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管節雙駁船騎吊沉放施工工法_第1頁
沉管管節雙駁船騎吊沉放施工工法_第2頁
沉管管節雙駁船騎吊沉放施工工法_第3頁
沉管管節雙駁船騎吊沉放施工工法_第4頁
沉管管節雙駁船騎吊沉放施工工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沉管管節雙駁船騎吊沉放施工工法1前言沉法對接安裝沉管管節。工法特點在浮躉上配備相應的鉸車(卷揚機統、鉸車、滑輪組可反復使用,節省成本。適用范圍管管節的施工。工藝原理完成管節間的對接。步拉合對接及管節水壓對接等技術。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施工工序主要流程沉管管節在將軍澳灣(臨時系泊點)完成二次舾裝((吊駁)導向架及管節沉放測量安裝系統等)后,將浮運至隧址進行沉放。沉放的施工工藝流程包括以下:

圖5.1-1施工流程圖管節在出塢后需在將軍澳灣臨時寄泊位進行二次舾裝,之后再于合適的窗口期拖至維多利亞港設計線路位置進行沉放。在管節被拖至初始沉放位置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幾個工序,其中初始定位包括:制定測量方法、安裝測量設備、以及管節沉放錨碇的布置與方式。測量方案便管節上的GPS-RTK9制點,用于二次舾裝時對測量塔的校準及管節三維坐標體系的建立。管節沉放專用的浮躉在管節預設位置就位后,由起重船將測量塔吊裝在管節預設位置,進行測量塔的安裝。沉管對接采用測量塔GPS-RTK設備與全站儀相結合的形式,通過沉管隧道施工綜合定位系統引導定位測量工作,由潛水員做最終檢核。其中GPS-RTK設備主要用于管節沉放時的定位工作,全站儀則作為輔助后備方案,用于初步對接階段的定位工作。定義已沉放管節對接面的6個角點為6個角點為A~F,通過GPS-RTK設備以及沉管管節內的傾斜儀位置,實時監測待沉放管節的相應位置,確定與設計值的差值,并實時顯示與相應接觸點的距離。沉管隧道施工監測系統點,實時模擬三維的管節水下情況與已沉放管節之間的位置聯系。安裝測量設備GPS-RTK天線安裝在測量塔頂部的設計中心位置。全站儀棱鏡安裝位于測量塔頂部,通過標定測量GPS天線及棱鏡的三維坐標,及已經建立的與待安裝沉管管節之間相對坐標系,實時監測管節的空間坐標位置。不動,如需要臨時拆卸,應于原位置重新安裝。無論是否拆卸,均須檢驗甚至重新校準。GPS信號至測量塔頂部的GPS-RTK天線后,經過標定測量出GPS天線和全站儀棱鏡的三維坐標后,確定沉管位置。管節在沉放過程中,GPSGPS要時替代出現問題的GPS/5~8s直接同步錄入主機。當儀器距離主機較遠時,通過無線電或者網絡傳輸至主機存儲并處理。主機對測量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利用數據處理系統進行計算、評查、轉換,最后獲得水下管節水平、傾斜和下沉深度等參數,通過無線電向控制室傳輸直觀、準確的數據和圖形。GPS的三維坐標(或全站儀測量)以模擬定位相應管節控制點之三維坐標。在沉放前,將主要通過GPS指引管節至設計地點準備沉放。沉管管節錨碇布置(海)維多利亞港中,航道較為繁忙,故選用混凝土錨作為沉管管節錨碇的裝置。使用前進行相關質量檢驗。沉管管節錨碇方式“八字形”和“雙三角形圖5.2-1典型錨碇系統布置圖沉放前檢查及準備作業管節準備檢查GINA管節端接觸面的清潔、GINA止水帶清潔、完整性檢查等,檢查工作由潛水員水下進行,可用棉布清潔GINA止水帶和用鋼絲刷清潔對接面。裝在管節上的導向架檢查是否有異物及泥沙淤積,并清理干凈??v橫調纜主要檢查鋼絲繩是否傷損、鋼絲繩走向是否正確等,目測進行。管內抽水箱系統及機電主要檢查水箱是否漏水、水尺是否傾斜、管路是否漏水(氣)、閥門操作是否順暢、水泵電機及控制系統是否正常等,這些主要通過目測或試啟動進行。順暢等。沉放環境要求沉放前需選擇符合沉管沉放要求的天文、海況的氣象窗口:根據潮位預報,選擇潮差最小的日期為(暫定)管節沉放日;1.852km,風速小于13.9m/s,浪高小于1.5m。為保證管節沉放、對接安全,項目應根據工程所在區域沉放、對接作業的水流速、波浪、風速標準。在高點。如發現高點,需及時清理,處理后需進行復測,保證基槽質量。管節下沉浮躉吊沉法介紹以確定沉放管節與已沉放管節的對接具體情況,并完成驗收。管節下沉壓載系統的操作管節內的壓載系統已經于管節預制時提前安裝并檢驗于管節內部。每條管節內共有10系數大于1.04。管節沉放步驟檢查并預熱設備,水平移動管節至已安裝管節10m處。開始注水至壓載水箱。圖5.4-1管節沉放(1)持續進行壓載(注水量約400t)(沉放速度應控制在0.5m/min之內)。下沉中需要校正管節斜度以符合隧道整體下降或上揚的坡度,并且派遣潛水員進行水下測量。圖5.4-2管節沉放(2)緩慢以“Z”字方式邊下沉邊前移管節至距離海床高度1m已沉管節的600mm范圍內。派遣潛水員下水人工檢測管節的實際深度和與相鄰管節間的距離,以校對GPS定位系統可能存在的誤差。圖5.4-3管節沉放(3)定位準確后,沉管頭端借助導梁和導梁座定位(已安裝沉管)

