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一_第1頁
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一_第2頁
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一_第3頁
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一_第4頁
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出鏡記者 一、什么是出鏡記者? 指的是電視記者站在新聞現場,面對攝像頭用口述的方式介紹新聞事實。出鏡記者的發展背景 記者出鏡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記者丹.拉瑟,對肯尼迪總統遇刺10分鐘里,向電視觀眾完成17分鐘的事件報道。 而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才有出鏡記者,在1997年央視經歷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香港回歸”大型直播后,出鏡的報道形式被廣泛采用,近年來的全國兩會、奧運會、亞運會、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國內重大事件,不少出鏡記者都通過現場解說,實時向觀眾傳遞記者所看、所聽、所感,大大增強了新聞的公信力和現場感。97香港回歸直播【全程記錄片】16_標清.flv語言是現場報道的主要手段 在電

2、視新聞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置身于新聞事件的現場,面對攝像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語言表達出來。很顯然,在這種節目形式中,出鏡記者,承擔著信息傳達的核心任務。語言是他們在報道中使用的主要報道手段,語言表現對于報道的成敗非常關鍵。出鏡記者語言表達樣式的特點 1.多樣化。電視新聞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需向觀眾描述新聞現場、敘述新聞事實、點評新聞事件。因此,其語言表達樣式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主要有敘述、評論、對話三種。 2.口語化。出鏡記者的語言口語化特征明顯。這主要是節目形式的語境使然。出鏡記者的語言口語化特征主要從詞語、句式、語氣等方面來體現。其運用詞語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普通、常用,富有口語特征,

3、話語要力圖讓受眾聽清楚、聽明白。2.0口語化練習 近日、飲水、倘若、進餐、頭部、恐嚇、準予、拗口、天幕、拂曉、誕辰、仿佛、俊俏、吝嗇、更衣、起初、西去。 該名群眾、長此以往、舉例說明。2.0口語化練習 在杭州峰會籌備過程中,中方始終秉持開放、透明、包容的辦會理念,同各成員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我們還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外圍對話,傾聽各方利益訴求。 記者4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旅居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的大熊貓“倫倫”,于亞特蘭大當地時間9月3日清晨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目前,母子均安。出鏡記者語言遣詞造句的特點 1.詞語選擇的切近化。 1.1 在進行敘述介紹時,形容詞匯、方位詞匯、時間詞匯較多。

4、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的職責之一是要把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新聞現場的情景描述清楚。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非常關心的是出鏡記者報道的地點和新聞現場的關系,報道的時間和新聞事件的關系。所以,在現場報道時,出鏡記者往往會用非常準確的方位詞匯、時間詞匯把這些要素交代清楚。詳細地介紹自己在現場的位置,周圍的環境,以及來這里的目的。 0001.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30分道路塌方 張泉靈徒步進寶興遇無住處老人.mp41.2 報道中,第一人稱代詞“我”、“我們”使用頻率非常高。現場報道的報道主體是出鏡記者本身。也就是說,出鏡記者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發現、選取信息的。如“我想”、“我堅信”、“我現在在”,正是

5、這一人稱代詞的頻繁使用,強化了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中的角色意識。1.3 報道中,一些具有情感性的以及推斷性的詞匯較多。 我們常常認為,新聞的報道是客觀的、冷靜的、沒有溫度的,作為新聞的報道者的語言也應該保持客觀冷靜的尺度。這一點沒錯. 但在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置身于事件的發展過程中,經常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推理來判斷事件的走向,對一些有價值的信息點要做出自己的評價。這就離不開出鏡記者的一些主觀經驗、主觀感受,在詞語的選用上很多時候都會透露出或濃或淡的情感色彩。有時,主觀色彩還會顯得非常強烈。柴靜兩會觀察:消失了的節能_標清.flv出鏡記者語言遣詞造句的特點 2.句式短小、簡單。短小、簡單的句式多

