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臨床分析_第1頁
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臨床分析_第2頁
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臨床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臨床分析              作者:鄧俠興 楊衛平 陳皓 彭承宏 蔡偉耀 李宏為【摘要】 目的  提高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的診治水平。 方法  回顧性分析34例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的臨床表現、影像學特點和臨床療效。 結果  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主要靠B超和CT發現,影像學檢查多表現為脾臟實質內單發或多發的實性或囊性結節,對脾臟良性腫瘤,脾臟切除術療效好。對脾臟炎癥性疾病治療應個體化。 結論  原發性脾臟良性腫

2、瘤的診斷關鍵在于提高警惕,并選用合適的影像學檢查以確診。其治療首選外科手術。     關鍵詞  脾臟腫瘤 良性 脾切除       Clinical analysis of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3、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Methods 34cases of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ative effec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were found mainly by type B ultrasonography

4、 and CT.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might be single or multiple solid or cystic node.Splenectomy had good results in splenic benign tumor.The sple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should be treat-ed individually.Conclusion The key points in diagnosing primary benign splenic tumors are the vigilance to these d

5、iseases and choice of appropriate radiographic methods.Surgical managemen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ir treatment.    Key words splenic tumor benign splenectomy       脾臟的占位性病變在臨床上較少見,脾臟不同性質的占位性病變其自然病變過程可完全不同,隨著影像檢查的普及和診斷水平的提高,臨床上收治的脾占位病例增多,對這類病人要做到術前確診有一

6、定難度,在治療原則和方法上也缺乏統一認識。因此為加強對脾臟占位性病變的認識,提高對脾臟各種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以及對其進行早期正確治療,對我院在1980年1月2002年6月期間收治的34例原發性脾臟良性占位性病變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齡1774歲,平均50.8歲。其中血管瘤9例(其中多發性6例,單發性3例;實質性7例,囊性2例),海綿狀淋巴管血管瘤1例(囊性,單發),平滑肌瘤1例(實質性,單發),淋巴管瘤2例(囊性單發1例,

7、實質性多發1例),髓性脂肪瘤1例(單發,實質性)。真性囊腫10例(單發8例,多發2例),假性囊腫2例,表皮樣囊腫1例。脾膿腫2例(其中1例為結核性冷膿腫);脾血腫2例;脾梗塞3例。    1.2 臨床癥狀 有23例在臨床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左上腹不適、疼痛、飽脹及乏力甚至低熱等癥狀,其中2例脾膿腫均有明顯感染癥狀,1例脾梗塞患者有肝硬化病史,1例脾梗塞患者有其他血液病,2例脾血腫患者既往有外傷史,僅2例體征可觸及腫大脾臟;1例為急腹癥患者,血腹伴休克,有先天性多發性血管瘤病史,體檢可觸及巨脾。1例為手術探查時發現脾腫瘤。其余患者為體檢時B超發現脾占位性病變,無特殊不適

8、。    1.3 影像學檢查 33例患者行B超檢查發現占位性病變(1例診斷為血管瘤,與術后病理相符;13例為中低回聲囊腫性病灶,術前即考慮為囊腫可能)。其中30例行CT檢查(2例證實為血管瘤,與術后病理相符;1例懷疑為惡性淋巴瘤,術后病理為血管瘤;13例診斷為脾囊腫;其余考慮為良性病變);2例行MRI檢查(均考慮為血管瘤,與術后病理相符)。    1.4 治療方法及結果 28例行脾切除術,1例脾假性囊腫患者因局部解剖條件粘連嚴重而行脾+胰尾切除,均經病理確診;全部手術病例均近期出院,無手術死亡。2例因術前考慮為良性疾病(脾囊腫)而拒絕

9、手術治療自動出院。3例脾梗塞患者采用非手術治療。     2 討論     脾臟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血運豐富,腫瘤的發生率低,尤其是脾臟良性腫瘤極為少見,其確切的發病率尚難于估計,既往多是腹部手術或尸檢時發現,據尸檢統計其發生率為0.14% 1 。Morgentern 2 將脾占位性疾病分成3類:(1)惡性腫瘤:惡性淋巴瘤。(2)良性腫瘤:血管瘤,錯構瘤,脾囊腫。(3)非腫瘤性占位:如脾血腫,脾膿腫。國內有些學者根據組織來源分為6類:(1)來自血管;(2)來自淋巴組織;(3)來自胚胎組織;(4)來自神經組織;(5)來自其他間葉組織,如纖維組織、脂肪組織及平滑肌組織等;(6)來自類腫瘤病變,如創傷性囊腫,炎性假瘤等 3 。    影像學檢查是脾占位性病變的主要診斷手段,對實質性病變發現容易但定性確診難,多需待手術和病理確診。因此如何在術前明確定性診斷是脾占位性病變診治中的關鍵。    脾梗塞嚴格而言并不屬占位性病變,但與之類似。它多并發于其他疾病,如動脈硬化、心律失常、充血性脾腫大和血液病脾,可為單發或多發。其臨床特征是突發左上腹或左腰背劇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伴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