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工法_第1頁
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工法_第2頁
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工法_第3頁
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工法_第4頁
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工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工法 1 前 言1.0.1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仍經常采用扣件式鋼管搭設高支模板支架,據調查,在工程坍塌事故中20m以上模板支架工程的坍塌占80%以上。我公司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不斷積累數據總結經驗,形成一套施工現場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設計與施工的系統方法,在呂梁中學教學樓、省人大常委辦公樓、地質博物館、李家樓煤礦儲煤倉等多項工程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公司編制了現澆混凝土結構模板設計技術標準,其中包括了高支模板支架的計算與施工,在基層施工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隨后我公司對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的設計與施工方法進行總結并形成了施工工法,關鍵技術經山西省建設廳鑒定委員會鑒定

2、,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 工法特點2.0.1 解決了風荷載對整體支架的作用力計算,完善了高支模板支架的計算理論,填補了空白,具有較大的突破。2.0.2 注重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過程控制,可操作性較強。3 適用范圍適用于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的鋼管扣件支架的設計與施工。4 工藝原理4.0.1 以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的設計計算為基礎、構造要求做保證、搭設驗收嚴控制、澆筑過程重觀測、使用期間勤維護、拆除清理遵順序,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5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5.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見圖。圖5.1.1-1 施工工藝流程圖5.2 操作要點5.2.1 熟悉圖紙、現場勘察1掌握設計圖紙

3、內容。2了解現場地形及場地土質情況。3了解周圍結構狀況,考慮模板支架與其連接的可選方案。4了解周圍管線的狀況。5.2.2 設計計算1制定支設方案根據支架搭設高度、承受的荷載和以往的經驗,初步確定支架的支設方案和參數,包括步距、縱距、橫距、排數、列數、剪刀撐的支設方式等,畫出草圖。2驗算內容架體的整體穩定性;立桿的穩定性;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立桿基礎承載力;支架預留下沉值。驗算后如不符合要求則要對方案進行調整,再按以下步驟進行驗算,直至驗算符合要求為止。3扣件式鋼管的截面特性及物理性能見表。表5.2.2-1 扣件式鋼管的截面特性及物理性能規格(mm)截面面積A(mm2)重量(N/m)慣性矩I(m

4、m4)截面模量W(mm3)回轉半徑r0(mm)彈性模量E(N/mm2)強度設計值(N/mm2)48.3×3.0426.933.5110000455616.05206×103Q235:20548.3×3.5492.638.7124300514915.894荷載取值及荷載組合1)荷載取值高支模板支架設計時的荷載見表5.2.2-2。表5.2.2-2 高支模板支承體系設計時的荷載荷載編號荷載名稱荷載類別荷載分項系數組合系數模板結構自重永久荷載1.2或1.35模板支架自重永久荷載1.2或1.35新澆混凝土自重永久荷載1.2或1.35鋼筋自重永久荷載1.2或1.35施工人員及

5、施工設備的自重可變荷載1.40.7風荷載可變荷載1.40.6模板結構、模板支架自重標準值應按模板和支撐設計圖紙確定。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對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對其它混凝土應根據實際重力密度確定。鋼筋自重標準值,應按實際配筋計算,對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可采用1.1kN/m3,梁可采用1.5kN/m3。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按1.0 kN/m2取值。風荷載標準值作用在模板結構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按下式計算:wk=zszw0 (式5.2.2-1)式中 wk風荷載標準值(kN/m2);z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當模板結構總高度大于30m且高寬比大于1.5時應予考慮; s風荷載體型系

6、數;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見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表;w0基本風壓(kN/m2),見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表D.4,按n=10年取用。計算風振系數時,模板鋼支架的基本自振周期T1按下式計算:T1=0.0125H (式5.2.2-2)式中 T1鋼管支架的基本自振周期(s);H鋼管支架的高度(m)。計算風振系數時,基本風壓按n=10年取用。風荷載體型系數的取用當鋼管支架為敞開式時,與風荷載風向相垂直的梁模板的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1,迎風面高度取梁模板高,迎風面積按各根梁迭加;與風荷載風向相垂直的框架柱模板的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3,迎

