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教學(45張)資料_第1頁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教學(45張)資料_第2頁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教學(45張)資料_第3頁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教學(45張)資料_第4頁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教學(45張)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魏徵魏徵2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情。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盡忠進諫,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征進諫唐太宗,他的諫言大多被采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反而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 我們在感嘆這對賢君良臣時,也會為魏征超人的勇氣、高超的諷諫藝術所折服。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體會魏征的才氣、勇氣以及他敢于直諫的火熱的愛國心。3課文體裁: 疏通事理,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屬古文體的奏議類,專指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奏疏。 疏4 v 字玄成。唐朝著名字玄成。唐朝著名_、_、_ 。隋末參加李密。隋末參加李密義軍義軍,掌管文檄。太宗時任掌管

2、文檄。太宗時任_、檢、檢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書成,升任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魏書成,升任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魏征敢于犯顏直諫,被稱為征敢于犯顏直諫,被稱為“_”所所言多被太宗采納。有詩文流傳于世。言多被太宗采納。有詩文流傳于世。 魏徵魏徵政治家政治家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文學家。諍臣諍臣諫議大夫諫議大夫5 唐太宗 人以銅為鏡,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征沒,朕亡一鏡矣!矣!6魏征,魏征,你又來你又來了!了!太宗,我太宗,我要進疏!要進

3、疏!7那你就趕緊那你就趕緊說吧!說吧!遵旨,遵旨,陛下!陛下!8鷂鷂(yo)死懷中死懷中唐太宗的故事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征進來了。太宗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征進來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見,回避不及,趕緊把鷂子怕魏征提意見,回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稟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悶死在懷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悶死在懷里。里。9諫諫 勸

4、諫勸諫 ;太宗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我國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統治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 十思十思 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況 疏疏 疏通事理,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疏通事理,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屬古文體的奏議類,專指臣下向國君陳述意屬古文體的奏議類,專指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奏疏。見的奏疏。解題10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為戒,不敢過分使用民力,能夠節私

5、欲為戒,不敢過分使用民力,能夠節私欲明賞罰,廣開言路,積極納諫。到了貞明賞罰,廣開言路,積極納諫。到了貞觀中期,生產有了較大發展,人民生活觀中期,生產有了較大發展,人民生活逐漸富裕,加以對外戰爭年年勝利,邊逐漸富裕,加以對外戰爭年年勝利,邊防鞏固,國威遠揚,于是在一片文治武防鞏固,國威遠揚,于是在一片文治武背景背景11 功的歡呼聲中,唐太宗漸漸驕奢忘功的歡呼聲中,唐太宗漸漸驕奢忘本,開始對百姓作威作福起來。百本,開始對百姓作威作福起來。百姓的嗟怨之聲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頌姓的嗟怨之聲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頌德的歡呼聲淹沒了。正直的魏征對德的歡呼聲淹沒了。正直的魏征對此深感擔憂,他多次給唐太宗上奏此深感擔

6、憂,他多次給唐太宗上奏疏,勸太宗疏,勸太宗“鑒彼之所亡,念我之鑒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所以保”,勵精政道,鞏固統治。,勵精政道,鞏固統治。 12同學們要多讀啊,還要同學們要多讀啊,還要多讀我們古人所作的文多讀我們古人所作的文章啊!你們要做一個棟章啊!你們要做一個棟梁之才啊!梁之才啊!13讀準字音求木之長(求木之長( )者)者必浚(必浚( )其泉源)其泉源慮壅(慮壅( )蔽,則思虛心以納下)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懼讒邪( ),則思正身以黜(),則思正身以黜( )惡)惡文武并用,垂拱(文武并用,垂拱( )而治)而治chngjnyng xichgng14第一段 臣聞(聽說)求(要求、需求)木之(

7、取獨)長(形作動,長得高)者(語氣詞,不譯),必固(使-牢固、穩固)其根本(樹根,同義復詞);欲(想要)流(水流)之遠(形作動,流得長遠,達到遠方)者,必浚(疏通)其泉源(水流的源頭);思(想)國之安(安定)者,必積(積累)其德義(恩德道義)。源不深而(卻,連詞,表轉折)望(希望)流之遠,根不固(牢固、穩固)而(卻)求木之長,德(恩德)不厚(寬厚)而望國之治(治理得好,引申為安定),雖(雖然)在下愚(最愚昧無知的人),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聰明睿智的人,指太宗)乎?15【嘗試背誦】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卻)求

