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全國生物大一輪復習講義:第九單元生物與_第1頁
2018版高考全國生物大一輪復習講義:第九單元生物與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40講生態環境的保護L |;丨1.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U) 2.全球性的環境問題(I) 3.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U)考點1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1.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我國的人口現狀與前景1現狀: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2前景a.特點:人口基數大,我國人口仍將在較長的時期內持續增長b.目標: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2)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人均耕地減少,糧食需求量增加。2自然資源被大量消耗。3環境污染加劇。2.全球性的環境問題(1)列舉環境問題不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連一連-1.(必修3 P118資料分析改編)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處理好人口增長

2、和資源 環境的關系更為重要,我國自16世紀以來,人口增長情況如表所示:時間1578176418491949198219952000研析教材VAN XI JIAO CAI【生態環境冋題聯因I人(億)0.62.04.15.410.312.312.95以下敘述錯誤的是()A自16世紀以來,我國人口增長類似于“J”型增長B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等政策來減緩人口的增長C我國人口增長將一直呈“J”型增長D人口激增為我國帶來了很嚴重的環境問題答案:C2.(深入追問)根據教材P119圖62人口增長和開墾土地之間關系,說明人口 增長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哪些壓力?提示:人口增長,人類需求增加,對資源開發利用加大,廢棄物排放

3、增多導致 環境污染加劇。歸納”整合1.人口增長規律與其他生物種群消長規律并不完全相同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員,所以生物種群消長規律有適用于人口增長情況的一 面。(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發達和善于思維的大腦,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動 地調控人口增長以及能動地改造和保護自然的本領等。因此,人口增長規律又有其 獨有的特點,如實行計劃生育。2.水污染類型的判斷技巧根據污染成因判斷1若由水中富含N、P等營養元素引起的污染,則為無機污染。2若由水中富含有機物引起的污染,則為有機污染。3若由重金屬、農藥進入食物鏈引起的污染,則為重金屬、農藥污染。(2)根據危害結果判斷1若湖泊中表現為水華、水體缺氧、水生生物大量

4、死亡,則為無機污染2若異養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變黑發臭,則為有機污染。3若較高營養級生物體內重金屬、農藥濃度高,則為重金屬、農藥污染。考能提升【感知考題】(2017青海西寧調研)有關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敘述,正確的是()1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氣的大量燃燒2造成臭氧層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大量使用氟氯烴制冷劑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壞KAO NENG Tl SHENG4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的積累和濃 縮ABCD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氣的二氧化硫等氣體排放過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強。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主要是水體中N、P等礦質元素

5、增多 造成的。答案C高分點撥水體富營養化產生機制工業嚨水*生活毎水、農陽排水池塘、制泊、海袴水中仏卩辱礦質元素增辛)I療類杭幀、浮皓植幀及浮游砂物大疑曙殖進行有氧呼吸|薙亡藻類植物、 浮游生物的遺怵rti缶缸鍛生物遜行分鮮一 厭朗微臨糊I硫化盤、屮烷等有焉物質 水中溶氣赴減中丨 丨供養、其他水生生幀死亡!水華或赤潮【跟進題組】Q命題1運用曲線分析人口增長問題1.如圖表示的是三種可能的人口增長曲線,有關分析錯誤的是()o時間A按生態學原理,世界人口增長應該表現為曲線aB.若地球上人口的環境容納量(K)為110億,則全球最適的人口數量為55億C資源或空間有限是曲線b與曲線a產生差別的主要原因D.如

6、果環境條件惡化下去,人口增長將表現為曲線c解析:選A。按生態學原理,世界人口增長呈“S”型曲線,應該表現為曲線b;S”型曲線具有K值,若K值為110億,則K/2值是最適的人口數量,為55億;“J” 型曲線無K值,但在資源或空間有限時,人口增長呈“S”型曲線;如果環境條件惡 化下去,人口增加到一定數量后又會逐漸減少,因此人口增長將表現為曲線c。類題通法曲線圖中的環境容納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最大承載能力 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高低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I、U、C.據圖可知人類能改造環境,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納量D.現在的人口問題造成環境惡化,環境容納量有下降的趨勢解析:選C。通過對人與環

