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模板(1)_第1頁
AC-1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模板(1)_第2頁
AC-1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模板(1)_第3頁
AC-1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模板(1)_第4頁
AC-1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模板(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報告編號:委托協議編號:報告總頁數:AC 13C 型普通 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報告江西省路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站報 告 日 期 :2005 年 07 月 27 日第 1 頁 共 12 頁報告 批準報告 審核:負責人及報告編寫:參 加 人 員 :注意事項:1.本報告無質檢報告專用章無效。2 .報告涂改作廢。3 .本報告結果只對來樣負責。地 址: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集板溪村八一磚化廠1 .概述江西路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南昌市的商品瀝青混凝土攪拌站,主要生產瀝青、攤鋪、銷售。2 .依據主要技術規范、試驗規程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5

2、2 200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3 .原材料性質分析采用AC-13C型普通瀝青混合料。各原材料產地為:碎石高安石下采石場;浙江鎮 海石化瀝青。試驗樣品由委托方提供。3.1 瀝青對石油瀝青按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了規定項目的試驗檢測。試驗檢測結果見表1。檢測結果表明該70號瀝青樣品符合I-C級瀝青技術要表1 SBS改性瀝青檢測結果檢測 項目單 位SBS I-C 級瀝青要求試驗 結果評價 結果試驗 方法針入度(25 C ,100g,5s )0.1mm60 8070合格T0604-2000延度(5 c ,5cm/mi

3、n )cm不小于3043.0合格T0605-1993軟化點(環球法)C不小于5586.0合格T0606-2000運動粘度(135 C)Pa.s不大于31.425合格T0625-2000閃點(COCC不小于230238合格T06111993密度(15C), 3 g/cm實測1.020合格T0603-1993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99.90合格T0607-1993離析(48h軟化點差)c不大于2.50.2合格T0661 2000彈性恢復(25 C)%不小于65100.0合格T0662-2000RTFO市 殘留物質量變化%不大于土1.0-0.50合格T0610-1993殘留針入度比%不小于6

4、080.0合格T0604-2000延度(5C,5cm/min )cm不小于2031.0合格T0605-19933.2礦料瀝青混合料中的礦料包括粗集料、細集料及礦粉和生石灰。1.2.1 粗集料粗集料規格為10mnrr 15mm 5mrrr 10mm 3mrrr5mm試驗項目及試驗結果見表 2。 試驗結果表明,粗集料各項指標均符合 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關于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技術要求。表2粗集料技術性質檢測項目單位要求粗集料試驗結果試驗方法10mnv15mm5mrnr10mm3mmv5mm集料壓碎值%<2615.2-T0316-2000洛杉磯磨耗

5、損失%<2816.5-T03172000表觀相對密度一>2.602.7202.7192.721T0304-2000毛體積相對密度一實測值2.6682.6552.614吸水率%<2.00.70.91.5對瀝青的粘附性級>45-T0616-1993混合料針片狀 顆粒含量%<1514.6T0312 2000粒徑大于9.5mnft片 狀顆粒含量%<1211.6粒徑小于9.5mm針片 狀顆粒含量%<1815.7水洗法v 0.075mm 顆粒含量%0 10.20.20.5T0310-2000軟石含量%<300-T0320-20001.2.2 細集料細集料采用

6、機制砂和天然砂,試驗項目及試驗結果見表3。試驗結果表明,細集料各項指標符合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關于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 瀝青混合料用細集料的技術要求。表3細集料技術性質檢測項目單位要求試驗結果試驗方法機制砂天然砂表觀密度t/m 3一2.6822.594T0328-2000表觀相對密度一不小于2.502.6902.602含泥量(小于0.075mm勺含 量)%不大丁 31.3T0333-2000砂當里%不小于6077.378.8T0334-19941.2.3 礦粉礦粉為石灰巖礦粉,試驗結果見表 4。試驗結果表明,礦粉的各項檢測指標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

7、工技術規范關于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瀝青混合料用礦 粉的技術要求。表4礦粉技術性質檢測項目單位標準要求試驗結果試驗方法表觀密度t/m 3不小于2.502.703T0352- 2000表觀相對密度-2.708含水量%不大于10.0T0103烘干法粒度范圍<0.6mm%100100<0.15mm%90 10093.3T0351-2000<0.075%75 10082.2親水系數-V 1.00.8T0353- 20004. Ab 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根據委托方的要求,采用GTM方法進行AC-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4.1 礦料級配的確定依據JTG F40-2004

8、關于AC-13型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范圍要求及天津市市政工 程研究院對AC-13級配的優化設計研究成果,設計級配確定為AC-13C型。級配組成見表5并如圖1所小。第6頁共12頁表5礦料篩分及配合比計算結果篩孔直徑mm料規格(mrm種類礦料規格(mmi種類合成 級配 (%)建議 級配 中值 (%)建議 級配 范圍 (%)10 1551035機制砂天然砂礦粉生石灰礦料配合比例(為10 1551035機制砂天然砂礦粉生石灰37.013.915.918.510.03.41.3各規格種類礦料通過百分率(配合前)()各規格種類礦料通過百分率(配合后)(%)16100.0100.0100.0100.0100

9、.0100.0100.037.013.915.918.510.03.41.3100.0100.010013.292.7100.0100.0100.0100.0100.0100.034.313.915.918.510.03.41.397.397.595 1009.532.699.7100.0100.0100.0100.0100.012.013.915.918.510.03.41.375.075.070 804.750.14.089.3100.095.4100.0100.00.00.614.218.59.53.41.347.547.543 522.360.10.11.387.279.3100.01

