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大劇院工程測量方案*大劇院工程是一個標志性建筑。該工程占地面積較大、基礎較深,較大跨度鋼結構殼體安裝,以及考慮到該建筑及毗鄰建筑的重要性,從面使該工程的測量工作較其它工程尤為重要。采用常規測量方法,無法完全有效的保證施工測量的精度,因此在該工程中我們不僅要采用常規的測量儀器和方法,更要大膽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在鋼結構安裝測量及沉降變形測量方面采用了較為先進的測量儀器,并將三維工業測量技術和近景攝影測量等技術應用到該工程。第一節 工程施工測量一、平面控制網測設 <一>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1. 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 布設平面控
2、制網形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3.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 <二>場區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及復測由于該工程占地面積較大,根據總平面圖利用Leica TCA2003全站儀(測角0.5”,測距1+1PPM),從高級起算點在場區布測一條閉合或附合導線,然后采用極坐標法,定出建筑物縱橫兩條主軸線,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作為主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圖1)。 主場區南北兩側地下室的平面控制應與主場區首級平面控制同時進行,并要進行相互校核。場區平面控制網的精度等級根據工程測量規范
3、要求,控制網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等 級測角中誤差( )邊長相對中誤差一 級±51/30000<三>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網首級控制網布設完成后,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圖2)。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懸掛于首級平面控制網上。 圖1 場區首級平面控制 圖2 場區平面軸線控制三、高程控制網建立<一>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據甲方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至少應提供三個),采用Zeiss DINI10電子水準儀(精度0.3mm/km往返測)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
4、條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2. 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3. 在布設附合水準路線前,結合場區情況,在場區與甲方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間埋設半永久性高程點,埋設3-6個月后,再進行聯測,測出場區半永久性點的高程,該點也可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4. 場區內至少應有三個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應小于1公里,距離建筑物應大于25米,距離回土邊線應不小于15米。 2. 水準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線和環形閉合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 W-閉合差(mm):
5、 L -相應線路長度: 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的個數。 (2)*二等水準測量要求 四、±0.00以下施工測量 <一>軸線控制樁的校測 1. 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半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儀,根據首級控制進行校測。校測無誤后,再根據軸線控制網對其承重的樁基礎進行檢測,符合樁基礎施工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下步工作,否則應將檢測結果報有關技術部門及監理單位。<二>軸線投測方法 1. 首先依據場區平面軸線控制樁和基礎開挖平面圖,測放出基槽開挖上口線及下口線,并
6、用白石灰撒出。當基槽開挖到接近槽底設計標高時,用經緯儀分別投測出基槽邊線和集水坑控制軸線,并打控制樁指導開挖。 2. 待墊層、底板打好后,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T2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在同一層上投測的縱、橫軸線不得少于2條,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并彈墨線標明作為支模板的依據。模板支好后,應用兩經緯儀架設在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上檢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上下層的軸線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4mm。 對電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測量放線中是一
