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_第1頁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_第2頁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_第3頁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_第4頁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模板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摘 要2011年4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首次突破6.5關口,再次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2011年11月1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300元。2011年我國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達到了4.7%,升值速度明顯加快本文就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其對策就行研究,試圖找出人民幣快速升值下對我國經濟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特別是針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產生的消極影響進行深入分析,并對這些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的發展。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匯率;影響;對策Abstract A

2、pril 29, 2011, the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for the first time exceeded 6.5 marks; once again hit a new high since the exchange reform, November 13, 2011 the interbank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e central parity of RMB exchange rate: 1 U.S. dollar against 6.3300 Yuan. 2011, Chinas Yuan has apprec

3、iated against the U.S. dollar reached a 4.7% rise significantly faster. In this paper,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n-line research, trying to find out fast appreci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under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especially for

4、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line, and solve these issues targeted measures, so as to promote Chinas foreign trade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RMB appreciation; foreign trade; exchange rate;目 錄序言1二、人民幣匯率發展

5、軌跡1三、人民幣升值原因分析2(一)外因美國施壓21、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32、美元的疲軟33、美國的談判策略3(二)內因“雙順差”3四、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分析3(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41、直接提高國民的國際購買力42、能夠加速推動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43、有利于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54、有利于加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55、緩解貿易平衡壓力,減輕宏觀經濟可能的風險5(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消極影響61、對外貿出口方面的影響62、增加我國就業壓力83、人民幣升值使我國金融體系受到挑戰94、境外資金流入導致的不利結果9五、應對措略9(一) 多渠道、多方式降低企業成

6、本9(二)走差異化和品牌化運作的道路10(三)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10(四)利用金融避險工具控制升值損失10結 論11致 謝12參考文獻13序言為保持人民幣匯率持續穩步發展,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此后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到2011年4月29日,美元兌人民幣跌破了6.5大關,即1美元只能兌換不到6.5元的人民幣。近些年來,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人民幣升值不僅僅使得我國外匯儲備縮水,更重要的是對我國外貿出口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有分析稱,一年內如果人民

7、幣對美元升值達到5%,那么我國將會80%的外貿企業無法獲利甚至倒閉。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于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如何做好企業的戰略調整是必要的,未雨綢繆方能使我國外貿企業多一些應變措施,多一些對應或抗擊風險的能動力,從而為自己謀求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1 張曉立. 人民幣升值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 吉林大學, 2009(07).。二、人民幣匯率發展軌跡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人民幣

8、匯率大致經歷了六個發展階段:1第一階段(19791984)。1979年我國的外貿管理體制開始進行改革,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部門一家經營改為多家經營。由于我國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劃規定,長期沒有變動,許多商品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且出口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為了加強經濟核算并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制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并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2第二階段(19851990)。在人民幣雙重匯率制下,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加重了財政補貼的

9、負擔,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外國生產廠商對雙重匯率提出異議。1985年1月1日,我國又取消了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3第三階段(19911993)。從1991年4月9日起,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國家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改變了以往階段性大幅度調整匯率的做法。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實行公布的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即外匯調劑價格)并存的多重匯率制度。4第四階段(19942005)。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并軌。1993年12月31日,官方匯率1美元兌換人民幣5.8元;調劑市場匯率為

10、1美元兌換人民幣8.7元左右。從1994年1月1日起,將這兩種匯率合并,實行單一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為1美元兌換8.70元人民幣。同時,取消外匯收支的指令性計劃,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度,禁止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和流通,建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這次匯率并軌后,我國建立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趨穩,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5.第五階段(20052008)從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相關事宜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

11、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從此次人民幣短期升值來看,這將有利于緩解國際收支失衡的巨大壓力,同時,釋放人民幣潛在的升值壓力,并能淡化人民幣兌美元的國際矛盾。從長遠戰略來看,人民幣匯率新機制的建立,將有利于推進人民幣匯率安排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最終為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可兌換創造漸近條件。6第六階段(2008至今)在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下,2008年7月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改此前三年的升值步伐,基本穩定在6.82-6.84之間窄幅波動。三、人民幣升值原因分析(一)外因美國施壓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不斷經歷了通脹