7、風面寬度取柱模板寬,迎風面積按各根柱迭加;模板支架的風荷載整體體型系數,stw=st(1-n)/(1-),其中st為單排支架的體型系數,n為與風荷載風向相垂直的支架的排數,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表第32項采用。單排支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st=s,s為鋼管的體型系數取1.2,為擋風系數,=An/A,其中An為支架桿件和節點擋風的凈投影面積,A為支架的輪廓面積。48.3鋼管支架的擋風系數按表5.2.2-3和表5.2.2-4選用。表5.2.2-3 有剪刀撐鋼管支架的擋風系數步距(m)立桿間距(m)0.60.70.80.91.01.11.21.31.41.51.61.

8、71.80.62.120.1980.1880.1800.1730.1680.1640.1600.1570.1540.1520.1500.1480.71.980.1840.1740.1660.1600.1540.1500.1460.1430.1400.1380.1360.1340.81.880.1740.1640.1560.1490.1440.1400.1360.1330.1300.1280.1250.1230.91.800.1660.1560.1480.1410.1360.1320.1280.1250.1220.1190.1170.1151.01.730.1600.1490.1410.1350

9、.1290.1250.1210.1180.1150.1130.1110.1091.11.680.1540.1440.1360.1290.1240.1200.1160.1130.1100.1080.1060.1041.21.640.1500.1400.1320.1250.1200.1150.1120.1090.1060.1030.1010.0991.31.600.1460.1360.1280.1210.1160.1120.1080.1050.1020.1000.0980.0961.41.570.1430.1330.1250.1180.1130.1090.1050.1020.0990.0960.0

10、940.0921.51.540.1400.1300.1220.1150.1100.1060.1020.0990.0960.0940.0920.0901.61.520.1380.1280.1190.1130.1080.1030.1000.0960.0940.0910.0890.0871.71.500.1360.1250.1170.1110.1060.1010.0980.0940.0920.0890.0870.0851.81.480.1340.1230.1150.1090.1040.0990.0960.0920.0900.0870.0850.0831.91.460.1320.1220.1140.1

11、070.1020.0980.0940.0910.0880.0860.0830.0822.01.440.1310.1200.1120.1060.1010.0960.0920.0890.0860.0840.0820.080表5.2.2-4 無剪刀撐鋼管支架的擋風系數步距(m)立桿間距(m)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0.60.1930.1790.1690.1610.1550.1490.1450.1410.1380.1350.1330.1310.1290.70.1790.1660.1550.1470.1410.1350.1310.1270.1240.

12、1210.1190.1170.1150.80.1690.1550.1450.1370.1300.1250.1210.1170.1140.1110.1090.1070.1050.90.1610.1470.1370.1290.1220.1170.1130.1090.1060.1030.1010.0980.0971.00.1550.1410.1300.1220.1160.1110.1060.1030.0990.0970.0940.0920.0901.10.1490.1350.1250.1170.1110.1050.1010.0970.0940.0910.0890.0870.0851.20.1450.

13、1310.1210.1130.1060.1010.0970.0930.0900.0870.0850.0820.0811.30.1410.1270.1170.1090.1030.0970.0930.0890.0860.0830.0810.0790.0771.40.1380.1240.1140.1060.0990.0940.0900.0860.0830.0800.0780.0750.0741.50.1350.1210.1110.1030.0970.0910.0870.0830.0800.0770.0750.0730.0711.60.1330.1190.1090.1010.0940.0890.085

