一、二和第三產業,當前,全世界的產業已明顯地形成第一、二和第三產業,有的還把高新技術產業稱之為第四產業,各產業之間存在著有機的有的還把高新技術產業稱之為第四產業,各產業之間存在著有機的內在聯系,層次的高低反映了對原材料加工利用的深度和所需求的內在聯系,層次的高低反映了對原材料加工利用的深度和所需求的勞動力素質的狀況。勞動力素質的狀況。 隨著社會職業構成的變化,城市人口逐漸增加,農村人隨著社會職業構成的變化

26、,城市人口逐漸增加,農村人口不斷減少,一些新的城市陸續出現,城市化的進程在迅速發展。口不斷減少,一些新的城市陸續出現,城市化的進程在迅速發展。343 3、產業轉移與資金流動速度加快、產業轉移與資金流動速度加快 二戰之后,隨著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產業結構高級化過程的二戰之后,隨著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產業結構高級化過程的不斷加快,其產業的擴散過程也在加速。不斷加快,其產業的擴散過程也在加速。 、2020世紀世紀5050年代和年代和6060年代,美國的資金、技術和設備向日、法年代,美國的資金、技術和設備向日、法及一些歐洲國家轉移,促使它的經濟恢復,加快了他的工業化過程;及一些歐洲國家轉移,促使它的經濟恢復,

27、加快了他的工業化過程; 、7070年代,美、日的產業與資金向新加坡、韓國、中國的香港年代,美、日的產業與資金向新加坡、韓國、中國的香港和臺灣轉移,帶動了亞洲和臺灣轉移,帶動了亞洲“四小龍四小龍”的起飛,成為新興工業化地區;的起飛,成為新興工業化地區; 、8080年代,產業和資金向東盟以及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轉移,年代,產業和資金向東盟以及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轉移,帶動東南亞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東南亞經濟的高速發展; 、9090年代,向中國東部沿海和印度轉移,加快中國經濟的發年代,向中國東部沿海和印度轉移,加快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使印度迎來了新的機遇。展,也使印度迎來了新的機遇。354 4、知識經濟取

28、代工業經濟開始、知識經濟取代工業經濟開始 知識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它的信息與技術的知識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它的信息與技術的發發 明、傳播和使用為主要特點,以知識的不斷創新為主要動力,推明、傳播和使用為主要特點,以知識的不斷創新為主要動力,推動未來社會的發展。動未來社會的發展。36三、產業分布與經濟地域系統的新變化三、產業分布與經濟地域系統的新變化1 1、產業布局的不斷集中仍是當前產業分布的主要特點。、產業布局的不斷集中仍是當前產業分布的主要特點。 由于電子計算機控制和自動化技術在工業中的廣泛應用,由于電子計算機控制和自動化技術在工業中的廣泛應用,以及追求規模經濟效果的需要,

29、使企業生產向大型化、聯合化、以及追求規模經濟效果的需要,使企業生產向大型化、聯合化、集團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集團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2 2、世界經濟區域化的趨勢在明顯發展、世界經濟區域化的趨勢在明顯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與國際化的不斷加強和國際貿易與國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與國際化的不斷加強和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流動的全球擴展,大國之間矛盾與競爭更加激烈,在政治經際金融流動的全球擴展,大國之間矛盾與競爭更加激烈,在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在經濟大國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在經濟大國的作用下,世界經濟區域化的趨勢在不斷發展。的作用下,世界經濟區域

30、化的趨勢在不斷發展。37歐盟成員國歐盟成員國38歐盟成員國歐盟成員國39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40413 3、經濟地域系統變化的新趨、經濟地域系統變化的新趨勢勢 由于工業化、城市化與交通運輸現代化的迅速發展,世界經由于工業化、城市化與交通運輸現代化的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地域系統有了新的發展與變化。除二戰前已存在的經濟區與經濟區濟地域系統有了新的發展與變化。除二戰前已存在的經濟區與經濟區系統外,又形成了城市化地域系統、經濟地帶系統和規劃區系統。系統外,又形成了城市化地域系統、經濟地帶系統和規劃區系統。 、城市地域系統:以特大城市為中心,逐步發展起城市群和、城市地域系統:以特大城市

