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統計數據直報制度全國試運行技術要求一、調查范圍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統計數據直報 (以下簡稱“國控源直報”) 制度全國試運行的調查范圍為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包括廢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廢氣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和國家重點監控污水處理廠)。二、調查對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均納入國控源直報全國試運行統計調查:(一)列入環境保護部當年發布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的 企業,(包括廢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廢氣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和國家 重點監控污水處理廠);(二)火力發電、鋼鐵冶煉、水泥制造、制漿造紙總量減排重點 行業中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需要填報進一步詳細的附表,其中:1 1、火力發電企業:指所
2、有在役火電廠、熱電聯產企業(國民經 濟行業分類代碼為 44114411 火電發電),還包括工業企業自備電廠、 垃圾 和生物質焚燒發電廠;2 2、水泥制造企業:指包括或僅有水泥熟料生產水泥企業(國民 經濟2行業分類代碼為 30113011 水泥制造);3 3、鋼鐵冶煉企業:指含有煉焦、燒結、球團、煉鐵、煉鋼等任 意一種或多種工序的鋼鐵冶煉企業;4 4、制漿造紙企業:指具有制漿或造紙(抄紙)工藝的造紙和紙 制品企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中類代碼為 221221 制漿造紙或 222222 造 紙)。(三)除上述調查對象外,各省、市級環保部門可根據環境管理 的需要,適當擴展調查對象和指標。三、統計調查內
3、容及要求(一)調查內容1 1、國控源直報統計調查范圍內的所有工業企業,調查內容均包括:(1 1)工業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地 理位置信息、聯系方式、企業規模、登記注冊類型、行業類別等;(2 2)主要產品、主要原輔材料及消耗量、水耗、能耗以及所用 燃料的含硫量、揮發份等;(3 3)廢水和廢氣污染物的產生、排放情況;廢水污染物種類包 括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氰化物、汞、鎘、鉛、 砷、六價鉻、總鉻等,廢氣污染物種類包括廢氣排放量、 煙(粉)塵、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鎘、鉛、砷、六價鉻、總鉻等。2 2、火力發電企業,統計調查內容增加:3(1 1)機組基本情況
4、,包括機組編號、裝機容量、機組投產時間、鍋爐額定蒸發量、發電標準煤耗等;(2 2)分機組的發電量、供熱量,以及燃料消耗量、含硫量、揮 發份等;(3 3)分機組的脫硫(脫硝)設施運行情況,包括脫硫(脫硝、 除塵)工藝、脫硫(脫硝、除塵)劑用量、綜合脫硫(脫硝、除塵) 效率;(4 4)分機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產生、排放情 況;3 3、水泥制造企業,統計調查內容增加:(1 1)水泥窯基本情況,包括水泥窯編號、類型、生產能力、投 產時間、噸熟料標準煤耗等;(2 2)水泥、水泥熟料產量;(3 3)脫硝(除塵)設施運行情況,包括投產時間、脫硝(除塵)工藝、綜合脫硝(除塵)效率;(4 4)二氧
5、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產生、排放情況;4 4、鋼鐵冶煉企業,統計調查內容增加:(1 1)生鐵、粗鋼、焦炭等主要產品產量;(2 2)球團、燒結機基本情況,包括燒結機面積、燒結礦(球團 礦)產量;(3 3)燒結礦(球團礦)原料和燃料用量,包括鐵精礦用量和含硫量,固體燃料消耗量和含硫量;(4 4)脫硫(除塵)設施運行情況,包括投產時間、脫硫(除塵)工藝、綜合脫硫(除塵)效率;4(5 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產生、排放情況;5 5、制漿造紙企業,統計調查內容增加:(1 1)機制紙、紙板和制漿等主要產品產量;(2 2)造紙生產線、化學漿生產線、化機漿生產線、廢紙漿生產 線的制漿產量以及粗漿
