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第1010章章 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核算(書上第(書上第1010章的部分內容)章的部分內容) 1 1、國民收入核算方法、國民收入核算方法 2 2、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流量循環模型、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流量循環模型 * *3 3、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演變、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演變2第一節 國民收入核算方法 衡量國內生產總值(國民帳戶)有三種方法: (1)產品流量法或支出法 (2)收入流量法 (3)生產法3 為了避免重復計算,為了避免重復計算,GDP只計算最終產品價值,只計算最終產品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 最終產品指(最終產品指(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購
2、買)指最后使用者購買的全部商品和勞務,中間產品(的全部商品和勞務,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指作為生產要素繼續投入生產過程中的產)指作為生產要素繼續投入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品和勞務。 計算最終產品價值時用增值法(計算最終產品價值時用增值法(value added),),計算在生產不同階段增加產值,即計算銷售產品計算在生產不同階段增加產值,即計算銷售產品收益與為生產該產品購買的中間產品費用之間差收益與為生產該產品購買的中間產品費用之間差額。額。GDP作為流量,僅度量某一個時期(例如一作為流量,僅度量某一個時期(例如一年內)新生產產品價值,不計算以前時期產值。年內)新生產
3、產品價值,不計算以前時期產值。4(1)支出法)支出法 產 品 支 出 法 (產 品 支 出 法 ( e x p e n d i t u r e approach),或收入流量法,又稱最),或收入流量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終產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基本原則是從最終產品的使用出發,基本原則是從最終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支出加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支出加總,計算該年內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總,計算該年內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采用產品支出法計算市場價值。采用產品支出法計算GDP時,統計對象主要包含以下項時,統計對象主要包含以下項目:目:5 1
4、)消費()消費(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一半以上。 2)投資,包括:固定投資()投資,包括:固定投資(fixed investment)和)和存貨投資(存貨投資(inventory investment) 。固定投資。固定投資:分:分居民住房投資和企業固定投資,居民住房投資和企業固定投資,“固定固定”表示這類表示這類投資可以長期存在和使用。分為括重置投資投資可以長期存在和使用。分為括重置投資(replacement investment)與凈投資。)與凈投資。存貨投資存貨投資(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
5、產品和勞務實它不代表產品和勞務實際支出,而是企業持有存貨數量變化,即產量超過際支出,而是企業持有存貨數量變化,即產量超過實際銷售量的存貨積累。實際銷售量的存貨積累。 3)政府購買()政府購買(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購買:政府購買的產品與勞務總和。的產品與勞務總和。 4)凈出口()凈出口(net exports):出口減去進口得到的差:出口減去進口得到的差額,表示本國最終產品有多少通過外國人支出而實額,表示本國最終產品有多少通過外國人支出而實現其市場價值。現其市場價值。6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表表23-1中中 國國 按按 支支 出出 法法 計計 算算 的
6、的GDP( 1980年年 以以 來來 若若 干干 年年 份份 ) ( 單單 位位 : 億億 元元 ) 年 份 GDP 最 終 消 費 資 本 形 成 凈 出 口 ( 其 中 ) 居 民 消 費 政 府 消 費 ( 其 中 ) 固 定 資 本 存 貨 增 加 1980 4551.3 2976.1 2317.1 659.0 1590.0 1318.0 272.0 -14.8 1985 8792.1 5773.0 4589.0 1184.0 3386.0 2641.0 745.0 -366.9 1990 18319.5 11365.2 9113.2 2252.0 6444.0 4732.0 1712