7、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的分析,很容易發現I曲線是 最理想的,可以說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u、m曲線表示當人類的數量超 過“環境容納量”時,環境就會對人類產生反作用,人類的數量會大幅度下降,特 別是m曲線表明的情況最嚴重。口命題2環境污染與治理3. (2017河北邯鄲模擬)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建立 人工濕地公園是解決城市水污染的一種有效途徑,如圖是人工濕地處理城市污水的 示意圖。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挺水植物蘆葦在濕地邊沿隨地勢高低分布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B.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要大于該系統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C.綠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機物,并用于自

8、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濕地凈化污水時,體現了該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解析:選B。此處挺水植物蘆葦為一個種群,其中不存在群落的結構,A錯誤; 植物只可利用CO2和H2O等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 光合作用,C錯誤;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凈化污水時,體現了該濕地生態系統的抵抗 力穩定性,D錯誤。2.(2017廣東十校第一次聯考)如圖是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下列對 環境容納量4.(2017浙江溫州月考)奶牛場每天排放大量的糞便、飼料殘渣,如不處理會嚴重影響周邊人、畜的飲水安全等。如圖是某奶牛場廢水處理流程圖。請據圖分析A廢水流入厭氧池前,需經稀釋處理,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過多

9、死亡B廢水經處理后再排放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C.輸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陽能和化學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D氧化塘后部種植蓮等挺水植物,有利于減少出水口處水中的浮游藻類,原 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響浮游藻類的光合作用解析:選C。由于從厭氧池流入氧化塘前部的水中含有機物 ,所以好氧菌分解 有機物需消耗水體中較多的氧氣,氧化塘后部有空氣輸入,且有水生植物進行光合 作用釋放氧氣,所以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比前部的多。【技法提煉處理污染水體、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一一特別關注微生物代謝類型與環境的關系。(1)用自養型微生物處理無機物污染,如富營養化問題的解決、重金屬污染等。(2)用異養型

10、微生物處理有機物污染,如生活污水、農藥等。(3)用異養需氧型微生物處理時保證充足的空氣一一采用攪拌、通氣等措施。(4)用異養厭氧型微生物處理時保證厭氧環境一一密封、池底沉積物等措施。創執川門 結合生活實際考查“環保”5. (2017湖南長沙一中第一次月考)“低碳生活”和“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全 社會的共識,成為人們所期待的最為主導的生存和發展方式,以下關于“低碳”的 說法不正確的是()A“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B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大容易導致地球出現溫室效應C盡量減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轉向“低碳生活”的途徑之一D“低碳”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低解析:選Do“

11、低碳”就是指生活作息時要盡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降低大氣中CO2的濃度,D錯誤。耳點2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F列說法錯誤的是(T近析教材YANXIJIAO CAI1.生物多樣性的構成: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 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2.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食用、藥用、文學藝術創作:直接價值。(2)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間接價值。(3)未發現尚不清楚的價值:潛在價值。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1)就地保護。(2)易地保護。(3)利用生物技術對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4)加強立法、執法和宣傳教育。5.可持

12、續發展(1)內涵:追求的是自然、經濟、社會的持久而協調的發展。(2)實現措施1保護生物多樣性。2保護環境和資源。3建立人口、環境、科技和資源消費之間的協調與平衡。-1.(必修3 P125思考與討論改編)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森林能調節氣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明顯大于直接價值D.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解析:選B。森林能調節氣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錯誤。2.(深召入追問)森林不僅可以吸收CO2放出02,還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凈化空氣、消除噪聲等功能。這說明生物多樣

13、性具有哪一方面的使用價值,其含義是指什么?提示:間接價值;對生態系統起到重要的調節功能F 難突破4UHUHIIEn突破i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突破2生物多樣性的成因(1)從分子水平上看DNA(基因)多樣性轉錄蛋白質多樣性(根本原因)翻譯(直接原因)(2)從進化角度看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多樣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變異與定向的自然選擇在 進化過程中共同作用的結果。口突破3外來物種入侵(1)概念:外來物種入侵指某物種從它的原產地,通過一定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 態坯境的過程。人們把新侵入的帶來嚴重經濟損失、對社會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危 害的外來種,稱為侵入種。侵入種的危害1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污染。侵入