14、0.0810.0780.0750.0720.0700.0681.70.1310.1170.1070.0980.0920.0870.0820.0790.0750.0730.0700.0680.0661.80.1290.1150.1050.0970.0900.0850.0810.0770.0740.0710.0680.0660.0641.90.1270.1130.1030.0950.0880.0830.0790.0750.0720.0690.0670.0650.0632.00.1260.1120.1010.0930.0870.0820.0770.0740.0700.0680.0650.0630.0

15、61上述表格在應用中可采用內插法計算取值。若整體支架由多種形式的單排支架組成時,則分別算出每種單排支架的st,然后將其加權平均后使用。當鋼管支架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時,與風荷載風向相垂直的梁模板的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1,迎風面高度取梁模板高,迎風面積按各根梁迭加;模板支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3,按下列公式計算:=1+21·2/1.2 (式5.2.2-3)式中 1密目式安全網的擋風系數,對網目密度2300目/100cm2,每目孔隙面積約為1.3mm2的密目安全網,1=0.841;對網目密度3200目/100cm2,每目孔隙面積約為0.7mm2的密目安全網,1=0.932。2整體鋼管支架

16、的擋風系數。2)荷載組合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基本組合采用簡化規則,按下列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確定: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GSGk+Q1SQ1k (式5.2.2-4)S=GSGk+0.91nQiSQik (式5.2.2-5)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GSGk+1nQiciSQik (式5.2.2-6)以上各式中S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G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Qi第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其中Q1為可變荷載Q1的分項系數;SGk按永久荷載標準值Gk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Qik按可變荷載標準值Qik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SQ1k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ci可變荷載Qi的組

17、合系數;n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數。基本組合的荷載分項系數A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當其效應對結構不利時,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取1.35;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一般情況下取1.0;驗算模板結構傾覆時,取0.9。B可變荷載分項系數一般情況下取1.4;當模板平臺上的活荷載標準值大于4kN/m2時,取1.3。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標準組合按下式采用:S=SGk+ SQ1k +1nciSQik (式5.2.2-7)該公式中各符號的意義同條。可變荷載的組合系數可變荷載的組合系數除風荷載取0.6外,其他可變荷載均取0.7。5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1)高寬比大于3的支架、有懸挑

18、的支架,且支架又不能與結構構件進行可靠連接時,應首先進行模板支架的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當驗算符合要求或決定采取相應措施后,再進行其他項目的驗算。2)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時,應選擇最不利的荷載組合工況。當模板支設完畢而混凝土尚未澆筑時,是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驗算的最不利工況。取有斜撐或剪刀撐的支架單元作為計算單元,每一計算單元均簡化為剛性體系,驗算時應取最不利的計算單元。3)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時的荷載見表5.2.2-5。表5.2.2-5 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時的荷載荷載編號荷載名稱荷載類別荷載分項系數模板結構自重永久荷載1.2或0.9支架結構自重永久荷載1.2或0.9風荷載可變

19、荷載1.4注:模板結構自重對支架穩定有利時取0.9,對支架穩定不利時取1.2。4)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時的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為由風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5)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時抗傾覆系數不應小于1.15,按下式進行驗算: (式5.2.2-8)式中 Gk1對模板支架穩定有利的模板結構、支架自重標準值;b1Gk1作用點距模板支架傾覆旋轉點的水平距離;Gk2對模板支架穩定不利的模板結構、支架自重標準值;b2Gk2作用點距模板支架傾覆旋轉點的水平距離;w1作用于模板部分的集中風荷載標準值; h1w1作用點距模板支架傾覆旋轉點的豎向距離;wq作用于模板支架部分的風荷載合力標準值;hqwq作用點

20、距模板支架傾覆旋轉點的豎向距離。圖5.2.2-1 高支模板支架抗傾覆穩定計算受力圖6)當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驗算結果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優先采取先施工豎向結構構件,將模板支架與豎向結構構件可靠連接,由豎向結構構件承受水平荷載或風荷載,滿足模板支架抗傾覆的要求;否則,應采取加斜撐桿、將支架與基礎固定、加纜風繩等措施。加斜撐桿、將支架與基礎固定、加纜風繩等均應對稱地按受力單元設置。7)采取相應抗傾覆措施后,要考慮相應措施的作用對其他項目進行驗算。6鋼管支架立桿的穩定計算1)鋼管支架立桿的軸心受壓穩定計算 (式5.2.2-9)2)鋼管支架立桿的壓彎穩定計算 (式5.2.2-10)式中 N計算立桿段的

