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規劃_第1頁
城市交通規劃_第2頁
城市交通規劃_第3頁
城市交通規劃_第4頁
城市交通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鄉規劃城鄉規劃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規劃P1LOGOP2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 交通規劃交通規劃:確定交通目標與設計達到交通目標的策略和行動的過程。p 規劃年限規劃年限:一般同城市總體規劃一致。從城市交通規劃的時間跨度可劃分為近期規劃、遠期規劃和戰略規劃LOGOP3LOGOP4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的四個基本因素:車、路、人、用地第一節 城市交通因素LOGO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一節 交通因素一、車對于車的研究:主要是車輛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駛率;平均出行距離;車流速度、密度、流量等因素。P5LOGOP6LOGOP7美國小汽車普及過程美

2、國小汽車普及過程鼓勵型:鼓勵型:LOGOP8英國、法國、日本普及過程英國、法國、日本普及過程競爭型:競爭型:LOGOP9限制型:限制型:香港機動車增長變化過程香港機動車增長變化過程LOGOP10對于路的研究:主要是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停車設施的布局及停車能力。第一節 交通因素二、道路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LOGO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一節 交通因素三、用地1、 城市用地是交通產生的“源” 城市用地即可以產生交通、也可以吸引交通; 不同的用地產生與吸引交通量不同;交通性質和特征也不同。P11LOGO2、 交通生成指標:表示交通的產生和吸引量與城市用地等相關因

3、素的關系。用地相關因素:城市用地性質、面積、人口密度、就業密度。其它相關因素:工業門類,技術水平,工業產值、工業產量、運輸總量、生活供應指標、商業零售額、平均家庭收入、生活方式與習慣。第一節 交通因素三、用地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12LOGOP13LOGO 用地做為交通源頭,不同 性質用地產生出不同的交 通數量,這是研究的 出發點。P14LOGO人的交通出行特征:1.出行目的2.出行方式3.平均出行距離4.日平均出行次數第一節 交通因素四、人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15人的活動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動,也是決定城市交通分布的人的活動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動,也是決定城

4、市交通分布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LOGOP16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 一、 出行的概念 二、 居民出行特征 三、 城市交通方式的轉換與改善 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的關系LOGO 指個人、貨物或車輛從一地向另一地移動,完成一次有目的的行程。出行作為交通規劃的計量單位,具有三個基本屬性:1、每次出行有起點、迄點兩個端點。迄點是出行的出發地點,迄點是出行的目的地。2、每次出行有一定的目的3、每次出現采用一種或幾種交通方式。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一、出行的概念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17LOGO1 1、出、出行目的行目的: 概括為上班、上學、公務、生活

5、出行、文化娛樂、回程等等。我國城市居民中,上班占30,上學約占10左右,回家約占50左右。由上班、上學引起的出行又稱為通勤出行或生存出行。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18LOGOP192 2、人均出行次數、人均出行次數:出行次數的定義有以下幾點:(1)凡是從甲地到乙地,同時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的即為一次出行,A、完成一次有目的的活動,B、利用有路名的街道或公路,C、步行單程時間在5分鐘以上,或交通工具單程在400米以上。(2)凡是以步行(自行車)方式出行,以購物為目的的連續出行,以其出發點為始點,最遠到達地點為終點,計為一次出行。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

6、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LOGO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3 3、出、出行方式構成行方式構成:也稱交通結構交通結構,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種出行方式的比例構成。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20LOGO 4、出行時耗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時間,當出行距離一定時,平均出行時間與出行方式有關。P21p 出行時耗特征出行時耗特征(1 1)居民出行時耗呈近多遠少的分布。)居民出行時耗呈近多遠少的分布。LOGOP22圖圖1:遵義中心城市居民出行時耗分布圖(:遵義中心城市居民出行時耗分布圖(mi