14、種入侵后,生長難以控制,對生態系 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2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侵入種通過壓制或排擠本地物種,形成單優勢種群, 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導致某些本地物種消失。3生態災害頻繁發生。侵入種在適宜的生態和氣候條件下,瘋狂生長,生態災 害頻繁發生,對農林業造成嚴重的損害。(3)外來物種入侵引發生態危機的原因占據空的生態位。2侵入種具有頑強生命力,傳播能力強,一旦侵入,能迅速傳播蔓延開來,在 短時期內種群呈“型增長。3遷入地環境條件適宜。4缺少天敵的控制(自然選擇使入侵地無該外來種的天敵)。生物性狀多樣性(1)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種方法中保護的對象不同: 就地保護除了保護區

15、域內 的物種,還應保護相應的生態環境,而在物種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于物種 生存后,就只能實行易地保護。(2)外來物種的入侵不一定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種對當地 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則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銳減KAO NENG Tl SHENG【感知考題】(2015高考江蘇卷,14)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的保證B各種中藥材的藥用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大量引進國外物種是增加當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樹種的天然林比單一樹種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蟲害毀滅解析A項,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保護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 樣性都要從

16、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出發。B項,各種中藥材的藥用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是指其生態功能。C項,國外物種的引進要謹慎,以 免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大量引進更不可取,易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降低當地生物 的多樣性。D項,天然林的物種多樣性更豐富,抵抗力穩定性較人工林強,不易受 到病蟲害影響。答案A9窗ESE3O分析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班上同學中,有人是雙眼皮,有人是單眼皮遺傳多樣性美國紐約市的居民中有白人、黑人和黃種人物種多樣性江蘇境內除了有平原外,還有丘陵、湖泊和沼澤等生態系統多樣性校園中既有開黃花的菊花,也有開紅花的玫瑰等遺傳多樣性高分點撥一一類題通法分析“多樣性”的方法(1)從D

17、NA分子方面分析:每個DNA分子中四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這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2)從蛋白質方面分析: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空間 結構多樣,這是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原因。(3)從細胞方面分析:生物多樣性是變異和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4)從物種方面分析: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5)從生態系統方面分析:生物多樣性是生物與生存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跟進題組】命題1生物多樣性的原因及使用價值的分析1. (2017江蘇揚州中學月考)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空中所有物種及其基因和生態系統的總稱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

18、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 果C.自然保護區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建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解析:選C。自然保護區的科研、科普、旅游功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 值,C錯誤。2.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的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態系統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B.外來物種的入侵能夠增加生態系統的多樣性C.行道樹可以吸收灰塵屬于生態系統的間接價值D.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要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解析:選C。生物圈內的全部生物及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 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A項錯誤

19、。外來物種的入侵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系 統的穩定性,使當地生物種類減少,降低生物多樣性,B項錯誤。生物多樣性的間 接價值即其發揮的生態功能,行道樹吸收灰塵屬于其發揮的生態功能,C項正確。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不是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D項錯誤。易錯點1混淆“物種”和“種群”,“種群多樣性”的說法不妥點撥一個物種可以包括很多種群,生物多樣性強調的是物種的多樣性。易錯點2混淆“引進物種”和“入侵物種”點撥引進物種和入侵物種不完全一致:引進物種不一定都會破壞生態環境:如玉米、馬鈴薯等對人們生產生活有利的物種也是引進物種;人們一般把在新侵入 地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20、,對社會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外來物種才稱為入侵物 種。命題2結合實例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利用和保護3下列關于江蘇省境內發生的幾個生態事件的敘述,錯誤的是()A互花米草原產美洲,引入到江蘇沿海等地種植后迅速擴散并改變了灘涂生 物多樣性,屬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原產美洲,經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區后迅速擴散, 對農田 有一定危害,但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不屬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產我國,但后來在國內絕跡,從歐洲引入并在大豐境內建立自然保 護區實行遷地保護D丹頂鶴在我國東北等地繁殖,遷徙到江蘇沿海灘涂越冬,在鹽城建立自然 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解析:選B。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后成為

21、野生狀態,并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蘇沿海等地后,在與本地物種的競爭中占優勢,使本地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A項正確;小龍蝦由 日本引入后,在與本地生物的競爭中占優勢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擴散 ,屬于生物入侵,B項錯誤;麋鹿原產我國,在國內絕跡后,從歐洲引入并在大豐境內建立自然保護 區保護起來,屬于遷地保護,C項正確;鹽城的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是在其越冬地進 行的就地保護,D項正確。4. (2016高考江蘇卷,20)為修復長期使用農藥導致有機物污染的農田,向土 壤中投放由多種微生物組成的復合菌劑。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加入菌劑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種多樣性,提高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