7、.0 510.3 1995 58510.5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998.5 1997 74894.2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2857.2 1999 82429.7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2248.8 7(2 2)收入法)收入法 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稱成本法或),又稱成本法或要素支付法(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從),
8、從收入角度計算收入角度計算GDP,即把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即把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租金加總到的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租金加總得到國民收入。得到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與國民收入與GDP最重要差別有兩點:一是不最重要差別有兩點:一是不包含折舊即重置投資,二是不包括間接稅如包含折舊即重置投資,二是不包括間接稅如營業稅等。營業稅等。 在國民收入基礎上加進折舊和間接稅得到在國民收入基礎上加進折舊和間接稅得到GDP。8 我國依據收入法統計我國依據收入法統計GDP分四項:分四項: 1)勞動者報酬(工資):包括貨幣工資、實物)勞動者報酬(工資):包括貨幣工資、實物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三
9、部分。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三部分。 2)生產稅凈額(租金):生產稅費(因為從事)生產稅凈額(租金):生產稅費(因為從事生產活動使用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生產活動使用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稅金、附加費和規費)減去力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稅金、附加費和規費)減去生產補貼后的差額。生產補貼后的差額。 3)固定資產折舊:為了彌補固定資產在生產過)固定資產折舊:為了彌補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損耗而提取的價值。程中的價值損耗而提取的價值。 4)營業盈余(利潤):經濟活動增加值在扣除)營業盈余(利潤):經濟活動增加值在扣除了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之后了勞動者報酬,
10、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之后的余額,主要指企業的營業利潤。的余額,主要指企業的營業利潤。 國外四項:國外四項:工資、租金、利息和利潤。工資、租金、利息和利潤。9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表表23-2, 中中 國國 按按 收收 入入 法法 計計 算算 的的GDP(90年年 代代 若若 干干 年年 份份 ; 億億 元元 ) 項項 目目 1992 1995 1997固 定 資 產 折 舊 3537.4 7595.7 10312.2勞 動 者 報 酬 12052.4 27893.7 41540.3生 產 稅 凈 額 3273.8 7811.2 10245.0營 業 盈 余 7780.6
11、16147.4 13606.6總 計 26644.3 59448.1 75704.1103 3、部門法、部門法 部門法(部門法(sector approach)又稱生產法)又稱生產法(production approach)。依據提供產)。依據提供產品與勞務各部門增加值計算品與勞務各部門增加值計算GDP,從生,從生產角度反映了產角度反映了GDP來源。政府部門勞務來源。政府部門勞務按其收入計算。按其收入計算。 我國現行統計制度,把國民經濟分為農我國現行統計制度,把國民經濟分為農業,采掘業,化學工業,金融保險業等業,采掘業,化學工業,金融保險業等17個部門進行生產或部門法統計。個部門進行生產或部門
12、法統計。11國內生產總值:部門法國內生產總值:部門法中中國按部門法計算的國按部門法計算的 GDP(1997 年;億元)年;億元) 部門部門 GDP 部門部門 GDP 1)農業 14741.6 10)金屬產品制造業 2747.1 2)采掘業 3568.7 11)機械設備制造業 7202.1 3)食品制造業 3825.7 12)建筑業 4997.5 4)紡織縫紉及皮革制造業 4513.5 13)運輸郵電業 3923.5 5)其他制造業 3479.2 14)商業飲食業 6436.2 6)電力及蒸汽等供應業 1688.1 15)建材及非金屬礦物制造業 2782.5 7)煉焦、煤氣及石油加工業 720.