12、 - 治理通脹的循環過程。自 2005 年以來,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不斷變化,2008年 2 月 CPI 增長最高達到 8.7%,而 2009 年 7 月僅有 - 1.7%。其余各月份盡管有所不同,但是平均維持在年增長 2%以上。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不僅相對穩定而且相對很低,月CPI 環比增長基本維持在0- 0.2%左右。中國相對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以及我國以利率為主導治理通貨膨脹的宏觀調控措施,提高了中國境內投資的名義收益率,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中國,形成中國國際收支賬戶中金融賬戶的順差,進一步擴大兩國之間的貿易順差額。1、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1998 年至今,盡管遭受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美國次貸危機的影

13、響,中國經濟仍保持了穩定高速的增長,引發了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而美國繼續向人民幣匯率施壓,眾多國家敦促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2、美元的疲軟經濟危機后,美聯儲于2009 年和 2010 年兩次啟動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量美元貨幣注入美國市場,推動美元貶值,其他貨幣相對升值,包括人民幣。美元貶值,以美元為標價單位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給中國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的沖擊,進一步擴大中美兩國的通脹差。同時,中國擁有美國國債一萬億美元左右,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可以減少美國負債。人民幣每升值 1%,美國負債可以消除100 億美元左右。美元貶值及美國國債是逼迫人民幣

14、升值的主要壓力之一。3、美國的談判策略人民幣升值對美國經濟復蘇并沒有明顯的作用,然而美國仍然逼迫人民幣升值,原因就在于人民幣升值是美國與中國進行戰略談判的籌碼之一。近幾年來,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措施較為頻繁,經濟上對人民幣升值施壓,不斷對中國出口產品征收高昂的反補貼和反傾銷稅,政治上對臺灣問題反反復復。面對中美之間關于人民幣匯率、反傾銷和臺灣問題等更多方面的磋商,美國更容易采取聲東擊西或者以退為進的談判策略,以增加談判勝算,獲得更大的利益空間。美國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壓力,有一定政治意圖的嫌疑。在中國沒有完成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轉型之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勞動密集型企業是致命的打擊,不僅會降低中國經濟發

15、展速度,也會降低中國的國際競爭地位,這反而有效地維護了美國的霸權地位。不論是保持美國的戰略談判籌碼,還是人民幣匯率問題被政治化,都使得美國對人民幣匯率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加大。(二)內因“雙順差”中國長期對美國存在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的雙順差。根據國際經濟學理論,人民幣應該相對于美元升值,以平衡兩國之間的貿易。而在 2005 年 7 月之前,我國匯率政策調整幅度較小,人民幣匯率缺乏彈性,導致人民幣未呈現出相應的升值,人民幣被低估。長期持續的貿易順差也給中國帶來了巨額的外匯儲備。截至今年 3 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突破 3 萬億美元,不僅超過了IMF 的衡量指標,且呈現明顯的加速增長。巨

16、額的外匯儲備會造成基礎貨幣過多的發行,導致通脹壓力,而要減輕這種影響,人民銀行必須加大回籠現金的力度,形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四、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分析如果說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我們拿一美元換得人民幣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少,那么對于我們的出口企業來說,同樣出口一美元的商品,而換回人民幣的數量就會因匯率的變動相對減少。所以,出口商的利潤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我們進口商角度看,同樣的購買一美元的國外商品需要付出的人民幣卻在不斷減少,即我們的進口成本在不斷下降,盈利就在增加。但是,我們說由于行業不同、成本構成的不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企業的影響需要分別作相應的深入分析研究。(一)人民幣升值對

17、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而且連年保持著貿易順差,這對我國經濟的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也使我國與主要貿易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后,對我國的國民經濟存在著各種影響,外貿經濟也不例外,人民幣的升值將對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總額及其結構產生一系列影響。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中國GDP排名將向前進,例如中國GDP在2010年首次超越日本。1、直接提高國民的國際購買力國際購買力提升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在中國進口產業方面,人民幣升值代表過去10 萬元可以買到的美國產品,現在 8 萬余元就足以買入。 如果該產業

