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大體頜位的解剖關系與臨床意義_第1頁
四種大體頜位的解剖關系與臨床意義_第2頁
四種大體頜位的解剖關系與臨床意義_第3頁
四種大體頜位的解剖關系與臨床意義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種大體頜位的解剖關系與臨床意義口腔醫學( stomatology) 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醫學學科。它所包括的內容是相當豐碩的, 大體上可分為口腔醫學基礎、口腔預防醫學、口腔臨床醫學等三大領域。其中與臨床診療緊密相關的是口腔頜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及口腔內科學這四大臨床學科 1。口腔醫學中各二級學科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而復雜的。但所有口腔醫學的二級臨床學科進行診療實踐的起點和落腳點卻是一致的,即為患者恢復更好的口頜系統的生理功能,并盡可能恢復和諧美觀的解剖形態結構。口頜系統的功能是: 咀嚼、吞咽、言語和維持正常的頜面形態等。其中最大體的,也是維持人類之生存首要的功能固然是咀嚼。而咀嚼的

2、實現必將涉及牙合及下頜的運動,下頜運動時就會產生下頜骨相關于上頜骨或顱骨的位置轉變,此即頜位的轉變。因此研究最大體的可重復的幾個頜位之間的解剖關系及其臨床意義就能夠夠將口腔醫學的各二級臨床學科進行有機的串聯,從而有利于臨床實踐中各學科之間的合作,最終使通過醫治的口頜系統的生理功能和形態結構達到和諧舒適與美觀穩固的統一。1 ICP 、RCP、 MCP、MPP的解剖關系下頜的位置, 即頜位,從理論上講有無數個, 對其所有的位置轉變進行研究不但不可能,而且毫無醫學意義。正常生理功能中的頜位值得研究的僅僅是指重復性好的少而又少的幾個,即牙尖交織位( ICP)、后退接觸位( RCP)、肌接觸位( MCP

3、)和下頜姿勢位( MPP),四者之間的解剖關系甚為微妙和復雜 2。ICP 是由牙尖交織牙合( ICO)所決定的,因此又稱為牙位3。RCP由韌帶的可妥協性決定又稱為韌帶位,屬于物理性定位。 MCP與升頜肌的收縮緊密相關而又稱被為肌位(MP)。MPP是下頜及頜周諸肌無主動功能狀態下的下頜位置,因此又稱為息止頜位。正常情形下由RCP調到 ICP 時存在著自由正中域,即由RCP到ICP 時,后牙呈對稱而均勻的接觸,水平向無偏斜或偏斜不超過,無單側咬合性接觸,二者之間是以前后向為主的位置關系約 1mm,此即所謂的“二位”。ICP 、MCP正常情形下是一致的,意即下頜由MPP沿著肌力閉合道閉合至上下牙剛有

4、接觸時下頜的位置正好確實是ICP,而并無個別牙或少數牙的接觸(早接觸) ,此即所謂:牙位肌位的和諧一致。而MPP是通過正常的肌力閉合道與 ICP 或 MCP發生聯系的 4。正是 ICP、RCP、MCP、MPP四者之間的可重復的解剖關系才保證了咀嚼進程中成千上萬次的頜位轉變,在舒適行使功能的同時而又不致于致使整個口頜系統的功能或結構的紊亂5。因此臨床各科在醫治、修復或正畸、手術進程中維持或修正ICP、RCP、MCP、MPP之間的解剖關系是相當重要的,不然就會致使各類醫源性的口頜系統的功能甚或結構上的紊亂。2 ICP 、RCP、 MCP、MPP的臨床意義ICP 的臨床意義正常的 ICP 能夠保證上

5、下頜牙尖窩交織式最緊密,最普遍的牙合接觸,從而增大了牙合的咀嚼面積利于提高咀嚼效率;同時也有利于牙合力的分散而幸免個別牙或少數牙的牙周創傷;另外,由于 ICP 的存在,縱然有個別牙缺失也不至于使對頜牙完全喪失功能,還可幸免鄰牙和對頜牙在短時刻內發生傾斜移位和牙合向伸長。如此就為臨床及時修復提供了時刻上的保證。RCP 的臨床意義 當全口牙或多數牙缺失時,由 ICO決定的 ICP 也將隨之難以確信或消失。而由韌帶決定的 RCP卻不是如此,仍然能夠在全口牙缺失的情形下被準確的獲取,這在義齒修復中的作用和意義是不可替代和必需的。如此才使咱們為全口牙缺失的患者重建合乎功能和美觀的義齒性咬合成為可能。MC

6、P 的臨床意義 MCP與 ICP 是不是一致直接關系到口頜系統的功能是不是正常。正是因為 MCP的存在咱們才能夠判定天然牙合或義齒重建牙合可能存在的早接觸、牙合干擾等牙合紊亂,從而準確的去除之。與此同時,咱們還能夠參照 ICO 的異樣與否來推斷 ICP、MCP之間的不調之緣故是在于牙合的紊亂,仍是在于肌功能的異樣。MPP 的臨床意義 MPP是由下頜骨本身的重力和升頜肌的牽張反射所決定的。正常的 MPP能夠使臉部表情自然美觀,并可使功能狀態下可能造成的口頜系統內的尚無臨床病癥的微小創傷(如關節內)有足夠的休息期進行修復,事實上人類的牙合接觸在 24h 內也才 17min 左右罷了。另外, MPP

7、仍是全口義齒修復中確信垂直距離( VD)的重要參考因素。3 小結綜上所述, ICP、RCP、MCP、MPP之間的解剖關系是復雜和相當重要的。正是它們之間和諧的交替轉變貫穿于下頜運動的始終,才使口頜系統得以舒適自然行使功能的同時,而又不發生各類紊亂病癥 6。因此口腔醫學各臨床專科進行醫治的目的應是恢復已遭破壞的四種頜位之間的解剖關系, 臨床醫師熟悉 ICP、RCP、MCP、MPP之間的解剖關系和臨床意義對指導臨床實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參考文獻】1 邱蔚六 . 口腔頜面外科理論與實踐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00.2 皮昕. 口腔解剖生理學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90.3 易新竹 . 牙合學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101.4 Kobayashi on matrix components relevant to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Gakkdi Z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