圖5.4-4管節沉放(4)初步拉合(GINA止水帶)尺對管節的距離、左右偏移及頂面高差進行測量,并對兩管節接觸面及兩側檢查,對探摸檢查,防止有異物被夾。初步拉合主要針對GINA20t50t75t逐級緩慢施壓于GINA止水帶,保證GINA帶均勻壓縮且不受到損傷直至止水帶壓縮至指定厚度,對接拉合速度不應大于5cm/min5.17以輔助判斷拉合效果。水壓對接在拉合千斤頂拉合管節接頭初步止水完成后,全面檢查GINA止水帶的壓接情況,并測量兩條管節之間的距離、管頂面高差、接頭左右偏差,滿足要求時后,進行放水壓接作業。水箱內。壓對接。接頭空腔水量約200m3,兩臺水泵同時抽水,約20min可排空接頭水。行,端頭間距離越來越小,直至距離不變(在設計范圍內),水壓對接完成,最后把接頭內腔水排干。圖5.5-1水壓接示意圖(1)

圖5.5-2水壓接示意圖(2)查、測量,滿足要求后,可開水密門。開啟時要注意:安全方可打開水密門,讓操作人員進入隔艙內。檢查管節對接端GINA止水帶水密性,如果發現任何漏水情況,應進行適當的處理和修理。管內測量驗收從暗埋段內引線到E1管節以及后續所有管節,利用測量儀器進行精確測量,主要工作位置。接位置及軸線調整的依據。穩定壓載沉放完成(包括拉合裝置)直支撐裝置()統。拆除完成后,回收部件至工作船舶,船舶離開作業水域。6材料與設備材料表6.1-1水密門材料表序號名稱材料單位數量備注1型鋼203×203×46UCkg9156.62鋼板10TKkg842.112TKkg96.916TKkg25340TKkg55.53螺栓M20×80個1232序號名稱材料單位數量備注M20×90個176M16×128個884圓鋼φ16m61.65橡膠條20×10m397.8表6.1-2其他材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對講機臺202鋼絲繩Φ64mm×150m條2或130+20組成3鋼絲繩Φ64mm×145m條44鋼絲繩Φ64mm×130m條25鋼絲繩Φ64mm×80m條46鋼絲繩Φ64mm×20m條67鋼絲繩Φ42mm×120m條48鋼絲繩Φ42mm×108m條49鋼絲繩Φ42mm×90條110鋼絲繩Φ42mm×20m條211鋼絲繩Φ28mmm50012卸扣80t個26T8型號13卸扣50t個12T8型號14卸扣35t個16T8型號15卸扣25t個16T8型號16卸扣17t個12T8型號設備表6.2-1管節沉放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單位備注電動絞車150/200kN10臺包500m鋼絲繩電動絞車50kN8臺包200m鋼絲繩導纜鉗200kN4套導纜雙滾輪750kN2套連體滑車250kN2個導向架梁750kN1個配長度不等螺栓導向架座750kN3個拉合座750kN6個浮標φ0.8m×H1.0M16個重力錨塊170t4個鐵錨1t8個吊駁用潛水設備KMB4套空壓機0.6方2套潛水泵Φ80/Φ504套管內清積水減壓艙2套拉合千斤頂1200kN2套管節拉合液壓泵站2套焊機1臺發電機150kW1臺發電機300kW2臺電纜若干米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