18、是加工產業,即購入產品為原材料或中成品,那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結果就是成本的下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如果購入的產品是最終產品,最終產品意味著予以居民消費,升值帶來的后果體現為人們消費價格的下降和消費水平、消費質量的提高。其次,在其他諸如旅游等服務性的產品方面,升值意味著國民能夠以較低的價格享受較多的服務。 例如旅游成本降低,人們擁有多余的財富,可能會考慮購買更多的其他產品,拉動內需;或者將這些財富再次使用于旅游等服務行業之中,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再次,對于教育這種產品,人民幣升值引起的效用更為明顯。升值致使出國留學的成本降低,這種成本的降低意味著在學生素質達標的情況下,有更多的學生能夠和有

19、更多的學生愿意選擇出國留學。 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其對一國的意義是非凡的,受到良好的教育意味著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更意味著由于知識帶來的技術進步會給一國經濟帶來相當豐厚的利益。 因此,升值對國家未來經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2、能夠加速推動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出口導向的戰略進行經濟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的前期會以非常大的力度拉動經濟增長,原因在于中國發揮了自己勞動力相對低廉這種比較優勢,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口制造業產品。我國出口產品中居于前列的是紡織品、農產品和機電產品,這些產業附加值較低,短期來看,這些勞動密集型行業有利于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解決大量

20、的勞動力就業問題,但長期畸形的發展必然會不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也不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不適應中國長期的發展要求。現今我國出口產業結構一直得不到優化,在勞動力價格開始上漲的情況下沒有進行產業的優化升級,反而依然依靠低廉的勞動力價格進行發展,使得中國經濟存在走向僵化沒落的風險。 反觀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他們的勞動力也相對低廉,如果其技術上升到與中國行業齊平,甚至超越中國,那么中國勞動力價格的比較優勢將會蕩然無存,出口產業受到嚴重的打擊。 而此時因為產業結構久久得不到升級,其結果必然是中國出口外貿的蕭條。因此,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歷程,人民幣升值疑是推動這個歷程一個重要

21、的作用。當人民幣適當地升值,出口產業會面臨一次考驗,其中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會在這次升值當中被淘汰,因為他們企業的利潤率相對較低,升值所帶來的利潤虧損使他們沒有能力持續經營。那么留下來的就是有相當競爭力的企業,他們的利潤率是相對較高的,而這些企業的技術水平往往相對較高,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優化。但畢竟依靠低廉勞動力得以謀生的企業其利潤率會有所下降,那么其長期生存的唯一道路就只能是進行技術創新改革,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實現企業生產內部條件的轉換,將原本勞動密集的產業逐步轉變為資本相對密集的產業,這樣整體的出口產業其結構就會得到提升,產品檔次將會得到升級,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而不是如現今一般原地

22、踏步。因此,人民幣升值在客觀上可以促進我國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對于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以及長期的經濟發展有著相當的推動作用。3、有利于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取決于貨幣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經濟總量。人民幣匯率的提高使得中國GDP換算成美元后絕對量增多,即GDP以及國家的經濟總量都會相應增多,同時人均GDP 也會得以提高, 因此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必然會得到提升。我國的經濟總量在世一個界經濟中是比較低的但由于人民幣穩定,所以使得其在經濟貿易領域中廣泛使用。而如今人民幣升值,同時信用大大提高,有望逐漸成為準國際儲備貨幣。國際儲備貨幣的作用毫無疑問是十分重要的。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

23、崩潰以后,美元在國際貨幣中的支配控制地位開始下降,國際貨幣體系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一旦某種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在國際貿易市場上被廣泛使用,該國的整體經濟所受的匯率風險就相對小很多。 另一方面,當一國貨幣被其他國家作為國際儲存貨幣所擁有的時候,意味著該國能夠輕易獲取其他國家的原材料等生產性資源,用以發展本國經濟4、有利于加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人錢幣價值升高了,跟以前相比同等的貨幣可以買到更好的商品。這一點應用在投資上,尤其是國際投資上,效果便會非常明顯。中國的企業家因為中國貨幣的升值,可以在國外以較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回報。人民幣升值正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一個