8、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16v人君當(主持,掌握)神器(帝位)之重(形作名,重權,重任),居(占據)域中(天地之間)之大(形作名,重大的地位 至高的地位),將(將會)崇(推崇)極天(皇權)之峻(高峻),永保(永遠保持)無疆(永無止境)之休(美善),不念(想,考慮)居安思危(處在平安的環境而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險),戒奢以(用、行)儉(戒奢侈,行節儉| 以節儉戒奢侈),德(道德)不處(保持)其厚(它的敦厚),情(性情,情感,情欲)不勝(克制、控制)其欲(它的欲望),斯(這)亦(也是如同)伐根以(“而”,連詞,表轉折)求木茂(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塞(s)源而欲

9、流長者也(堵塞源頭卻想要水流流遠一樣)。 17 翻譯:翻譯:我聽說:想要樹木生得高,一定要使它我聽說:想要樹木生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水流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的根牢固;想要水流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固卻要樹木生長得高,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固卻要樹木生長得高,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治理得好,我雖然是最愚昧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治理得好,我雖然是最愚昧無知的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聰明無知的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國家的

10、重任,據有天地間睿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國家的重任,據有天地間重大的地位,應推崇高峻的皇權,永遠保持無止境重大的地位,應推崇高峻的皇權,永遠保持無止境的美善,如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除的美善,如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除奢侈,厲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情感不能控奢侈,厲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情感不能控制住欲望,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制住欲望,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水流流得遠啊。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水流流得遠啊。181、“聞”的對象是什么?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

11、,必積其德義。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2、上述句式有什么特點? 排比,且構成對仗工整 3 3、作者認為,人君應當怎么做?從文中找、作者認為,人君應當怎么做?從文中找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學習第一節思考問題學習第一節思考問題19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排比句排比句20簡析簡析 1 1、正面闡述: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正面闡述: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一個明事理,淺顯易懂。一個明事理,淺顯易懂。 2 2、反面申述:緊扣上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反面申述:緊扣上

12、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3 3、得出結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合開頭、得出結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合開頭的比喻,從反面提出自己的觀點。的比喻,從反面提出自己的觀點。 中心論點:居安思危中心論點:居安思危, , 戒奢以儉戒奢以儉21思考題:思考題:1 1、本段開頭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本段開頭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證明了什么觀點?證明了什么觀點?2 2、作者認為人君怎樣才能治理好國家?、作者認為人君怎樣才能治理好國家?答:比喻論證答:比喻論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

13、,必積其德義。必積其德義。答:答:“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22第二段凡百(所有的,表示總括,用于句首)元首(帝王),承(承擔)天(上天)景命(大的使命),莫(沒有誰)不殷憂(深切憂慮)而(連詞,表順承)道著(治國之道顯著),功成(一旦功業建成)而德衰(道德衰減、弱),有善始者(開頭做得好)實繁(實在、確實多),能克終(副詞,活用為動詞,堅持到底)者蓋寡(大概很少)。豈(難道)其(代詞,他們)取之易(取得天下容易)而(表并列)守之難(守住天下困難)乎?昔(當初)取之而(連詞,表順承)有余(才能有余),今守之而(卻)不足(才能不足),何也?夫(連詞,連接上句或上節,表示原因,可譯為

14、“因為”)在殷憂(處在深切的憂慮之中),必竭誠以(同“而”表修飾)待下(竭盡誠心地對待臣民);既得志(實現愿望以后),則(就)縱情以傲物(放縱情感 情欲而傲視、輕視他人)。23v竭誠(竭盡誠心)則(那么)吳越(敵對勢力)為(成為)一體(一個整體),傲物(傲視 輕視他人)則(那么)骨肉(親骨肉)為(變為、成為)行路(路人、陌生人)。雖(即使)董之(監督、督責臣民)以嚴刑(用嚴酷的刑罰),震之(威嚇他們)以威怒(用威風怒氣),終(最終)茍免(茍且免于刑罰)而不懷仁(但不會懷念(皇上的)仁慈仁德仁義),貌恭(表面上恭敬)而(但)不心服(心里不服氣)。怨不在大(怨恨不在于多大),可畏惟人(可怕的只是民

15、眾),載舟覆舟(能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那樣,人民能擁戴您也能推翻您的統治),所(特指代詞,相當于-的)宜深慎(這是應當深切警惕的)。 24翻譯翻譯: 所有的國君,承受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所有的國君,承受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無不是因為在深深的憂慮中就治道顯著,而一旦無不是因為在深深的憂慮中就治道顯著,而一旦功業建立就道德衰減,有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功業建立就道德衰減,有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難嗎?當初取得天下時才能有余,易而守住天下困難嗎?當初取得天下時才能有余,現在守住天下就顯得才能不足

