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沈從文小說的故鄉情愫 內容摘要: “情愫”,也作 “情素”;愫:真實的情意,誠意;“情愫”本意,就是真情實意。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通過記寫“湘西世界”優美、健康人生形式等方面的“美”來展現本意。本文將從“人情美”、“風俗美”和“寫作動因”三個部分作闡釋,分析作家從作品到理論構建的如詩如畫、恬靜淡遠、風格獨具的“湘西世界”,和獨特的功利原則與美學觀的顯現,以及構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動因,進而展現作者對湘西人民命運的關注,對故鄉的關切,體現作家創作的理性精神與文化情懷,反映作家對湘西故
2、土的深深情愫。 關鍵詞:邊城故鄉情愫人情美風俗美 前 言 邊城是沈從文最具影響的代表作,創作于一九三三年秋到一九三四年春,最初在天津國聞周報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十六期上連載,一九三四年九月由上海書店出版了單行本,在作者本人的選集和文集中都曾被編選過。這部作品先后被翻譯為多種外文流傳世界,曾有“震動中外文壇”之譽。邊城的故事梗概是:在湘西山城茶峒,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兄弟同時愛上了老船夫的外孫女翠翠,翠翠雖然對二人都有好感,內心卻深愛著儺送。天保因為自己的愛得不到理會,在痛苦煩悶中坐水船外出不幸遇難。哀傷悲痛的儺送一時無心耽戀愛情,又與家里為婚事發生摩擦,隨后也
3、隨船出走下桃源,不知歸期。在一個暴風雨之夜,經不起打擊的老船夫溘然長逝,留下孤獨的翠翠,懷著對祖父傷悼和對情人思念的雙重感情繼續守著渡口,而儺送卻不知何時歸來,也許明天,也許永遠都不回來。 縱觀邊城中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我們不難看出人性作為文學創作的永恒主題在沈從文筆下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也是他創作的起點和歸宿。小說邊城無論從獨特的風格,還是它所表現的故鄉美景,即人情美和風俗美,這無疑是沈從文謳歌與贊美故鄉的代表作。同時,他用柔美的筆墨、深沉的感情描繪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縛的原始古樸的湘西,謳歌自由、自得的人生,表現出一種倫理的善與道德的美,與都市紳士階層的道德淪喪形成鮮明對照,除了帶
4、有30年代民主主義作家的共同傾向外,還以“鄉下人”的眼光去看待都市人生的荒謬。邊城中所描寫的“美”,即是故鄉的“人情美”和“風俗美”,作家不僅著筆于神秘綺麗的自然風光,更蘊含于人身上,是作者對故鄉揮之不去的深深依戀的集中表現。 一、淺析沈從文小說邊城中的人情美 邊城以湘西邊境的山城茶峒和附近為背景,描寫了一個駕船老人和他外孫女翠翠相依為命的生活,以及當地掌水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翠翠以致釀成悲劇的故事。全篇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既對邊城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致、風土習俗作了詩情畫意的描繪,又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淳樸的人情美,其淳樸的人情美主要是通過“邊城”社會各式各樣的人物及其
5、相互間的人際交往呈現出來的,體現了“邊城”人與人之間自然、和諧、融洽的關系。文中對男女之愛、親屬之情、鄰里之睦等世態人情的細膩刻畫,生動地展現了邊城人民的健康、優美、質樸的民風和人情,表達了作者內心對理想人生的執著追求。 (一)事故中的主人公美善誠懇 女主人公翠翠是一個十五歲的山村姑娘。美麗、天真、明慧、善良、柔和、而又有點膽小,帶著幾分野氣。第一章敘述了這個人物的身世、父母之后,這樣寫道: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