13、2 16)金融保險業 2194.5 8)化學工業 4085.5 17)其他服務業 5147.2 9)公共事業及居民服務業 3651.0 總計總計 75704.1 12第二節第二節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流量循環模型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流量循環模型 1、兩部門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兩部門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從支出的角度看總需求,它分為居民的消費需求和從支出的角度看總需求,它分為居民的消費需求和廠商的投資需求(全部產出用于消費和投資)。廠商的投資需求(全部產出用于消費和投資)。 Y=AD=C+I%從收入的角度看總供給,它分為消費和儲蓄。從收入的角度看總供給,它分為消費和儲蓄。 Y= AS=C+S 要使經濟
14、順利運行,就必須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即:要使經濟順利運行,就必須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即: 13%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總需求等于總供給總需求等于總供給AD=ASC+I=C+S 兩部門經濟均衡條件是:兩部門經濟均衡條件是:I=S14 當當ADAS時,時,IS, 表明社會供給不足,表明社會供給不足,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必然上升,生產必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必然上升,生產必然擴大,就業率上升,從而國民收入增然擴大,就業率上升,從而國民收入增加,雖然生產資源得到較充分的利用,加,雖然生產資源得到較充分的利用,但通貨膨脹率將上升。但通貨膨脹率將上升。15% 當當ADASADAS時,時,IS, I
15、AS時,時,I+GS+T, 會出現通貨膨脹會出現通貨膨脹%當當ADAS時,時,I+GI時,減少稅收或增加政府支出,或同時時,減少稅收或增加政府支出,或同時減少稅收與增加政府支出。減少稅收與增加政府支出。%當當SAS時,時,I+G+XS+T+M, 會出現通貨膨脹會出現通貨膨脹%當當ADAS時,時,I+G+XS+T+M, 會出現經濟蕭條會出現經濟蕭條%如果經濟中的總供給與總需求不平衡,政府可以如果經濟中的總供給與總需求不平衡,政府可以采取宏觀財政政策和宏觀貨幣政策來調節總供給采取宏觀財政政策和宏觀貨幣政策來調節總供給或總需求,使經濟達到平衡或政府所需要的目標或總需求,使經濟達到平衡或政府所需要的目
16、標發展。發展。%四部門經濟是比較接近于現實的經濟模式。四部門經濟是比較接近于現實的經濟模式。%習題習題:見書本。:見書本。22* *第三節第三節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演變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演變 我國在我國在20世紀世紀50年代建立了中央計劃經濟體系,年代建立了中央計劃經濟體系,國 民 經 濟 核 算 采 用 物 質 產 品 平 衡 表 系 統國 民 經 濟 核 算 采 用 物 質 產 品 平 衡 表 系 統(MPS),建立在),建立在“生產性勞動生產性勞動”概念基礎上,概念基礎上,核心指標是國民收入。核心指標是國民收入。 兩個缺陷。一是僅反映所謂五大物質生產部門,兩個缺陷。一是僅反映所謂五大物質生產
17、部門,即工業、農業、建筑、運輸郵電和商業的經濟即工業、農業、建筑、運輸郵電和商業的經濟活動,不包括服務性行業經濟活動,因而存在活動,不包括服務性行業經濟活動,因而存在低估經濟活動規模。另一方面,對物質生產部低估經濟活動規模。另一方面,對物質生產部門活動資料,由于不區分中間,最終產品,存門活動資料,由于不區分中間,最終產品,存在大量重復統計,從而高估經濟活動規模。在大量重復統計,從而高估經濟活動規模。23 改革開放以后,服務業如金融保險業,旅游業,改革開放以后,服務業如金融保險業,旅游業,房地產業等迅速發展,對這類經濟部門信息需要房地產業等迅速發展,對這類經濟部門信息需要加大。統計部門從加大。統計部門從20世紀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聯年代初期開始研究聯合國國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音樂版權合作協議書格式(例文)3
- 酒釀業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5信息服務合同范本(15篇)
- 2025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報告
- 2025年亞磷酸實驗報告
- 2023年入黨6月思想報告
- 股東股權協議10篇
- 農村信用合作社聘用代辦站合同專業版10篇
- 電梯廣告授權合同協議
- 獨棟廠房售賣合同協議
- 離職體檢免責協議書
- 光電工程師需掌握的常用計算試題及答案
- 煙草證借用合同范本
- 燒燙傷培訓課件
- 3D打印在康復輔具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煤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解讀與查找方法山西應急管理廳培訓課件
- 縣級安全生產大講堂課件
- 工業廢水處理工考核要素細目表與考核內容結構表(征求意見稿)
- 北京市門頭溝區2025屆高三一模考試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整體框架圖解及案例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題庫大全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