16、,什么原因呢?現在守住天下就顯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為)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會竭盡誠心地(因為)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會竭盡誠心地來對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縱自己的情欲傲來對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縱自己的情欲傲視別人。竭盡誠心,那么敵對勢力就成為一體,視別人。竭盡誠心,那么敵對勢力就成為一體,傲視別人,就會使親骨肉成為陌路的人。傲視別人,就會使親骨肉成為陌路的人。25 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監督臣民,用威風怒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監督臣民,用威風怒氣來威嚇臣民,臣民最終茍且免于刑罰,氣來威嚇臣民,臣民最終茍且免于刑罰,但不會懷念您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但不會懷念您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內心里不服氣

17、。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內心里不服氣。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們可以像水一樣)能只有老百姓;(他們可以像水一樣)能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百姓能擁戴百姓能擁戴您也能推翻您的統治,您也能推翻您的統治,這是應當深切謹這是應當深切謹慎(引申為慎(引申為“警惕警惕”)的。)的。261、作者認為得天下之君王為何易失人心? 答: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第二節思考題第二節思考題:27 a概括

18、歷代君主能創業不能守業的普遍規律_b 以設問引出分析論證,用“殷憂”和“得志”的不同心態說明_ _ c 用古人的論述以_ 的關系比作_的關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覺 善始者實繁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克終者蓋寡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水和舟水和舟民和君民和君28思思固本固本思思源(比喻)論證源(比喻)論證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以儉戒奢以儉 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為什么思為什么思分析問題分析問題載舟覆舟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所宜深慎一二段小結一二段小結總結歷史(對比)說明總結歷史(對比)說明善始實繁克終蓋寡引出警告反面29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

19、德義 燕雀安安知鴻鵠之志哉 項王曰:“沛公公安安在” 衣食所安安,弗敢專也 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聞達于諸侯安安安定怎么哪兒 疑問代詞養生的東西求要求 追求探求請求追求30第三段 奔車朽索(用腐爛的繩索駕馭疾馳的馬車),豈可忽(輕視、怠慢)乎?君人者(統治天下的人),誠能見可欲(看見想要的東西),則(就)思(想到)知足(知道滿足)以(來)自戒(警戒自己);將有作(將要有興建宮室一類的事情),則思知止(就想到適可而止)以(來)安人(安民:使-安寧);念高危(想到君位高而險),則思謙沖(同義復詞:謙虛)而自牧(自我約束);懼(害怕)滿溢(驕傲自滿

20、),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百川之下:居于-之下);樂(以-為樂)盤游(娛樂游逸,指從事狩獵),則思三驅(從三面驅趕,留一面)以為(把-作為)度(限度);憂懈怠(處理國事松懈怠慢),則思慎始(謹慎、慎重開始)而敬終(謹慎、慎重結束);31v慮(擔憂 擔心)壅蔽(耳目被堵塞蒙蔽),則思虛心(使心虛,虛:空)以(表目的的連詞,可不譯)納下(采納臣下的意見);想(害怕)讒(說人壞話)邪(不正派),則思正身(使-端正)以(來)黜惡(排斥 斥退奸惡的人);恩所加(施加恩澤,將恩澤施加給別人的時候),則(就)思無(通“毋”,不要)因喜而(表承接)謬賞(錯誤地獎賞);罰所及(動用刑罰,對人施行懲罰的時候),則思

21、無(同“勿”不要)因怒而濫刑(濫用刑罰)。總(總括)此(這)十思,宏(弘揚,使-光大)茲(此)九德(九種德行)。簡(選拔)能(才能,有才能的人)而(表承接)任(任用)之,擇善(好的意見)而從(聽從)之,則(那么)智者盡(副詞活用為動詞,全部用出)其謀,勇者竭(副詞活用為動詞,全部用出)其力,仁者(仁愛的人)播(廣施)其惠(他們的恩惠),信者(忠誠的人)效(獻出)其忠。32v文武(文臣武將)爭馳(爭著奔走效勞),君臣無事(沒有煩憂的事情),可以盡(副詞活用為動詞,盡情享受)豫游之樂(出巡游玩的快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養:保養;保有神仙般的長壽),鳴琴垂拱(悠閑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言(不必多說)

22、而化(就得到教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代替臣下)司職(管理職事),役(役使,勞損)聰明之耳目,虧(毀壞,減損)無為之大道(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哉?33翻譯: 用腐爛的繩索駕馭疾馳(狂奔)的用腐爛的繩索駕馭疾馳(狂奔)的馬車,難道能不加重視嗎?君主,如果馬車,難道能不加重視嗎?君主,如果真的能夠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想真的能夠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想到知足來警戒自己;將要有興建宮室一到知足來警戒自己;將要有興建宮室一類的事情,就要想到知道適可而止,來類的事情,就要想到知道適可而止,來使老百姓安寧;想到(自己的地位)使老百姓安寧;想到(自己的地位) 高高高在上充滿危機,就想到要謙虛來自我高在

