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機械效率的計算(大題培優易錯難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中考物理機械效率的計算(大題培優易錯難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中考物理機械效率的計算(大題培優易錯難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中考物理機械效率的計算(大題培優易錯難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中考物理機械效率的計算(大題培優易錯難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問題1.在“再探動滑輪”的實驗中,小明用動滑輪將重3N的鉤碼勻速向上提升,拉力為2N, 2s內鉤碼上升0.2m。此過程中有用功為 J,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W,動滑輪 的機械效率為%。【答案】0.6 0.4 75%【解析】【分析】【詳解】1拉動的過程中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鉤碼重力所做的功,即為W有 G 物 s 物=3N 0.2m=0.6Jns物=2 0.2m=0.4m2繩子移動的距離為%Fs 繩=2N 0.4m=0.8J拉力所做的功為W諄心、W.0.8J-=0.4W t 2s拉力的功率為P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W =75%W以 0.8J2.如圖所示,重300

2、N的物體在10s內水平均速移動了 1.5m,若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為60N,繩端所用的拉力 F的功率為12W,則繩端所用的拉力為 N,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為。【答案】40 75%【解析】【分析】【詳解】1由圖可知,滑輪組有兩段繩子與動滑輪相連,所以2% 3m繩端運動的速度為3m八 =0.3m/s10s根據公式P Fv可得,拉力大小為fJv繩12W,=40N0.3m/s2由題可知,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有 fs物 60N?1.5m=90J總功為W息 Fs 繩 40N?3m=120J所以,滑輪組機械效率為W90J= 100%=100% 75%W 巧120J3.如圖所示,用平行

3、于斜面的拉力F,將重為8N的物體沿斜面從底端勻速拉至頂端。若不考慮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則拉力 F為 N;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80%,則此時拉力F為 No若另一斜面的高度 h與長度s之比為3:5,將重25N的物體勻速拉至頂端的拉力為18N,則該物體所受摩擦力為 No【答案】4 5 3【解析】【分析】不考慮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則用手做的功和用機械所做的功相等;可由 Gh Fs求出拉 力;已知有用功和機械效率,可由機械效率變形公式求出總功,再由W總 Fs求出拉力;不考慮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由Gh Fs求出拉力,然后與實際施加的拉力比較即可求出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詳解】1不考慮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

4、,則用手做的功和用機械所做的功相等,所以有Gh Fs則拉力F為2用手做的有用功已知機械效率80% ,根據Gh 8N 0.2mW有 Gh0.4m4N8N 0.2m可得,此時拉力1.6J80%1.6JF做的總功2J則由W Fs可得,此時拉力 F為2J0.4m5N3使用另一斜面,若不考慮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由Gh Fs可得,此時的拉力為F出 s由于該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則實際拉力f F F25N18N3518N ,15N15N所以摩擦力3N4. 一臺起重機將3600N的貨物提高4m,如果額外功是9600J,則該起重機做的有用功是J,機械效率是【答案】1.44 X10 60%【解析】【分析】起重機是

5、用來提升重物的,從而根據機械效率的公式,【詳解】所以對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總功是指有用功與額外功的和, ,可求得機械效率。1該起重機做的有用功W Gh 3600N 4m 1.44 104 J2該起重機的機械效率W有-100%1.44 104J4100% 60%1.44 104J 9600J5.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拉動重為200N的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已知 F=2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5%,則物體與桌面的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No【答案】51【解析】【分析】【詳解】由圖可知,由3段繩子通過動滑輪,則 s3s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5%,即W fs 物 f f于 = 85%W息 FSf

6、 3F 3 20N解得f=51N即物體與桌面的之間的摩擦力為51N。6 .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用Fa、Fb勻速提升重力為Ga、Gb的A、B兩物體,不計繩重和摩擦.若Ga> Gb,則打甲 刀乙;若Fa=Fb,則Ga Gb.(選填 4"、之"或“='不計繩重和摩擦,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物體重力和動滑輪重力做的功為總功,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x100%= -W總Ch*100%“100%=x 100%因物體的重力G越大,動越大,且動滑輪的重力相等,所以,Ga>Gb時,刀甲刀乙;由圖可G知,n甲=2, n乙=3,由F- (G+