6、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小小一段文字,筆疏意豐,如畫家速寫一樣簡潔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個清純可愛的湘西少女形象。 男主人公儺送則勤快、大方、勇敢、英俊、強健、善良。第二章介紹到儺送兄弟時如此寫到: 兩個年青人皆結實如小公牛,能駕船,能泅水,能走長路。凡從小鄉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做的事,他們無一不作,作去無一不精。(儺送)不愛說話,眉眼卻秀拔出群,一望即知為人聰明而又富于感情。 這些不多的文字,充分展現了儺送兄弟倆尤其是儺送的英俊有為,和洋溢著男性陽剛的人格之美。 (二)故事中人
7、們之間的情感 自然真摯 1.古老法則下的愛情。翠翠與天保、儺送生活在一個沒有階級、不帶色彩,有著古老生活節奏與情調的環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一輩對后一代的婚姻懷著“不可言說的溫愛”,充分表現出了一種倫理的善與道德的美。他們在這個特殊的環境里感受著愛情的古老法則:不疾不徐,當來則來,該去則去,不可強求,不能怠慢。邊城的結尾“到了冬天,那個劈斷了的白塔又修好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就是一個明證,在歸詰中體現了中庸之美,回與不回,哀而不傷,含蓄雋永,令人回味。 翠翠和儺送作為作品邊城中的兩個主人公,雖然可能不像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和賈寶玉那樣,“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
8、美玉無瑕”,但也都是美麗善良、誠懇樸實、秀外慧中的人兒。基于這樣的基礎,自從兩年前在河岸上第一次偶遇那一刻起,他們便從心底鐘情于彼此。 作品中寫到:“她無意中提到什么時會臉紅,她喜歡看新嫁娘,喜歡把野花戴在頭上,喜歡聽纏綿的情歌;喜歡一個人坐在巖上向天空中的一片云一顆心凝眸駐望。外祖父若問:你想什么?她便帶點兒害羞地說:翠翠不想什么。但心里同時又自問: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時自己也就在心里答道:我想得很遠很多,可是我不知道在想什么。”作品正是透過這樣細微的心理描寫把受青山綠水撫育、承陽光雨露沐浴的山村少女那情竇初開、青春初萌的愛情感受揭示了出來。翠翠這一少女,正是沈從文向往的優美人性與人情的化身
9、,青山綠水和古樸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熱情、純真,心懷美好的憧憬和期待,依循古老的原法則、傳統的方式生活著。作者通過這一形象,謳歌一種淳厚的象征著“愛”與“美”的人生態度。 翠翠和儺送的愛情是邊城人愛與美的化身,作品正是以此來歌頌邊城百姓的人情美的。翠翠對儺送的愛,雖有一個由下意識的朦朧感受到明確的體驗的發展過程,但在事件的全部發展過程中,她始終信守著自己夢魂牽繞的最初選擇,沒有因為人事出現的周折而改變初衷。她對儺送的愛是忠誠的,堅貞的。由于性格的內向、少年的羞澀,在爺爺面前她不敢明言,相反時而掩飾,致使爺爺沒有摸準她的心,錯點鴛鴦譜,無意中促成了二老儺送的哥哥天保派媒人前
10、來求婚,而對儺送親自前來表態卻支吾其詞答非所問,使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波折迭起。翠翠拒絕了天保的托媒提親,感情始終傾注在儺送身上,即使在天保因情場失意駕船外出溺死于茨灘,爺爺掉頭來為翠翠與儺送的婚姻撮合,因眼看事情無法成功而死于暴風雨之夜,愛人儺送也因誤會一氣之下駕船外出,但翠翠仍然不改初衷。她從楊馬兵口中明白這一切誤會的經過和前因后果之后“哭了一個晚上”,最后獨守渡船等待著未有歸期的愛人儺送的歸來。1 2、白塔下的祖孫情。祖孫以船為家,迎來送往。爺爺教會了
11、翠翠牽船的活計,講述關于翠翠母親凄婉的故事,把孫女看得如掌上明珠,從不呵斥,從不責難,于是翠翠就在“風日里長養著”,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常日子就在祖孫倆的一片親情中打發過去。他為翠翠的婚事多次向儺送及其父親探聽消息,遭到淡漠的回答,使他傷心煩悶,但他并不因此對船總父子懷恨,他相信他們是好的,并企圖繼續尋找機會撮合外孫女與儺送的婚姻,這種努力直至他病逝。3、渡船上的鄉親情和茶峒河邊的城鄉情。老船夫好意謝絕過渡人擲在船板上的錢,每每推卻不過,就必另設法或贈草煙或供涼茶予以回報,于是,碧溪的方頭渡船上就常常演繹出一個又一個濃烈的鄉情故事。渡船是公家的,人情卻是私家的。正是因為公私
