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四等溫線專題練習2014_第1頁
知識點四等溫線專題練習2014_第2頁
知識點四等溫線專題練習2014_第3頁
知識點四等溫線專題練習2014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知識點四等溫線專題練習 (2014.6.12 )一、單項選擇題讀“某地區年均溫等溫線分布圖”,回答14題。1下列文化景觀,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區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云岡石窟 C故宮 D秦兵馬俑 2圖中甲城市西側的等溫線向南彎曲,乙城市所在地區的等溫線向西彎曲。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地形 C緯度位置 D大氣環流 3圖中所示地區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土壤鹽堿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圖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 A臺風 B地震 C干旱 D凌汛讀某地7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57題。5對圖中A、B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地氣溫大于

2、28°C,B地氣溫小于28°C BA處為山地、B處為盆地CA、B兩處均為山地 DA地氣溫高于M地6等溫線在E、F兩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E、F兩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兩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響大7對圖中P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B受洪水威脅大C受河流的調節作用,7月氣溫低于同緯度的其他地區D水能資源豐富讀右圖完成810題:8. 圖中B區域等溫線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該地鋒面氣旋活躍,多陰雨天氣,太陽輻射少B該地地勢低,是北方冷空氣南下通道C受山地地勢高影響所致D該地森林茂密,對氣候起到了調節作用9

3、.圖中B地西側地區荒漠化的產生原因及其主要表現形式是( )A由于過度農墾,引起固定沙丘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點狀及片狀分布B由于過度放牧,在地表集水坑和牲畜飲水井周圍形成斑點狀的荒漠化圈 C由于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等建設過程中破壞植被,荒漠化土地成點狀、線狀分布D由于過度樵柴破壞固定沙丘植被,造成固定沙丘活化10.圖示A湖的特征及該區域的優良牲畜品種是( )A內流湖咸水湖 細毛羊 B外流湖淡水湖 三河馬、三河牛 C外流湖咸水湖 灘羊 D內流湖淡水湖 牦牛讀下圖“我國西南部分地區7月等溫線分布圖”,回答1115題。11造成地和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差異 B海陸分布C地勢高低 D大氣環流12

4、圖中四點,地勢最高的是A108°E,30°N B98°E,32°NC100°E,26°N D108°E,26°N13圖中108°E,30°N附近的氣候類型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 D高山高寒氣候14圖示區域內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災害是A泥石流 B地震 C洪澇 D臺風15與、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最接近的是 A200km B400km C600km D800km讀我國某地區7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圖2),回答1617題。16按氣溫分布一般規律,A、B兩點相對高度(H)為(單 位:米)

5、A1666H2000 B. 2666H3000 C. 2666H4000 D. 1666H266617塑造該地區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風化作用 B. 風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冰川作用讀我國某地區1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圖,回答1820題:18圖中所示地區最適宜種植A蘋果 B紅茶 C天然橡膠 D青稞19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Aa地Bb地Cc地Dd地20甲、乙兩地的相對高 度最可能是A800m B1200m C1800m D2500m 讀臺灣島示意圖,完成2122題21四條線中最符合臺灣島年均溫等溫線走向的是 ABCD22臺灣素有“祖國東南鹽倉”的美稱,鹽場集中分布在西海岸,主要是因為A沙灘

6、廣布,日照充足B附近海水鹽度較高C人口稠密,勞力豐富D陸地徑流量小國家林業局在2006年2月2日的“世界濕地日”宣布,中國新增9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四處在云南,分別是大山包、拉海市、納帕海和碧塔海4塊高原濕地(如圖)。20世紀80年代初,那帕海環海周圍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盡,為開墾田地、擴大牧地,人們想方設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沼澤濕地面積不斷減少。當年勘察人員僅調查到殘存發100余畝沼澤地、數十只黑勁鶴。讀圖二完成2324題:23、圖中4°C等溫線向北突出,主要是:A、受太陽輻射影響 B、受河流影響C、受地形地勢影響 D、受熱帶季風影響24納帕海20世紀80年代的狀態敘述不