21、軸心壓力設計值;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根據長細比= l0/i,按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C表C-2采用,l0為支柱段的計算長度,i為截面回轉半徑,當>250時,n=0.01075,=1/2n2(0.965+0.300n+n2)-(0.965+0.300n+n2)2-4n21/2;l0鋼管支柱計算長度;KH支架高度調整系數, ;A鋼管支柱的截面面積;W鋼管支柱的截面模量;f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3)計算立桿段的軸心壓力的計算風荷載作用下,考慮整體支架的邊界約束條件,對整體支架的受力狀況進行分析,按懸臂梁、簡支梁、連續梁或雙向板計算出支

22、座反力和彎矩。將彎矩按線性分配到各立桿上,分解為軸心拉力和軸心壓力,與豎向荷載引起的軸心壓力相遞加,取最不利工況對支架立桿進行計算。當彎矩引起的軸向力與豎向荷載引起的軸心壓力遞加后出現有軸心拉力,而立桿與基礎又沒有可靠固定構造時,應將彎矩與豎向荷載變換為偏心荷載,按立桿反力合力作用線與偏心荷載作用線重合的原則,對立桿的軸向力重新分配計算。當采用纜風繩維持架體整體穩定時,應考慮纜風繩的初始拉力在立桿中引起的軸向力;纜風繩的拉設與拆除應對稱,否則應計算其偏心作用。4)鋼管立桿的計算長度鋼管立桿步內沒有接頭、或用對接扣件連接時,鋼管立桿的計算長度取水平拉桿的步距h的1.155倍,即l0=1.155h

23、;支柱頂部用工具式頂托支承龍骨時,鋼管支柱的計算長度取l0=1.155(h+2a),h為步距,a為鋼管立桿伸出頂層縱向或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架支撐點的長度;鋼管支柱步內采用2個旋轉扣件接長時,鋼管支柱計算長度取水平桿的最大步距h的1.77倍,即l0=1.77h;立桿頂部用直角扣件固定主龍骨支承次龍骨承重時,鋼管立桿計算長度取水平桿的步距h的1.77倍,即l0=1.77h。7扣件抗滑驗算1)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RRc 驗算,式中 R為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或上部立桿傳給下部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Rc為扣件抗滑力設計值。2)當采用直角、旋轉扣件抗滑時,扣件的承載力設計值Rc取8 kN。當采用雙直

24、角、雙旋轉扣件抗滑時,扣件的承載力設計值Rc取12 kN。8立桿底座、基礎、墊板承壓、混凝土基礎承壓、混凝土樓板沖切驗算1)座承壓力按下式驗算:0NRc (式5.2.2-11)式中 0結構重要性系數,取0.90;N立桿傳遞至底座的最大豎向力設計值;Rc底座的承載力設計值,Rc=40kN。2)立桿基礎計算應滿足下式要求: (式5.2.2-12)式中 p立桿底墊板的平均壓力(N/mm2);Nk相應于荷載的標準組合,立桿傳至墊板的豎向力設計值(N);A墊板底面面積(mm2);fak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N/mm2),原狀土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的規定或工程地質報

25、告提供的數據采用,換填墊層的承載力特征值可參照表5.2.2-6選用;mf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折減系數,按表5.2.2-7采用。表5.2.2-6 換填墊層承載力特征值fak(kPa)填土材料碎石、卵石天然砂卵石中粗礫砂粉土、粉粘土灰土壓實系數C0.940.970.940.970.940.970.940.970.95承載力特征值200300200250150200130180200250注:壓實系數小的取低值,反之取高值。表5.2.2-7 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折減系數(mf)地基土類別折減系數原土換填墊層碎石土、砂土0.80.4粉土、粉粘土、灰土0.90.5注:1 立桿承基礎面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2 原

