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_第1頁
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_第2頁
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_第3頁
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_第4頁
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受控狀態: YL/YJSC2005發放編號: 版本/修改:A版/0 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 yzscWZLY-001版本/修訂狀態:A/0編制: 審核:批準:2005-09-23 發布 2005-09-25 實施 目 錄序號名 稱頁數頁次10.1發布1120.2手冊管理說明1230.3手冊修改控制頁1340.4適用范圍1450.5組織機構圖1560.6中心概況3670.7依據1780.8術語和定義271有機生產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182.各組織機構及其職責2 93有機產品的工藝流程圖1104有機牲畜引進計劃1Z115有機牲畜生產計劃3126有機牲畜疫病防治計劃 2157有機牲畜繁殖計劃1178有機

2、牲畜運輸和屠宰計劃2189有機牲畜生產基地生態保護計劃22010有機牲畜生產基地環境保護計劃12211內部檢查程序32312信息、客戶申、投訴處理程序42613記錄管理程序引用質量手冊14文件控制程序引用質量手冊 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引用質量手冊 16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引用質量手冊0.1 發布令本中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有機產品,GB/T19630.1-2005有機產品 第1部分:生產,GB/T19630.4-2005有機產品 第4部分:管理體系,結合本中心生產有機肉用羊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制定了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并實施有機產品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機產品生產標準進行

3、生產管理。在生產過程中確保產品符合有機產品的標準與技術規范,并使產品的安全衛生。既滿足法規及市場要求,又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的目的。本手冊也是中心向顧客證實有機產品保證能力的有效依據。經審定,本手冊切實可行,從即日起全體員工必須遵照執行。現予以批準頒布,并于2005年9月25日實施。 主任2005年9月23日 0.2 手冊管理說明1.目的對有機產品質量手冊的編寫、批準、發放、更改、換版以及使用保管進行控制,以確保質量手冊的正確和有效使用。2.職責2.1辦公室負責手冊的編寫、發放、更改及換版。2.2有關部門和人員負責手冊和使用與保管。3.管理程序3.1編寫:本質量手冊由本中心組織有關專家依據負責編寫

4、。3.2批準與發放主任在手冊的批準頁上簽發頒布命令,予以批準發布。手冊由辦公室負責發放,按發放登記表進行發放,領用部門和人員要簽名,并與分發號相對應。現場使用的受控文本要在封面受控狀態欄內加蓋“受控章”。非現場使用的手冊(如發放給顧客或用于投標等)在封面受控狀態欄內加蓋“非受控”章。3.3更改與換版手冊中的內容需要更改時,由使用部門填寫更改申請單,經主任批準后由質管部負責更改,更改時要收回所有的受控手冊。按批準的更改內容對每一份手冊進行更改,做好更改標識,并在修改狀態欄內表述更改后的內容。3.4使用與保管手冊的使用者應按照手冊的要求和規定是,嚴格遵照執行。使用人應熟悉手冊中與本職工作有關的內容

5、,保證在用的手冊版本為有效版本。手冊的使用者應妥善保管手冊,不得任意涂改、復印和做記號,不得損壞、外借和丟失。對已出現的損壞和丟失,應及時通知辦公室原分發號作廢,按新分發號重新補發手冊。0.3手冊修改控制頁標題:手冊修改控制章節號:頁碼:第1頁共1頁版次:1修改次:0修改章節號修改條款修改人修改日期審核/日期批準人/日期0.4適用范圍本手冊適用于本中心的有肌肉用羊生產全過程的有機規范管理與安全控制。為確保有機產品的符合規定性和領用安全性,保障國內外消費者的健康,本中心嚴格按照本手冊的要求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并有效實施文件的有機質量管理體系根據具體情況和變化進行相應的修改,將有機養殖過程的不符合