10、00.00.00.00.216.27.93.41.329.031.528 351.180.10.10.363.861.6100.0100.00.00.00.011.86.23.41.322.820.017 230.60.10.10.342.033.3100.099.90.00.00.07.83.33.41.315.914.512 170.30.10.10.326.010.499.099.70.00.00.04.81.03.41.310.610.58130.150.10.10.315.22.693.392.80.00.00.02.80.33.21.27.58.06100.0750.10.10.3

11、10.01.382.287.50.00.00.01.90.12.81.16.06.057第6頁共12頁0.150.61.182.364.759.513.216篩孔尺寸(mm女1率分百過通孔篩各0.0750.3圖1礦料級配曲線第7頁共12頁4.2 油石比的確定AC-13C型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采用馬歇爾成型。試件成型條件為:垂直壓力 0.7 MPa;拌合溫度170C;成型溫度160c165C ;控制方式為極限平衡狀態。選擇油石比4.6%、4.9%、5.2%、5.5%,按上述條件成型試件。按 T0705-2000 (表 干法)測定試件毛體積相對密度,根據瀝青浸漬法實測合成集料的有效相對密度(見表

12、6)計算瀝青混合料最大理論相對密度。并據此計算試件體積參數。GTM式件體積參數及 馬歇爾試驗結果見表7, GTM試驗結果見表8及圖2。表6合成集料有效相對密度試驗結果項目盆勺 重 (g)盆勺 水中重 (g)盆勺 料重 (g)盆勺 油料重 (g)盆勺油 料水中重 (g)后效 相對 密度平均 功效相 對密度合成集料117.590.1778.81095.3507.32.6622.667124.495.3786.01114.0513.82.672改性瀝青117.288.4540.794.11.014表7 AC 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 GTM式件體積參數及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結果序號油石比 (%理論最大 相對

13、密度表干法毛 體積相對 密度VV(衿VMA(%VFA(衿穩定度(kN)流值(0.1mmD14.62.4892.4083.313.776.216.4135.524.92.4792.4182.413.682.119.6637.635.22.4682.4321.513.388.916.0638.645.52.4582.4400.713.394.414.6340.1表8 AC 13C試驗結果序號油石比(%)表干法毛體積相對密度GSIGSF14.62.4080.981.3224.92.4181.001.3435.22.4321.041.3145.52.4401.161.24第14頁共12頁2.445度密

14、對相積體毛2.4372.4292.4212.4132.4051.191.131.071.010.95油石比(%1.381.341.301.261.22油石比(%圖2 GTM試驗參數隨油石比的變化曲線由表8及圖2可見,判定瀝青混合料這種粒狀塑性材料是否會出現塑性變形過大現 象的指標GSI (穩定系數)隨油石比的增加而增加,當油石比等于4.9%時,GSI=1.0;當油石比大于4.9%后,GSI大幅度增大,曲線已呈急劇增加趨勢,表明混合料中的瀝青 已過量,試件的塑性變形過大;從反映瀝青混合料抗剪強度方面的參數 GSF (安全系數) 隨油石比的變化情況來看,油石比等于 4.9%時,GSF值最大,而當油

15、石比大于4.9%寸, 隨油石比的增加,GSF值減小。綜合考慮GTM試驗結果并參考體積參數的大小及變化 趨勢,將AC-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最大油石比確定為 4.9%??紤]到該工程所處的地區氣 候特點、高速公路渠化交通的特點以及便于施工控制,此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范圍為4.7% 5.0%。目標配合比設計結果為:10mnr 15mm 5mF 10mm 3mnr5mm機制砂:天然砂: 礦粉:生石灰=37.0: 13.9: 15.9: 18.5: 10.0: 3.4: 1.3。最佳油石比為 4.9%。5. 4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檢驗5.1 水穩定性檢驗水穩定性試驗結果見表9。試驗結果表明,用

16、 GTM方法優化出的AG13型改性瀝 青混合料抗水損壞性能滿足規范要求。表9 AC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檢驗結果項目油石比(為規范要求混合料檢驗結果試驗方法殘留穩定度(%4.9不小于8083.2T0709-2000殘留強度比(為4.9不小于7586.8T0729-20005.2 車轍試驗車轍試驗結果見表10。試驗溫度為60C,輪壓0.7 MPa。結果表明,GTM法設計 的AC-20型瀝青混合料具有優良的抗車轍能力。表10 AC 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結果試驗溫度油石比(為試驗 項目規范 要求試驗 結果試驗 方法60 C4.9平均動穩定度(次/mni)不小于24004924.5T07

17、19-1993變異系數(為不大于2015.65.3 彎曲試驗彎曲試驗結果見表11。試驗溫度為-10 C,控溫精度為± 0.1 C,加載速率50mm/min 試驗設備為 MTS-810 (TESTSTAR-II型)。表11 AC 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彎曲試驗結果(油石比4.9%)項目單位檢驗結果試驗方法彎曲試驗破壞應變(£)-2687.4T0715-1993抗彎拉強度MPa11.83彎曲勁度模量MPa4402應變能kJ/m2174.85.4 滲水試驗滲水試驗結果見表12。結果表明用輪碾法成型的試件不透水,滿足 JTGF40-2004 的技術要求。表12 AC 13型改性瀝青混合料試件滲水試驗結果項目油石比(%)滲水系數要求(ml/min )實測值試驗方法滲水系數(mL/min )4.9不大于120不透水T0730-20006. GTM試件密度與馬歇爾試件密度的對應關系建議用GTM進行生產配合比設計,并以 GTM試件密度作為評定壓實度的標準密度。當工地無GTM時,可按“密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