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第6章 繪制山石l我國自古就有“園可無山,不可無石”、“園無石不雅”之說,足以體現山石在園林造景中是不可或缺的造園要素之一。山石既能觀賞,又有諸多實用功能。因此,研究山石在現代園林中的功能作用、風格特色,探索山石設置的原則和方法,對山石能夠繼續廣泛地應用于現代園林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章重點:l園林山石的處理手法l石塊的表現方法l繪制山石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 園林山石的功能l園林中的山石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體現在造景與實用兩大部分,這一點與園林建筑極為相似。它可以與園林其他元素構成富于變化的景致,弱化人工痕跡,增
2、添自然生趣。如美化駁岸,設置自然形式的花臺等。另外,山石本身就是堅固的材料,可制成石桌凳、石橋、石欄、石階等。具體說來,山石在園林環境中的作用有如下幾點: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1 深化園林意境l山石在我國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有著深厚的人文環境。千姿百態的山石組景不僅有其獨特的觀賞價值,豐富了園林的景觀。而且還能陶冶情操,給人以無窮的精神享受。所以文人墨客把山石作為觀賞對象,加以贊賞、歌頌由來已久。自古就有“山令人古,水令人遠,石令人靜”的說法,這給山石賦予了人性化的特征。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2 點綴園林景色l山石與建筑相結合,可
3、在某種程度上弱化建筑物僵硬的線條,使其復雜多變。最常見的幾種種處理手法有山石踏跺和蹲配、抱角和鑲隅,以及粉壁置石,如圖6.2至圖6.6所示。其中粉壁置石指的是以粉墻為背景,布置景石小品。這在江南庭院中十分常見。因為是依靠著墻面而設置的,所以也稱為“壁山”, 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3 作為主景和地形骨架l精心設置山石可以作為局部的主景,乃至作為主景統領全園,如圖6.8所示。例如,上海豫園的“玉玲瓏”就是鎮園之寶。其外型姿態婀娜,雖然是巖石,卻散發出美玉般的靈氣。也有的山石影響著整個景園的地形骨架、起伏和走勢。例如,蘇州留園的“冠云峰”。冠云峰為孤置的巨石,是江南
4、園林中最高大的一塊湖石,冠云峰周圍的景色全部是為了襯托主景而設的。如冠云樓、冠云亭、冠云臺、佇云庵等。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4 組織園林空間l組織空間的方法很多,利用山石組織空間具有自然和靈活的特點。同時,還可以與障景、對景、背景、框景、夾景等手法結合運用,如圖6.10所示。山石障景而不擋景,遮擋視線卻又留有余地,還可以增加景深,豐富景觀層次。例如,紅樓夢中賈政剛入大觀園的時候就見到迎門一帶翠嶂擋在前面,于是說到:“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則有何趣。”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5 做擋土墻、護坡、花臺和駁岸等l在古典
5、園林當中,常常會看到山坡上散置或疊放著許多石塊。這些石塊除了造景以外,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擋水石。它們能夠分散地表徑流、降低流速,控制雨水的流向,如頤和園內的排水石與擋水石,可使雨水順著石塊流入路邊的排水溝,從而大大減少了水土流失。擋水山石本身具有天然的形態和質感,無論是獨立放置還是堆砌成擋土墻,都能形成一道景觀,山石有時還與園路相結合,以引導游人觀賞山體景色。 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1.6 做室外自然家具陳設l由于山石具有硬度高、抗折性強、造型獨特、紋理和顏色自然等優勢,既不怕日曬雨淋,又具有觀賞價值,可用石材制成石桌凳、石橋、石階、或掏空形成種植容器、蓄水器等,
6、可使園林空間充滿自然氣息。如黃山蓮花峰西北麓峭壁上的百步云梯,是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石道,。從對面鰲魚洞觀看,石道下臨深淵,像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常有云霧繚繞,十分險要。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2 園林山石的類型l園林中的山石包括假山和置石兩個部分。假山是將山石或土為材料,人工堆砌的山體。通常體積較大,可以供人遠觀,也可以登高游覽。置石則獨立地、或者附屬于建筑和植物等其他元素進行造景。置石體量小而分散,主要以觀賞為主,有時也具備實用功能。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2.1 假山分類l假山按其組成的材料大致可分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3種