22、性B該菌劑減少了殘留農藥進入農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土壤中的物質循環C. 土壤有毒物質的減少有利于增加農田動物的種類,降低害蟲的優勢度D農藥降解菌具有分解農藥的特殊代謝途徑,體現了基因多樣性的應用價值 解析:選B。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種微生物組成的復合菌劑 ,可增加土壤中的物 種多樣性,從而提高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性,A項正確;該菌劑可加快有機物的分 解,減少了殘留農藥進入農作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土壤中的物質循環,B項錯 誤;土壤有毒物質的減少有利于增加農田動物的種類 ,使營養結構更復雜,從而降 低害蟲的優勢度,C項正確;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農藥降解菌具有分 解農藥的特殊代謝途徑,體現了

23、基因多樣性的應用價值,D項正確。創初.-fi;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5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的祖先通過自身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積累了對 生態方面的感性認識和經驗,并形成了一些生態學思想,如: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思想。根據這一思想和生態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B若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復利用C“退耕還林、還草”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思想的實例D人類應以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為原則,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解析:選B。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 ,人類活動 應遵循自然規律,A項正確;生態系統的能量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

24、 ,不可反復 利用,B項錯誤;“退耕還林、還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C項正確;人類 消耗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壓力,過度消耗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D項正確。核心體系構建性物種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 就地易地規范答題必備1我國人口的兩個現狀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2)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仍將在較長時期內持續增長。2.我國控制人口數量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3.全球性七大生態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 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4.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5.生物多樣性的三種價值:潛在價值、間接價值、直接價值序發利用

25、MM怩護填空可持續發展直接價值 間接價值潛在價值基因多樣棘護令球生杰環境(D生物技術3.下列與圖示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6生物多樣性的四種保護措施: 就地保護、易地保護、利用生物技術保護、 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課時作業1. (2017合肥模擬)糧食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當前國際糧價上漲,有的國家出現缺糧的現象。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保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下列措施可 行的有( )1合理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2開荒種地,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3控制人口增長,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4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養高產作物品種5多用農藥、化肥提高作物產量ABC.D解析:選B。開荒種地和圍湖造田會導致水土流失

26、和洪水泛濫 ,故不可行; 化肥會造成江河及地下水源污染 ,破壞土壤結構和影響人類健康 ,農藥對環境會造 成污染,影響人體健康 ,對害蟲的天敵和其他生物有殺傷作用 ,而且使害蟲抗藥性 增強,故不可行。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保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應合理 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 ,控制人口增長 ,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利用現代生 物技術培養高產作物品種等 ,故可行。2. (2017北京朝陽一模)黃花刺茄是具有很強的耐貧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產北美洲,我國于1981年首次發現該物種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區有分布, 對本地物種造成危害。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黃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種多樣性,

27、提高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B在荒地、路邊、棄耕地、過度放牧的草地,黃花刺茄均可取得優勢地位C.控制黃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學防治和人為鏟除,化學防治最好D導致黃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發生了突變解析:選B。因為沒有天敵,黃花刺茄的入侵會使入侵地的物種多樣性降低 , 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下降,A錯誤;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黃花刺茄的控 制最好使用生物防治,C錯誤;黃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條件 適宜 ,缺少天敵 ,D錯誤。圖甲齟乙圖丙A圖甲所示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B圖甲所示群落的演替過程,可以發生在任何陸地區域C.若圖乙表示城市生態系統

28、中的生物量(有機物總量)組成,則流經該生態系統 的總能量幾乎全部來自該生態系統中植物固定的太陽能D若圖丙表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則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為關鍵解析:選D。圖甲所示為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會受人類活動的影 響,A錯誤;環境條件適宜時群落才可演替為森林 ,B錯誤;流經城市生態系統中 的能量大都來自于其他生態系統的化學能(蔬菜、糧食等),C錯誤;圖丙表示生態 系統的碳循環,C是生產者,D是大氣中的CO2庫,A、B是消費者,E是分解者, 生產者和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最為關鍵的成分 ,D正確。4. (2017江蘇蘇北四市二模)在生態環境的研究、保護過程中,下列方法與目 的不相符的是()