6、有機產品養殖標準和規范因素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確保本中心生產的產品100%的符合有機肉用羊要求。0.5 組織結構圖項目部牧區節水灌溉示范站招標代理公司達旗開發區辦公室財務部扎旗開發區副主任管理者代表總工程師主任0.6 中 心 簡 介內蒙古禹龍農牧水利開發中心是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的直屬二級單位,是1996年6月經內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局準予登記注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主要從事水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于2005年7月成立了內蒙古興龍招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心現有三個項目開發區:1、興安盟扎賚特旗紅旗大甸子農場,土地10000畝,主要從事種植業。該農場如有資金投入三至五千

7、萬,可利用1萬畝農田做優質高產飼料草基地,建一大型綜合養殖場,效益數十倍于種植業。2、鄂爾多斯達拉特旗農產,土地7000畝,主要從事馬鈴薯種植。3、錫林郭勒盟西烏旗牧區節水灌溉試驗示范站,有優良草牧場30000畝,主要從事牛、羊養殖,現有羊2000只、牛100頭。如投入資金一千萬,可建成一個高標準的牛、羊育肥基地,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為使本中心質量管理上檔次,適應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需要。我中心依據ISO9001:2000標準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編制了質量手冊。中心地址:呼市賽罕區呼倫南路118號 郵編:010020電話:0471- 6687141 傳真7依據本中心的

8、有肌肉用羊的生產的依據為:GB/T19630.1-2005有機產品 第1部分:生產,GB/T19630.4-2005有機產品 第4部分:管理體系,0.8術語和定義1.有機農業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2.有機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過程符合本部分的供人類消費、動物食用的產品。3.常規生產體系及其產品為獲得有機認證或為開始有機認證。4.轉換期從按照本部分開始管理至生產單元和產品獲

9、得有機認證之間的時段。5.平行生產在同一農場中,同時生產相同或難以區分的有機、有機轉換或常規產品的情況,稱之為平行生產。6.緩沖帶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有目的設置的、克明確界定的用來限制或阻攔臨近田塊的禁用物質漂移的過渡區。7.轉基因生物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到如某種植物、動物、微生物。8.禁止使用本部分不允許使用的物質或方法。9限制使用本部分允許有條件地使用的物質或方法。10允許使用本部分許可使用的物質或方法。1.有機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有機質量方針是本中心總的生產有機產品宗旨和方向,由中心主任正式批準和公布并采取各項措施,保證該方針為全體職工所理解、實施和保持。1.1中心有機質量方針嚴格遵守有機食產

10、品標準,確保產品安全衛生質量;提供給顧客的有機產品,確保100%符合有機肉用羊的法規和標準。瞄準國際先進水平,不斷優化整體質量,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產品質量、一流的服務質量開拓國內處有機肉羊市場。1.2中心有機質量目標(1)有機肉羊的符合率100%(2)安全、環境、質量事故率為零。(3)顧客投訴處理率100%2.各組織機構及其職責2.1主任(1)負責中心的全面管理,對有機肉羊的質量和牧場生態負責;(2)確定組織機構及職責(3)批準有機產品質量管理手冊并確保其宣傳貫徹(4)配備相應資源以保證有機產品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5)實施有機產品管理體系持續改進(6)負責定期召開質量工作會議,掌握質量信息,

11、布置生產質量工作,安排處理重大環境和牧場問題。2.2有機管理小組長(1) 保有機管理體系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2) 向主任報告執行有機管理體系的業績,包括改進的需求、內審的情況;(3) 確保在整個中心內提高顧客要求意識;(4) 負責與有機管理體系有關事宜的外部聯絡。2.3牧區節水灌溉試驗、示范站 (1)有機飼料的供應商的調查、評審、建檔(2)根據生產計劃、制定采購計劃(3)負責采購文件的管理;(4)實施采購,確保采購飼料是符合有機產品標準的,并保證質量;(5) 負責倉庫的管理、貨物進出的管理;(6) 負責牧場、圈舍得建設和管理;(7) 負責制定繁殖計劃和疫病防疫計劃;(8) 負責牧場的