12、分明,古渡口的老船夫祖孫倆才給過往行人客商那么深的印象,從這里更可看出邊城人純樸的鄉情。“邊城”社會,人人靠自身的勞動生活,與人為善,待人以誠。老船夫是管理渡船的公仆,他愛這里的青山翠竹、清溪渡船,更愛來往過渡的人。他擺渡撐船50年,忠于職守,風雨無誤。他把固守渡船為過客服務作為自己的天職,只要活著就不離開崗位。“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地很忠實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忠厚樸實,只靠公家發給的三斗米、七百錢過著簡陋的生活,從不收取過往客人的額外的渡錢。有時感情難卻,只好將收入的錢買草煙奉贈過渡客人,買茶葉泡水給過路人隨意解渴。他寬厚熱情,重義輕利,慷慨大度,偶爾進城買酒,每遇熟人
13、他必邀請到他家喝酒。若有人想馬上嘗嘗他的酒,他立即把葫蘆推給別人喝光為止。這種境界也只有在湘西的邊城才能表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愛不僅關乎其生,甚而關乎其死。不像現在人和人之間隔膜如此之大,更體現出邊城人之間的人情之淳樸。在作品中,寬厚善良的老船夫是“人性善”的化身,也是“邊城”人真、善、美的化身。、碼頭邊的父子情。船總順順慷慨豪爽,常常濟人之危,處事公正無私,成了當地德高望重的名宿。而他對兒子的要求也相當嚴格,長大后,隨船見識,甘苦與共,劃槳拉纖,一視同仁。在旱路做生意不避寒暑,學貿易,學應酬,練得身體結實,和氣親人,不驕不惰,與父親一樣受人尊重。父與子之間如同朋友,相親相愛,沒有家長命令,沒
14、有族規拘束,演繹著邊城人特有的人世真情。 “邊城”社會有貧有富,卻不因貧富分等級。掌水碼頭船總順順雖然武家出身,家有巨富,但絕不以財富自居,盛氣凌人,相反為人俠骨柔腸,慷慨大度,廣交朋友,濟世救人。他為人處世,公正無私,正直和平,明事識理,豪放豁達,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在處理與老船夫一家的關系上他做得特別感人:體恤老人生活窮困,送給白鴨、粽子;不嫌翠翠家貧,打發媒人前去提親;天寶情場失意,駕船外出溺死于茨灘,他雖知與老船夫遲遲不答應有關,但并不責備、怨恨;因失兒傷心曾一度反對儺送與翠翠的婚姻,但一旦他知道孩子們是真心戀愛之后也就不再阻撓;老船夫病逝,他前來幫忙料理后事,并屢次提出接孤女翠翠到
15、他家住著,等待儺送回來再解決婚姻大事。小說中描寫的愛和美的人生,是在一種洋溢著詩情畫意和濃厚的地方色彩的特定環境中展開的。優美的湘西風景畫和迷人的湘西風俗畫,散發著清新的氣息,與作品中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人物獨具的風采,渾然交融。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沈從文將散文的筆法和詩歌的抒情因素融入小說中,創造出一種抒情寫意的表現方式。整個小說回蕩著作者對故鄉的摯愛和眷戀,這一切,都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圖景,體現著濃濃的人情美。(三)邊城寫作的人文背景在邊城中,小說情節的始終是圍繞翠翠與儺送兄弟的愛情故事進行的。作品中的愛情,發生在二、三十年代的湘西邊地少數民族地區。這里漢族、土家族、苗族等雜居在重山疊嶂的窮
16、山僻壤,長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形成了他們帶有地域性的生活風習、道德觀念和性格特點。加之由于地處偏僻,閉塞不便,沒有像較為發達的地方那樣,受到外來文化的明顯影響。因此,生活的變化較小較慢,基本保持著固有的傳統生活風習和思想觀念,民風也較為淳厚樸實。生活在其中的人,性情粗獷豪放、爽直豁達、重感情、輕錢財、講義氣、是非分明、愛憎強烈。他們表里如一,“說定了又反悔,和茶峒人平素品德不相稱”;仗義任狹,“凡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也還是成為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責任”。作者把祖孫之愛、父子之愛、人們之間的互助友愛,以及他們的處世態度和人生觀等穿插交織起來,生動地寫出了以老船夫、船總和楊馬兵為
17、代表的茶峒人民的精神品質,寫出了茶峒古樸淳厚的社會風尚。二、淺析沈從文小說作品中的風俗美對于湘西這個偏僻的少數民族地區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地方和事情,作者勇敢的將它展示在讀者面前。這些敘述看似平靜,無慷慨憤激之詞,然而內心里卻奔涌著滾滾的熱流,既包含著揭露與批判、沉痛與隱憂,歸根結蒂,作者對故鄉、故土有著割舍不斷的縷縷情絲。作品中描寫的邊城里,故事發生的環境 景美風淳,青山秀水、碧溪渡船、翠竹白塔、黃墻黑瓦,以及河街獨特的吊腳樓等等,無不構成了一幅幅靜謐怡人的風景畫,使得讀者無比神往。如文中所言:“一個對于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厭煩。正