6、得率、黑漿提取率等參數;(3 3)各生產線的廢水、化學需氧量產生量。6 6、污水處理廠(含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式工業廢水處理設施)(1 1)單位基本情況,包括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地理位置 信息、聯系方式、設計處理能力等;(2 2) 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包括污水實際處理量、CODCOD、氨氮 等污染物的去除量。(二)統計調查表填報要求國控源直報制度包含 6 6 張基層表、6 6 張匯總表,共計 1212 張報表。1 1、所有國控源直報制度統計調查范圍的工業企業均需填報工 業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季 S1S1 表),有自備電廠的須同時 填報火力發電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 (季 S2S
7、2 表)。2 2、火力發電企業:納入國控源直報制度統計調查范圍的火力發 電企業須同時填報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季 S1S1 表)、 火力發電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季 S2S2 表)。3 3、水泥制造企業:納入國控源直報制度統計調查范圍的水泥制 造企業(行業代碼為 30113011 )同時填報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5用情況(季 S1S1 表)、水泥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季 S3S3 表)。4 4、鋼鐵冶煉企業:納入國控源直報制度統計調查范圍的含有煉 焦、燒結、球團、煉鐵工序的鋼鐵冶煉企業同時填報工業企業污染 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季 S1S1 表)、鋼鐵冶煉企業污染排放及處
8、理利 用情況(季 S S4 4表)。5 5、制漿造紙企業:納入國控源直報制度統計調查范圍的制漿造 紙企業(中類行業代碼為 221221 或 222222 的)同時填報工業企業污染排 放及處理利用情況(季 S1S1 表)、制漿造紙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 情況(季 S5S5 表) 。6 6、污水處理廠:納入國控源直報制度統計調查范圍的城鎮污水 處理廠和集中式工業廢水處理廠填報 污水處理廠污染排放及處理利 用情況(季S6S6 表)。(三)國控源直報制度的報告期及上報、審核時限報告資料時期:按季度報送,即 1 1 月 1 1 日33 月 3131 日、4 4 月 1 1 日 66 月 3 30 0日、
9、7 7 月 1 1 日99 月 3030 日、1010 月 1 1 日1212 月 3131 日。上報時間:每個季度第 1 1 個月的 5 5 日前,調查對象完成上季度季 報數據的填報;1010 日前市級環保部門完成數據審核驗收;1515 日前省 級環保部門完成數據審核驗收。直報試運行工作具體安排見表1 1。6表 1 1 直報試運行工作具體安排直報工作程序進度安排負責單位環境保護部省級環保部門市級環保部門調查單位直報系統環境準備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1 號-5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1號-2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3號-5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3號-5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3號-
10、5 號環保部門登陸賬戶管 理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6 號-7 號 環保部統一下發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6號-7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6號-7 號調查單位名錄庫創建與更新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8 號-18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8號-9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10號-12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13號-18 號(包括調查單位賬戶名和密碼下發給企業)調查單位登陸賬戶管 理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19 號-25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19號-25 號調查單位數據填報報告期最后1個月26號-下 月5 號報告期最后 1 個月 26號-下月 5 號數據審核驗收報告期結束第一個月 6 號一20 號報