23、上充滿危機,就想到要謙虛來自我修養(約束自己),害怕會驕傲自滿,修養(約束自己),害怕會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居于眾多河流的下游;就想到江海居于眾多河流的下游;34 喜歡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喜歡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始慎終;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接納)臣下的意見;擔心說壞話納(接納)臣下的意見;擔心說壞話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來斥退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不要奸惡小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

24、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罰。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揚光大發揚光大“九德九德”的修養,的修養,35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獻出他的謀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盡到他的力量,仁愛的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盡到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爭著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忠誠;文臣武將爭著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會沒

25、有多少煩擾的事,國君就可以會沒有多少煩擾的事,國君就可以 盡情享受安盡情享受安逸的生活,享有神仙一樣的長壽,或演奏琴瑟逸的生活,享有神仙一樣的長壽,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說,百姓就可以得到教化。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說,百姓就可以得到教化。為什么一定(自己)勞神費思,代替百官管理為什么一定(自己)勞神費思,代替百官管理職事,勞損聰明的耳目,毀壞(減損)無為而職事,勞損聰明的耳目,毀壞(減損)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治的最高境界呢?36第三節簡析第三節簡析: :1 1 提出提出“十思十思”的內容的內容: :2 2 做到做到“十思十思”的好處:的好處:人盡其能,垂拱而治.戒驕傲驕傲(第3、4條)戒

26、縱欲(第5、6條)戒輕人言(第7、8條)戒賞罰不公(第9、10條)371 “1 “十思十思”與第一段的與第一段的 觀點有何聯系?觀點有何聯系?2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 3 君王按君王按“十思十思”去做會有怎樣的結果?去做會有怎樣的結果?答答:“十思十思”是是“積德義積德義”的具體內容的具體內容答:謙沖自牧,虛心納下,慎始敬終,答:謙沖自牧,虛心納下,慎始敬終,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答:答: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思思 考考 題題38諫太宗十思疏諫太宗十思疏固本浚源固本浚源二二

27、.總結歷史總結歷史引出警告引出警告提出十思提出十思戒奢以儉戒奢以儉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誠能十思垂拱而治誠能十思垂拱而治善始實繁善始實繁克終蓋寡克終蓋寡三三.居安思危居安思危一一.比喻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對比論證(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回顧課文 理清思路39詞類活用詞類活用1.必固其根本必固其根本固,使動用法固,使動用法 使使-牢固牢固 穩固穩固 2.載舟覆舟載舟覆舟覆,使動用法覆,使動用法 使使-傾覆傾覆3.則思知止而安人則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動用法安,使動用法 使使-安寧安寧 4.則思正身以黜惡則思正身以黜惡正,使動用法正,使動用法 使使-端正端

28、正宏,使動用法宏,使動用法 使使-得到弘揚得到弘揚 6.何必勞神苦思何必勞神苦思勞、苦,使動用法勞、苦,使動用法 使使-勞、苦勞、苦 7.則思虛心以納下則思虛心以納下虛,使動用法虛,使動用法 使使-(謙)虛(謙)虛5.宏茲九德宏茲九德8.則思正身以黜惡則思正身以黜惡惡,形作名惡,形作名 邪惡的人邪惡的人9.想讒邪想讒邪讒讒 邪,邪,形作名形作名 說人壞話的人說人壞話的人 不正派的人不正派的人 10.當神器之重當神器之重11.居域中之大居域中之大重,形作名重,形作名 重任重任 大,形作名大,形作名 至高的地位至高的地位 重大的地位重大的地位4012.擇善而從之擇善而從之13.貌恭而不心服貌恭而不

29、心服 14.則思江海下百川則思江海下百川15.樂盤游樂盤游善,形作名善,形作名 好的意見好的意見貌,名詞作狀語貌,名詞作狀語 表面上表面上下,名作動下,名作動 居于居于-之下之下樂,意動用法樂,意動用法 以以-為快樂為快樂1616、欲流之遠者、欲流之遠者17、塞源而欲流長者、塞源而欲流長者遠遠,形作動形作動 流得長遠流得長遠 達到遠方達到遠方18、簡能而任之、簡能而任之能,動作名,能,動作名,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19、不念居安思危、不念居安思危安安 危,形作名,危,形作名,安定的環境安定的環境 危險危險 危難危難20、憂懈怠、憂懈怠憂,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憂,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以以-為憂為憂遠,形作動遠,形作動 流得長遠流得長遠 達到遠方達到遠方41古今異義古今異義根本根本樹根樹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縱情縱情放縱情感(情欲),即驕傲放縱情感(情欲),即驕傲今,盡情今,盡情虛心虛心使心虛使心虛今,謙虛的美德今,謙虛的美德以為以為以之為以之為今,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