18、因為處處有奇跡,的大膽與精妙處,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每年端午時,婦女小孩穿了新衣,額角用雄黃蘸酒畫了王字,家家戶戶鎖門到河街碼頭看梭行的龍舟、聽震天的鑼鼓以及善游的人在河里捉縛著紅布的鴨子等等,又呈現了一幅幅熱鬧非凡的風俗畫。還有新年元宵節時舞龍耍獅子、打燈放炮仗,以及平時的花轎迎新娘、唱歌求愛等等,都是富于湘西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致和風土習俗,具有古樸淳厚的濃郁鄉土氣息。邊城是一個質樸而又清新的世界,一個近乎“世外桃源”式的鄉村社會,表現出仁厚、純樸的土性鄉風。他筆下的湘西是這樣的:中秋節,青年男女用對歌的形式在月夜下傾吐愛意;端午節,家家鎖門閉戶,到河邊、上吊角樓觀賞龍舟競賽,參加在河中捉
19、鴨子的活動,“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鴨子的主人”;正月十五,舞龍、耍獅子、放煙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樣子”,小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作為一個苗族作家,沈從文的內心隱痛著的便是漢人對苗族兄弟的歧視。他以苗族作家獨有的眼光,獨特的視角向讀者們展示了一幅幅湘西文化長卷,以湘西的、現實、未來的發展為中心,融匯作者對人生的觀察與思考,從湘西的、和人的精神狀態中,把握故鄉湘西下層人民的生命形式。同時將神話、傳說、風景、民俗、歷史、地理等巧妙的糅合在一起,生動真實地記載了土兵船夫、婦女和湘西少數民族生活,以作家特有的方式展示了對故鄉的熱愛,以不做作的樸實的文筆刻畫了作者傾心于故鄉,對故鄉的深厚情思。 2 &
20、#160; 正如20世紀文學理性精神中指出:“對于20世紀中國文學來講,鄉土往往與荒野、古樸的民風聯系在一起,又與一種文明的理性透視聯系在一起,對農民命運的關注,對鄉土中國的文化批判,構成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的理性精神,呈現出鄉土文學作家的文化情懷”。三、淺析沈從文小說中描寫故鄉情的緣由沈從文,出生于湖南鳳凰縣,地處湖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是苗、侗、土家等少數民族聚居之所。湘西秀麗的風光和少數民族長期被歧視的給他帶來特殊的氣質,使他既富于多彩的幻想,又有著長期的歷史積淀的沉痛隱憂。沈從文出生于行伍
21、世家,14歲高小畢業后從軍,隨軍隊輾轉流徙于三省邊境與長達千里的沅水流域,諳熟這一帶人民的愛惡哀樂的鮮明生活樣式與淳樸的鄉俗民風,積累了寶貴的人生經驗,也形成了對民間世俗生活特殊敏感的生活情趣。1923年,他只身來到北京,同年秋報考燕京大學,未被錄取。而后靠自己的艱苦奮斗和出色的才華,躋身于城市的上層文明社會,從而也看清楚了弊病叢生的現代文明都市。沈從文所處的歷史時代,正是中國封建專制統治空前黑暗的時候,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氛圍中,他卻極力表現那種牧歌式的美。(一)人生經歷。沈從文出身于一個世代軍人之家,在他降生到世界前后。正面臨中國近代社會動亂和重大的歷史轉折,八國聯軍入侵,辛亥革命和清王朝覆滅
22、,以及隨后而來連年軍閥混戰,走馬燈式地迅速更迭著中國社會上層權力的重分配,在他十四歲那年,他因家境衰落,被迫離開學校進入軍隊,開始了半流浪式的士兵生涯,他親身經歷軍隊審訊,殺人暴行。沈從文耳聞目睹并反映在作品中的都是他故鄉湖南的殺人場景,這些殘酷滅絕人性的殘酷經歷給沈從文思想以極大震動,使他看到了人性的墮落和衰微,于是他開始了對人生的探索,他來到故都北京尋找理想。然而在他尋求知識,實現理想的路上,遠不像他想象中那樣簡單輕松,他目擊了上流社會的墮落,下層社會的不幸,道德的淪喪、民族的衰退,特別是胡也頻的遇難和丁玲的失蹤使他只能以一個家的眼光,用頭腦去觀察、去思考。他懷念、留戀那雖然閉塞、保守、落