6、。句型以肯定句多,主動句多,常式句占絕對優勢,這些句式的選擇有助于順應受眾的認知心理,接受起來簡單方便。在和采訪對象的交流中,又以疑問句、反問句為主。體現因果、轉折、順承等邏輯關系的句型較多。出鏡記者語言表達的結構看起來好像隨意性較大,但要求邏輯嚴密,不能顛三倒。邏輯關系的句式能夠更好把內容表述清楚,同時讓觀眾接受起來也更明白易懂。(框架的構建)插入句式較多。這是口語化的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征。在即興現場報道的過程中,出鏡記者本身就有一個邊想邊說的過程,加入一些類似“那么、我呢、看起來、就我看來”等插入語,一方面更舒展一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交流的意味。當然,這些插入語如果太多了,就會顯得瑣碎。出鏡

7、記者語言表達語音的特點出鏡記者語言表達語音的特點出鏡記者的語言表達以語音為媒介,語音中的重音、節奏、停頓、語速、語氣、語調等都可攜帶豐富的信息。在現場報道的語境中,其語音呈現出以下特點:1.節奏緊,語速快 現場報道由于時間的限制,出鏡記者都期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報道盡可能多的信息,相對來說,說話的節奏顯得緊張,語速較快。但這種“緊張”和“快”一定是以信息傳達清楚為前提的,不能因為追求速度而影響了傳情達意。2.語調以平緩為主,但根據現場的不同有調整 語調是語氣表達的主要手段,能夠反映出語句的發展與行為的趨向和態度。但根據新聞事件現場的不同,語調會有調整。a. 在氣氛熱烈的儀式現場,出鏡記者只有提

8、高語調,語氣的表現更為熱烈一些,才能更好地達到傳播的效果,并且和現場的氛圍相協調。b. 相反,在一些要求特殊安靜的現場,如病房、學校等場所,出鏡記者則應該壓低調高,語氣也應調整為更沉靜一些才能適應現場的氛圍3.停頓時間少而短,連接多 語音的停頓和連接能夠反映一定的篇章的語法意義,也能更明確地表達說話者的思想感情。 現場報道中,除了等待主持人提問時的停頓和語塞引起的停頓外,在出鏡記者獨立表達的過程中,停頓的次數少、時間短,相反連接較多。這一特點和出鏡記者語言的節奏緊、語速快有直接關系。四、出鏡記者語言表達過程的協同因四、出鏡記者語言表達過程的協同因素素出鏡記者的語言表達不僅只是有聲語言的發出,在

9、表達過程中,還伴隨著其他的協同因素,包括出鏡記者的非語言符號,現場報道過程中的現場畫面以及同期聲等等。這些協同因素對出鏡記者的語言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電視媒介特點對出鏡記者語言要求的鮮明體現。1.非語言符號。 非語言符號由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動作和服飾體位組成。它傳遞出來的無聲的信息是語言和文字所不能取代的,并且對語言表達起著強化或削弱的作用。非語言符號 面部表情中眼神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傳達出鏡記者內心復雜的情緒。面對不同的新聞事實和千差萬別的新聞現場,出鏡記者內心的反應是不一致的。汶川大地震中面對慘烈的震后廢墟,出鏡記者的面部表情凝重,眼神充滿關注。奧運會的開幕式現場,出鏡記者的表情是喜慶的,眼神充滿喜悅和希望。不管怎樣變化,出鏡記者應該找準恰當的表情、眼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情感。 身體姿勢和手勢動作能給出鏡記者的報道增添色彩。首先,它能展現現場。其次,它能讓報道內容更具體、準確。 出鏡記者的服飾,總的原則是簡單、樸實。莊重的儀式活動服裝會更正式、亮麗些,如各種典禮;災難性現場,服飾則更簡單些,以暗色調為主。非語言符號2.現場的畫面。 電視作為視聽媒體,有聲語言和畫面語言是兩大特點。 現場報道中除了出鏡記者優秀的語言表達外,典型的現場環境和豐富生動的畫面必不可少。首先,出鏡記者應盡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留在典型的現場環境中。只有典型的環境才會有典型的、豐富的畫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