26、土應夯壓審底。3)墊木的承壓計算應按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的規定進行驗算。4)立桿下混凝土基礎的承壓計算與立桿下混凝土樓板的受沖切承載力計算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進行驗算。9支架預留下沉值的計算當支架不進行預壓時,搭設支架時應預留下沉值,預留下沉值的計算考慮下述因素。1)支架立桿受力后的彈性變形=L/E,為支柱的壓應力,L為支柱長度,E為彈性模量,荷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標準組合計算;2)支架立桿及構件在接縫處的非彈性變形,一般情況下,橫紋木料間為3mm,順紋木料間為2mm,橫紋木料與順紋木料間為3mm,木料與金屬或木料與混凝土或木料與砌體的接縫

27、為12mm,立桿與立桿間為0.2mm;3)鋼管與扣件間的滑移值,35mm;4)支柱地基受力后的沉降,可通過試驗確定或參考表5.2.2-8估算。表5.2.2-8 支柱地基沉陷值(mm)地基土類型支柱滿載支柱不滿載砂土55粉土、粘土10510構造措施1)支架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墊板或枕木,當可調底座伸出長度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寬度不小200 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枕木厚度宜為150mm,寬度宜為200mm。2)支架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桿上。3)支架頂部、梁底、每步高均應加設縱、橫向

28、水平桿。4)立桿間距不應大于1.2m,支架步距不應大于1.8m。5)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應設置一道縱、橫向剪刀撐。(2)支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部開始向下每隔2步或間距不超過4m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3)每道縱、橫向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按符合表的規定。每道縱、橫向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表5.4.9 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剪刀撐與地面的傾角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n765(4)高度在24m以下的模板支架,每排縱、橫向剪刀撐必

29、須在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5)高度在24m以上的模板支架,每排縱、橫向剪刀撐應在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6)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3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7)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6)支架立桿接長除最頂部可采用搭接外,以下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

30、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2)立桿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7)支架立桿頂部應采用可調頂托支承主龍骨。頂托伸出水平桿的距離不宜大于300mm。8)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外,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9)采用雙立桿時,雙立桿總高度不得小于3步且不得小于6m,在最上一步內雙立桿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連接。5.2.3 高支模板支架的搭設1模板支架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全體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

31、底內容應與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統一,交底的重點為搭設參數、構造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交底應形成書面記錄,交底方和全體被交底人員應在交底文件上簽字確認。2搭設模板支架的場地必須平整堅實,并做好排水,回填地基的承載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按照設計放出立桿位置定位控制線。枕木、墊板和底座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4支架搭設作業時,應按形成基本構架單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進行搭設,矩形周邊高支模板支架宜從其中的一個角部開始向兩個方向延伸搭設。確保已搭部分穩定。5底部立桿應采用不同長度的鋼管,以滿足立桿接頭錯開設置的構造要求。6將立桿與第一層水平桿用扣件連接成第一層支撐架體,完成一層搭設后,應對立

32、桿的垂直度進行初步校正,然后搭設掃地桿并再次對立桿的垂直度進行校正。以上每搭設一層水平桿,應對立桿進行垂直度校正。7支架搭設過程中,剪刀撐應隨支架搭設,滯后不得的超過兩步,剪刀撐交叉點應控制在同一水平線上和同一垂直線上。8水平桿、剪刀撐的搭設應符合構造規定。9扣件的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 N.m,也不應大于65 N.m。10搭設作業應按要求做好安全防護,具體要求詳見第八章安全措施。驗收支架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檢查驗收內容應包括:1)基礎是否平整堅實,排水是否滿足要求。枕木、墊木和可調底座安放是否符合要求。2)立桿、水平桿、剪刀撐的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扣件緊固狀態是否

