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_第1頁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_第2頁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_第3頁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_第4頁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拼音GBZ/T229.3-2010gengzu?chmgsuozh1yebingweihdzu?yefenj1d13buf:gaowen返回2英文參考GBZ/T229.3-2010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3:OccupationalexposuretoheatstressICS13.100C5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T229.3-2010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3:Occupati

2、onalexposuretoheatstress)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于2010年3月10日發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實施。GBZ/T229.3-2010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返回3前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GBZ/T229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按部分發布,目前計劃出版以下幾個部分:第1部分:生產性粉塵;第2部分:化學物;第3部分:高溫;第4部分:噪聲。本部分是GBZ/T229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的第3部分,是GBZ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中高溫接觸限值的配套文件。本部分是在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3、中4.4.3高溫作業分級基礎上修訂而成的。自本部分實施之日起,GBZ2-2002中相應的內容作廢。本部分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增加了熱應激、高溫熱環境等與高溫作業分級有關的標準術語; 對高溫作業等級進行了重新劃分; 在高溫作業等級劃分中增加了熱暴露時間和服裝阻熱性能因素; 增加了高溫作業分級標準的分級管理原則和正確使用說明。本部分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本部分由衛生部職業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提出。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洪濤、李濤、王天輝、張敏、馬強、杜燮祎、

4、王靜、張娜、徐傳香、吳銘權。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4200-84,GB/T4200-1997,GB/T17244-1998,GBZ2-2002。返回41范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高溫本部分規定了工作場所高溫作業的分級及其管理原則。本部分適用于各類存在高溫作業的分級管理。本部分不適用于每個勞動日累計高溫暴露不足1小時的作業。返回5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1

5、89.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7部分:高溫GBZ/T189.10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10部分:體力勞動強度分級返回6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熱應激反應heatstrain由熱應激引起的全身性生理反應。3.2熱平衡heatbalance機體通過調節產熱率和散熱率,使機體的產熱量等于散熱量,而保持機體體溫處于平衡的狀O3.3熱適應heatadaptation機體對于長期熱環境刺激產生的耐熱性提高的生理性適應過程。3.4熱習服heatacclimatization個體耐受熱強度能力漸進性增強的生理性適應過程。3.5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et-bulbglobetemperatur

6、eindex又稱WBGT指數,指綜合評價人體接觸作業環境熱負荷的一個基本參量。室外WBGT-自然濕球溫度(C)X0.7+黑球溫度(C)X0.2+干球溫度(C)X0.1室內WBGT-自然濕球溫度(C)X0.7+黑球溫度(C)X0.33.6環境熱強度environmentheatintensity環境溫度、濕度、風速、熱輻射影響人體熱散發的強度以WBGT指數表示。3.7服裝的阻熱性clothingthermalinsulation生產勞動過程中,勞動者所著的服裝影響人體熱散發的性能,單位為Clo。3.8高溫作業勞動一休息制度work-restregimen為防止熱損傷而制定的高溫作業單位時間內(小

7、時)勞動休息制度。返回74高溫作業分級分級原則與基本要求應對高溫作業的健康危害、環境熱強度、接觸高溫時間、勞動強度和工作服裝阻熱性能等全面評價基礎上進行分級。分級前,通過現場巡查,識別工作場所高溫的產生過程、分布范圍和采取的控制和防護措施,收集既往熱損傷發生和事故資料,確定需要進行分級的作業。作業分級應與日常監測相結合。對作業分級結果和預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要定期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提示可能與原分級結果不一致的,或因生產工藝、原材料、設備等發生改變時應重新進行分級,并提出新的預防控制措施和建議。分級結果以分級報告書形式表示,報告書內容包括分級依據、分級結果、預防控制措施和建議、效果評價的方法和應告知

8、的對象。分級報告書應告知用人單位負責人、管理者和相關勞動者。分級資料應歸檔保存。分級依據及方法WBGT指數和服裝的阻熱性。高溫作業分級的依據包括勞動強度、接觸高溫作業時間、高溫作業分級時,需確定體力勞動強度分級,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按GBZ/T189.10執行。高溫作業分級時,需確定接觸高溫作業時間,接觸高溫作業時間以每個工作日累計接觸高溫作業時間計,單位為分鐘(min)。高溫作業分級時,需確定作業環境熱強度,即WBGT指數。WBGT指數的測定按GBZ/T189.7執行。高溫作業分級時,需確定勞動者穿著服裝的阻熱性。長袖襯衫和長褲工作服及紡織材料連褲工作服的絕熱系數為0.6C1O。根據以上測定評價

9、結果,對照表1內容進行分級。4.3分級高溫作業按危害程度分為4級,即輕度危害作業(I級)、中度危害作業(n級)、重度危害作業(出級)和極重度危害作業(IV級)(表1)。表1高溫作業分級1勞動強度接觸高溫作業時間(min),CM-29)31-32(3031J33-343578(31-35)377s(3637)39相(3839)41-4071輕勞動60120I1*121240Iu二1WJL1Z11-360Ly361iKHfl1Hi1n(中勞動)8120IA1I,T121-240maii.R24176011361-JV1R85分級管理原則根據不同等級的高溫作業進行不同的衛生學監督和管理。分級越高,發

10、生熱相關疾病的危險度越高。輕度危害作業(I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可能對勞動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應改善工作環境,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采取職業健康監護和防暑降溫防護措施,保持勞動者的熱平衡。中度危害作業(n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可能引起勞動者的健康危害。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強化職業健康監護和防暑降溫等防護措施,調整高溫作業勞動一休息制度,降低勞動者熱應激反應及接觸熱環境的單位時間比率。重度危害作業(出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很可能引起勞動者的健康危害,產生熱損傷。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強調進行熱應激監測,通過調整高溫作業勞動一休息制度,進一步降低勞動者接觸熱環境的單位時間比率。極重度危害作業(IV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極有可能引起勞動者的健康危害,產生嚴重的熱損傷。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嚴格進行熱應激監測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