12、牲體和環境管理;(9) 負責記錄有機肉羊引入、飼養、繁殖、疾病防治、環境與生態保護全過程。24副主任(1)組織國內、國際市場的調研與預測,建立國內、國際貿易關系,明確用戶需求,編制年銷售計劃并執行(2)負責向中心反饋產品質量和客戶意見(8)處理顧客投訴(9)負責對運輸車輛的正常保養、清洗、消毒(10)信守合同,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建立用戶服務檔案,做好質量今年反饋工作(13)負責產品的發運管理2.4辦公室(1) 計劃、組織員工的培訓。(2) 負責中心信息管理。(3) 負責管理性文件的發放、歸檔和標識工作。2.5財務部負責質量記錄的管理負責財務審計3.有機肉羊養殖流程圖 疫病預防種羊、幼羊引入

13、轉換施肥牧場、草場轉換建設建設檢疫育肥疾病防治 養殖管理后代繁殖羊群越冬管理理冬季飼料準備 備育肥羊銷售4. 有機牲畜引進計劃4.1目的從整個有機羊養植生態系統出發,以有機農業為基礎,確保整個牧場的實現有機農業生態體系,生產合格的有機產品。 4.2種羊及幼羊的引入4.2.1引入原則 引入的種羊及幼羊必須是具有較強的適應本環境的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必須經過檢疫確認不攜帶任何傳染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未受到過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污染的種羊及幼羊。4.3引入要求應引入有機的種羊及幼羊。當不能得到有機的種羊及幼羊時,可引入常規的種羊及幼羊,但應符合一下條件:a) 幼羊不超過6周齡且以斷乳;b) 種公

14、羊引入后立即按照有機方法飼養;c) 現有存欄育肥羊必須經過6個月的轉換啟發可作為有機產品出售。d) 每年引入的常規羊不能超過現有存欄成年羊總數的10%;e) 當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或認為事故時、養殖場規模擴大時、養殖場發展新品種時,經認證機構許可,其引入數量可放寬到現有存欄成年羊總數的40%。所有引入的常規羊必須經過規定的轉換期。4.3相關記錄 羊群存欄記錄 常規羊引入記錄5. 有機牲畜生產計劃5.1目的按照有機產品標準飼養合格的有機羊,維護和改善有機牧場、草場的生態環境,綜合利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預防環境污染。5.2飼料管理a) 以養殖場的草場作為放牧場,春、夏、秋季節以天然牧草飼養;b)

15、冬季以本養殖場的清貯飼料再配給每只成年羊平均 60克的玉米飼養,購進的玉米應產自有機農場或經證明不是轉基因玉米。c)當飼料短缺時允許購買常規飼料,但不得超過全年飼料消耗的10%,每日的常規飼料投入量不得超過當日飼料的25%(以干物質計);d) 當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或認為事故時,允許在一定時間內飼喂超過規定比例的常規飼料。飼喂常規飼料須事先獲得認證機構的許可,并詳細記錄飼喂情況。e)必須保證羊每天都能得到滿足基礎營養的粗飼料。在其日糧中,粗飼料、清飼料或清貯飼料的比例不低于60%。5.2.1幼羊飼養a) 初乳期幼羊必須由母羊帶養,并能吃到足量的初乳。允許用同類的有機奶喂羊幼羊。在無法獲得有機奶的

16、情況下,可以使用同類的非有機奶。b) 禁止早期斷乳,或用代乳品喂養幼羊。在緊急情況下允許使用代乳品補飼,但其中不能含有抗生素、化學合成的添加劑或動物屠宰產品。c) 幼羊的哺乳期不得少于6周。5.2.2禁止使用一下方法和產品a) 以動物及其制品喂羊;b) 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任何形式的動物糞便;c) 經化學溶劑提取的或添加了化學合成物質的飼料。5.2.3飼料添加劑的管理a) 使用的飼料添加劑應在農業部發布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中,同時應符合本部分中的其他要求;b) 允許使用氧化鎂、綠砂等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c) 天啊的維生素應來自發芽的糧食、魚肝油、釀酒用酵母或其他天然物質d) 禁止使用以下產品:

17、化學合成的生長促進劑(包括用于促進生長的抗生素、激素和微量元素);化學合成的開胃劑;防腐劑(作為加工助劑時例外);化學合成的色素;黑蛋白氮(如尿素);化學提純的氨基酸;轉基因生物或其產品。5.3飼養條件5.3.1羊圈舍得要求a) 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時間;b) 空氣流通,自然光照充足;c) 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受風、雨、雪等侵襲;d) 足夠的墊料;e) 足夠的飲水和飼料;f) 不使用隊任或羊健康明顯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設備。5.3.2羊的飲水水質要求羊的飲水水質應符合標準中附錄C,表C.1有機畜禽飲水水質要求5.3.3飼養方法a) 羊的四季都應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冬季活動的時間可相對縮短;

18、適當圈養可有利于草原的生態改善;b) 禁止采用拴養的方法限制羊的自然行為的飼養方法;c) 楊不可單欄飼養,但因患病應隔離的、成年公羊及懷孕后期的母羊例外;d) 圈欄要有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羊群受到野生捕食動物的傷害;e) 禁止強迫喂食。5.4相關記錄 飼料采購記錄 飼料配料記錄 常規飼料飼喂記錄 幼羊斷乳記錄 6.有機牲畜疫病防治計劃6.1目的通過計劃的實施,有效地預防羊群疫病的發生和傳染,確保有機羊的健康生長。6.2疾病預防原則a) 根據地區特點選擇適應性強、抗性強的品種;b) 根據需要采用輪牧、提供優質飼料及合適的運動等飼養方法,增強羊的非特異性免疫力;c) 確定合理的飼養密度,防止因密度

19、過大導致健康問題。6.3卷欄的清潔與消毒a) 允許在羊圈、欄中使用標準中附錄C,表C.2有機畜禽養殖場所允許使用的消毒劑中所列的消毒劑。b) 允許在羊圈、欄中以對羊絕對安全方式使用國家批準的殺鼠劑和標準中附錄B中所列的物質。c) 應定期清理羊圈、欄中糞便并進行消毒,消毒適應將羊遷出處理區。6.4治療及預防方法a) 允許采用中獸醫、針灸、植物源制劑和順勢治療法等自然療法醫治羊的疾病;b) 允許實行國家法定的預防接種。當牧場有發生某種疾病的危險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時,允許緊急預防接種(包括為了促使母源體抗體物質的產生而采取的接種)。但接種的疫苗不能是轉基因疫苗。禁止使用抗生素或化學合成的獸藥進行

20、預防性治療。c) 單采用多種措施仍無法控制羊的疾病或傷痛時,允許在獸醫的指導下對患病的羊使用常規獸藥,但必須經過該藥物的停藥期兩倍時間(如果停藥期不足48小時,則必須達到48小時)之后,這些羊才能作為有機產品出售。d) 禁止為了刺激羊的生長而使用抗生素、化學合成的抗寄生蟲藥或其他生長促進劑。禁止使用激素控制羊的生殖行為(例如誘導發情、同期發情等)。但激素可在獸醫監督下對個別羊進行疾病治療。e) 出法定的疫苗接種外,飼養周期不足1年的只允許接受一個療程的對抗性獸藥治療,否則該羊不得作為有機產品出售,如果該羊要繼續留在養殖場內,則必須在認證機構的同意后再經過規定的轉換期。f) 必須對疾病診斷結果、

21、所用藥物名稱、劑量、給藥方式、給藥時間、療程、護理方法、停藥期進行記錄。必須對接受過常規治療的羊進行逐個標記,避免與健康羊混淆。6.5非治性療手術 有機養殖強調尊重動物的個性特征,我中心養殖的羊時不需要采取非治性療手術的品種。6.6相關記錄疫苗接種記錄疾病治療記錄停藥期記錄使用藥物記錄療程及護理方法記錄常規治療記錄7. 有機牲畜繁殖計劃7.1目的通過計劃的實施,有效地實現有機畜牧生產基地的有機羊存欄數不斷增加、預防品種退化,實現牧場規模不斷擴大和持續改進。7.2繁殖方法的控制a)本牧場以羊群的自然繁殖為主;在特殊情況下,經中心批準,聘請有資質的畜牧機構進行人工授精,再采用人工授精的過程中,嚴格