33、合格。4)支架垂直度是否合格。5)安全網及欄桿等設置是否符合要求。6)模板支架安裝質量檢驗項目、要求和方法式表5.2.2-10。表5.2.2-10 模板支架安裝質量檢驗項目、要求和方法檢查內容技術要求檢查方法備注鋼管、扣件質量證明材料須有檢測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材料檢查扣件須提供生產許可證外觀滿足規范要求觀察鋼管厚度允許偏差±0.44mm游標卡尺地基基礎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是否有設計計算書排水措施排水措施符合要求觀察底座或墊木位置準確,無晃動、滑動鋼尺、觀察立桿垂直度全高3且100mm用經緯儀或垂直線和鋼尺2m高度15mm立桿間距步距±50mm鋼尺縱距±

34、50mm鋼尺橫距±50mm鋼尺扣件擰緊力矩4065N·m抽檢數允許不合格數力矩扳手安裝扣件數量5813203250011235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水平與豎向剪刀撐按設計規定的間距和要求設置觀察、鋼尺使用及觀測1混凝土澆筑時,應控制澆筑的順序,應對稱均勻進行。澆筑過程中應均勻澆搗,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 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觀測模板支架的工作狀態。3支架使用期間中,應進行檢查維護,不準任意拆除桿件,保持支架完好。 4對于超高、超重的模板支架,應對典型桿件進行應力測試。 拆除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

35、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中表的規定。2模板支架拆除前應對拆除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做好交底書面手續。3拆除順序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在同一支架單元內,應先拆剪刀撐、斜撐,后拆水平桿、立桿,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分段拆除的高差不應大于二步。4設有附結構連接或纜風繩拉結的模板支架,連接件或纜風繩必須隨支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接件或纜風繩全部或數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5多層建筑支架的拆除時機,應通過計算確定。6 材料與設備6.1鋼管模板支架鋼管應采用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

36、定的Q235A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 級鋼的規定。鋼管上嚴禁打孔。鋼管進入現場后要進行壁厚檢驗,檢驗方法采用稱重換算或量測的方法,如果48.3×3.0規格鋼管檢驗壁厚與標準壁厚的負偏差大于5%時,則按48.3×3.0規格使用。新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 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第條的規定。3鋼管內、外表面應光滑,不允許有折疊、裂縫、分層、搭焊、毛刺等缺陷存在。 4鋼管外徑、壁厚偏差應分別符合直縫電焊鋼管(GB/T

37、13793)中的規定,鋼管端面偏差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條的規定。5 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舊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 表面銹蝕深度與壁厚負偏差絕對值和不應大于壁厚最大負偏差絕對值。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2 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序號4的規定。6.2 扣件6.2.1模板支架應采用可鍛鑄鐵或鑄鋼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模板支架采

38、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扣件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抽樣檢測。(2)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3)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6.3纜風繩應符合規范鋼絲繩GB/T8918-1996的規定。6.4機具設備:扳手、力矩扳手、鋼尺、游標卡尺、切割機。7 質量控制7.0.1 高支模板工程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方案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提出書面論證審查報告,施工企

39、業根據論證審查報告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完善,公司總工程師審批、總監理工程師確認簽字后,方可實施。模板支架驗收后應形成記錄,記錄表式見表。表7.0.2-1 模板支架驗收記錄表項目名稱搭設部位高度搭設班組操作人員持證情況專項方案編審程序符合性技術安全交底情況檢查內容技術要求檢查結果符合性鋼管、扣件質量證明材料須有檢測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材料外觀滿足規范要求鋼管厚度允許偏差±0.44mm地基基礎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排水措施排水措施符合要求底座或墊木位置準確,無晃動、滑動立桿垂直度全高3且100mm2m高度15mm立桿間距步距±50mm縱距±50mm橫距±

