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常用五把火以及金屬體_第1頁
熱處理常用五把火以及金屬體_第2頁
熱處理常用五把火以及金屬體_第3頁
熱處理常用五把火以及金屬體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淬火: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 (亞共析鋼)或Ac1 (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 以下(或Ms 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回火(金屬熱

2、處理工藝)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于下臨界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后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或將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后緩慢或快速冷卻。一般用于減小或消除淬火鋼件 中的內應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退火(金屬熱處理工藝) 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 少變形與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退火是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指的是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后以適宜速度冷卻。 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

3、與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準確的說,退火是一種對材料的熱處理工藝,包括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與傳統金屬退火存在異同。正火: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去除材料的內應力,增加材料的硬度正火,又稱?;?,是將工件加熱至727 到 912 攝氏度之間以上4060 C ,保溫一段時間后,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 去除材料的內應力,增加材料的硬度(若正火前為淬火件,則正火后硬度降低)。滲碳體( cementite )鐵碳合金按亞穩定平衡系統凝固和冷卻轉變時析出的Fe3C 型碳

4、化物。分為一次滲碳體(從液體相中析出)、二次滲碳體(從奧氏體中析出)和三次滲碳體(從鐵素體中析出)。鐵素體 (ferrite ,縮寫: FN, 用 F 表示 )即碳在固溶體,用 a 或 F 表示, a 常用在相圖標注中,素體。a -Fe 中的間隙固溶體,具有體心立方晶格。稱為鐵素體或F 在行文中常用。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通過先共析析出形成鐵a馬氏體編輯馬氏體 (martensite)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最先由德國冶金學家AdolfMartens (1850-1914 )于 19 世紀 90 年代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馬氏體的三維組織形態通常有(plate )或者板條狀 (lath ),但是在金相觀察中(二維)通常表現為針狀(needle-shaped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為針狀的原因。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片狀), 這也是為(BCT )。中高碳鋼中加速冷卻通常能夠獲得這種組織。高的強度和硬度是鋼中馬氏體的主要特征之一。性能特點編輯奧氏體是一種塑性很好,強度較低的固溶體,具有一定韌性。不具有鐵磁性。因此,分辨奧氏體不銹鋼刀具(常見的 18 - 8 型不銹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