24、絕佳的機會。在不遠的將來在國內產會產生更多的國際型大企業。在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我國更多的企業能夠更容易的實現海外投資,這樣能夠幫助企業把自己的業務拓展到全球范圍內,讓企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2007至201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分別為122.61億美元、161.3億美元、265.1億美元、406.5億美元,人民幣升值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呈增加趨勢。5、緩解貿易平衡壓力,減輕宏觀經濟可能的風險我國雖然每年的貿易順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價格不斷下降而導致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才能換回少量的國外高科技產品或稀缺資源。人民幣升值以后,出口產品的價格相對提高,就可以用較少的出口

25、產品換回本國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出口利潤不斷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貿易條件。隨著對人民幣的升值,不僅可以改變對外均衡的問題,而且在我國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國際價格上提升后,可以起到緩解與美國、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國在低價反傾銷上的貿易摩擦,進而減少貿易糾紛、高額成本、征稅等方面的成本。總的來看,人民幣升值帶給我國外貿的積極影響還是非常之多,通過人民幣升值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國擺脫傳統以低價格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局面,使得我國外貿企業能夠積極的進行產業升級和優化,在未來取得科技上的競爭優勢,生產出高附加值的優質產品,以此能夠獲得長持久安的發展。(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消極影響人民幣升值提高了我

26、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我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就缺乏出口價格競爭優勢,成本提高,一些弱小的依靠規模擴張和廉價勞動力生存的企業,不利于擴大海外市場,甚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將被淘汰。1、對外貿出口方面的影響人民幣升值首先沖擊的就是出口貿易。 中國是出口導向型的國家,尤其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國家內需比較缺乏,這就限定了中國的經濟很大部分是靠出口維持。 如果出口方面受到限制,內需又不足以消化如此龐大的商品數量,那么大量的產品將在國內積壓,對國家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會提高中國產品的價格,相同的商品在升值后就會變得昂貴,加大資本投入的成本,降低中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不難看出,當商

27、品價格由于匯率升值而變得昂貴時, 想要保持國際的市場份額,必須降低商品原有價格,這么做直接導致利潤的下降。倘若升值幅度在合適的范圍內,那么這個問題相對沒那么嚴重,但一旦出現升值勢頭不受控制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為了保持市場份額,升值直接帶來的是企業的虧損。主要體現在:(1)提高了企業生產成本隨著美元在全世界范圍內及在我國的不斷貶值、匯率的變動、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相對提高、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導致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生產成本、經營成本急劇上升。使我們的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國企業的主要生產原材料如鋼材、銅、鐵、玉米、大豆等等,從2009年初到2010年六月,漲幅額基本上都在20以上,導致我國很多

28、大中型企業的生產成本價格遠高于出口產品的價格。企業的生產成本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由于我國出口企業大部分都是依靠低廉的價格取得競爭優勢,例如,我國中小外貿企業目前的毛利僅僅只有2%到5%之間,這也就表明,就算是人民幣匯率微小的變動都會對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由于近幾年人民幣快速升值,我國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每年都有超過2成的企業面臨倒閉的危險。 (2)降低了出口企業利潤人民幣升值對于外貿出口企業的利潤影響非常巨大,人民幣就好像稱上的秤砣一樣,稍微變化都會引起稱盤上的巨大變化。有調查發現,當人民幣每升值1%,我國外貿出口企業的利潤將會大量的下滑。從圖4-1中可以看出,每當人民幣升值一

29、個百分點,我國棉紡織品出口企業的利潤要下降12%左右,毛紡織品企業的利潤要下降8%左右,服裝外貿企業的利潤要下降13%左右。對于我國外貿企業多以低利潤進行運作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對其打擊非常之大10 張靜.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 2009,(05).。圖4-1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紡織業、毛紡織業和服裝業利潤影響以溫州鞋業市場為例,根據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匯率的變動每年最少要擠壓掉外貿型鞋業企業的5成以上的利潤,很多溫州鞋業老板都訴苦說,如果人民幣保持不變,那么一年利潤最少百萬,而人民幣升值導致了其利潤直線下降,情況好的能夠賺20-30萬,情況不好的還