29、A.建立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主要是防止灘涂被破壞B.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有害昆蟲,可降低有害昆蟲的種群密度C.建立瀕危動物精子庫,有利于保護瀕危動物的基因多樣性D.建立緩沖帶,減少人類干擾,使被破壞的濕地依靠自然恢復解析:選A。建立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 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A符合題意。5.(2017山東青島一模)朱鹮是全世界最為珍稀的瀕危鳥類之一。1981年在陜 西洋縣朱鹮被重新發現時僅有7只,我國隨即開展了保護和拯救工作,并在洋縣建 立了自然保護區。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1)我國對朱鹮開展的這種保護屬于_。決定朱鹮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是O(2)經過不斷研究和努力

30、,我國對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統計朱鹮種群數量有2 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種群數量比原來增加m倍,則在此條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種群數量為 _ 。(3)如圖為保護區內沼澤地生態系統的主要食物鏈,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若有7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 _kg,朱鹮攝食同化的碳主要通過_ 生理過程)釋放到無機環境中。浮沁三亟 N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過“炫耀”的方式尋求配偶,這屬于信息傳遞中的信息; 而另一種珍貴鳥類褐馬雞卻以生死搏斗的方式爭奪配偶,這將會導 致褐馬雞種群,生物發生進化。解析:(1)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決定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

31、(遷入率、遷出率)。(2)根據題意,朱鹮的初始數量為2 200只,每繁殖一代 種群數量比原來增加m倍,則n代以后,朱鹮的種群數量是2 200X(1+m)n0(3)分析食物網,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小魚、浮游動物和泥鰍;若有750 kg浮游植 物,計算朱鹮增重的最大值,能量傳遞效率應取最大傳遞效率20%,食物鏈取最短 食物鏈,因此朱鹮最多增重為750X20%X20%=30kg。(4)種群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答案:(1)就地保護 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2)2 200X(1+m)n(3)浮游動物、小魚、泥鰍30自身的呼吸作用(4)行為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6. (2017北京西城

32、區模擬)研究發現,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 克的殺蟲劑,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組開展了某湖泊中環境問題的研究, 他們首先選取了該湖泊中5種不同的生物A、B、C、D、E,并對其進行消化道內 食物組成的分析;然后又請當地湖泊研究所的專家對這5種生物體內2種污染物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如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生物種類消化道內食物組成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種殺蟲劑A魚(甲)魚(乙)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魚(乙)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鏈(網)為_?河蚌(B)和水蚤(E)的關系是若C中的能量不變,將B的食物比例由C:E=

33、1:1調整為2:1,能量傳 遞效率按10%計算,該生態系統傳遞給B的能量是原來的 _ 咅。(3)如圖為該湖泊生態系統參與碳循環的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生態系統 的4種成分,圖中以CO2形式流動的是_填序號),的生理作用主要是_,該生態系統中丙的成分為_o(4)分析上表,你認為這一湖泊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o針對這一問題,你將提出什么樣的保護或改善建議?O解析:(1)先確定小球藻為生產者,再根據消化道中的食物組成確定消費者的類 型(初級,次級),最后寫出具體的食物鏈(網)o(2)B的食物比例C:E=1:1時, 設B中的能量為x,則需要C的能量為1/2x.1+1/2x.1 -0.1=55x

34、;B的食物比 例C:E=2:1時,設B中的能量為y,則需要C的能量為2/3y.1+1/3y.1.1=40y;根據題意C中的能量不變,則55x=40y,y/x=1.375。據圖可知甲為生 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丁為大氣中的CO2庫。過程為生產者的光合作 用,為生產者的呼吸作用。是以CO2形式循環的,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 者的分解作用均以CO2的形式進入大氣中,即和以CO2的形式進入大氣中。根據表格所示,污染物為重金屬離子(汞)和殺蟲劑。可以從源頭上、污染后的處理 方法等方面考慮。此小題為開放性的問題,只要合理即可。0CE - D 答案:捕食和競爭(2)1.375(3)光合作用分解者(4