11、告期結束第一個月16 號一 20 號報告期結束第一個月11 號一 15 號報告期結束第一個月6 號一 10 號備注:20132013 年第三季度直報工作安排順延一個月,自20132013 年 1010 月 1 1 號始7四、工作規程與職責國控源直報制度的基本統計調查單位是企業,調查對象在規定上 報時限內通過互聯網登錄國控源直報系統, 完整填報國控源直報統計 調查表并提交環保部門審核,市、省、國家各級環保部門在規定時限 內在線審核轄區內統計調查對象填報的數據, 審核合格并驗收后通過 系統網上提交;對于審核不合格的企業,如調查對象填報不完整或與 實際情況不符等,將意見反饋調查對象,地市級環保部門應
12、及時督促 調查對象整改并再次逐級審核上報。直報主要工作程序可以分為直報 系統環境準備,環保部門登陸賬戶管理,調查單位名錄庫創建與更新, 調查單位登陸賬戶管理,調查單位數據填報,市、省、國家 3 3 級環保 部門逐級數據審核驗收等過程。(一)直報系統環境準備環保部門和調查單位按照要求配備網絡環境以及用于聯網的工 作電腦等硬件設施。1 1、市、省、國家環保部門:通過環保專網登陸直報系統。確保 環保專網在本級環保節點的運行暢通,聯網工作的電腦能夠滿足直報 系統的基本配置要求且運行正常。2 2、調查單位:通過互聯網登陸直報系統。確保互聯網的運行暢 通,聯網工作的電腦能夠滿足直報系統的基本配置要求且運行
13、正常。(二)環保部門登陸賬戶管理1 1、分配環保部門用戶角色(系統默認):直報系統中環保部門用 戶分為管理用戶和審核用戶。管理用戶的主要任務包括系統用戶登錄 名和密碼管理、調查單位名錄庫確定和管理以及網絡 CACA 證書的管理 等;審核用戶的主8要任務是數據查詢、匯總、審核以及意見反饋等。2 2、環境保護部管理用戶確定下發省、市環保部門登陸賬戶。由 軟件系統自動生成省、市環保部門管理用戶和審核用戶的登陸用戶名 和初始密碼,其中針對每級環保部門默認生成一個管理用戶和三個審 核用戶。3 3、省、市環保部門修改完善賬戶信息:使用登錄名和初始密碼 登入直報系統,修改登陸密碼,完善環保部門用戶信息,保存
14、提交系統。如環保部門通過互聯網登陸系統,系統會自動提示下載 CACA 認證 程序,安裝并保存 CACA 認證證書,下次登陸時須同時具備登錄名、密 碼以及 CACA 證書才能登陸系統。(三)調查單位名錄庫創建與更新1 1、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保護部負責組織將現行的、國家正式發布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整理入直報系統數據庫,并在系統內對每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分配登陸賬號。2 2、省控和市控或其他企業:除國控源直報統計調查單位外,省、 市環保部門可以根據本轄區的環境管理需求, 將所屬的省控和市控等 企業納入直報系統,開展季度統計。省控和市控等企業賬戶分別由省 級和市級環保部門在系統內分配登陸賬戶。3
15、3、調查單位動態更新:上述 2 2 類企業中,國家重點監控企業、 省控和市控等名錄庫年度更新。市級環保部門根據最新的國家重點監 控企業,更新直報調查單位名錄庫。同一家企業的登陸賬戶年度間保持一致。(四)調查單位登陸賬戶管理91 1、下發調查單位登陸賬戶:市級環保部門用戶登錄系統后,查 詢調查單位用戶賬號,并負責告知各調查單位用戶。2 2、調查單位初次登陸賬戶:使用登錄名和初始密碼登入直報系統。根據系統提示下載安裝 CACA 認證程序并保存 CACA 認證證書。調查 單位第二次登陸系統時,須同時具備登錄名、密碼以及 CACA 認書。3 3、調查單位修改完善基本信息:修改調查單位登陸密碼,完善 調
16、查單位基本信息。(五)調查單位數據填報1 1、填報數據。調查單位根據報表的填報內容、起止時間等要求, 按規定通過在線或者離線方式完成數據填報工作。2 2、審核上報數據。在直報系統環境中,審核并在線提交直報數據;根據環保部門的審核結果修正錯誤數據或提出不修正的依據,直至報表數據通過各級驗收為止。3 3、打印存儲數據。調查單位報表數據經各級驗收通過后,打印基表數據并簽字、蓋章留存。(六)數據逐級審核驗收1 1、基層數據審核驗收。各級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對調查單位 填報的報表數據進行審核、驗收,將存在問題的報表退回調查單位進 行修正,驗收通過后逐級審核上報。2 2、提醒和催報工作。各級環保部門及時查
17、看調查單位報表提交和下級數據驗收情況,及時提醒并催報3 3、基層數據修正。經審核退回的調查單位查實并修正錯誤數據(如數據無誤進行備注說明)后重新提交,直至通過各級驗收為止。104 4、打印存儲數據。各級業務部門在數據驗收通過后,打印綜表 數據并簽字、蓋章留存。(七)數據核查1 1、現場檢查:各市級環保部門應組織環境統計、總量控制、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等有關人員,結合污染減排核查、污染源日常監管 工作,對納入國控源直報統計調查范圍的企業進行現場核查,通過查閱企業臺帳、現場調研等方式核實企業填報數據,并建立核查檔案資 料。現場核查資料作為下季度數據審核及年終減排核查核算、環境統計年報數據審核的依據。