22、控制種羊的來源,避免通過人工授精產生對羊遺傳多樣性產生嚴重影響。b)禁止使用胚胎移植、克隆技術等對羊的傳多樣性產生嚴重影響的人工或輔助性繁殖技術。c)除非為了治療的目的,禁止使用激素促進母羊分娩。d) 母羊在懷孕4個月即120天以后的時間段內接受僅用物質處理后,其生產的幼羊不能被認證為有機。7.3相關文件母羊懷孕后期護理規程7.4相關記錄人工授精記錄母羊懷孕記錄禁用物質使用記錄8.有機牲畜運輸和屠宰計劃8.1目的通過計劃的實施,有效地保護有機機羊在運輸、待宰、屠宰期間不發生非產品的污染,饑餓和最小的應激反映。8.2標識出售的有機肉羊在裝卸、運輸、屠宰期間必須標識清楚易于識別。8.3 運輸、待宰

23、、屠宰期間的管理出售的有機肉羊在裝卸、運輸、屠宰期間必須由專人管理。給羊提供以下條件:a) 避免羊通過嗅覺、視覺、聽覺接觸到正在屠宰的或已死亡的動物;b) 保持現存的群體聯系,避免混合不同群體或性別的羊;c) 提供緩解應激的休息時間;d) 確保運輸方式和操作設備的質量和適合性,運輸工具應適合羊的運輸;e) 運輸途中應避免饑渴,提供必要的飲水和飼草;f) 提供合適的溫度和相對濕度;g) 裝載和卸載時對羊的應激要最小。8.4 運輸、待宰、屠宰期間的控制a)運輸和屠宰羊的操作要力求平和。禁止使用電棍及類似設備驅趕羊群。禁止在運輸錢和運輸過程中對羊使用興奮劑。b)除非從養殖場到屠宰場的距離太遠,一般情

24、況下用車輛運輸羊的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應盡量就近屠宰。c)禁止在羊失去知覺之前就進行捆綁、懸吊、和屠宰。用于時羊在屠宰前失去知覺的工具應隨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但因宗教或文化原因不允許在屠宰前先使羊失去知覺,而必須直接屠宰的,應盡可能在平和的環境下以盡可能短的時間進行。d)有機羊和常規羊應分開屠宰,屠宰后的產品應分開儲藏并標識清楚。用于羊體的顏色標記必須符合國家的食品衛生規定。8.3相關文件屠宰設備、工具維護保養擦作規程有機肉羊屠宰操作規程有機肉羊運輸、裝卸操作規程8.3相關記錄肉羊運輸記錄運輸設備清洗記錄產品儲藏記錄屠宰設備、工具維護保養記錄9. 有機牲畜生產基地生態保護計劃6.1目的通過計

25、劃的實施,有效地保護有機畜牧生產基地的生態環境。6.2途徑采取積極的措施,建立天敵的棲息地和保護帶,保護生物多樣性等。6.3管理與控制措施6.3.1在放牧、冬儲飼草收割過程中必須教育和培訓放牧和收割人員避免對牧場的植被造成破壞和污染。必須保證飼養的羊群數量不超過牧場的最大承載能力,應注意對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維護。只有從計劃規定的、明確的區域進行放牧、輪牧和冬儲飼草收割作業。確保不能超過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產量或對動植物品種的生存造成危害。6.3.2土壤和水土保持:土壤和水資源應執照可持續方式管理。應采取各種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過度和不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及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應采取措施防

26、止水土流失。禁止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管理者應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以防止草原退化和對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應采取措施防止草原沙化、土壤和水的鹽堿化。6.3.3進行放牧和冬儲飼草收割的人員應是經過培訓,達到對放牧、輪牧和冬儲飼草收割作業的要求熟練掌握。6.3.4對天敵及其棲息地的保護。6.3.4.1天敵的保護與利用:每年在有機牧場基地基地周邊有計劃的種植一些有益作物如灌木等速生樹木,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為天敵提供轉換宿主、繁殖和越冬的場所,以提高天敵的有效控制蟲害的能力。6.3.4.2采取措施保護和利用當地草場中的瓢蟲和寄生蜂等天敵昆蟲,以及蜘蛛、捕食螨等有益生物,減少人為因素