35、)重金屬離子(汞)和殺蟲劑污染防止重金屬離子、殺蟲劑等有害物質進入水 體命題1.命題內容主要表現在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環境保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上2命題思路常以某一生態系統案例為背景,主要考查對食物鏈、食物網的分 析和計算,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和計算,物質循環途徑,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 和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等知識奇頻錯點【舉嗣11:二2011年爲考斯課標全同卷第31題典型錯謀:()徴勧罹弼勻t條數不協);(2)隹如起蠟端檔主產滯牧 總】,寫嚨泊就舌 i(3)ftW書寫不完整世布寫到呆再舊界圾人)i(4)諭頭方制鉗課*成不丐睛吳*舉例2|I_4不初汁甲離蹲全同巒I笫31題曲取借迎七(I

36、)案敘述與要求不對應;(2)權,崔昱-誦儀昱乞冊彘的共用 逐縄卷氏 J【通關集訓】1生物學知識對于漁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回答下列問題:(1)_進行捕魚作業后, 維持剩余魚群的種群數量在 _ 右,可以使種群數量快速恢復,使用網眼較大的漁網,是為了使捕魚后種群的年齡組成呈 _型不同種類的魚分布在水域的不同深度,這體現了群落空間結構的 _結構。(3)在池塘內大量養殖魚類時,通常需要投放餌料,此時,流經池塘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塘底的淤泥可作為優質肥料,這是因為淤泥在 _ 的作用下,含有大量含 氮、含磷的無機物,促進植物生長從高考閱卷突破非選擇題規范答題生態壞境類解越攻略專家糾錯満井祥案為整件語咅瞅姉慝規

37、則為: 規則1:分析巫團咯須材晰透徹規則頭耍注邏輯黃系正確僑分答巔為專業術語、專右名詞時,平 詵簡習,要嗎全稀尊緒分爵塞為教材販話時,靱述翌耳教材(4)若水域只養殖單一的草食性魚類, 不能充分利用水域空間,可以投放掠食性魚類加以補充。此時,該水域生態系統的 _穩定性升高。若水域被一些生活污水污染,一段時間后恢復清澈,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_。答案:K/2增長(2)垂直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餌料中的化學能分解者(4)抵抗力自我調節能力2研究小組對某草原生態系統進行了調查,并對不同生物消化道內食物組成進行了分析,結果如表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食物捕食者植物雜食性鳥野兔老鼠蟲蛙蛇雜食性鳥60%4

38、0%野兔100%老鼠100%蟲100%蛙100%蛇60%40%鷹10%30%40%20%(1)請根據表中數據繪出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_ 。 該 生 態 系 統 食 物 網 中 同時具有捕食和競爭關系的生物是_。若相鄰營養級間能量傳遞效率為20%,則蛇增重10 kg需消耗植物_ kg。在鷹獲得能量的渠道中,能量利用率最低的食物鏈是。(3)該生態系統中老鼠的種群密度是由決定的,可通過 _ 查老鼠的種群密度,在2 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并標記40只老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 是 只/hm2。若標記的部分老鼠能主動逃避陷阱,這樣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_ 。對捕獲的老鼠進行

39、性別比例調查,發現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該性別比例_(填“有利”或“不利”)于種群增長。(4)鼠害是造成草原沙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研人員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高度 的T型樹樁,為肉食性猛禽一一鷹提供棲息場所。設樁一段時間后,測得草原中老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圖所示。諫機后的尺數4氏)與曲線1相比,曲線2所示環境中鷹的密度_理植樹可控制鼠害, 從而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該生態系統中的 們從中獲益更多。解析:(1)根據表中數據和食性關系可繪制出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見答案)。由繪制的食物網可知,鷹捕食蛇,蛇和鷹都捕食老鼠,雜食性鳥捕食蟲,蟲和雜食性 鳥都捕食植物,所以蛇與鷹之間、蟲與雜食性鳥之間同時存在捕食和

40、競爭關系。(2)能量流向蛇的食物鏈有兩條,即植物-蟲一蛙-蛇一鷹、植物-老鼠一蛇一鷹。由 表格數據可知,蛇獲得的能量有60%來自老鼠,40%來自蛙,若相鄰營養級間能量 傳遞效率為20%,則蛇增重10 kg需消耗植物10X60滄20滄20%+10X40%20%20%20%=650 kg。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因此 在貓頭鷹獲得能量的渠道中,能量利用率最低的食物鏈為最長的食物鏈,即植物- 蟲-蛙-蛇-鷹。(3)該生態系統中老鼠的種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老鼠的種群密度。在2 hm2范圍內,根據標志重捕法的計算公式40/N=15/30,得N=80(只),因此,