30、要面臨虧損甚至倒閉。(3)增大企業經營風險由于人民幣匯率升值和匯率變化存在一的不確定因素,近年來這對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帶來了較大的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在商品和勞務的出口貿易中,對那些已經銷售貨物但還未收貨款,或已簽了訂單的出口企業來說,由于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企業就要付出相對更多的本國貨幣,帶來交易風險和會計風險,形成直接的匯兌經濟損失。人民幣匯率一當上升,給那些應收外匯賬款較多的中小企業亦帶來了巨大壓力。由于現階段我國外貿機制和金融體系尚不健全,缺少成熟的外匯市場,出口型中小企業匯防范風險意識和抵抗能力都相對較弱。人民幣升值在我國速度過快,從對我國企業的長期影響來說,進一步加大了我

31、國中小企業出口產品定價的難度,加大了企業的潛在風險,造成企業經營狀態惡化。嚴重的還甚至導致企業倒閉。 (4)企業競爭壓力增大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以勞動密集型產品、低附加值出口產品為主,管理創新水平和科技創新的能力比較低,人民幣升值導致我們企業成本大幅度提高,使的我國這些依靠低價競爭贏得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的發展腳步更加艱難,大部分中小企業面臨關門倒閉的困難現象。人民幣升值,還使我國勞動力價格明顯高于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亞洲的周邊國家。從表4-1中可以看出,在2011年,中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為6970美分/小時,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勞動力成本分別為42美分/小時和38美分/小時,印

32、度為56美分/小時,泰國為59美分/小時。我國沿海地區的工人工資水平為68美分/小時,而孟加拉為24美分/小時,巴基斯坦為37美分/小時,印度為44美分/小時,泰國為42美分/小時。人民幣升值,使我國紡織服裝、小家電、加工制造等等行業的出口型中小企業,原來主要依靠低價格占領國際市場的優勢不再存在,競爭能力明顯下降。 國家勞動成本(美分/小時)工人平均工資(美分/小時)中國60-7068巴基斯坦4224孟加拉3837印度5644泰國5942圖:4-1 2011年各國勞動成本和工人平均工資對比11 謝吉麗. 人民幣升值對浙江紡織業的影響與對策J北方經濟, 2010,(18).在對我國出口企業的調查

33、中發現,由于人民幣升值加快,導致了企業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導致了企業競爭力的下降。我國很多企業主都紛紛反映,以前出口到海外有著非常明顯的成本優勢,能夠很容易的很多競爭優勢,但是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印度、越南、巴西、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企業成本以及比我國的低,傳統成本優勢的喪失極大的削弱了企業競爭力。2、增加我國就業壓力 人民幣升值,將導致我國國內就業壓力增大。一是我國目前出口的大部分產品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促使企業優化產品,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增加技術性人才,降低對低素質廉價勞動力的需求,造成失業及就業壓力。二是我國目前提供新

34、增就業機會主要是出口和外貿企業,外貿行業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8000萬人。但由于人民幣升值將會增加外商的投資成本,根據測算,當人民幣升值5,匯率的出口彈性和外資彈性分別為0.8和1的情況下,出口增速將下滑4,外商投資增速下滑5。外商投資和出口貿易的下滑,也將會造成勞動力需求下降。從另一個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在影響企業利潤后,勢必影響到社會就業。 除了以上汽車出口的例子,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預測,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 、毛紡織 、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就會分別下降3.19%、2.27%和 6.18%, 而這些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4%7%之間。 企業對于虧損的對策必然是減少生產成本,而在物價上漲飛快

35、的中國經濟下,減薪和裁員將是短期內最有效的方法。但廣泛的減薪會引起社會強烈的不滿,因此,裁員變成了企業唯一的道路,屆時,大量的失業將會涌現。因此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不能太大,否則這些行業將會出現幾百萬人的失業,這對中國經濟是一種嚴重的打擊。不僅如此,曾有學者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化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算出我國中長期出口產品價格彈性為-0.858, 也就是說,人民幣升值1%,中國出口貿易額將減少 0.858%,出口額減少130 余億 。 按照每出口1.5 萬美元創造一個就業崗位計算 ,將影響到近90 萬人的就業。 即人民幣升值1%,90 萬的就業崗位就會受到影響。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就業有著十分嚴重的影響,

