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構想第七單元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課時作業25農耕時代的商業、城市和近代_第1頁
2018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構想第七單元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課時作業25農耕時代的商業、城市和近代_第2頁
2018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構想第七單元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課時作業25農耕時代的商業、城市和近代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作業 25 農耕時代的商業、城市和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 307 頁一、選擇題1 劉力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介平民。下面對其社會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實的是( )A. 為妻子買了一件官營手工工場制造的精美綢衣B. 在長安夜市的酒樓上喝得酩酊大醉徹夜未歸C. 經營鹽鐵買賣,生意非常興隆D. 從長安城的“市”買了兩斤魚回家熬魚湯解析:官營手工工場制造的物品專門供官府專用和皇帝私用,不能買賣,故A 項錯誤;漢代沒有出現夜市, 且未打破時間的限制,故 B 項錯誤;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鹽鐵官營,平 民不能經營,故 C 項錯誤;聯系所學知識可知西漢長安有正式的“市”九處,從長安城的“

2、市”買了兩斤魚回家熬魚湯符合漢代長安城的“市”的實際情況,故D 項正確。答案:D2. 宋代文獻中,大量出現虛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虛、舍、圈、集、場等詞語。這反映出當時()A.城市類型繁多B .農村商業發展C.農業生產地位下降 D .市場管理有待規范解析:材料并沒有反映城市類型的發展,故 A 項錯誤;出現眾多鄉村集市說明農村中商業的發展,故 B 項正確;在宋代小農經濟已占據主要地位,農業生產地位沒有下降,故C項錯誤;鄉村集市要受到政府的管理,故D 項錯誤。答案:B3.(2017 白城高三段考)梁柏力在被誤解的中國一書中曾對中西(歐)商業狀況進行了對比,一方面指出歧視商賈并非中

3、國獨有的傳統,明清時期中國富商的社會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認為明清時期的中國與英國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顯不同,并對英國商人勢力強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紹:“英國數百年來都處于戰亂之中英國要與其他歐洲國家爭霸”。照此推斷,梁氏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商賈勢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 儒家思想含有明顯的抑商傾向B. 商人的社會地位有了顯著上升C. 禁止商人買賣土地和科考入仕D. 社會相對安定對商人依賴較小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英國數百年來都處于戰亂之中英國要與其他歐洲國家爭霸”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為長期的戰亂和爭霸導致英國商人實力的強大;由此梁柏力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商賈實力

4、不濟的原因是中國社會的長期穩定,社會對商人的依賴較小;A C 項材料沒有體現;B 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 Do答案:D4. (2017 鞍山高三調研)明朝初年,政府為解決邊疆駐軍的糧食供應問題,規定鹽商若赴邊塞納糧,可由官府酬給鹽引(取鹽的憑證),商人持鹽引到官府控制的鹽場支鹽,然后販賣取利。晉商抓住這一機會,獲得了一次大發展。這一事例()A. 揭示了官商結合是商人獲利的主要途徑B. 開創了封建國家官營商業發展新路徑C. 說明了商幫的發展與國家政策密切相關D. 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農抑商政策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晉商抓住這一機會,獲得了一次

5、大發展”可以分析出晉商商幫的興起是與國家的政策有關系的。A B、D 材料中沒有體現。所以本題答案選C 項。2答案:C5. (2017 威海質量評估)縱觀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重農抑商”一致是傳統主流經 濟政策。但隨著農業、手工業的不斷發展,商業也在打壓中“自強不息”發展起來,一方面不斷沖擊著統治者的固有經濟政策;另一方面,統治者也逐漸主動給予“寬容對待”。以下對統治者“寬容對待”的認識和理解,解讀最為準確的是()A. 事實上是重農抑商經濟政策破產的鮮明體現B. 是古代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必然結果之要求C. 是商業發展、商人地位不斷提高沖擊的結果D. 是古代中國統治不力,統治者不得已而為之解析:本