27、對天敵的傷害。6.3.4.3在草場缺乏有效天敵優勢的情況下,有計劃地從其他國家或地區引進優良品種,馴化后釋放到操場中。6.4草原生態控制6.4.1有計劃地改善和改變生態環境,通過實施放牧、輪牧的全理布局,保持生物、植物品種的多樣性,在對草原的維護和建設時應實施合理的樹種和品種的合理布局,應操持品種結構的合理性和品種的多樣性。6.4.2采用草覆蓋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禁止焚燒野草或樹枝。6.4.3嚴禁用毀林、毀草、開荒的方式發展有機種植。6.5相關記錄 輪牧計劃 草場建設計劃 草場病蟲害防治計劃10有機牲畜生產基地環境保護計劃10.1目的制定一個適合我中心的有機產品生產基地環境保護計劃,實現有機羊

28、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變廢為寶,確保環境不受影響。 10.2管理機構10.2.1成立環境管理領導小組。環境管理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識別養殖過程中的環境因素、確定重大環境因素、制定管理計劃、控制措施、實施方案,處理與環境有關的重大和緊急事件并做出相應,保持與當地生產者以及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的聯系。指導環境管理工作,協調有關工作。10.3養殖場初始環境評審 環境管理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對牧場的環境管理現狀、環境因素、應制性的環境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進行識別,確定養殖場的重要環境因素和與環境有關的法律規,建立牧場的環境因素臺賬、重要環境因素清單、適用的環境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清單。10.4養殖場環境控制

29、以預防為主的思想,對以識別的環境因素實施有效控制,環境管理領導小組對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環境目標,控制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和環境管理方案。養殖場的管理人員、工作人員負責按作業指導書和環境管理方案對以識別的環境因素實施有效控制。牧場種的重要環境因素主要時羊糞的排放和養殖場火災(草原火災、飼料場火災)、過度放牧、草原沙化。10.4相關文件羊糞處理作業指導書草原火災應急預案10.4相關記錄環境因素臺賬重要環境因素清單11內部檢查程序11.1目的定期對有養殖場生產過程進行實地內部檢查,以驗證本中心所生產的有機羊是否完全按照有機產品標準進行生產并符合有機產品標準,以及有機產品管理的有效性如何。11.2適用范

30、圍本中心生產的有機肉羊系列產品。11.3職責(1) 主任批準組織中心有機質量內審組,制定有機辣椒檢查計劃和審核實施計劃,批準內部監督檢查報告:(2) 主管有機產品生產與質量的總工程師負責內部監督檢查工作,任命內檢組長:(3) 總工程師負責編寫年度內部監督檢查并組織內部檢查工作:(4) 審檢組長負責檢執行與完成檢查報告。11.4內部檢查工作程序11.4.1內部檢查的要求11.4.1.1檢查小組的組成:檢查小組視實際狀況的需要,成員至少兩人,需設審核組長一名。檢察員應為訓練合格人員,檢查組長須受過內審員培訓并取得資格證明者擔任。11.4.1.2檢查組長編制本次內部檢查實施計劃交主任批準。其內容主要

31、包括:檢查目的、準則、范圍,檢查組成員,檢查時間,檢查的工作安排。11.4.1.3檢查組長檢查計劃組織編寫檢查表,詳細列出審核項目、依據和方法。1.4.1.4通知受檢查的單位,發出內部檢查通知書,經主任批準后,擔前10天送受檢單位主管簽收。11.4.1.5內部檢查每年進行一次,當體系發生變化時,由各部門依實際需要提出,經主任核準后,實施不定期內檢。11.4.2內部檢查的內容有機養殖場的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有機草場、有機養殖場和有機羊三方面,檢查過程遵循的依據是有機認證標準、中心的有機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等。11.4.2.1有機牧場的檢查內容(1) 有機牧場的整體情況,檢查中心與牧場承包部門簽訂有機產品

