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病理診斷習題_第1頁
動物病理診斷習題_第2頁
動物病理診斷習題_第3頁
動物病理診斷習題_第4頁
動物病理診斷習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動物病理診斷一、名詞解釋1. 尸冷 死亡后由于體內產熱過程停止,尸體溫度逐漸降至同于外界環境溫度的水平。2. 尸僵 動物死后幾個小時(一般36個小時),即從頭部開始,各部位的肌肉痙攣性收縮而變為僵硬,各關節不能屈伸,尸體固定成一定的姿態,這種現象稱為尸僵。3. 尸斑 動物死亡后,由于心臟和大動脈管的臨終收縮及尸僵的發生,將血液排擠到靜脈系統內,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流向尸體的低下部位,使該部血管充盈血液,組織呈暗紅色(死后11.5個小時出現)。初期,用指壓該部可使紅色消退,并且這種暗紅色的斑可隨尸體位置的變更而改變。后期, 由于發生溶血,使該部組織染成污紅色(一般在死后24小時左右開始出現),此

2、時指壓或改變尸體位置時也不會消失。4. 尸體自溶 是指體內組織受到酶 (細胞溶、酶體的酶)的作用而引起自體消化的過程,表現最明顯的是胃和胰腺。5. 尸體腐敗 是指尸體組織蛋白由于細菌的作用而發生腐敗分解的現象。6. 尸體剖檢術式 運用病理知識,對死亡動物進行解剖檢查的技術7. 尸體血液凝固 豬死后不久,在心臟和大血管內的血液即凝固成血凝塊。死亡較慢者,血凝塊往往分為兩層,上層呈黃色雞油樣的是血漿,下層呈暗紅色的為紅細胞。8. 超薄切片術 是透射電鏡樣品制備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種。由于電子束 穿透能力的限制透射電鏡觀察的樣品必須很薄,普通光鏡切片厚度約35µm,而透射電鏡切片厚度則要求在5

3、080nm左右。這種薄切片稱為超薄切片。超 薄切片技術包括:取材、固定、脫水、浸透、包埋、切片及染色。9. 生物芯片技術 是將大量具有生物識別功能的分子或生物樣品有序地點陣排列在支持物上并與標記的檢體分子同時反應或雜交,通過放射自顯影、熒光掃描、化學發光或酶標顯示可獲得大量有用的生物信息的新技術。10. 原位核酸分子雜交 是應用特定標記的已知核酸探針與組織或細胞中待測的核酸按堿基配對的原則進行特異性結合,形成雜交體,雜交后的信號可以在光鏡或電鏡下進行觀察。11. 染色體文庫探針 染色體文庫收集人類單條染色體的DNA作為探針,又稱整體染色體探針或染色體染探針12. 細胞培養 是將活體內部分組織細

4、胞取出后在人工條件下使其生長,繁殖和傳代。13. 組織與細胞化學檢查 是研究組織與細胞顯微結構和超微結構的化學組成及其定位的科學。14. 免疫組織與細胞化學檢查 是從組織與細胞化學方法衍生出來的。是在單克隆抗體技術產生后,利用免疫學原理,將抗原抗體反應應用與組織細胞化學而進一步通過級連放大,增加敏感性。最后用辣根過氧化物酶顯色。從而定位組織細胞中抗原(蛋白 多肽、酶)等多種基因產物的特異方法。15. 病理剖檢 是運用病理解剖學知識, 通過檢查動物尸體的病理變化,獲得診斷疾病的依據。16. 基因芯片 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顯微打印方法,將大量DNA探針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上,產生二維DNA探針陣列,然后

5、與標記的樣品進行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來實現對生物樣品快速、并行、高效地檢測。17. 蛋白質芯片 將各種蛋白質有序地固定于滴定板、濾膜和載玻片等各種載體上成為檢測用的芯片,然后,用標記了特定熒光素的蛋白質或其他成分與芯片作用,經漂將未能與芯片上的蛋白質互補結合的成分洗去,再利用熒光掃描儀或激光共聚焦掃可描技術,測定芯片上各點的熒光強度,通過熒光強度分析蛋白質與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由此達到檢測多種蛋白質及其功能的目的。18. 組織芯片 是將數十個 數百個乃至上千個小的組織片整齊的排列在一起到載玻片,形成微縮的組織切片。19. 顯微切割 就是在顯微鏡下用手工或儀器采樣的方法從組織切片或細胞涂