6、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全面解讀材料的能力。材料表明: 經濟政策的調整是在農業、手工業的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所以選B。中國古代奉行重農抑商政策,所以排除 A;中國古代商人社會低下,所以排除C; D 不符合材料,故選 Bo答案:B6. (2017 新余聯考)雍正元年八月上諭:“奢靡之習莫甚于商人甚至悍仆豪奴,服食起居,同于仕宦,越禮犯分其弊不可勝言。爾等既司鹽政,宜約束商人,省一日之 靡費,即可以裕數日之國課,且使小民皆知儆惕,敦尚儉約。”從中可以看出()A. 雍正主張剝奪商人財富以充國用B. 商人實力雄厚,威脅了專制制度C. 維護等級秩序是雍正思考問題的重要角度D. 商人敗壞了社會

7、風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關鍵信息“同于仕宦,越禮犯分其弊不可勝言”說明等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故C 項正確;A只是材料中表面現象;B 和 D 均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答案:C7. (2017 珠海模擬)明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始終處于“萌芽”狀態,是指它()1始終未能出現勞動力和貨幣商品化2力量遠不足以瓦解封建生產方式3總體上沒有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4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A.B.C.D .解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重要特征是存在雇傭關系,勞動力和貨幣商品化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的表現,故不正確。明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始終處于“萌芽”狀態是指資本主 義

8、生產關系難以發展壯大,都說明明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處于“萌芽”狀態。答案:D二、非選擇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有史料記載:唐朝王處存的父親王宗歷任檢校司空、金吾大將軍,“宗善興利,乘時貿易,由是富擬王者。”唐高宗時,安州人彭志筠,獻出絹布三萬緞助軍費,被賜奉議 郎名號。至慵代中期,“富商豪買,盡居纓冕之流”。宋初丞相趙普,“廣殖資產,邸店之 多、甲于京師”。商人加官勢,賺錢更容易。然而,這種與官府勾結的商人帶有濃厚的封建 性。在古代中國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三位一體最穩妥,自由獨立的大商人是站不住腳的。材料二 清乾隆嘉定縣志記:“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羅店。至新涇鎮涼鞋,安 亭、黃

9、渡鎮藍靛,亦為商賈所集”。據統計,明清江南地區有蠶桑與絲織專業市鎮25 個;有棉花與棉紡織專業市鎮 52 個;有米糧專業市鎮 13 個;還有以冶鐵著稱的嘉興爐鎮、吳江村市,以陶業著稱的嘉興千家窯、杭州瓶窯鎮等。明嘉興濮院鎮“日出錦布千計,遠方大賈攜囊群至”,至清代,“鎮上業絲者無不兼業綢,而業綢雖不業絲,亦必購買新絲以貸于機戶而收綢。”3清代有“天下四大鎮”:景德鎮至明清,窯灶林立,發展成為瓷器最大產地;朱仙鎮元 開賈魯河,成為通往開封的水陸轉運點,至明清逐步發展為商業大鎮;佛山鎮,因“工擅爐治之巧,四遠商販恒輻輳”,民廬達萬余家。漢口鎮,明成化間漢水改道,因其地當江漢交 匯之處,商賈日盛,嘉靖間成為鎮。這四大鎮實際上已是全國性的商業城市或手工業城市了。(1)結合材料一中的現象及所學,分析中國古代的抑商政策。(2)材料二體現了明清商業中的哪些特點?(3)結合所學概括宋元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原因。解析:第(1)問首先根據材料反映的官商合流、商人出資得官的現象,指出中國古代的 抑商政策只是針對百姓而言;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抑商政策的危害。第(2)問根據材料概括即可。第(3)問原因從商品經濟發展、交通、農業手工業發展等角度回答。答案:(1)材料一揭示了官商合流、商人出資得官入仕途的現象。中國古代主要采取重 農抑商政策,對商業嚴加管理,以對百姓加以控制。官商合流謀取利益的現象一定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