18、市級環保部門每年對國控企業直報數據的現 場抽查率不得低于 30%30%。省級環保部門應組織對轄區地市現場核查工作進行抽查,檢查現場核查計劃完成情況,并抽查一定比例國控源直報統計調查單位, 檢 查填報數據與企業實際情況的一致性、報表填報的指標完整性等,同 時建立核查檔案。省級環保部門每年對國控企業直報數據的現場抽查 率不得低于 10%10%2 2、檔案資料管理:各省、市(環保部門負責本級國控源直報檔 案資料管理,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保存統計檔 案資料。五、污染物產排量核算方法(一)監測數據法是依據實際監測的調查對象產生和外排廢水、 廢氣(流)量及其污染物濃度,計算出廢氣、廢水排
19、放量及各種污染 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二)產排污系數法是依據調查對象的產品或能源消耗情況,根 據11企業生產工藝、規模、治污設施運行等情況選取合適的產排污系數, 計算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三)物料衡算法是指根據物質質量守衡原理,對生產過程中使 用的物料變化情況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方法。即:投入物料量總和=產出物料量總和=主副產品和回收及綜合利 用的物質量總和+排出系統外的廢物質量 (包括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生 產性廢物及工藝過程的泄漏等物料流失)。(四)三種核算方法的選用原則1 1、工業鍋爐、鋼鐵行業中燒結(球團)工序以及煉油行業二氧 化硫產生量、排放量優先米用物料衡算法(硫平衡)核算。工業鍋爐二
20、氧化硫產生量指燃料消耗產生的硫,通過燃料消耗 量、燃料含硫率與硫的轉化率等參數計算得出; 二氧化硫排放量通過 二氧化硫產生量與脫硫設施綜合脫硫效率等參數計算得出。鋼鐵行業中燒結工序以及煉油行業二氧化硫產生量包括原料和 燃料消耗產生的硫。原料帶入的硫通過原料消耗量和原料含硫率等參 數計算得出,二氧化硫排放量指經排氣筒排放的硫, 不包括進入產品的硫,通過硫總量扣除產品、固廢等的硫計算得出。燃料消耗帶來的 二氧化硫產生量和排放量參照工業鍋爐核算。2 2、除上述特定行業特定污染物外的行業企業,符合以下監測數 據有效性認定要求的,通過監測數據法核算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采用監測數據法核算污染物產排量的,
21、須提供符合以下有效性認 定要求12的全部監測數據臺賬,與報表同時報送環境統計部門,以備數 據審核使用。若進口或出口監測數據不符合有效性認定要求, 可選用其他核算 方法,不同污染物允許使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同一種污染物盡量選用 相同的核算方法。(1 1)監測數據有效性認定要求:1監督性監測數據調查年度內由縣(區)及以上環保部門按照監測技術規范要求進 行監督性監測得到的數據。實際監測時企業的生產工況符合相關監測 技術規定要求,廢水(氣)污染物年監測頻次達到 4 4 次或以上,并且 至少每季度 1 1 次。季節性生產企業,在監測期內有 4 4 次監測數據,或 每月監測 1 1 次。廢氣監測因子至少包
22、含廢氣流量、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數據。若廢水流量無法監測,可使用企業安裝的流量計數據,或 通過水平衡核算廢水排放量。2自動在線監測數據調查年度內通過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 審核辦法(環發200920098888 號)有效性審核、且保留全年歷史數據 的自動在線監測數據,可用于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核算。3驗收監測數據調查年度內由市級及以上環保部門對新改建項目、限期治理項目進行驗收監測得到的數據,并且驗收后的企業的生產產品、生產工藝、生產規模和治污設施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且運行穩定。(2 2)監測數據使用原則13按照以下優先順序使用監測數據核算污染物產生、排放量:通過有效性審核的自動
23、在線監測數據、監督性監測數據、驗收監 測數據。(3 3)污染物產排量的計算原則1廢水污染物產生排放量有累計流量計且符合安裝要求的,可按廢水流量加權平均濃度和 年累計廢水流量計算得出;沒有累計流量計的,按監測的瞬時排放量 (均值)和年生產時間進行核算;沒有監測廢水流量而有廢水污染物 監測的,可按水平衡測算出的廢水排放量和平均濃度進行核算。2廢氣污染物產生排放量通過監測的瞬時排放量(均值)和年生產時間進行核算。(三) 除(1 1)、(2 2)兩種情況外,污染物產生、排放量,可根 據產排污系數法核算。產排污系數使用技術要求如下:1 1、參考重新調整、修訂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 手冊。2 2
24、、根據產品、生產過程中產排污的主導生產工藝、技術水平、 規模等,選用相對應的產排污系數,結合本企業原、輔材料消耗、生 產管理水平、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確定產排污系數的具體取值, 依據本企業調查年度的實際產量,核算產、排污量。3 3、產排污系數手冊中沒有涉及的行業,可根據企業生產采用 的主14導工藝、原輔材料,類比采用相近行業的產排污系數進行核算。4 4、企業生產工藝、規模、產品或原料、污染治理工藝等確實與系數手冊所列不能吻合的,或系數手冊中沒有覆蓋的行業且又無法類 比的,各地可根據當地企業已有監測數據或其它可靠資料,核算出相應的系數,將系數及核算方法報環境保護部總量司備案后,使用該系數及核算