7、個該注意的問題,在電梯井位附近設置縱、橫控制軸線各一條, 確保電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確性。施工放樣技術要求如下表4:表4建筑物結構特征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²)測站測定高差中誤差(mm)起始與施工測定高程中誤差豎向傳遞軸線點中誤差(mm)鋼混結構1/20000516mm4 3. 該工程-20.00米以下的基礎施工采用經緯儀方向線交會法來傳遞軸線、引測投點誤差不應超過±3mm,軸線間誤差不應超過±2mm。-20.00米以上,可采用軸線交會法或內控法。在-20.00米層適當的平面位置測設軸線控制點(圖3),作為該平面層以上層面軸線控制的依據。采用激光準直儀向上傳遞軸線
8、平面位置。 4. 內控法軸線投測 20.000米層驗收后,應將控制軸線引測至建筑物內。根據施工前布設的控制網基準點及施工過程中流水段的劃分,在各建筑物內做內控點(每一流水段至少2-3個內控基準點),埋設在首層相應偏離軸線1米的位置。基準點的埋設采用10cm×10cm鋼板,鋼針刻劃十字線,鋼板通過錨固筋與首層樓面鋼筋焊牢,作為豎向軸線投測的基準點。基準點周圍嚴禁堆放雜物,向上各層在相應位置留出預留洞(15cm×15cm) 。圖3 內控法基準點埋設 豎向投測前,應對鋼板基準點控制網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
9、高 度(m)允許誤差(mm)每 層3H£30m530m<H£60m10軸線控制點的投測,采用激光準直儀,先在底層基點處架設激光準直儀,調校到準直狀態后,打開激光電源,就會發射和該點鉛垂的可見光束。然后在樓板開口處用接收靶接收。通過無線對講機調校可見光光斑直徑,達到最佳狀態時,通知觀測人員逆時針旋轉準直儀,這樣在接收靶處就可見到一個同心圓(光環),取其圓心作為向上的投測點,并將接收靶固定。同樣的辦法投測下一個點,保證每一施工段至少2-3個點,作為角度及距離校核的依據。控制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后,應組成閉合圖形,且間距不得大于所用鋼尺長度。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
10、測軸線,閉合后再測設細部軸線。 5. 在施工過程中,每當施工平面測量工作完成后,進入豎向施工,在施工中,每當柱澆筑成形拆掉模板后,應在柱側平面投測出相應的軸線,并在墻柱側面抄測出建筑1米線或結構1米線。(1米線相對于每層樓板設計標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6. 當每一層平面或每段軸線測設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報送報驗單必須寫明層數、部位、報驗內容并附一份報驗內容的測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程度狀況。 基礎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 L <30 m 允許偏差±5 mm <三>±0.00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 1. 高程
11、控制點的聯測 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 2. ±0.00以下標高的施測 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塔吊或護坡樁的立面位置,根據基坑情況。設置在護坡樁側面,所標部位,應先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平面,在該豎平面上測設定施工用基準標高點,用紅色三角作標志,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施工中使用。 3. 待模板支好檢查無誤后
12、,用水準儀在模板內壁定出基礎面設計標高線。柝模后,抄測結構1米線,在此基礎上,用鋼尺作為向上傳遞標高的工具。五、±0.00以上施工測量<一>平面控制測量對于局部層的建筑物±0.00以上的軸線傳遞,采用經緯儀方向交會法(外控法),對于不能采用經緯儀方向交會法的層面應采用內控法。在建筑物-20.000米內測設軸線控制點上架設激光指向儀,向上傳遞軸線平面位置。<二>支立模板時的測量1. 1. 中心線及標高的測設拆模后,根據軸線控制點將中心線測設在靠近柱底的基礎面上,并在露出的鋼筋上測設標高點,供支立柱子模板時
13、定位及定標高使用。2. 2. 柱子垂直度檢測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標出柱中心點,與柱下端的中心點相連并彈出墨線。將兩臺經緯儀架設在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上,對柱子的垂直度進行檢查校正或用垂球法。3. 3. 柱頂及平臺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選擇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從柱子下面已測設好的1米線標高點,用鋼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測2-3個相同的標高點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臺上置水準儀,以引測上來的任一標高點作為后視,施測各柱頂模板標高,并閉合于另一點作為校核。<三>高程的傳遞在第一層的柱子和平臺澆筑好后,從柱子下面的已有標高點(通常是1米線)向上用鋼尺沿柱身量距。 1. 標高的豎向傳遞,應用鋼尺從首層起始高程點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生嚴謹治學決心書3篇
- 會計賬目清晰承諾書提升審計效率3篇
- 公積金授權委托辦理3篇
- 學生不穿校服的諒解書3篇
- 交通違章委托辦理協議3篇
- 農村地基買賣合同無效的情形3篇
- 多元文化市場拓展策略改進承諾3篇
- 委托生產代銷合同書3篇
- 工程變更與施工合同的關系3篇
- 借用別人公司經營協議3篇
- 培訓行業用戶思維分析
- 星巴克消費者數據分析報告
- 實時數據采集系統方案
- PMC-651T配電變壓器保護測控裝置使用說明書V1.2
- 中國紅色革命故事英文版文章
- 《體育保健學》課件-第三章 運動性病癥
- 雷雨話劇第四幕雷雨第四幕劇本范文1
- 辦公設備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服裝終端店鋪淡旺場管理課件
- PQR-按ASME要求填寫的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 醫院中央空調維保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