7、類型。l1土山l2石山l3土石山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2.2 置石的材料種類l置石通常作局部的主景,有時也會作為配景出現,是特殊性的獨立景觀。它對石塊的選擇和放置有著較高的要求,置石的材料主要包括如下:l1太湖石l2黃臘石l3卵石l4石筍l5花崗石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3 園林山石的處理手法l園林山石處理手法靈活多變,但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下面就假山的處理和布局手法作出詳細的講解。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3.1 假山的處理手法l假山藝術的基本原則是“有真為假,做假成真”。這說明了制作假山的原因,以及制作的要
8、求。雖然自然界有真正的山脈,但是人們不能時常去游覽,所以要制作假山供人觀賞、游玩;雖然是假山,但是也要做得像真山一樣,力求不暴露人工痕跡。假山的主要處理手法主要包括如下:l1相地選石l2造型精煉l3兼顧三遠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3.2 置石的布局手法l置石運用的山石材料較少,結構也相對簡單。如果掌握了置石的常用手法和技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置石的常用布局手法有:l1特置l2對置l3散置l4群置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4 繪制造景石塊l假山和景石的繪制有一定的要求和技巧,下面將分別講解石塊的表現方法,以及該案例中石塊的繪制方法。技術
9、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4.1 石塊的表現方法l園林制圖中,需要依據施工總平面圖和豎向設計圖,繪制出山石的平、立、剖面圖。并且要求注明材料及施工作法。石塊通常是用線條繪制外形輪廓,而不表現石塊的質感和受光情況。否則就過于零亂。有時為了表現出石塊的體積感,輪廓線繪制得比較粗,而石塊面和紋理的線條較細。不同的石塊,就有不同的紋理。有的較為圓潤光滑,有的棱角分明,在表現時應采用不同的筆觸和線條。以下是石塊平、立、剖面的不同表現方法。1石塊平面表現2石塊立面表現3石塊剖面表現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4.2 使用“多段線”命令繪制岸邊景石l在本章中將要
10、講解3種繪制石塊的方法,即使用“多段線”命令繪制岸邊景石、使用“樣條曲線”命令,繪制草坪步石和使用“徒手畫線”命令繪制石塊。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4.3 使用“樣條曲線”命令繪制草坪步石l草坪步石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各種天然石塊,或者鋪裝各種預置塊料。步石表面較為平滑,所以不必表現紋理。下面將新建一個文件,使用【樣條曲線】命令繪制草坪步石,如下。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4.4 使用“徒手畫線”命令繪制石塊l在實際的繪圖工作中,有時需要繪制一些不規則的曲線圖形。這些不規則的曲線圖形沒有規律可循, 技術凝聚實力技術凝聚實力專業創新出版專業創新出版6.5 總結l石如美玉,玲瓏剔透,有遠古之意;石如雕塑,簡潔抽象,又有現代之感。山石在古代和現代園林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提高,人們對山石造景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新技術也廣泛應用于現代園林山石布置當中。園林設計者應該按照現代的審美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微生物檢測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項目質量保證流程的各個環節試題及答案
- 項目預算制定的試題及答案
- 細菌與病毒的區別試題及答案
- 篩選耐藥菌的方法與流程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的思維導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的知識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風險控制方法試題及答案
- 紙品生命周期評估考核試卷
- 202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版
- 八大員-標準員習題庫(附答案)
- 點面結合寫場景公開課-(2)省公開課獲獎課件說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國開(內蒙古)2024年《創新創業教育基礎》形考任務1-3終考任務答案
- 寵物電商平臺運營模式探究
- 納米材料在紡織的應用
- 2024年北京中考地理試卷
- 水利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保證措施
- 運用PDCA縮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診停留時間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模塊9:無人機解析空中三角測量
- JT-T-1116-2017公路鐵路并行路段設計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