40、;50mm扣件擰緊力矩4065N·m水平與豎向剪刀撐按設計規定的間距和要求設置其 他施工單位檢查結論結論: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檢查人員: 項目技術負責人: 項目經理: 監理單位驗收結論結論: 驗收日期: 年 月 日專業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 8 安全措施高支模板支架搭設或拆除人員必須由符合勞動部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經考核合格,領取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工程施工前要進行技術安全交底,要詳細交待安全注意事項,交底后方能操作。操作人員操作時必須配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大霧及雨、雪天氣和6級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高支模板支架的搭設、拆除及其他

41、高處作業。雨、雪天后作業,必須采取安全防滑措施。當支架超出已有防雷裝置的覆蓋范圍時,應安設防雷裝置。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經常檢查模板支架,發現異常及時排除,不允許存在不安全因素。觀測人員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應立即通知澆筑人員暫停作業,情況緊急時應采取迅速撤離人員的應急措施,并進行加固處理。搭設作業安全措施1 架上作業人員應作好分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應掌握好重心,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桿件失衡。對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詢問并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2作業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支架上,以免掉落傷人。3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時掉落

42、。4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應全部搭設上,不要存留在支架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穩定的體系,不能形成穩定體系的部分應采取臨時撐拉措施予以加固。5在搭設作業進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員應避開可能落物的區域。支架上作業安全措施1支模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2較重的施工設備不得放置在模板支架上。嚴禁將模板支撐、泵送混凝土的輸送管等固定在高支模板支架上,不得任意懸掛起重設備。3在模板支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4在模板支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鋪鐵皮接著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有防火措施。一旦著火

43、時,及時予以撲滅。拆除作業安全措施1拆卸現場應有可靠的安全圍護,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拆卸作業區內。2按照合理的順序拆除。拆除的模板支架鋼管、扣件等材料應往下傳遞或用繩索吊下,不得往下投扔,以免傷人和不必要的損失。3拆除作業時,必須由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禁止單人進行拆除作業,防止把持桿件不穩、失衡而發生事故。拆立桿時,應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水平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4多組進行拆除作業時,應加強指揮、互通信息和協調作業,嚴禁不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除。5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附墻拉結而使架子不穩時,應加設臨時撐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暴動影響作業安全

44、。9 環保措施進場后經檢驗合格的鋼管、扣件應堆放在指定地點。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支架搭設和拆除應對結構構件成品實施保護。拆除支架時應將鋼管、扣件等往下傳遞或用繩索吊下,不得往下投扔,鋼管堆放時要輕拿輕放,以免產生大的噪聲。運至地面的鋼管、扣件應按規定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剔除不合格的鋼管、扣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彎曲變形的鋼構件應調直,損壞的及時修復并刷漆以備再用,不能修復的應集中報廢處理。9.0.6 操作工具及時歸攏,施工場地要做到工完場清。10 效益分析10.0.1 經濟效益本工法通過科學的計算方法驗證支架的強度及變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材料的投

45、入合理。采用本工法施工,保證了支架結構的安全,避免了因事故引起的經濟損失。采用鋼管扣件腳手架租賃費為4元/t·d,扣件租賃費為0.01元/個·d,碗扣腳手架租賃費為4.5元/t·d,由此產生差價。具體工程的經濟效益分析計算附后。10.0.2 社會效益用本工法規范高支模板鋼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施工,顯示了企業的技術與管理實力,對提高企業信譽有很大作用。11 應用實例應用實例1呂梁市高級中學教學樓Q區門廊位于教學樓正門,為框架結構,由兩排框架結構組成,共9跨。軸線長109m,寬6m,設計地面標高-5.6m,框架梁頂部標高23.08m。柱縱向軸線間距為2×9.7m+4×9m+2×18.7m+16.2m,橫向間距為6m。框架柱斷面下部850mm×850mm,上部1.5m范圍內為600mm×600mm;框架梁寬600mm,高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