41、種群密度是40只/hm2。若標記的部分老鼠能主 動逃避陷阱,貝U會使N值偏大。性別比例通過影響出生率來影響種群數量,雌雄比例稍大于1,有利于種群增長。由圖可知,曲線1、曲線2分別是在每隔100 m和每隔200 m設樁的條件下得到的,與曲線1相比,曲線2對應的樁之間的距離更 大,即為鷹提供的棲息場所少,這樣鷹的密度會更小。通過合理植樹控制鼠害 ,可 以合理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使人們從中獲益更多(2) 650植物蟲。若在草原上合關系,使人蛇與鷹、蟲與雜食性鳥蛙-蛇-鷹(3 )出生率和死亡率標志重捕法40偏大有利(4)更小能量流動3圖1是碳循環模式圖,圖中甲、

42、乙、丙、丁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圖2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屮內(1)_圖1中碳循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進行的橋梁是指 _ ,其中代表(2)圖1中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分別是 _、_。(3)圖2中若人獲得2.46X108kJ的能量,且食草昆蟲和鼠同化的總能量是1.3X108kJ,則草固定的總能量至少為 _kJ。(4)據圖2從理論上分析,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調整到3/4,調整后蛇體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來多增重 _kg(能量傳遞效率按20%計算)。答案:(1)甲、丙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2) CO2含碳有機物9(3) 6.8X10 (4)24.(2017合肥高

43、三質檢)某小型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情況調查結果如表表中甲、乙、丙、丁為不同營養級。GP為同化量,R為呼吸消耗量。單位為102kJ/(m2a):GPXR甲12.62.99.7乙838.2166.0672.2丙0.90.40.5丁105.038.866.2分解者184.523.8160.7請分析表格回答下列問題:(1)表格中X的含義是0的能量不能100%流入下一營養級,原因在于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_kJ/(m2a)。分析表格可知,該生態系統有機物的總量呈現_勢。解析:(1)由題干可知GP為同化量,R為呼吸消耗量,由表格數據可知GPR二X,因此X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據能量流動是逐級

44、遞減的,確定食 物鏈關系為乙一丁一甲一丙,該生態系統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為105.0X102kJ/(m2a),次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為12.6X102kJ/(m2a),因此該生態系統初級消費者量一部分用于本營養級生物的呼吸散熱,另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上一營養級的能量不能100%流入下一營養級。(2)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2 2 2能總量,即838.2X10 kJ/(m a)。由于9.7+672.2+0.5+66.2+160.7=909.3X10kJ/(m2a),大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因此該生態系統有機物的總量呈現減少趨勢。答案:(1)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12%一部分能量

45、用于本營養級生物的呼吸散熱,另一部分能量用于分解者的呼吸散熱(或流向分解者)(2)838.2X102減少5某山區為了改變禿山荒嶺、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實施了封山育林、退耕 還林的政策,幾年后該地植物種類和數量均增加, 氣候條件轉好。請回答下列問題:(1)某生物興趣小組對該地某區域的杜鵑鳥進行種群密度調查,其采用的方法是_ ;調查過程中,因標志物過于明顯,會導致被標記的個體更容易 被天敵發現和捕食,這會導致調查結果 _填“偏大”或“偏小”)。(2)封山育林后遏制了水土流失的現象, 體現生物多樣性的 _價值。幾年后該地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態系統的 _ 急定性。通該生態系統初級消費者到次

46、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是,上一營養級到次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是212.6X102105.0X10X100%由于某一營養級的同化O過政策調整改變了該地區的生態面貌,說明人類活動能夠改變群落演替的(3)如圖是該山區生態系統流經第二營養級的能量示意圖,其中a表示該營養級生物的攝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則圖中b表示_ ;該營養級流入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_x100%。解析:(1)標志重捕法適用于調查活動范圍大、活動能力強的生物,而杜鵑鳥就屬于此類;由于標志物過于明顯,被標記的個體更容易被天敵發現和捕食,這樣會 導致第二次捕獲時被標記的個體數比正常時減少,導致調查結果偏大。(2)生物多