7、G動)可得,提升物體的重力:G=nF- G 動,貝U Fa=Fb 時,提升物體的重力關系為Ga< Gb.7 .質量為m的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將建筑材料運送到樓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建筑材料重力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機械中摩擦及繩重忽略不計,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原因有 (寫出一點即可),動滑輪的重力為 ,該工人豎直向下拉繩子自由端運送建筑材料時,此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最大值為 。(后兩空均用已知量符號表示)o乙【答案】物重(或動滑輪重)3mg Gn x 100%3mg1已知機械中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計,G 100%可知,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動滑輪重。2由圖乙可知,物重 Gn ,滑

8、輪組的機械效率 計,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50%,因機械中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洽100%GnhGnh G動h100%Gn 100% 50%Gn G動解得Gn3已知工人的質量為 m,則該工人豎直向下拉繩子自由端運送貨物時,繩子的最大拉力FmaxG人 mg可得提升的最大物重Gmax3FmaxGJ3Fmax Gn3mg G則滑輪組的最大機械效率max ° Gmax100%Gmax G動3mg G3mg Gnn 100% -n 100%3mg Gn Gn3mg8.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質量為 功率為25W,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4kg的物體,在重物上升 1m的過程中,拉力 F的度是m/s;若

9、用此滑輪組勻速提升80%,則拉力做的有用功是80N的貨物,所需拉力為.J,重物上升的速_No (不考慮繩重和摩擦)【答案】40J 0.5m/s【解析】45N1有用功為W有二6物卜 mgh 4kg 10N/kg 1m 40J2拉力做的總功為40J50J80%做功所需的時間為W單心、P50J- =2s25W所以重物上升的速度為1m八=0.5m/s2s3上問中拉力為W單心、50J25N1m 2動滑輪重力為6動二門5-6 物=2 25N-40N=10N所以用此滑輪組勻速提升80N的貨物,所需拉力為F G物+G動=80N+10N =45N9.起重機械在四川汶川的救援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圖所示,吊

10、臂上的滑輪組, 可用F104N的拉力將重為2.4 x 4N的吊板提起,如果吊板被勻速提高 10 m,則拉力F做功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解析】【分析】80%【詳解】1由題圖知: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共有三段,則拉力F移動的距離s與物體升高的距離 h之間的關系為s 3h ;拉力F做功是W Fs 104N 3 10m 3 105J2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_45Wr用 Gh 2.4 10 N 10m 2.4 10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W2 4 1 05 1< 100% 2.4 10 J 100% 80%W3 105J10.如圖所示,用8 N的拉力F拉著物體A在水平面勻速運動了1 m。已知物體 A

11、重40N,與水平面的接觸面積是100cm2,它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12N,則拉動時重【詳解】1重物對地面的壓強為:40N34 103Pa;100 10 4m22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為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2 1m=2m ;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為:W有 fs=12N 1m=12J ;總功為:W總 F拉 s 繩=8N 2m=16J;機械效率為:W12J= 100%=100%=75%。W總16J11.如圖所示,物體 A在大小為1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不計細繩的摩擦及重力),若物體A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 6N,已知動滑輪重為1N,下列說法正

12、確的是(g=10N/kg)()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B.物體B的質量是1.1 kgC.物體B上升的速度是0.15 m/sD.去掉F,物體A仍保持靜止則物體 B的重力可以增加到 17N【答案】ABDA.拉力的功率P Fv 10N 0.3m/s=3W故A正確;B.因為A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狀態得F f F繩得5繩=5 f 10N-6N=4N由圖示可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n= 3,則物體B的重力Gb+G動 3F繩 3 4N=12NGb 3F 繩-G 動 12N-1N=11N物體B的質量工=1.1kg10N/kg故B正確;C. B的上升速度1Vb-Va31 , 0.3m/s=

13、0.1m/s3故C錯誤;D.去掉F后,仍保持物體 A靜止,F拉的最大值等于f,物體B的重力可以增加到 根據可得G nF拉 G動 3 6N-1N=17N故D正確。故選ABD。12.如圖所示,實心物體 A漂浮在水面上,現利用電動機通過滑輪組拉動A,使A向下運動(運動過程中始終未碰到定滑輪)。已知A的體積為0.2m3,密度為0.4X13kg/m3.動滑輪重為300N,電動機工作時拉繩子的功率為1.5 X13W且保持不變,不計繩重、摩擦和水的阻力,g=10N/kg, p水=1.0 X13kg/m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物體向下運動的最小速度 3m/sB.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2X13