32、生產與管理、收購合同的執行情況:(2) 檢查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各種外來物質的來源,限制或控制、禁止使用的物質是否符合有機羊的要求和標準。(3) 檢查草原蟲害的防治,放牧、輪牧、飼料管理、繁殖、疾病防治、草原生態、養殖場環境管理、灌溉用水、邊界和緩沖區是否符合要求:(4) 檢查育肥羊出售、運輸、存儲是否能有效防止與非有機成分的污染等。(5) 檢查是否建立和執行完整的文檔記錄系統的情況:(6) 進行風險評估。11.4.3檢查員檢查前應做好檢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帶好有關的文件,包括檢查計劃、有機產品標準或規范、檢查作業指導書、記錄表格等,如果是再次檢查,需帶上次檢查的報告,尤其是不合格項和改進要

33、求。11.4.3.2檢查員到現場后先與牧場負責人及相關管理人員召開首次會議,介紹本次檢查的內容、任務、目的、依據和范圍,與相關的管理人員交談了解養殖場的基本情況情況。11.4.3.3按照檢查計劃的安排到現場檢查。在現場檢查過程中,根據列出的檢查項目逐一檢查。檢查的方法采取詢問、調查、現場觀察操作等。11.4.3.4現場 檢查完畢后再召開末次會議,通報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和事項,并簽署相關文件。11.4.4不合格項整改對檢查中發理的不合格項,檢查組向各相關部門發出不符合報告,經部門領導確認,由相關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經審校員確認后實施,檢查員負責對實施結果跟蹤驗證,并報告驗證結果。11.4

34、.5內部檢查報告完成現場檢查及對不合格項整改后,審核組長寫出內部檢查報告,交管理者代表審核,由主任批準。檢查報告內容如下:檢查的目的、方法和依據,檢查部門及檢查組成員,檢查計劃實施情況總結,不合格分析,不合格數量及嚴重程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對有機產品管理體系有效性、符合性結論及今后應改進的地方。內部檢查報告由審核組長簽名后,由辦公室發放到各相關部門管簽收。11.4.5相關記錄內部檢查計劃檢查記錄不合格項整改通知書內部檢查報告12信息、客戶申、投訴處理程序12.1目的有效地對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和利用,及時處理不符合有機產品要求的情況及顧客投訴,以保證有機產品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提高顧客滿意程度

35、。12.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有機羊飼養的信息反饋和對顧客投訴的處理過程控制。12.3職責12.3.1辦公室負責有關有機管理體系的信息管理和與有機產品質量有關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的管理。負責收集匯總有關信息,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分析,及時總結和反饋。12.3.2副主任負責顧客反饋信息管理以及在顧客滿意度方面的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12.3.3牧區節水灌溉試驗示范站負責養殖過程的信息管理及有關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12.3.4主任負責顧客重大投訴的處理。12.4措施和方法12.4.1信息管理12.4.1.1信息源(1) 信息作為一種資源,是控制質量和以事實為依據進行決策的基礎資源。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數據

36、)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為:過程、產品和/或服務的知識和/或經驗,來自供方和顧客的信息。(2) 信息源類型,信源主要包括內部信息資源和對組織有用的外部信息資源。(3) 內部信息源:來自組織內部的信息,例如:體系、產品特性、過程能力、設備能力、人員狀況,資金,效益,利潤,收入,質量,成本,市場份額等。(4) 外部信息源:來自組織外部的信息,即來自外部相關方的信息。外部相關方主要為:顧客和最終用戶、所有者和/股東,供方和合作者、社會(如行業協會、媒體、因特網)等。12.4.2信息及管理需求12.4.2.1信息內容各部門確定需要哪些信息,并需向(和/或要求)其他部門提供哪些信息。信息內容主要有:(1) 有機產品(肉用羊)的品質及有機內部、外部檢查情況;(2) 產品質量分析報告;(3) 形式(例行)試驗報告;(4) 嚴重異常、一般異常質量問題分析、處理及效果;(5) 運輸設備及方法對產品(肉用羊)質量的影響;(6) 關鍵過程的質量控制情況;(7) 進貨(飼料、建材、獸藥等)、過程、最終檢驗記錄;(8) 監測、檢測儀表的校準報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