23、后卻秀麗、安寧、純樸的一角小隅,更想以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來作樸素的敘述,以便使人們認識到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使中華民族興奮起來,年輕起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養育他的那片土地,以幾乎全副筆力去贊頌那美好的自然、雄強的生命力和純潔樸實的人性,努力尋覓一種能燃起民族前進動力的美好品質,希望給民族的新生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亂世文章,雖未能化作匕首投槍、搖旗吶喊,但作為一個清醒的有良知的作家,沈從文憂思沉郁,別有寄托,單純、固執地希望通過表現人性來感化人們,鼓舞人們積極向上。(二)社會理想。沈從文作品所描繪愛和美的人生里面寓意著他內心對理想人生的執著追求。他雖然
24、對鄉村古老的素樸人性美十分向往,但又感到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罕見,他懷著困惑和矛盾注視著這些變化,城市文明侵蝕,無孔不入,從物質生活習俗到精神生活狀態以至愛情婚姻家庭,都受其巨大影響。沈從文目睹物質文明給人們帶來的精神墮落,這種墮落精神侵入農村,破壞著千百年農民所有的淳樸、質樸、善良、正直等人性美。沈從文凝目于城市文明對農村素樸人生的變化,因而他自然而然把不滿和譴責轉向造成這種現象的文明城市。但他也清醒地看到現代文明的不可抗拒,它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細胞,與遙遠的湘西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對峙態度,這也只能使他既在某種程度上對人類文明的向前持首肯意見,另一方面他不得不很傷感地看到湘西在受到文明沖擊時人性
25、的某些裂變,民族原本的優秀品格一點點消失,他對普遍存在于農村的這種嚴酷現實不是以旁觀者的姿態注視這苦澀人生的幕幕圖景,他善良敏銳的內心也發出對現實的強烈憤慨。他要使人性的靈魂得以復蘇,使人心的純美得以張揚,讓人的尊嚴得到恢復,因而他竭力贊頌人性美,顯然是期待用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之光去照亮、激活這些有生命力的民族靈魂。他以自由自在的生命,發揮他對淳樸民族的獨特贊美,宣揚內心深處堅定的信念:“我需要的就是絕對的皈依,從皈依中見到神。” (三)藝術創造。在理論上,他也一直主張,文學只有表現人性,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因而在他看來:“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對于當前社會黑暗的否認,以及未來光明的向往。”故表現人性便是他創作的中心,他自己也說:“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沈從文向往于不受拘牽的原始古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常熟市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一診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忻州市保德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西安財經大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與中學語文(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醫藥學院《檢測儀表與過程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萬科物業保潔培訓計劃
- 湛江市高三測試題(一)文綜地理試卷
- 化學產品開發流程的8個關鍵步驟
- 化學實驗室原始記錄規范
- 2025版權轉讓協議合同范本
- 雙腎囊腫護理查房
- 醫院廉潔行醫廉政教育專題課件
- 醫務人員職業健康安全健康-課件
- 安全組織機構圖
- 舊石器時代考古-基礎知識課件
- 江蘇省建設工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計價管理辦法
- 病區藥品規范化管理與問題對策黃池桃
- 螺紋塞規操作規程
- 2023年北京天文館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應急救援隊伍單兵體能訓練項目要求
- 車輛辦理ETC委托書范文
- 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