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水稻無人機與人工噴藥的區別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1頁
探討水稻無人機與人工噴藥的區別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2頁
探討水稻無人機與人工噴藥的區別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3頁
探討水稻無人機與人工噴藥的區別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4頁
探討水稻無人機與人工噴藥的區別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討水稻無人機與人工噴藥的區別 目前,無人機在我國許多地區開頭漸漸流行起來,無人機有哪些優點?水稻無人機和人工噴藥的方式哪個防治效果好?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試驗案例,僅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器械及所用藥劑 1.1.1器械 多旋翼遙控無人機(以下簡稱無人機),采納離心旋轉式噴頭,;3WBD-16C背負式電動噴霧器(以下簡稱人工噴霧),采納液力切向進液式雙噴頭。 1.1.2所用藥劑 用于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及稻紋枯病,主要有春雷噻唑鋅懸浮劑(濃度40%)、噻蟲嗪水分散粒劑(濃度25%)、茚蟲威懸浮劑(濃度30%)、氰蟲毒懸浮劑(濃度36%)。 1.2試驗及示范設置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適期

2、,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植保植檢站應用無人機和電動噴霧器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農業示范基地的10 組稻田中進行施藥對比試驗,試驗區域呈規章矩形,面積約0.8 hm2,四周無建筑物、無電桿電線,為無人機施藥供應了有利條件。本次試驗共設立3個小區,小區間設置隔離帶,其中無人機施藥6670m2,人工噴霧施藥667 m2,空白對比667m2(不進行施藥),此次試驗不設置重復試驗。 本次病蟲害示范防治試驗統一時間和藥劑,并統一操作,由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實施。試驗方案于2021年7月7日進行施藥,至7月10 日前完成全部施藥作業。此次試驗主要是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及稻瘟枯病,故采納藥劑配方為16g噻蟲嗪水分散

3、粒劑與120mL 氰蟲毒懸浮劑搭配,還可以采納春雷噻唑鋅懸浮劑和茚蟲威懸浮,用量分別為40mL和120mL。 1.3試驗方法 1.3.1無人機施藥本次試驗采納的是多軸無人機,空載標準質量為23kg,有效載荷10kg,旋翼直徑860mm,機身寬度1070mm,配有4 個施藥噴頭,飛行速度最大約為8.00m/s,巡航速度為4.80m/s,能夠持續飛行20min左右,噴藥范圍為68m,最大操控半徑為200 m,施藥時高度約為4m,667m2需用水1kg左右,由蓄電池供應電能。 1.3.2人工噴霧所用器械為3WBD-16C背負式電動噴霧器,采納雙扇形噴頭,噴頭噴速約為1L/min,噴藥時人保持0.65

4、m/s 的行走速度,需用藥480L/hm2。 1.4防治效果調查方法 1.4.1稻飛虱防效調查分別于施藥前和施藥后5、10、15d到田間進行稻飛虱種群數量調查,采納平行多點跳動取樣法隨機抽取20 叢,實行晃動或拍打稻叢的方法計算稻叢間的飛虱數,不區分稻飛虱的種類及蟲齡,從而得出防控效果。 1.4.2稻縱卷葉螟防效調查在施藥后5、10、15d分別到田間開展稻縱卷葉螟防效調查,根據隨便性原則,利用平行跳動式取樣法共選取水稻25 叢,各點取2叢稻株,計算總葉片數和卷葉數,并將卷葉帶回試驗室計算卷葉內殘留活蟲數。 1.4.3稻紋枯病防效調查在施藥完成后10d 親赴田間開展一次稻紋枯病防效調查,根據水稻

5、葉鞘和葉片病害狀況進行分級調查,以株為基本單位,每小區按對角線各取5點,各點調查5叢,共15 從,分別記錄總株數、病株數量,并對病株的發病等級進行標注。病株發病等級的劃分是根據如下標準進行的:全株健康無病,為0級;第四片葉及以下葉鞘和葉片均發病,為1 級;第3片葉及其以下葉鞘和葉片均發病,為3級;第2片葉以下葉鞘與葉片染病,為5級;整株葉鞘和葉片都發病,為7級;全株因染上稻瘟枯病而枯死,為9 級。 2結果與分析 2.1施藥平安性調查和分析施藥后,分別于5、10、15 d到田間觀看水稻植株生長狀況,未消失任何不良及特別狀況,水稻植株長勢正常,說明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超低空集中噴施高濃度農藥并不會對

6、水稻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2.2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防治后5d,通過在施藥區域 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效調查工作,結果發覺,無人機施藥區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為100.00%,而人工噴霧區的稻飛虱防治效果為93.90%。同時,無人機施藥區稻縱卷葉螟的防效約為86.00%,人工噴霧區的稻縱卷葉螟防效約為90.20%。可見,此時無人機施藥對于稻飛虱的防治效果優于人工噴霧,但在稻縱卷葉螟的防治過程中,滅蟲效果稍差于人工噴霧。 用藥10d 后,通過田間實地調查發覺,無人機施藥區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約為98.70%,人工噴霧施藥區的稻飛虱防效平均值約為94.80%。同時,稻縱卷葉螟在無人機試驗區的防治效果為88.60%

7、,在人工噴霧施藥區的防治效果為87.90%。可見,防治10 d后,無人機施藥和人工噴霧對于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并無明顯差異。 用藥15d 后調查發覺,無人機噴霧防治稻飛虱的效果為97.20%,要比人工噴霧方式高出5.30%,二者防治差異不明顯,對于稻飛虱均有特別不錯的防治效果。在無人機噴霧施藥區,稻縱卷葉螟的防效約為87.33%,比人工噴霧方式高1.56%,兩種施藥方式下防治效果相當,均能有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的危害。 用藥15d 后稻紋枯病的危害基本定型,通過實地調查防治效果發覺:無人機試驗處理區的稻紋枯病平均防效為92.40%,而人工噴霧試驗區稻紋枯病平均防效為85.80%,無人機的防治

8、效果更為明顯。 結合分析發覺,盡管無人機施藥和人工噴霧施藥在稻縱卷葉螟的防效上幾乎相當,但從稻飛虱和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來看,無人機噴霧施藥的效果更為明顯,故無人機對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優于電動噴霧器,且無明顯藥害現象。 3結論 本次試驗的作業時間、所用藥劑配方等均具有全都性,使用的藥劑配方也保持全都,植保無人機采納超低空高濃度低量噴霧,而背負式電動噴霧器采納大容量人工噴霧方式,主要防治對象為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及稻紋枯病。并分別于用藥后的5、10、15 d進行田間防效調查與分析,結果發覺,超低空高濃度噴霧方式并不會對水稻生長平安造成危害,且整體防治效果顯著,相較于人工噴霧方式更優。 采納植保無人機施藥,不僅噴藥效率高,而且能有效降低人員的工作強度,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作物平安,有效地解決了水稻中后期病蟲害防治難的問題,降低農戶損失。至于今后無人機施藥的詳細應用,提出如下建議:采納無人機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