7、正確的是:A、改變植被是垂直分布規律,破壞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B、破壞了當地農業生態,影響當地農業生產C、影響著對長江水的調蓄功能 D、影響著云南省的干濕狀況讀某區域等值線圖,完成2527題。25圖中M、N兩地年降雪日數相差天數最有可能是 A15±5 B10±5C 5±5 D0±526降雪日數較多與較少的地區中降雪成因最相似的是 AM、Q BM、NCQ、N DK、Q27N地區與太行山東麓相比,農業條件的缺陷是: A熱量不足B、耕地不足C、水源不足D排水不二、綜合題28讀下圖回答問題:(1)分析甲所注氣溫分布中心的形成原因。 (2)簡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3

8、)分析圖示區域沿海城鎮經濟發展特點和原因。(4)簡述該區域發展小水電建設的有利條件及環境效益。參考答案:(1)甲為低溫中心;甲地為山地,氣溫較臨近地區低,形成低溫中心; (2)乙河流為閩江;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水能豐富。(3)20世紀末期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快,為加工貿易型經濟。(2分)位于沿海,對外聯系方便,有利于引進外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發展新興工業;有豐富廉價勞動力,發展加工工業。(4)位于濕潤地區,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工農業生產發達,能源需求量大。水電為清潔能源,發展水電可以減少大氣污染;解決農村能源不足,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9、有利保持水土;有利于防止或減輕洪澇災害。29古人在一篇游記中寫道:“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據此和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1中有6個經緯線交點,其中與游記作者登臨之地相距最近的交點的地理坐標是_。作者北顧的是_高原的深秋景色。(2)描述圖中10等溫線的走向,并說明其原因。(3)試分析游記中所描述的景觀差異的成因。參考答案:(1)41N°,115°E 內蒙古 (2)10等溫線東半段接近東西走向(與緯線平行),主要受緯度(太陽輻射)因素的影響;該等溫線西半段受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黃土高原東緣)影響,呈東北-西南走向。 (3)游記描述的是深秋季

10、節太行山與內蒙古高原的景觀差異,因兩地位置的不同,太行山的氣溫和降水量都高于內蒙古高原。 30下圖表示某研究小組實測的上海市某日14時氣溫分布情況。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在圖中補繪出35.0、35.5的兩條等溫線。(2)簡述上海市此時氣溫的分布規律。城區高,西周低(或由市區向郊區遞減)。(3)簡述上海市在長江、沿海水運中的區位優勢。上海市位于長江航運出海的河運終點(河口);位于我國沿海航線的中間位置。參考答案: 31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A圖此時等溫線分布特點是_,說明此時氣溫受_的影響顯著。B圖此時等溫線分布特點是_,說明此時受_的影響顯著。(2)B圖中氣溫最高處應在_以上,簡述該地

11、氣溫最高的原因。 (3)B圖中有一處地區等溫線特別稠密,請簡要說明原因。 (4)A圖地區河流水文特點是_;B圖地區河流水文特點是_。A圖東南部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是_,B圖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是_。(5)A圖地區礦產資源的特點是:_礦產豐富;B圖地區著名的資源有“一白一黑”,“白”是指_,“黑”指_。(6)A圖地區城市分布特點是_,B圖地區城市分布特點是(7)比較兩地自然條件,說說兩地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分別有哪些?參考答案:(1)與緯線平行;緯度(太陽輻射);與等高線平行;地形 (2)32;吐魯番盆地,海拔低,氣候干旱,少云雨,對太陽輻射削弱少,夏季溫度高 (3)等溫線稠密處是天山山地,海拔高

12、,氣溫隨高度變化大 (4)汛期長,水量大,流經丘陵山區,水能豐富 ;夏季豐水,冬季干涸,為季節河;基塘生產;綠洲農業 (5)有色金屬礦產豐富;長絨棉;石油 (6)分布平原,沿河流分布;沿綠洲或河流、交通線成點狀或帶狀分布 (7)A地區:丘陵山區,水土流失嚴重;紅壤貧瘠;B地區:水源缺乏32讀中國大陸某月等溫線分布圖,分析回答問題:(1)試描述圖示月份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氣溫最低。(2)解釋該月氣溫分布特點的主要成因。太陽直射北半球,南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普遍增大;北方白晝時間長于南方。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氣溫最低(3)簡述陰影區域氣溫特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1150 1200 1250 1300 1350 1150 1200 1250 1300 500450400350300ABC氣溫偏低(2分);農業以高寒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