36、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3、人民幣升值使我國金融體系受到挑戰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使世界對人民幣的預期不斷攀升,大量的國際游資涌入我國金融市場,投資于股市、房地產業,這部分短期資本的規模大、流動性強、趨利性強,很容易造成股票市場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造成金融市場的動蕩,進而可能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這對于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監管體制不完善的我國,無疑是一種嚴峻的挑戰。總的看來,如果人民幣升值過快和幅度過大,那么它對進出口增長的影響可能就不那么溫和了。一是將造成出口增長速度大幅回落或下降,那樣不僅對資源性和低附加值商品,也會對整個出口加工產業發展以及就業產生較大打擊;二是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進口,沖擊國內

37、市場,甚至引起一定的通貨緊縮。4、境外資金流入導致的不利結果確切地說,境外資金應該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以正常投資形式進入國內的投資資金;另一種則是看準人民幣升值,準備進行套利以及狙擊的“境外熱錢”。前者之中,那些已經進入市場的資金并不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受到任何影響,但那些對于潛在進入者來說,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投資成本的上升,這樣,他們就會考慮到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而舍棄中國。這種情形對中國經濟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算太大。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后者國際熱錢。人民幣升值對于熱錢持有者,即國際金融炒家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這一次人民幣升值與日元升值也有相似之處,最明顯也最讓炒家們開心的是中國的房地產開

38、始發熱,樓市不斷地往上猛漲,當他們抓緊時機,將大筆資金涌向樓市和股市之中時, 經濟泡沫很可能會瘋狂產生。一旦泡沫破裂,最明顯的后果就是如日本一般,享有“失去的十年”。而根據央行日前數據顯示,2011年1 月我國新增外匯占款 5 016.47億元,環比增長近25%,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3月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為6 870 億元,外匯的大量涌入國內,必須用大量的人民幣與之進行兌換,這樣就使得國內的人民幣數量遠遠大于我國人民所創造的財富數量。 而這些資金投向少數幾個部門,從表面上看是拉動了經濟增長,使得內需增大,但實際上也使得資產價格大幅上漲。 因此,國家也不得不防范,一旦大量熱錢涌中國,中國經濟勢必

39、會產生泡沫,走向危機的邊緣,因此,加強貨幣監管顯得尤為重要。五、應對措略(一) 多渠道、多方式降低企業成本我國出口企業中生產性企業比重高,出口成本相對較低,應對市場和政策變化的能力比外貿流通企業強。對于人民幣匯率上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的下降,該類企業可以通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節能降耗,降低生企業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生產力水平。來部分化解政策調整所帶來的成本增加因素。一方面,企業應苦練內功、深挖潛力,不斷創新,從原材料到產品的生產過程,嚴格控制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各種費用支出,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技術革新降低企業制造成本。此外,企業還應充分利用人力成本低廉等優勢,擴大出口,保住來之不易

40、的國際市場。(二)走差異化和品牌化運作的道路在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形勢下,我國企業面臨的是與世界品牌競爭的大市場。我國大多數出口型中小企業自身缺乏品牌意識。以及對品牌長遠的規劃,許多企業一直是通過靠低價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利潤空間相對就很小。我國出口企業要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提升出口利潤,必須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實現從低價競爭優勢轉變為以質量和品牌等非價格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自主品牌的研發力度,創建出口產品的品牌優勢,走國際品牌化運作之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國外頻繁利用反傾銷、特別保護等等對中國企業進行的外部施壓。(三)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我國外貿企業之所以受制于人民幣升值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由于我國出口企業依靠的是低價競爭,低價競爭也就意味著產品的利潤低,產品沒有技術含量,容易被人取代。這樣就其在面對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無所適從,一方面由于提高價格將會導致客戶流失,另外一方面要是繼續低價將會導致利潤下滑。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的目的就是要擺脫低價、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業的束縛,建立起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產業結構,以此來獲取更高的毛利潤來對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能力水平,企業應當改變過去一味只是低價競爭的模式,要大力轉化為產品差異化競爭,我國生產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