31、為中心,逐步發展起城市群和城市地帶,其內部間形成了十分密切的經濟聯系。城市地帶,其內部間形成了十分密切的經濟聯系。4243 、經濟地帶:是指具有世界意義和區際意義的、大范圍呈條帶、經濟地帶:是指具有世界意義和區際意義的、大范圍呈條帶狀分布的綜合性的經濟地域,地域上具有相對連續性,生產力水平呈狀分布的綜合性的經濟地域,地域上具有相對連續性,生產力水平呈現由高到低逐漸過渡的趨勢。現由高到低逐漸過渡的趨勢。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帶: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帶: A A、以發達的工業、城市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為基礎形成的發達經濟、以發達的工業、城市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為基礎形成的發達經濟地帶,如北美東部,西歐中、北部與東歐

32、中部,北美西部、日本、澳大地帶,如北美東部,西歐中、北部與東歐中部,北美西部、日本、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環太平洋地帶;利亞與新西蘭環太平洋地帶; B B、以較發達的工業、城鎮和交通網為基礎而形成的次發達經濟地、以較發達的工業、城鎮和交通網為基礎而形成的次發達經濟地帶,如北美中部與拉丁美洲東部沿海、亞洲大陸東部、地中海周圍地帶帶,如北美中部與拉丁美洲東部沿海、亞洲大陸東部、地中海周圍地帶等;等; C C、發展中地帶:其生產力水平低于次發達地帶,但資源潛力很大,、發展中地帶:其生產力水平低于次發達地帶,但資源潛力很大,如拉丁美洲瀕太平洋地帶,亞洲大陸內地與中部地帶,非洲南半部沿海如拉丁美洲瀕太平洋地帶

33、,亞洲大陸內地與中部地帶,非洲南半部沿海地帶等;地帶等; D D、待開發地帶:由于自然條件嚴酷,大規模開發還未進行。如亞洲、待開發地帶:由于自然條件嚴酷,大規模開發還未進行。如亞洲、北美高緯地帶,拉丁美洲的亞馬孫平原,亞洲中部的荒漠、山地與高原,北美高緯地帶,拉丁美洲的亞馬孫平原,亞洲中部的荒漠、山地與高原,非洲的沙漠等。非洲的沙漠等。44四、世界生產力分布的不平衡四、世界生產力分布的不平衡1 1、世界經濟實力分布的不平衡;、世界經濟實力分布的不平衡;2 2、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與部門結構層次相差懸殊、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與部門結構層次相差懸殊3 3、對外貿易水平相差懸殊。、對外貿易水平相差懸殊。

34、45第三節、世界上的國家與世界經濟地域格第三節、世界上的國家與世界經濟地域格局局一、世界上的大洲和國家一、世界上的大洲和國家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23023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國家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國家190190多個,其余多個,其余是一些尚未獨立的國家和地區。是一些尚未獨立的國家和地區。 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歐、非為舊大陸,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歐、非為舊大陸,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為新大陸,舊大陸是人類的主要起源地,歷史發展悠久,也是世界文化洲為新大陸,舊大陸是人類的主要起源地,歷史發展悠久,也是世界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產業革命的發源地;新大陸也有古

35、老文化,但它近幾個世的主要發祥地,產業革命的發源地;新大陸也有古老文化,但它近幾個世紀的發展主要與歐洲和非洲的移民有關,又稱新殖民大陸。紀的發展主要與歐洲和非洲的移民有關,又稱新殖民大陸。46世界各大洲基本情況表(世界各大洲基本情況表(20002000年)年)47二、國家的經濟類型二、國家的經濟類型1 1、世界銀行、世界銀行19941994年按人均年按人均GNPGNP劃分三種類型:劃分三種類型:人均人均GNPGNP國家經濟類型(國家經濟類型(132132個)個).1994. 48概念:概念:人均人均GNPGNP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以人均以人均GNPGNP劃分國家經濟類型,雖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其中生產力劃分國家經濟類型,雖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其中生產力發展和人均財富分配的差距,但這種劃分方法不可能全面反映出一個發展和人均財富分配的差距,但這種劃分方法不可能全面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狀況及其他特有的實質性內容。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狀況及其他特有的實質性內容。492 2、本課程劃分國家經濟類型的方案、本課程劃分國家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