47、樣 性的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其中間接價值是指生物多樣性的生 態價值;植物種類和數量增加,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通過政策調整改 變了該地區的生態面貌,說明人類活動能夠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攝入量 二同化量+糞便量,從圖的特征看,a表示該營養級生物的攝入量,則b表示該營 養級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e表示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傳遞效率是下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與上一個營養 級的同化量之比,f表示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就是第三營養級的同化量,所以 該營養級流入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f/bx100%。答案:(1)標志重

48、捕法 偏大(2)間接 抵抗力 速度和方向(3)第二營養級 的同化量f/b6下列圖1是以種植小麥為主的農田生態系統一年內能量流動示意圖,數值單位為J/cm2;圖2是圖1中B、C兩類生物在一段時間內的種群密度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直接揭示了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_ 。圖2中甲、乙二者的種群密度由于_ 節而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統計發現圖1中生產者同化的能量尚有300 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產者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有 _J/cnf,由A到B的能量傳遞效率為圖2中乙生物在P點的出生率_ 其死亡率,年齡組成類型為(4)_當地村民響應政府號召,實施了 “退耕還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

49、漸變為森 林。耕地逐漸變為森林的過程屬于演替。調查發現,該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斑塊鑲嵌分布的特點,該現象體現了群落的 _ 吉構。解析:圖1中包含了碳元素的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系,揭示了生態系統的物 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功能。圖2中體現了甲、乙兩種生物數量“此消彼長”的特點, 是通過生態系統的負反饋調節實現的。(2)生產者同化的能量中,除了自身呼吸作用 消耗外,其他的能量都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包括流入下一營養級、被分解者分解 及未被利用的能量,共200+100+300=600(J/cm2),由A到B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0/(600+200+100+300)X100%=16.7%。在P點時,乙的數量處于增

50、長狀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年齡組成類型為增長型。(4)耕地中含有植被, 逐漸演變為森林 的過程屬于次生演替。植物的斑塊鑲嵌分布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答案:(1)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負反饋(2)60016.7%大 增長型 次生 水平7如圖為某一湖泊生態系統結構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_圖中“X”代表的生態系統成分是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級個數為若生產者主要為個體小、繁殖快、壽命短的浮游植物,根據某一時刻各營養級的生物量(干重)繪制成生物量金字塔圖,則該圖應為_(填“正”或“倒”)金字塔形。若湖泊中的藻類大量繁殖而爆發水華,導致環境惡化。該生態系統中CO2出現先減少后增加的變化,請分析CO2變化的主要

51、原因:若次級消費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為65 J/(cm2a),則三級消費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范圍一般為 _ 。(4)食物鏈上相鄰物種的某些個體行為與種群特征為對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以進行捕食或逃避被捕食,所體現的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解析:(1)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 者,圖示X代表分解者;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級包括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 者和三級消費者 ,共4個營養級。(2)若一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為個體小、繁殖快、 壽命短的浮游植物 ,其生物量(干重)在某一特定時刻較小 ,故各營養級的生物量(干 重)會呈現倒金字塔形; 水體富營養化條件下 ,開

52、始時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 ,光合作 用消耗CO2增多,導致環境中的CO2下降,后期生產者和消費者大量死亡,分解者 分解作用產生CO2增多,導致環境中的CO2增加。(3)根據生態系統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計算,若次級消費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為65 J/(cm2a),則三級消費 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范圍為6.513 J/(cm2a)。食物鏈上相鄰物種的某些個體 行為與種群特征為對方提供的信息可用于捕食或逃避被捕食 ,因此體現了信息傳遞 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的作用。答案:(1)分解者4 (2)倒 開始時藻類大量繁殖,光合作用消耗CO2增多, 環境CO2下降,后期生產者和消費者大量死亡,分解者分解作用產生的CO2增多,環境中的CO2增加(3)6.513 J/(cma) (4)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 的穩定8構建“稻 萍魚生態系統”,能有效防治稻田蟲害。在該系統中,雖有危 害水稻的病菌、害蟲和雜草,但魚的活動可起到除蟲、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紅萍葉 片內的藍藻固氮可促進紅萍和水稻生長;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蟲害時會釋放某些物 質,引來害蟲的天敵消滅害蟲。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