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學習《道德經》的德觀(20220215164339)_第1頁
第四講學習《道德經》的德觀(20220215164339)_第2頁
第四講學習《道德經》的德觀(20220215164339)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講學習?道德經?的德觀一、德之境界?道德經?第八章寫道:“上善假設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假設水老子認為,最高境界的善像水一樣, 盡管有利于萬事萬物,卻從不炫耀或邀功。它永遠 從高處流下,形狀隨萬物的形狀而改變,可圓可方。正所謂“厚德以順,水的德行幾乎到達了“道的境界。善具有多種表現形式。r居善地所謂“居,是指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人們一定要選擇“善的居住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便是典型:孟子小的時候,住在墓地旁邊,他便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玩辦喪事的游

2、戲。于是孟母把家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沒想到,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習商人做生意和屠夫宰羊。孟母再一次搬家。這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后都學習記住。從此,孟家定居在 該處。由此可見,和藹良的人生活在一起,天長日久,自己也會變得善良起來。r心善淵在這里,“心指的是愛心、善良之心、道德之心、仁愛之心。簡而言之,就是“愛C這種愛就像深淵一樣,是沒有盡頭的。r與善仁每個人在參與社會活動的時候,都有各種各樣的交往圈。 無論在哪個圈子里活動, 都要做到與人為善。【案例】第三種朋友有一家大型集團公司,其業績在該行業連續十年都是第一名。這家公司的董事常年輕能

3、干,親自領導公司從租賃起家,一直到開展為如今的規模。這位董事長把周圍的朋友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周圍的酒肉朋友, 他經常和這類朋 友在一起吃喝玩樂, 但永遠不會和他們共事; 第二類是一起共事的朋友, 但從來不和 他們一起吃喝玩樂;第三類是從小到大,一直“不把他當人看的朋友。在他心目中,只有第三類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因為這些朋友無論在他窮困潦倒 還是身家億萬時,都對他一如既往地嬉笑怒罵。 在他看來,敢指著鼻子罵他才是鞭策, 才是真正的“與善仁。F言善信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無論何時都要講誠信,沒有信譽的人永遠不可能走向成功。T政善治所謂政善治,就是要善于處理問題。【案例】高明的廚子夏桀是一個有名的

4、暴君, 商湯想推翻夏桀的統治, 但苦于勢單力薄,連續多日茶 不思飯不想。他手下雖然有兵有將,卻沒有一個好的謀士。一天,他突然發現近日來 吃的飯菜與往常大不一樣,不是太咸就是太淡,于是很生氣地把廚子叫來,發現對方 是夫人陪嫁中的一個叫伊尹的奴隸。商湯質問道:“為什么你這幾天做的菜咸淡不一,這么難吃!伊尹不慌不忙地答復道:“我當然知道飯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要五味調和, 吃起來才有味道。這幾天我看到大王你唉聲嘆氣,似有疑慮,一定有很多心事。我故 意把飯做得咸淡不一, 就是想告訴大王,吃飯和治國的道理是一樣的:任何問題都不能操之過急,要恰到火候,方能如愿。商湯一聽,心想:“這廚子怎么有這么高深的理論

5、!看來來歷非凡。他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伊尹曾做過申國公主的老師,后來才成為奴隸陪嫁過來。于是,商湯起 用伊尹為宰相,為其出謀劃策,迅速擴大了自己的領地,最終打敗了夏桀。r事善能在這里,“事指的是復雜的事情。“事善能即通過觀察一個人處理復雜事情的方法和 過程,判斷其能力的大小。善于處理復雜問題的人通常是真正有本領的人。F動善時簡單來說,就是采取行動時要找準時間。【案例】楚莊王的良策春秋時期,楚莊王整日不是游獵,就是在宮中飲酒作樂,從來不理朝政。甚至曾 經下令:誰要是勸諫,就把誰殺掉。有一天,大夫伍舉冒死參見。楚莊王問:“難道你不知道進諫要殺頭的嗎?伍舉答道:“即使殺頭我也要進諫。我給大王說個謎語