6、片上將所要研究的形態或表型相同的細胞從組織三維構造中分離出來,獲得純的細胞群,以備進一步作分子水平的研究。20. 基因組探針 人類基因組內一些高頻率的重復序列,在進化上很少具有保守性。二、 填空題1. 對病死畜禽尸體的處理,原則上采取焚毀、深埋、坑藏三種處理方法。2. 病理診斷包括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實驗室診斷四個環節。3. 對病死豬尸體進行體表檢查,包括皮膚、頭、蹄和天然孔等部位的檢查。4. 母豬無臨床癥狀而發生流產,死胎,弱胎可能是細小病毒病,衣原體病,豬乙型腦炎,偽狂犬病等疫病。5. 表現貧血黃疸的豬傳染病可能是豬附紅細胞體病,鉤端螺旋體病,豬焦蟲病,新生仔豬溶血病等疫病。6.

7、 表現脾臟腫大的豬傳染病可能是炭疽,鏈球菌病,沙門氏菌病,豬圓環病毒病等疫病。7. 表現腎臟有出血點的豬傳染病可能是豬瘟,豬偽狂犬病,豬鏈球菌病,豬附紅細胞體病等疫病。8. 表現關節炎或關節腫大的豬傳染病可能是豬鏈球菌病,豬丹毒,豬衣原體病,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疫病。9. 表現下痢的禽傳染病可能是大腸桿菌病,急性禽霍病,傳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疫病。10. 表現喉氣管炎的禽傳染病可能是雞支原體感染、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衣原體等疫病。11. 表現腸炎的禽傳染病可能是盲腸球蟲,黃曲霉中毒,黑頭病,混合型球蟲病等疫病。12. 表現神經癥狀的雞傳染病可能是雞瘟,傳染性腦髓炎,維

8、生素B1缺乏癥,維生素E-硒缺乏癥等疫病。13. 表現呼吸加快的牛傳染病可能是巴氏桿菌病,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念珠菌病等疫病。14. 表現腹瀉的牛傳染病可能是牛病毒性腹瀉,副結核病,球蟲病,犢牛大腸桿菌病等疫病。15. 表現口膜炎的牛傳染病可能是口蹄疫,水皰性口炎,牛瘟,牛惡性卡他熱等疫病。16. 表現流產的牛傳染病可能是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布氏桿菌病,鉤體病,沙門氏菌病等疫病。17. 表現皮下與肌間水腫的牛傳染病可能是炭疽,巴氏桿菌病,惡性水腫,肝片吸蟲病等疫病。18. 表現肝炎的牛傳染病可能是沙門氏菌病,鉤體病,犢牛壞死桿菌病,犢牛大腸桿菌病等疫病。19. 表現神經癥狀的羊傳

9、染病可能是維斯那病,綿羊癢病,羔羊大腸桿菌病等疫病。20. 表現胃炎的羊傳染病可能是快疾,羔羊大腸桿菌病,血矛線蟲病等疫病。三、 簡答題1. 動物病理診斷的基本原則是什么?(1) 廣范詢問、謹慎聽取(2) 實地考察、細致觀測(3) 全面分析、辨別主次(4) 針對標本、綜合防治2. 家畜死后尸體有哪些變化?(1) 尸冷(2) 尸僵(3) 尸斑(4) 血液凝固(5) 尸體自溶和腐敗3. 實體剖檢的注意事項?(1) 必須在完成流行病調查和臨床診斷的基礎上,決定是否需要病理解剖(2) 病理解剖必須得到畜主的同意(3) 病理解剖必須首先做好個人防護(4) 病理解剖的地點必須遠離養殖場,且便于清理、消毒(