7、n)LOGO 4、出行時耗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時間,當出行距離一定時,平均出行時間與出行方式有關。P23p 出行方式的時耗特征出行方式的時耗特征(1 1)居民出行時耗呈近多遠少的分布。)居民出行時耗呈近多遠少的分布。(2 2)平均出行時耗基本在)平均出行時耗基本在30min30min以內以內LOGO 出行方式 出行時間步行出行時耗 一般為15-20分鐘,距離則為1-1.3公里自行車出行時耗 一般為15-30分鐘公交出行時耗 一般為30-50分鐘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2

8、4表表1 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時間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時間 min表表2 不同出行目的下的出行時間不同出行目的下的出行時間 minLOGO城市規模 最大出行時耗200萬人 60分鐘100萬-200萬 50分鐘100萬 40分鐘中等城市 35分鐘小城市 25分鐘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25LOGO 4、出行時耗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時間,當出行距離一定時,平均出行時間與出行方式有關。P26p 出行方式的時耗特征出行方式的時耗特征(1 1)居民出行時耗呈近多遠少的分布。)居民出

9、行時耗呈近多遠少的分布。(2 2)平均出行時耗基本在)平均出行時耗基本在30min30min以內以內(3 3)由于建成區面積大,大城市平均出行時耗要大于中心)由于建成區面積大,大城市平均出行時耗要大于中心城市城市LOGO5 5、出、出行距離行距離:指出行起點到終點實際走過的距離,不是空間直線距離。(1)等時線:由城市某一吸引點出發,在規定的出行時耗內可達的位置,可以反映該地區的交通便捷程度。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27LOGO5 5、出行距離、出行距離(2) 出行距離分布特征A、城市規模小,出行距離短,城市規模大,出行距離長,B、與用地布局有關.

10、緊湊的布局,出行距離短,松散的布局,出行距離短長.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28LOGO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29LOGO5 5、出行距離、出行距離C、與出行方式有關a、步行范圍:居民出門到某一地點,如果步行或乘車所花的時間相等,則在這段時間內所到達的距離范圍,稱為步行范圍。b、對于不同的交通方式,出行時耗的構成不同p 對于步行出行,T步出行距離/步行速度p 對于自行車等個體出行 其時耗為T自出行距離/自行車速度+t存取。p 對于公交出行,其時耗為T交t步1 t候 t車內 t步2。p T侯為平均為行車間隔時間(t間之半)第二章第二

11、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30LOGO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31LOGO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32LOGO6 6、出、出行時辰分布行時辰分布: 指居民一日出行活動發生的時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33LOGOP346 6、出行時辰分布、出行時辰分布: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1)早高峰要比晚高峰時間集中,出行頻率高(2)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對比較集中,晚高峰的出行目的差別大;(3)小城市峰值比大城市要低,峰值出現的個數比大城市多

12、;(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活動的豐富,晚高峰持續時間會延長,峰值會降低;(5)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高,非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低LOGOP356 6、出行時辰分布、出行時辰分布: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1)早高峰要比晚高峰時間集中,出行頻率高(2)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對比較集中,晚高峰的出行目的差別大;(3)小城市峰值比大城市要低,峰值出現的個數比大城市多;(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活動的豐富,晚高峰持續時間會延長,峰值會降低;(5)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高,非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低LOGOP366 6、出行時辰分布、出行時辰分布: 第二章

13、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1)早高峰要比晚高峰時間集中,出行頻率高(2)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對比較集中,晚高峰的出行目的差別大;(3)小城市峰值比大城市要低,峰值出現的個數比大城市多;(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活動的豐富,晚高峰持續時間會延長,峰值會降低;(5)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高,非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低LOGOP376 6、出行時辰分布、出行時辰分布: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1)早高峰要比晚高峰時間集中,出行頻率高(2)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對比較集中,晚高峰的出行目的差別大;(3)小城市峰值比大城市

14、要低,峰值出現的個數比大城市多;(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活動的豐富,晚高峰持續時間會延長,峰值會降低;(5)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高,非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低LOGOP386 6、出行時辰分布、出行時辰分布: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1)早高峰要比晚高峰時間集中,出行頻率高(2)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對比較集中,晚高峰的出行目的差別大;(3)小城市峰值比大城市要低,峰值出現的個數比大城市多;(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活動的豐富,晚高峰持續時間會延長,峰值會降低;(5)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高,非通勤出行的早、晚峰值低LOGO7 7、出、出行空間