6、:有鳥止于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楚莊王答道:“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數月之后,楚莊王還是像原來一樣不理朝政,又有一位叫蘇從的大臣來勸諫。楚莊王心想:“敢于冒死勸諫的大臣才是真正能為朝廷著想的大臣。其實,楚莊王早想治國,只是在尋找時機分清大臣的忠奸。后來,楚莊王在蘇從和伍舉的幫助下,很快穩定了政局,使楚國稱霸一時。這就是“動善時。二、德之修行?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寫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 之,而莫之應,那么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7、。夫 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 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認為,最高的德行不是為了得到什么。正如?大學?所言之“在明明德,所謂明德,就是最高的德行 無私之德。 這就要求人們要為社會、 為大家著想,而不要把自己放 入其中。相反,低層次的德行那么是為了不失去已經得到的東西,因而等同于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意思是說:品德真正高尚的人所做的一切行為都不是為了使自己獲得什么東西,所以他做事不會有任何目的,不考慮得失,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意思是說,品德低下的人只有在見到利益時才會采取行動,從來不做對他沒有利益的

8、事。“上任為之,而無以為。即最高尚的人在有需要的時候就去行動,從來不考慮自己是否能得到回報。“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即最高的道義那么是有選擇地采取行動,使行動符合 道義、法制和倫理。“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即最懂禮儀的人無論見到什么人,都會按照禮 節行事,而不會考慮對方是否會給予回應。即便對方不理會,不還禮,對他也不會造成影響。當社會上沒有道的時候,應該用德去衡量一個人;由于德是無私的,很多人往往德行不 夠,這時就應該用仁去衡量人, 看他是否有愛心;如果這個人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愛心,就 要去看他是否講道義,是否會幫助不認識的人;如果他連道義都不講,那就看他是否講禮節。“夫禮者,忠信之薄。所謂“薄,

9、是指最低的層次。要點提示判定人的五個層次: 道; 德; 仁; 義; 禮。“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對事物提前預知,這是道的精華。然而,老 子認為這是“愚之始,其中暗藏著大智假設愚的道理。“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真正能做事的大丈夫要修行厚德, 而不能做處于最低層次的無禮之人。 要做一個踏實 的人,而不追求華美的外表。簡而言之,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一個人要想成為上德之人,就要學會以心換心, 學會舍得。三、道尊德貴?道德經?第五一章寫道:“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勢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0、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 亭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道生萬物,而德育萬物。事物都有自己的形狀,并因勢而成。道沖、負陰抱陽、和光、 同塵等都是因勢而成的表達。因此,萬事萬物都遵循道,而把德當成衡量自身的最高標準, 把對其他事物的愛和付出作為最高的人生目的。道與德的尊貴,不是一種自然的命運, 而是一種自然的常態。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的 陽光雨露、衣食住行,都是自然所賜予的,但它從來不要求回報。道生萬物,德養萬物,使 其穩定、成熟、結果,保護它們,收藏它們,因為這是道德的本性和自然現象。然而大道盡管生育了萬物,卻不占有它們;盡管有作為,卻從不以此為自己的特

11、長,從不邀功;盡管讓萬物成長,卻從不屠殺它們。這就是“玄德,即天下最高尚、最尊貴的德。由此看來,人無德不立,無德不行,無德不成。沒有德的人在社會上是站不住腳的。四、圣人之德?道德經?第八一章寫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圣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 道,為而弗爭。F信與美所謂“信言,是指那些對人們真正有利的語言。這樣的語言一定不是華美的。古語有云:“知他者智,自知者明。但很多人往往喜歡聽一些華美的語言,這些語言通常與現實情況不符,是虛假、不可信的。r辯與善真正的善者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從來不去爭辯,因為“圣人不辯,他們不是用語言,而是用德行和品質去征服別人。善于爭辯的人往往是內心不夠真誠、坦率的人。r知與博“知就是“智,是指有智慧的人。他們掌握的知識往往并不廣博,而是專而深。只 有對一件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