10、5) 病理解剖必須作記錄(最好能照像)(6) 如需要實驗室化驗,應準備好病料包裝和保存設施(7) 病理解剖力求按部就班全面觀察,切不可憑片面的觀察結果做出判斷(8) 病理過程沒有完全表現,但已經屠宰了的畜禽,以及死亡時間過長,已經出現尸斑的畜禽,均不宜做病理解剖4. 臨床病理材料的取材和寄送的注意事項?具有全面和代表性,使之具有統計學意義:l 對象: 發病動物和健康動物、位置、品種l 樣本:數量(35)、大小、性別l 必需是活的動物5. 動物死后形成的血凝塊和生前形成的血栓如何區別?l 豬死后不久,在心臟和大血管內的血液即凝固成血凝塊。l 死亡較慢者,血凝塊往往分為兩層,上層呈黃色雞油樣的是血

11、漿,下層呈暗紅色的為紅細胞。l 急性死亡病豬的血凝塊呈一致的暗紫紅色。死于敗血癥或窒息、缺氧的病豬,血液凝固不良并呈暗褐色。l 在活體的心臟或血管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體物,稱為血栓l 一般血栓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由于血液動力學的變化,會形成血栓的頭和尾。纖維素的溢出,中性白細胞的浸潤,直至肉芽組織和機化(稱陳舊性血栓);死后的凝血是血液沉積凝固過程,是血液成分加纖維素直至細胞的淍亡、液化、腐敗活體血栓例如:下肢靜脈曲張血栓,如果血栓的形成凝固過程的位置不變,血栓周圍的血管壁纖維素壞死,中性白細胞的浸潤,血栓的機化過程都可看到(一

12、般病理活檢見不到完整的血栓,常見血栓的某一個斷面),如果血栓移動到心臟導致死亡,這時解剖見到的完整血栓,從血栓頭到尾仍然可以看到血栓動態變化過程,只不過看不到原來形成血栓的血管壁的變化,死后的凝血見不到這些動態的變化。6. 尸體剖檢中如何注意人員自身的防護?剖檢人員必須帶手套,防止手劃傷感染。7. 病死禽畜尸體的處理方法有哪些?8. 如何做好尸體剖檢記錄?把剖檢看到的病變作客觀概述,為獸醫診斷時提供可靠的材料。(1)、大小、重量和容積。一般用厘米、克、毫升為單位,也可以實物比喻:如針尖大小、米粒大、黃豆大等。(2)、形狀:一般用實物比擬,如圓形、葡萄狀、結節狀及表面形狀可用圓形、橢圓形、線狀、

13、點狀、斑狀等。(3)、描述色澤時,用鮮紅、淡紅、蒼白等來描述。復雜色彩可用紫紅、灰白等形容。(4)、描述質地時,用堅硬、柔軟、脆弱、水樣、膠樣、干酷樣等。(5)、描述氣味:惡嗅、酸敗味等。(6)、描述濕度:濕潤、干燥等。(7)、描述透明度:一般用澄清、渾濁、透明、半透明等。 此外,剖檢記錄還應寫明病雞品種、日齡等。 剖檢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消毒工作,把尸體羽毛、血液等焚燒、深埋,剖檢工具、剖檢人員用消毒液消毒,衣服、鞋子也要換洗,防止病原擴散。四、 論述題1. 你是如何理解發病學的基本理論D=H+P+S2,其對動物病理診斷有何指導意義?H 1.種屬、品系2.性別3.年齡4.營養和免疫狀態P 1.

14、種屬2.毒力3.數量4.狀態5.協同者S2 1.生物因素2.環境(常規環境因子和毒物)3.飼料供應4.生產管理病原、宿主和環境的相互關系疾病的發生往往不是某個單一因素影響的結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疾病是一種多因一果現象綜合防治生命和疾病總的理解: 生命是一種動態的相對穩態,疾病是這種相對穩態的失衡,疾病是一種多因一果現象。2. 引起雞咳嗽的常見傳染性病因有哪些?如何進行鑒別診斷?常見引起該癥狀的病主要有四種:雞支原體感染、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衣原體n 雞支原體病 伴發的癥狀還有氣喘、打噴嚏、鼻液先由漿液性后變成粘性,鼻孔周圍有明顯的鼻垢,眼瞼腫脹向外突出,眼內有豆腐渣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