14、NC.物體A向下運動過程中,電動機拉著繩子的力先變大,后不變D.物體A向下運動過程中,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最大值為80%【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B.由m知道,A的質量VmA= pAVA= 0.4 x 30g/m 3 x 0.2m=80kg由G mg知道,a的重力Ga= mAg= 80kg x 10N/kg 800N由于A浸沒在水中,聲音,V 排=Va= 0.2m3A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5浮=p 水gV 排=1.0 X 13kg/m 3X 10N/kg X0.2m2X10N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A.當A完全浸沒時繩子對物體 A的拉力最大,電動機對繩子的拉力也最大,不計繩重、 摩擦和水的阻力

15、,則電動機對繩子的最大拉力1_ _13F F浮 G G動=2 103N -800N 300N =500N33上 W Fs一,、,一,一,、由P Fv知道,繩子自由端運動的最小速度 t t3P 1.5 10 W ,v如 一 3m/sF 500N則物體向下運動的最小速度v v繩二一 3m/s=1m/s33故A錯誤,符合題意; 1C.由于電動機對繩子的拉力F F浮 G G動,而物體A向下運動過程中,浮力先變3大、后不變,所以,電動機拉著繩子的力先變大,后不變,故 C正確,不符合題意;D.當A完全浸沒后,滑輪組受到的拉力最大,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大,有用功W有用=(F浮G) h總功F 浮一G+G 動

16、)hW 總=Fs=7 ( F 浮G+G 動)X 力=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最大值W有(F浮G) hF浮G2 103 N 800N dnno/80%=100%W諄(F浮G G動)h F#- G G動 2 103N 800N 300N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o13.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滑輪組,其中每個大小相同的滑輪質量相同,用它們分別將相同的重物提高到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滑輪組繩自由端拉力相等B.兩滑輪組機械效率相等C.乙滑輪組的額外功多D.甲滑輪組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多【答案】C【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n甲3, n乙二4,不計繩重和摩擦,則F1 G動 G , F

17、2 2G動 G34兩滑輪組繩自由端拉力不相等,故A錯誤;B.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GG甲 , 乙 G G動'G 2G動兩滑輪組機械效率不相等,故 B錯誤;C.兩滑輪組的額外功W甲額 G動h ;此額2G動h故乙滑輪組的額外功多,故 C正確;D.兩滑輪組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甲 3h , s乙 4h則乙滑輪組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多,故D錯誤;故選C。14.如圖所示,用規格相同的滑輪組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將兩個重力相同的物體Gi和G2在相同時間內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計繩重和摩擦,比較甲、乙兩滑輪組,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甲 ZA.甲滑輪組省力,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B.乙滑輪組省力,乙

18、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C.乙滑輪組省力,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D.甲、乙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甲、乙滑輪組機械效率一樣大【答案】D【解析】【詳解】由題知,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也相同,不計繩重及摩擦,拉力1 .F (G物 G動),由圖知,n甲=3, n乙=2,則繩麻i的拉力分力1J為: n1、 C、F甲 一 (G物 G動),31 /一F乙一(G物G動),所以F甲F乙,則甲滑輪組更省力;2因為不計繩重及摩擦,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都相同,由 W有用 G物h、W額 G動h可知,利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則拉力做的總功相同,因為W® ,所以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綜上所

19、述,W心、故選D。15.如圖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輪和細繩組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 小分別為R和F2的拉力,將重物 G和G分別緩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一切摩 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若物重相等,則拉力 Fi小于F2B.若物重相等,則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C.若Fi、F2大小相等,則拉力 Fi做的功較多D.若Fi、F2大小相等,則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 【答案】D【解析】1/1-,A.由圖可知,n甲3, n乙2,不甘繩重和一切摩擦,由 F (G G動)可得,繩子的 n11 /一拉力.F1 (G1 G動),F2 (G2 G動), 32若物重相等,即Gi=G2

20、,則F1VF2,故A正確;B.若物重相等,且提升相同的高度時,因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時,有用功為克服物體重力 做的功,總功為克服動滑輪重力和物體重力做的功,所以,由W有 Gh可知兩滑輪做的有W用功相等,由W總(G G動)h可知兩滑輪的總功相等,由1 100%可知,甲、W息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故B正確;C.由圖可知,n甲=3, n乙=2,由s nh可知,兩物體提升相同高度時,甲滑輪組繩端移動 的距離較大,由 W Fs可知,若R、F2大小相等,則拉力 F1做的功較多,故 C正確; D.將重物G1和G2分別緩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時有用功相同,若 F1、F2大小相等時,拉力 F1 , W做的總功較多,