25、方法核算污染物產生、排放量。(四)現有企業用監測數據法核算污染物產生、排放量的,須與 產排污系數法進行校核。兩種方法核算結果偏差大于 30%30%的,須延用 20102010 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基數庫中采用的核算方法。六、數據審核細則15() 般工業企業數據審核細則(1) 完整性審核審核報表中指標填報是否完整。(2) 突變指標審核各指標的相關數值與去年對應排放相差是否較大。(3) 邏輯關系審核審核報表制度規定的邏輯關系;需專家經驗判別的邏輯關系審核。(4) 企業基本情況重點審核以下邏輯不合理現象:有工業取水量而無工業用水量;工業取水量小于工業用水量;有燃料煤消耗量而無煤炭消耗量;燃料煤消
26、耗量大于煤炭消耗量;有燃料煤平均含硫量而無燃料煤消耗量。象:有工業廢水排放量而無工業取水量或工業用水量; 有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而無化學需氧量產生量;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大于化學需氧量產生量; 有氨氮排放量而無氨氮產生量;氨氮排放量大于氨氮產生量;16企業排污類型為廢水的,廢水及廢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為零。對廢氣及廢氣污染物排放和治理,重點審核以下邏輯不合理現象:有燃料消耗量(燃料煤、燃料油或其他燃料)而無燃燒廢氣及廢 氣污染物排放;有二氧化硫排放量而無二氧化硫產生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于二氧化硫產生量;有氮氧化物排放量而無氮氧化物產生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大于氮氧化物產生量;有煙(粉)塵排放量而無煙(粉)
27、塵產生量;煙(粉)塵排放量大于煙(粉)塵產生量;企業排污類型為廢氣的,廢氣及廢氣中各污染物產生量或排放量 為零。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和治理,重點審核以下邏輯不合理現象:有重金屬元素產生量而無對應元素的排放量;重金屬排放量大于產生量;企業排污類型為重金屬的, 廢氣及廢水中各重金屬產生量或排放 量為零。(二)火力發電企業數據審核細則火力發電行業表指標重點審核以下邏輯不合理現象:燃料煤消耗量:非獨立火電企業時,機組燃料煤消耗量合計大于般工業企業的相應指標;有一般工業企業表中廢氣排放量而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的產生、排放量;17二氧化硫產生量小于二氧化硫排放量;有二氧化硫排放量而無二氧化硫產生量;氮氧化物產生量小于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氮氧化物排放量而無氮氧化物產生量;煙(粉)塵產生量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戰略提升策略試題及答案
- 足球裁判員等級考試內容解析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與供應鏈的關聯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求職準備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行業安全準則試題及答案
- 孩子沒有社團的安全監督到位的協議書(2篇)
- 2024年種子繁育員的市場機會試題及答案
- 模具維護與檢修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分子結構模型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時的注意事項與準備試題及答案
- GB/T 44442-2024智能制造遠程運維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 部編版《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課件
- DBJ33T 1319-2024 住宅小區供配電工程技術標準
- 腕踝針療法完整版本
- 提升質量意識-強化質量管理
- 大眾傳媒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復旦大學
- 2024年《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重點解讀
- NB-T20048-2011核電廠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
-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修補外墻防水合同
- 20萬噸有機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