15、分布行空間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間分布反應了居民出行空間的流動規律、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特點。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二、出行特征P39LOGO1 1、影響出行方式轉換的因素、影響出行方式轉換的因素(1)人口規模(2)城市用地(3)出行時耗(4)居民收入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轉換與改善城市交通方式的轉換與改善P40城市居民收入與出行方式關系圖LOGO2 2、改善公交出行時耗的辦法、改善公交出行時耗的辦法(1)加密城市支路網,提高公交網密度,縮短步行到站時間。(2)縮短行車間隔時間,在高峰時

16、期提高發車頻率(3)用GPS手段在公交車站上公布行車時刻表,縮短居民候車時耗。(4)設置公交優先道、專用道或大站快車,提高公交車運送速度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轉換與改善城市交通方式的轉換與改善P41LOGO1 1、城、城市人口規模市人口規模 1)人口規模是決定城市居民出行總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出行次數 3)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耗 4)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距離 5)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辰分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

17、42LOGO1 1、城、城市人口規模市人口規模 1)人口規模是決定城市居民出行總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出行次數 3)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耗 4)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距離 5)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辰分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43LOGO1 1、城、城市人口規模市人口規模 1)人口規模是決定城市居民出行總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出行次數 3)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耗 4)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距離 5)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辰分布第二節

18、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44LOGO1 1、城、城市人口規模市人口規模 1)人口規模是決定城市居民出行總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出行次數 3)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耗 4)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距離 5)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辰分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45LOGO1 1、城、城市人口規模市人口規模 1)人口規模是決定城市居民出行總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出行次數 3)人口規模影

19、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耗 4)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距離 5)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辰分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46LOGO1 1、城、城市人口規模市人口規模 1)人口規模是決定城市居民出行總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出行次數 3)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耗 4)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距離 5)人口規模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時辰分布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P47LOGOP482 2、城市用地布局、

20、城市用地布局 1)城市空間結構的拓展是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 2)城市規模越大,土地功能布局越分散,平均出行距離就越長。反之,城市功能適度的集中將會使平均出行距離趨于下降。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交通規劃城市交通規劃LOGO4、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3 3、客、客運量與客運周轉量運量與客運周轉量A、客運量:在一定時期內,各運輸部門實際運送的乘客人數。B、客運周轉量:在一定時期內,實際運送的乘客人數與其相應的運輸距離乘積之和. M年=AL乘(人.KM/年) A:全市一年內要求乘車的總人次 L乘:全

21、市居民的平均乘距,大城市約5-10公里,小城市約3-5公里第二節 居民出行特征四、四、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城市規劃與居民出行關系P49LOGOPPT模板下載: 行業PPT模板: 節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載: PPT圖表下載: 優秀PPT下載: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資料下載: PPT課件下載: 范文下載: 試卷下載: 教案下載: 案例分析城鄉規劃城鄉規劃P50LOGOP51上海“堵城”,是怎么煉成的?LOGOP52LOGOP53一系列的關于人口疏解的政策:1、嚴格限制市中心的居住用地出讓和住宅建設;2、對市中心進行大規模舊城改造,把舊城居民拆離市中心;3、在近遠郊各處興建大型居住社區,以承接新增人口與市中心遷出人口;4、在郊區建設獨立新城,增加就業崗位LOGOP54上海市五普到六普各個街道的人口數量變化LOGOP55全國50城市上班族通勤調查該調查提到:2014年上海以平均通勤距離18.82公里居全國第二(北京以19.3公里居首),平均耗時51分鐘。從2006年到2014年,上海人通勤時間分別增長了42%。全市道路交通平均車速下降了13%。LOGOP56交通擁堵是什么?在某個時間段內,在一定空間范圍里,由于交通供給無法滿足出行需求所產生的一種現象。因此,從相關關系上進行簡單的歸納:出行需求量=出行次數*出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