21、由-100%可知,甲的機械效率小于乙的機械效率,故 D錯誤.W心、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了滑輪組繩子拉力公式和做功公式、機械效率公式的應用,明確滑輪組 的有用功和總功是關鍵.16.用一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豎直向上提升物體A,要求滑輪的個數要用完(未畫出),實驗中,拉力 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甲所示,物體A上升的速度v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計繩重和摩擦,在 12s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 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550 50004P乙A.物體 A的重為1500NB.動滑輪的重為400NC.物體A從靜止開始上升1s后,拉力的功率為 500WD.若將物體A換成重為900N

22、的物體B,則在勻速提升物體 B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變為75%【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用一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豎直向上提升物體A,要求滑輪的個數要用完,則承擔物重和動滑輪重的繩子段數為3,如圖所示:A.已知在1s2s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由甲圖可知,在 12s內拉力_Wr用Gh G 一F 500N ,由 可得物體A的重是WfenFh nFGA 3F 3 500N 80% 1200N故A錯誤;1 ,B.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 F (G物 G動)得動滑輪的重是 nG動 3F GA 3 500N 1200N300N故B錯誤;C.由甲圖知,1s后的拉力F=500N,

23、由乙圖可知1s后物體的速度v物1m/s,則繩子自由 端移動的速度v 繩 3v 物 3 1m/s 3m/s所以拉力F的功率P Fv 繩 500N 3m/s 1500W故C錯誤;D.若將重物 A的重力減小為900N,由于滑輪組不變,不計繩重和摩擦,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有用W"Gh900N900N 300N100%75%故D正確。故選Do17 .某工人使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浸沒在水中的實心物體A,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已知動滑輪的重力是60N,物體上升的速度始終是 1m/s,不計繩重、摩擦及阻力,水1 103kg/m3 , g= l0N/k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甲

24、乙物體的重力是 420N;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100N;物體的密度是3X 1Gkg/m3;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0%。A.【答案】D【解析】【分析】B.C.D.【詳解】由圖乙知,當物體 A離開水面后,滑輪組繩子端的功率P=420W,而繩子端的速度V1=2v=2X 1m/s=2m/s據P=Fv得,此時繩子端的拉力P 420Wv12m/s210N,一,1不計繩重及摩擦,由 F (G物+G動)得,物體A的重力nG 物=2F G 動=2 210N 60N360N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繩子端的拉力F1V1300W2m/s150N那么物體A對動滑輪的拉力F 拉=2Fi G 動=2 1

25、50N 60N240N此時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浮力的作用,而勻速向上運動,那么物 體A所受的浮力F 浮=6 物-F 拉=360N-240N=120N物體A浸沒時,據阿基米德原理得120N1.0 103kg/m31.2 10 2m3 10N/kg物體A的質量G 物360Ng 10N/kg36kg物體A的密度36kg231.2 10 m3 103 kg/m3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和總功分別為亞有=5拉h,亞總=51即曰/2八機械效率240N150N 280%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8 .如圖所示,用甲、乙滑輪組在相同時間分別將 A、B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

26、,已知物 體受到白重力GA>G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甲< 乙。忽略繩重和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 是()甲 乙A.甲滑輪組的動滑輪比乙的重B.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小C.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D.兩滑輪組繩端移動的距離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由圖可知,甲滑輪組繩子的股數為2,乙滑輪組繩子的股數為 3, A、B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則甲滑輪組繩子自由端運動2h,乙滑輪組繩子自由端運動3h, A、B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而Ga>Gb,所以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即W有甲W有乙/, 他用一而甲(乙,由1可知W息W 總甲 W 總乙又因為時間相同所以P 總甲P 總乙忽

27、略繩子和摩擦,滑輪組機械效率為Wr用_ G物h _ G物W息 G物h +G動h G物+ G動又因為甲< 乙,則G動甲, G動乙GaGb又因為Ga> Gb所以G動甲> G動乙A.甲滑輪組的動滑輪比乙的重,故 A項符正確;B.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大,故B項錯誤;C.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故C項錯誤;D.甲滑輪組繩端運動長,故 D項錯誤。故選Ao19.體重為800N的工人用圖甲所示裝置提升重物,AOB是輕質杠桿,。為支點,OA: OB=1 :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隨提升物體重力變化的圖像如圖乙,若提升重物的過程中繩子始終是豎直的,不計繩重與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OA.動滑輪的重力是 400NB.用該裝置勻速提起 2000N的物體,人對地面的壓力是600NC.若工人在2s內將重物勻速提升了 0.4m,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300N,則拉力的功率 240WD.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68%時,提升重物的重力是 800N【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