單位備注配電箱12個鼓風機Φ2001套包300m管路混凝土振動棒1套表6.2-2管節拉合主要船只配置表設備名稱型號數量設備用途備注起重船40t1安裝拉合千斤頂駁船2000t1潛水母船吊駁150t2管節沉放拋錨艇438kW1帶纜、解纜、交通工作艇2帶纜、解纜、交通沖鋒舟1交通表6.2-3測量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GPS-RTK套210mm+1ppm2全站儀徠卡TCR802套22mm+2ppm3實時監控系統套1詳見相關測量方案4測量塔套2質量控制管節沉放窗口期選擇氣象條件況。評估沉放時的可能最大風速,一般應小于13.9m/s。為安全起見,沉放時的水上能見度應大于1.852km。水文條件0.5m/s,浪高小于早晨開始,則有充足的時間于白天海面平穩時完成沉放。基槽檢查及清理沉放前需對管節基槽進行檢查,是否有回淤現象,如有高點,必須先進行清理。管節沉放技術要求管節下沉速度不大于0.5m/min;沉放過程管節的抗浮系數不小于1.01;管節沉放后穩定壓載抗浮系數不小于1.04。管節定位偏差沉放時檢查GPS接近已安裝管段10m節標高以及管節間的相對位置。管節沉放偏差控制GPS3mGPS調節下一沉放管節基礎處理墊層高程完成糾偏。若高程和扭轉偏差過大,須松開GINA止水帶、起浮管節,重新整平基礎再進行沉放作業。沉放后初步檢查沉管管節初步沉放后,需定位測量檢測,其初步定位允許偏差范圍為:±50mm預估沉降量控制根據現實基槽情況,每條管節的預基槽抬高值在15~40mm之間,以匹配管節預估沉降量。8安全措施特殊安全事項節沉放的影響。險改變(非正常局部觸底、大傾角傾斜等),仍可使其回復常態,繼續作業。重點施工項目潛水作業1潛水員操作需嚴格按照潛水安全程序執行,需首先對潛水環境進行評估后進行安全培訓方可進行潛水作業。潛水作業需要選擇合適時間、穿著適當潛水裝備。2計劃。3

組進行即時通訊。4潛水作業需提前預備最近的減壓艙機構,隨時待命。如果潛水員深水(>9m)作業不超過45min,離開深水后需在淺水區停留或進入減壓倉減壓處理后才可上岸。通航條件管節沉放前應向相關港務及政府部門申請沉放作業時間;航道管制。

環保措施《工廠與工業經營條例》《水污染管制條例》《噪音管制條例》《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廢物處置條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維港保護條例》《保護海港條例》環保措施噪音污染7點至晚7有關部門申請并獲批《建筑噪音許可證》。空氣污染管節沉放時的潛在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于拖輪柴油發動機的廢氣排放,所有器械需要定時保養檢查確保處于良好狀態,并且廢氣排放不超標。材料回收獲批的環境管理計劃實施。任何物料運離需根據票據條例做好準確清晰的記錄。水質污染檢查管節面,確保干凈整潔無雜物異物。效益分析此項工法的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